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胆尝试,勇敢追梦!浙大这位男生要做“仰望星空的赶路人”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20-09-29






易际泉,2016级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交叉创新平台)本科毕业生。在他四年的大学时光中,课堂学习、学生工作、科研竞赛、实践实习相互交织,而他也一直在锻炼自身能力、追寻自我理想、实现个人价值的赛道上奋力跋涉着。于他而言,一份份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实习工作形成了一条主线,将他的人生追求和职业发展贯穿起来,通往带着星光的远方




初心:融合交叉学科炼就未来的垫脚石


易际泉本科的专业是金融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未来他的就业方向是大金融二级市场的买方分析师。聊到高考毕业后选择这个专业的初衷时,他坦言这是实现其个人理想的一条优质赛道。对于一个刚刚结束高考,站在新起点遥望远方的人而言,他思索着自己骨子里向往的人生追求——在成长的过程中试着去深刻地把握世界运行的规律,以更有知、更明悟的自己去拥抱生活


在经过四年的沉淀之后,他对自己的专业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刚刚接触金融和数学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两个非常撕扯的专业:因为学习数学不仅需要上课专注听讲,课后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静下心来练习题目、推理和思考;而金融作为一门场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需要与金融市场大量地接触,在实务中反复体会课堂上的知识应用场景,才能够比较快地得到成长。


一边是相对沉淀安静的环境,另一边是相对来说比较“喧嚣”的环境,两者碰撞在一起,才会有种撕扯感,尤其是想要在两个方向都做到极致的时候,会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后来他选择了金融为主线、数学为工具的组合模式,把精力投身于主要矛盾,才终于逐渐将两门学科融合在一起,再逐渐外延,形成自己独有的竞争优势


摸索:在实习中找寻人生赛道


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刚刚进入大学的易际泉对大学的生活保持着极大的好奇,积极参与各种感兴趣的活动,也加入了两个学生社团组织,在充实着自己的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课业压力。大一和大二之初,由于学业和学生工作的忙碌,他还没有完全明确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和职业规划,也没有时间去寻找比较清晰的目标和思路,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直到他开始尝试实习,一个新的世界终于缓缓向他展开其斑斓色彩。从大二开始易际泉便开始尝试在咨询公司和资管公司实习,在大三的时候找了第一份行研实习,大三的暑假他找了第二份实习,主要负责深度报告的撰写,大四则分别在两家私募基金公司实习。前面两份实习都是从事卖方的研究工作,更倾向于去细致的研究公司和行业;他的第三份行研实习和现在的实习则是买方的研究实习,更注重的是投资的逻辑和基本面的追踪。这些不同的实习带给他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提升。


他说,实习积累的过程,他追求的并不是实习所在的公司有多大名气,而是会有意识地思考这份实习对自己的能力提升。在每一份实习开始的时候,他都会事先在简历上写好这一份实习的工作内容和自己对应的能力提升,后续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调整。同时在与业内前辈们共事的过程中,他也会细心观察他们具有什么样的专业思维和职业素养值得自己去学习,他认为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最实在的


积累:坚持阅读是为了价值投资


在大学四年中,阅读是易际泉的一大爱好,无论是专业性的书籍还是公众号的文章,他都如饥似渴。易际泉对于阅读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坚持阅读是为了更好地践行价值投资,是我做行业研究的基础,也是这个职业特别吸引我的一个地方。


易际泉高强度的阅读还体现在工作之中,在他的工作中,往往有着大量的针对不同领域的研究报告和投资观点需要他去阅读,进而总结出行业的发展和格局、公司的成长思路、核心竞争力、边际经营状况等,形成投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新观点和老观点的碰撞。



关于读书的方,易际泉也有自己的心得。他说:“我读一本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会先用半个小时左右阅读这本书的详细介绍和解读,通过这些介绍来整体把握书本的核心思想。第二阶段,我会在网络上寻找关于这本书的亮点笔记和书评,在自己心中形成这本书的大概框架和核心思想。第三阶段才去真正阅读原著。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了解书籍核心思想和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就能够进一步丰富这个框架,这样可以比较系统地理解书本中的知识,进而有意识地接受或批判。”易际泉认为,如果读过的东西形成不了系统,那么就很难转化为输出,对很多东西容易仅仅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而不会与已有知识深度联结和综合运用。他的读书方法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里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更类似于以所谓的“结构性思维”进行阅读。


沉淀:计划支教一年后读研


本科毕业之后,易际泉并没有打算马上读研,而是选择去四川支教一年,然后回学校继续读研,这也是他个人规划中的很重要一部分。一方面是将人生追求和对祖国对社会的回报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沉淀。



他与支教的缘分起源于大一暑期参加的四校联合支教项目,在黔东南台江做支教班主任的感觉给了他很深的触动,尤其是忘不了那一群可爱的孩子,他坦言自己也曾经接受过助学金,也曾经作为一个乡村的孩子带着许多疑惑,抬头仰望外面波澜壮阔的世界,他说,那种感觉,他懂。他希望能够作为一盏明灯去指引、点亮下一盏明灯。后来随着校青马前往昭觉调研当地支教团的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坦言自己非常认可“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这一支教理念。



在大四保研后,他为后续一年的支教生涯做了许多规划和铺垫,其中就包括每周为孩子们解读一本书,把一些他觉得好的故事、场景、思想讲给孩子们听,这个想法也是源于调研过程中一位校长对浙大支教团的最大期待——把山外的世界带给孩子们,帮助他们进行学习的自我激励。


他认为基层的积淀并不是停滞,只要时时刻刻在进步,在明悟,他就能直面自己的内心。这两年在不间断实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之后,他也会利用支教这一个相对平静的时间进行自我沉淀。“因为有些东西不是在短时间之内掌握了方法论就可以做得好的,还非常依赖思维的敏感性,非常依赖一个人的视野和阅历,这都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我在之后在支教包括以后读研的过程中会慢慢积累这些软实力。而且我相信基层的经历和付出,于我于昭觉都是双赢,我也有很强的信心和干劲能够把支教和扶贫工作做出我们自己的风格和风采。”



易际泉不仅对毕业后的支教做了规划,而且对往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形成了具有指向性的路径规划。相比于大一大二时职业规划的不清晰,现在这样目标驱动型的学习和工作或许也是大学带给他的蜕变吧。

不久前,易际泉结束了自己本科生涯的学习,他即将去到更广阔的天空,去提升自己,展示自己,奉献自己。正如他自己所说:“毕业也只是另一个起点。”也祝愿他在接下来的旅程中,能够成为那个公忠坚毅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浙大人。这个社会也需要这样怀着更高更远的格局,永远仰望星空的赶路人。


内容来源:浙大竺院人微信公众号(采访:郭奕超丨文稿:张雨琪 张逸诚)

今日编辑:戴梦琪

责编编辑:李灵 | 金云云

推荐阅读

1.浙大学者的这项新研究666,测量纳米世界有了新“触角”!
2.一个人越活越好的样子
3.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一行赴云南考察调研
4.余霞成绮,邀你一起邂逅至美浙大!
5.浙江大学关于2021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安排的通知
6.热情+自律+高效,浙大这位“文艺小达人”努力让生活更多彩!

点个赞和在看,为浙大人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