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死时速!这位被称为普外科“救火队员”的浙大人,真心赞!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20-01-24


在同事眼中,他是救急如救火的普外科“救火队员”,总是奔波在救治病人的最前线;在患者看来,他有“妙手回春艺”也有“悬壶济世心”而他自己认为,医生之本是“德术并举”,他只不过尽了本分。


他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王先法他为人亲和,最爱说口头禅便是“当然”——救治病人义不容辞是“当然”、不断磨练医术也是“当然”。回顾王先法坚守医者初心的三十年,也是他“好医生”生涯的真实写照。


人物名片

王先法,1965年10月出生,浙江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对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胆道手术及腹部复杂肿瘤等手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投身医学,不忘初心


1965年,王先法在浙江诸暨的一个偏远乡村出生,当时的农村交通不便、缺医少药。高考那年,父亲生病,一大早家人陪着父亲去县城医院看病,拉着手拉车走了六十多公里路程,赶到医院时已是傍晚,他们就睡在医院门口等到第二天早上。这样艰难的求医经历,使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院专业。


1987年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王先法被分配至德清县人民医院外科工作。他从最小的手术“阑尾、疝”做起,什么手术都抢着做。他说当时一天最多的时候能做十多台阑尾手术,一台手术只要15-30分钟。工作不到三年,他几乎能做当时县级医院所有的外科手术了。可是,他发现,即使会做手术,但仍有许多疾病得不到根本救治,尤其是肿瘤疾病。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要提升自己,1992年他报考了研究生,师从著名外科大家彭淑牖教授,在临床治疗和医学研究方面再次深入学习与探索。


恩格斯曾说:“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从医三十多年来,王先法踏实进取、勇于探索,已成为国内知名外科专家。目前,他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外科副主任、胃肠外科主任、胃癌诊治中心主任,经他诊治的患者多达10万余人,主刀手术三万余台,在腹腔镜手术、肿瘤外科治疗等方面钻研出许多微创手术的做法,并总结了很多临床应用的技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9年,“腹腔镜技术在肝胆胰外科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德医风奖”评选中,他被评为“浙大好医生”



随叫随到,争分夺秒


王先法任职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作为浙江综合医学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每天都要接诊大量的病人,普外科急诊手术更是一台接一台。每当外科急诊小组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先法——这位普外科的“救火队员”。一方面是因为他高超的医学水平能帮助大家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他总是随叫随到,哪怕深夜打去电话,他也会立即赶往医院,为抢救病人争分夺秒。


2017年4月21日凌晨2点,王先法又一次被电话从睡梦中唤醒。有一名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被送到手术室,当时的值班医生开腹后发现病人出血凶猛、视野暴露不清、出血难以止住且血压越来越低,心脏近乎停止跳动。在束手无策之际,值班医生立即想到向王先法求助。电话中,王先法冷静地告知手术医生先用纱布压住出血点,他即刻赶回医院。病人的情况万分危急,他匆忙披上外衣从家里飞奔手术室,平日里20分钟的路程,他10分钟就赶到了。手术室里,他凭借着高超技术一针止血,病人血压回升,脱离了生命危险。手术室里沸腾了,每一个人都忍不住欢呼。还没等家属向他道声“感谢”,王先法就离开了手术室。此时已是凌晨5点,他几乎一夜未眠,但他很欣慰也不觉得累,在他的心中,没有什么比成功抢救生命更重要


2017年5月28日,又是一个凌晨,一辆警车被重型半挂车撞击,正驾驶着警车执勤的高速交警许斌被撞成重伤,王先法紧急赶到当时抢救的医院参加会诊,成功地抢救了英雄民警。“悬壶济世心、妙手回春艺,往来奔波苦、治病救人功”,这是浙江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事后写来的感谢信。


2018年5月10日,一名工人在德清县某工地从3米高处坠落,身体被一根裸露在外面的钢筋硬生生地穿过,工友们赶紧把他送到德清人民医院,后转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当时病人的情况危急,钢筋贯穿伤比较严重,多脏器有出血情况,腹腔、直肠、膀胱、盆腔等多脏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与出血的情况。王先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明白手术刻不容缓,但是这场手术不是一场单一的手术,需要多个科室——普外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骨科、麻醉科、手术室、检验科、血库、ICU等科室的专家们组成一个医疗团队。王先法经验丰富,迅速组织协调了相关科室力量,合作主刀完成了手术,病人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在后来的媒体报道中,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成功抢救被称赞为是一次“概率堪比中彩票的奇迹”



悬壶济世,问心无愧


每天早上7点整,王先法的身影总会准时地出现在病房里,他会仔细观察并详细了解每位病人的情况。病人们都非常喜欢他,称他是“好医生”。对于什么是好医生?王先法的答案很简单:一方面医术要过硬,不能治病的医生自然不算是好医生;另一方面要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心上,敬畏生命。王先法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时常挂在嘴边、也挂在心里的三个字就是“责任心”。每次做完手术,病人在休养恢复期间,王先法仍然会时刻跟踪病人的身体情况。对病人“将心比心”也是王先法一直坚持的,无论是家境富裕或贫寒的病人,他都一视同仁、认真负责。同时,他也会根据病人的基本情况,对症下药,不让经济因素成为病人就医路上的绊脚石。


有一次,一位八十多岁的农村老人被送到医院,老人患的是肠梗阻,而手术却迟迟无法进行,原来老人的五个子女都不愿意进行手术前的签字确认。王先法得知此事后很是痛心,与老人的几个子女进行了深入沟通,他们最终愿意签字并出钱给老人手术。不善言辞的老人在出院时,激动地跪了下来,感激王先法的救命之恩。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2017年,一位身患脂肪肉瘤的病患找到了王先法。因为脂肪肉瘤的治疗只能是手术切除,但肿瘤往往是弥漫性的,和周围的器官、血管等粘连在一起,手术风险大,很难完整切除,且切除后又容易复发,2年生存率也才20%-30%,很多医院都不愿意做脂肪肉瘤的手术。在找到王先法前,病患辗转多地,却无人收治,难过绝望之际,王先法为她实施了手术,手术结果很乐观。


为医者,须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王先法最喜欢别人对他的称呼,除了他本人的名字外,就是“医生”了,当病人及其家属叫他“王医生”时,他会有一种被信任和被尊重的感觉。三十年的从医生涯中,他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也享受病人痊愈带来的喜悦和成就。


文字记者:伊文丨谢雨晴

图片来源:由受访者本人

今日编辑:华晔

责任编辑:金云云


推荐阅读

1.最小萌新16岁,男女比4:3?浙大2019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强势来袭!

2.@浙大人:守初心,担使命!

3.祝全体浙大老师节日快乐!(附表彰大会获奖名单)

4.璀璨星光,照亮梦想!浙江大学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精彩回顾



点个在看,为好医生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