浙江大学并校发展二十周年系列综述: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编者按:光影流转,凯歌奋进。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四校合并组建新浙江大学二十周年。四校合并,是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四校的融合发展,是扎根中国大地践行忠诚担当的生动写照。过去四十年,特别是并校发展二十年来,浙江大学响应国家改革开放号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勇立潮头,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深刻总结二十年来不平凡的历程,牢记使命,勇攀高峰,我们开辟《勇立潮头廿载跨越——浙江大学并校发展二十周年》专栏,从不同方面对并校二十年来的工作进行系列报道。
新浙江大学的成立,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奏响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先声。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破除了阻碍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改革,完善了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了资源配置机制,使浙大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勇立潮头。
2007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大学调研时指出,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浙大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按照“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流的学科、创造一流的成果、实现一流的效益、造就一流的人才,在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和引领作用。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二十年来,学校秉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愿景,根植区域创业创新的丰沃土壤,大力弘扬同根同源、延绵不断的浙大文脉,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推进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之路,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和典范。
“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是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党和国家对你们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希望你们在改革中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全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1998年9月15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新浙大成立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事业的伟大在于目标的壮丽。用一流的办学目标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是融合发展最有效的“催化剂”。四校合并之初,学校就提出了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型、综合型和创新型的一流大学”的目标。10月15日,学校召开全校干部大会,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以一流意识、全局观念、奉献精神、踏实作风,共同承担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重任。
四校合并后,学校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愿景。通过深入调研、广泛研讨、科学规划,学校先后制定了《浙江大学1998—2002年建设与发展规划》《浙江大学“十五”事业发展规划》《浙江大学中长期事业发展纲要》《浙江大学学科与队伍建设规划》等规划文件,明确要把学校建设成为我国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高科技辐射和高技术产业化、国际文化学术交流的基地和中心之一,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稳定地居于国内大学前列,有显著办学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型、综合型和创新型的一流大学。以此为目标,学校结合1999年开始的“985工程”一期建设、2002年正式启动实施的“十五”项目建设,不断摸索、不断总结,逐步明晰了一流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
2002年12月17日,刚调到浙江工作两个多月的习近平同志就到学校考察调研,他指出“浙江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航空母舰’”,希望学校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2005年9月23日,习近平带领全体省委常委来到浙江大学,前所未有地将省委常委会放在浙大召开,专题研究加快学校建设问题,作了题为《坚定不移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的重要讲话,指出浙江大学的总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自此之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深深扎根于全体浙大人的心中。
在总目标的指引下,学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第十四次党代会坚定不移地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奋斗目标和鲜明主题,浙大人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接续奋斗,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胸襟构建了开放办学大格局,书写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浙大篇章。
2017年12月,浙江大学胜利召开了第十四次党代会,学校集中全校智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浙江大学的历史使命、发展目标、战略思路和重点任务。面对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和“双一流”建设的远景目标,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将聚焦一流作为贯穿始终的战略主线,牢固树立一流意识、紧紧围绕一流目标、认真贯彻一流标准,高水平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目标一旦明确,战略谋划和抢抓机遇便是实现目标的强有力抓手。“明目扩胸”、“顶天立地”、“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人才强校”等理念和思路,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识。浙江大学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强化战略谋划,主动对接,主动融入,顺势发展。
四校合并是一次回归理想的改革创举,实现了国家战略意志、浙大历史使命、师生家国情怀的高度统一,在全校上下凝聚起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责任共识。二十年来,学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地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朝着这一目标奋勇前行。
