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原来可以这么讲!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19-06-27


他将“百家讲坛”搬上课堂

寓教于乐、循循善诱

让历史课妙趣横生

他奉行独特的师生相处原则

是无数同学心目中“好老师”

他弃工从文

让内心所爱成为终身事业

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晖老师



“百家讲坛”式授课:源于长期教学探索


1997年,赵晖成为浙江大学的一名老师,迄今已有22个年头。对于赵晖,学生们好评如潮。


“绝妙的课堂!每次都被老师讲历史的方式所深深感染。”


“每次上完课都是下意识的鼓掌,心思却仍然在课堂里。”


“酣畅淋漓,如沐春风。”



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学生们对这位老师的满满敬佩。


在浙大,说起赵晖,很多同学脑海中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百家讲坛”。那是因为他总能信手拈来地将历史讲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种“百家讲坛”式的授课模式,让许多同学一改历史课程相对枯燥的看法。


对此,赵晖表示,选择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是长期教学实践的结果,也出于两点考虑。第一是还原历史的需要,“我们讲历史,最忌讳将人物脸谱化,将事件定型化”。历史人物是丰满立体的,历史事件又是扑朔迷离的,赵晖认为,只有比较客观地展现历史全貌,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脉络。同时,这种寓论断于叙事的方法,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给予同学们一定的启发




课堂上的谈笑风生,信手拈来,对老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极高要求,往往课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然而赵晖却说,我不会特意去备课。这并不是说他不认真、不负责,而是他已经将备课融入了生活的每时每刻


对赵晖来说,历史就像一块拼图,他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献,就等于多获得了一块碎片,随着一块块碎片的拼凑,头脑中构建出的是一点点逼近历史真相的知识世界。而每每读书有所收获,他也会把所得与同学们分享,并通过一次次生动的讲述加深自己的记忆。


在重视互动教学的当下,增强课堂的灵活性,及时解答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显得尤为关键。根据同学们的课堂反馈实时调整也是互动教学的重要内容。赵晖十分关注同学们的一举一动,“当同学们兴味盎然的时候,我就会深入讲解,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历史认知。”


赵晖与同学互动交流


其实,“百家讲坛”式授课,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历史课程真正想要带给同学们的是思维模式建构,是三观塑造,是给人生以引领


如同赵晖会在最后一堂课上说的那样,“希望我所讲的,对大家有所启发。”


“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与不平等的结合”


从教二十多年,赵晖一直奉行着一个理念——“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与不平等的结合。”


所谓“平等”指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储备,老师在知识占有上通常多于学生,这样就能传授更多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臻于完善。但同时,在这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又是平等的。“真正的教师,不是强硬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潜移默化地将知识和学习的方法授予学生,让学生有所启发。”赵晖这样说道。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之下,赵晖不仅将历史课上得有声有色,还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他的课后,经常有学生会询问问题。大家有秩序地依次询问,总要等到疑惑得解才会心满意足地离开。也有一两个学生想要深入探讨的,赵晖就会与他边走边聊,往往是二人到了食堂仍未能结束话题,那便师生共进晚餐,继续交谈。


曾上过赵晖《现代中外关系》课程的学生说:“那时这是门晚课,且每周只上两节,到20:05下课。不过课后与老师交流的同学特别多,往往能把老师拖到第三节晚课结束(20:55)。”


对于同学们的提问,赵晖从不觉得厌烦、疲累,总是耐心地解答,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偶尔有当场回答不上的问题,他也总是会回去翻阅资料,待下一次再细细讲解。他总认为,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获得课堂反馈的过程,有了这些反馈,才能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调整,不断革新


他的“分数包”机制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分数包”是评价学生平时表现的一种打分机制,每组获得总分后组长按贡献分配给组员)。最初有实行“分数包”评价体系的想法源于课后与同学们的交流,在交流中他发现不设定一个评分机制,往往会使得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不高,任务落在了组长一个人身上。于是他将这样一种机制引入课堂,并且听取每一届学生的意见,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使之臻于科学、完善。


讨论课上同学们积极发言


然而,赵晖与同学们的深厚情谊不仅体现在课堂、课后互动中,更体现在生活中。


时常有上了他的历史课被感染随之萌生转专业想法的同学,其中不乏理工科的学生。大家总会去寻求他的帮助,希望得到一些建议。而赵晖总是不遗余力地为这些同学提供指导。


“赵晖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没有之一。”对于赵晖,他的学生这样评价道。


从工科到文科,他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


在许多同学的心目中,赵晖是能把历史讲活的渊博学者,但你可能很难想到,在本科阶段,他的主修专业为几何量计量测试。


但从小对历史的热爱让他即使进入大学后也未放弃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同学在历史知识方面有疑惑,他会进行解答,有与历史相关的知识竞赛,他也会积极参与。而说到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利用课余时间读完了学校图书馆收藏的32册《中共党史资料》,这也为他之后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结束本科的学习之后,赵晖顺理成章地进入企业成为了一名计量管理员。工作之余,赵晖却时常会思考,这样的人生真的是他所要追求的吗。这个问题他想了一年多,终于在某一天有了答案。


1994年对赵晖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年9月,他考入杭州大学,成为历史系的一名硕士生。至此,他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


说来不过只言片语,但在当时,却远没有那么容易。


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甚至非文科的学生,想要报考当时竞争极为激烈的杭州大学,已经是非常困难,更何况他面临的不仅是来自专业考核方面的压力。当时的政治和外语也给他带来不小挑战。此外,企业中的诸多事务只能让他选择一边工作,一边备考


回想当时的岁月,赵晖最大的感悟是,年轻人应该让自己的理想飞扬,尝试自己喜欢的选择,就算失败了以后也不会后悔。他认为,选择职业不能仅仅为了谋生。现在每一天与同学们相处的过程都让他觉得十分开心,工作着是美丽的。


课外沙龙


时至今日,对于一些听了他的课程之后想要转专业的同学,他都会建议先理性思考。毕竟,单纯的兴趣爱好与终身事业的慎重选择存在很大的不同。他说:“对同学们来说,攻读什么样的专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抉择,我总是希望他们能认真考虑,同时,我也会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


今天,同学们每一个求知若渴的眼神,每一个疑惑得解发自内心的微笑,每一堂课后雷动的掌声,都仿佛在告诉赵晖,他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微讯社 陈金露

图片来源:由赵晖本人提供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陈金露

责任编辑:金云云丨李灵


推荐阅读

1.论稀土,这个浙大人是男神中的男神!

2.快上时光穿梭机!浙大老师童年照大曝光,速来围观!

3.浙大版舌尖上的诱惑来了!景东特供美味让你欲罢不能!

4.浙大再现学霸*2!双胞胎兄弟一起保研浙大,专注“海洋机器人”研究!


点个在看,为赵晖老师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