经过二十年的融合发展,浙江大学在国际主流排行榜中的位次大幅前移,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在QS2019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全球第68名,在2018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居全球第67名。
9月7日,新的学期还没开学,浙江大学就在紫金港校区召开2018年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启动“浙江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通过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到2020年,学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牢固确立,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更加鲜明,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三全”育人氛围日益浓厚,浙大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始终是相辅相成、高度一致的。回首过去二十年,学校人才培养的改革贯穿始终。在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指引下,学校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明确培养目标、模式和路径,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校合并后,统一思想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完善教育理念。二十年来,学校形成了开展教育教学大讨论的优良传统,提出了“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明确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的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了从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KAQ1.0到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的KAQ2.0的跨越,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路径不断完善。
二十年来,学校构建了“一横多纵”的大类学生管理模式、开环整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了一流的本科生教育品牌和卓越的研究生教育品牌,充分点燃教与学的动力,全面整合优质资源聚焦立德树人。
2006年4月起,学校开始实施大类招生改革,招生不分专业,实行按学院大类招生,共分40个大类,学生进校后按大类培养。2006年,学校将12个大类合并为文科、理科、工科、文理科、理工科、艺术与设计等六个大类,将112个本科专业纳入41个招生入口。2007年整合为35个招生入口,并汇入6个学科专业大类培养。从2006级开始,所有学生均可以自主确认专业。
为适应大类培养和通识教育需要,2008年7月,学校成立本科生院及其下属的求是学院,统筹协调本科生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横多纵”的大类学生管理模式。本科生院作为教育教学常设管理机构,统筹设立学务处、学生工作处、教务处、教学研究处、教学质量与资源管理处。求是学院专门负责大类招生后一年级新生及专业确认前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即“1+3”管理模式。各部门条线分工协作,共同做好本科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学校重视导师在全面育人方面的作用,2011年开创性启动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评选活动,面向全校研究生导师(或导师组)及其所指导的研究生共同构成的导学团队,将导师和所带领的研究生团队作为整体进行评价,凝练提出“爱生如子好、尊师重道好、同学互助好、文化建设好、团队业绩好”的“五好”标准,强调导师对学生智育与德育并重、团队科研业绩和文化建设齐抓,营造教学相长、导学和谐的团队文化氛围。活动至今已连续评选八届,学校每年对选拔评选出的十个“五好”导学团队进行表彰。
二十年来,学校加快推进本科生海外交流,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学校与23个国家,89所合作院校开展约400个本科生交流项目,74个校际交换生项目,师生海外交流率显著提升;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共建了两个国际联合学院,经两所学校评估,国际联合学院当前两级本科生的学业现状符合甚至超过了两所学校本部的标准。浙江大学加快形成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培育更多有理想、有境界、有品格、有才华的时代高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年来,学校坚持不懈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0年,荣誉学院“竺可桢学院”成立。这是进一步因材施教,实施英才教育,加大本科优秀学生培养力度的重要探索。学院制定了新生选拔制度、分流制度、导师制等系列管理制度,以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理念,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建立了“重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在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方案个性化、教学内容基础化、学生学习主体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探索。
二十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浙江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成果转化体系,四课堂融合贯通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环境,将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素质和共同理想的学生凝聚起来,培育师生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
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探索,也使得浙江大学的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学校研究生本科生比例由二十年前的1:5.24优化为1:0.86;学校本科招生生源质量实现了大幅提高,稳居高校前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22%,本科毕业生海内外深造率达到61.97%,毕业生创业率居全国高校前列。浙大学子频频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德国红点设计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机器人世界杯、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上荣获最高奖。
今年1月,浙江大学牵头建设的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这个总投入超20亿元人民币的装置将落户未来科技城,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容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综合超重力多学科实验平台。该装置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优先布局建设的1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也是浙江省建设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四校合并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条件,也为学校率先凝练出战略突破方向提供了可能。二十年来,通过不断优化整合全校资源,重大跨学科平台和成果正不断涌现,极大拓展了原有四校的学科内涵。
二十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学科资源整合,确立了“分类统筹、一流牵引、主干强身、交叉驱动、生态优化”的学科发展思路,形成了高峰学科、一流骨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和顶尖学科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4年起,浙江大学启动实施“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计划”,突出人才战略地位,发挥院系主体作用,增强学科内生动力,促进前沿与交叉学科发展。2015年以来又先后实施“高峰学科建设支持计划”和“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前者通过重中之重的支持,力争一批优势学科率先迈入世界一流行列;后者给予骨干基础学科长期稳定的支持,力争实现基础学科的全面振兴。
去年9月,浙江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1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认定学科,居全国高校第三。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A类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一,学科优秀率居全国高校第二,A+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三。
二十年来,学校着眼于转变科研发展方式,以转变科技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凝练重大项目和团队为支点,大刀阔斧地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相继组建的科研院和社科院集科研管理、科研开发、科研服务于一体,适应了战略项目导向和重大问题导向,加大了科研的组织化程度和集中力量攻关的能力。
2006年10月,一个在“学科汇聚”理念下,依托纳米材料、信息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多支学科力量的求是高等研究院组建成立,不到半年时间,就开发出了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遥控遥测生物机器人系统。
即便是在传统的人文社科领域,学校也在积极推动研究范式转型。近年来学校依托学科综合优势,在非传统安全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考古、编辑出版《宋画全集》、建设中国学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重要进展。学校学科综合资源优势,正在逐鹿国际前沿、服务重大战略的实践中大显身手。
2009年,浙江大学成立了首个“学术特区”——生命科学研究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集中多学科力量促进原创性成果的产生。成立不到一年,黄俊教授研究团队在DNA损伤修复领域就有重大发现,其研究论文在Science杂志上公开发表。由于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前瞻性,Science杂志特别以Science Express的形式使之在正式刊登之前与读者见面。
学校还先后成立了航空航天学院、海洋学院、浙江加州国际纳米研究院、可持续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院、金融研究院等一批重大跨学科平台,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同时,以启动实施“985工程”三期为契机,凝练学科方向和重点领域,形成了六大科技创新平台和一批特色项目及设备集成平合。
二十年来,学校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不断由国内开放走向全球开放。全方位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实施了“两边两路、一个核心”战略,强化了与沿边资源大省、濒海经济强省的战略合作,深度参与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串接联通了浙大“西迁之路”各地合作,逐步探索形成工业技术研究应用、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政策咨询、继续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国际引智引才等六大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浙大模式”。
在浙江省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大平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中,浙江大学扮演着重要的“发动机”角色,通过集聚海内外创新创业资源,持续推进毗邻校区的紫金众创小镇建设,打造具有浙大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创新创业生态社区。
二十年来,全球开放发展不断拓展,学校推进了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实质合作,参与了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世界大学网络(WUN)等国际大学联盟组织的多项活动,目前已与4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近200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要以质量优先、内涵发展统领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各个环节,强化各层次人才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释放活力的关键是要健全分类评价、考核与激励制度,充分激发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十年来,学校将人事制度改革贯穿始终,不断推出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开展岗位分类管理,实施岗位聘任工作,支持师生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
浙江大学要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就要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并校之初,学校就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1999年3月26日新浙江大学成立不久后,著名文学家金庸先生就正式接受邀请出任新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在院长任职期间金庸竭力为人文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他通过个人影响力邀请到一大批国际著名学者来浙大讲学。除金庸外,学校在当年还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首任院长,如经济学家王洛林任经济学院院长,理论物理学家贺贤土任理学院院长,植物学家洪德元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02年,学校设立了“光彪讲座教授”“永新讲座教授”岗位,用于支持和引进国家知名专家和学者,相继邀请了国际顶级学者和知名人士到浙大访学交流,如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国际著名学者杜维明、国际著名科学家霍金、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以及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这些都为提升学科知名度、加强学科战略规划、完善学科发展路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为进一步激发教职工的活力,引导各院系调控和优化人才队伍,学校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制度改革。2000年,学校开始实施岗位聘任制度,通过引入流动和竞争机制、制定责任与考核制度,兼顾基本岗位津贴和可量化的业绩津贴,建立起与教师学术水平和实际贡献相一致的岗位津贴与激励机制,大大激发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08年,学校提出进一步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岗位分类管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潜心教学和研究,产出标志性和原创性成果。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深入调研、反复讨论和征求意见,2010年5月,学校下发了《浙江大学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并重岗、科研为主岗、教学为主岗、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以及团队聘岗(科研/教学)等五类。在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学校启动了教师队伍定编定岗和新一轮岗位聘任,激发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二十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2009年是学校的“人才战略年”,学校发布实施“1311人才工程”,明确了总体目标。2010设立文科资深教授,进一步推进文科人才队伍建设。2012年11月成立人才工作办公室,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引育、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围绕学科发展重点,学校积极谋划高层次人才布局,分别于2014年5月和2016年6月启动实施了“百人计划”和“学术大师汇聚计划”,全面加强“求是特聘学者”“文科资深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的引进培育。“百人计划”旨在引进并培养一批符合学科发展方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担当学校未来发展重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术大师汇聚计划”旨在直接对标国际一流,通过建立科学家联合工作室等方式,加快引进和汇聚两院院士、文科资深教授、国际相当水平的顶尖人才。
随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浙江大学全校联动的人才工作体系加快形成,高层次人才引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二十年来,学校高层次人才数由不足百人发展到近千人,在校中国科学院院士从7人増长到21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从6人增长到包含外籍院士在内的22人(含双聘),目前有文科资深教授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含青年学者)1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1人,在全职引进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二十年来,学校一以贯之地坚持依靠师生、服务师生、成就师生,实施了“450工程”“1250安居工程”,举行了“书记有约”“校长有约”“校领导接待日”“新生之友”“事业之友”等活动,设立了各类奖教金,开展了“一流管理、服务师生”主题活动,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
从今年3月份开始,新版教职工因公临时出国(境)网上审批流程在校务服务网上线试点,教职工因公出国(境)校内审批实现全部流程网络化办理,实现教职工办理出国任务批件跑一趟立等可取。这是行政服务办事大厅创新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又一创新之举。
浙江大学行政服务办事大厅建设工作是强化机关“精管理、大服务”理念,进一步推进实施“一流管理、服务师生”的重要举措。2013年服务大厅启用,就引进了西湖公证处、中石化等社会服务,实现退休人员公积金提取联审联办;2014年优化简化办事流程,实现事业编制新教工报到手续联审联办;2015年开通校务服务网,推出出国成绩单等自助打印服务;2016年加快推进“互联网+服务”模式,开通教职工因公出国(境)网上申请、审批系统;2017年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2018年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二十年来,学校通过改革突破发展瓶颈,通过改革破解发展困境、激发活力,通过改革完善治理架构,提高治理水平和能力。
走实质性合并之路,是学校合并成功的唯一途径。合并后学校通过认真调研和反复研讨,在保持原四校政策相对连续的同时,统一和规范了政策制度,开展机构重组、定编定岗。新的浙江大学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了一个班子、一套机构、一套制度、一个财务、一个发展规划,实现了人、财、物、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五统一”,大大缩短了合并后的磨合期,较快地走上了“形神俱备”的良性运行轨道。
合作创办独立学院,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并校初期,正值国内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的时期,浙江省因为高校的数量相对较少,面临较大的招生压力,学校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探索独立学院办学新模式。1999年7月,学校与杭州市政府、浙江省邮电管理局共同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旨在建成具有较高办学水平、现代化办学设施和鲜明办学特色的一流地方综合性高等院校。这是中国首家由国家重点大学创办的独立学院,被教育部誉为全国独立学院的典范。2001年6月,学校和宁波市以“名城名校携手,高起点高水平办学”为指针,合作创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深化学部制改革。浙江大学是全国较早、较为彻底地推行学部制改革的高校。学校在2008年7月出台了《关于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了学部开展学术分类管理、贯彻教授治学、受学校委托协调所辖学院(系)工作等主要功能。此后,学校陆续成立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和医学部等七大学部。期间,学校不断明确依托学部和学术委员会的教授治学机制完善学术治理的基本定位。为进一步完善学部,充分发挥其学术治理功能,学校逐步对学部制进行了调整,基本实现了功能相对统一、工作机制更加顺畅的目标。
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加快理顺学校、学部、学院(系)职能,不断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2014年10月20日,学校公布《浙江大学章程》,实行依法依章依规治校和办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新的制度保障。同年12月,《浙江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获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备案实施。2015年9月,学校成立了医院管理委员会和医院管理办公室,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指导和管理、加快探索推进医学院附属医院改革。
稳步推进学校服务体系改革,积极推行部门责任清单、审批清单、服务清单,大力建设校务服务网和新一代协同办公系统,深入实施“网上浙大”五年建设计划,校务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二十年的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学校现有8个校区、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城市学院、宁波理工学院、7家附属医院,其中,城市学院、宁波理工学院在今年进行了转型发展,转设成为了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实行了第一段公费招生。
改革是浙江大学的天然禀赋,也是浙江大学的优势所在。今天的浙江大学,牢固树立一流意识、紧紧围绕一流目标、认真贯彻一流标准,正在向202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35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2050年整体达到世界顶尖大学水平的目标奋斗。
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浙江大学将以实干践行使命,以担当诠释忠诚,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浙大实践。
本文作者:陆兴华
摄影记者:王磊
今日编辑:陆海燕
责任编辑:李灵
推荐阅读
1.杭城最全赏秋攻略发布!未来60天,杭州这些地方就要惊艳所有人!
3.浙大学者变“废”为宝:霉菌孢子碳也能存储能源,获人民日报点赞!
4.只要能活着回来,就一定要去当兵!浙大帅小伙戍守边境2年,书写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