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津洋院士:有担当的学者、有风范的老师、有情怀的浙大人
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增选院士名单。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郑津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以身垂范、因材施教,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他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矢志推动学科和行业纵深、向前发展。
一位有担当的学者
据了解,该成果已用于我国氢能高压储运全领域,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具有储氢高压容器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家,储氢压力从35MPa跃升至国际先进的98MPa。批量生产的系列设备在加氢站建设、自主品牌氢燃料电池汽车、日本丰田公司在华首座加氢站建设等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019年,郑津洋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氢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担任美国能源部氢能项目年度会评专家,成为联合国和美国、加拿大规范标准编制专家。
30年间,郑津洋致力于高压容器和管道研究。除了储氢高压容器领域,郑津洋在深冷压力容器、柔性高压复合管方面也开展了持续钻研,而每一项研究,都从理论、技术、标准、检测到产品研发和应用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
比如,深冷压力容器是深冷液体储运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我国产销量全球第一。随着液化天然气(-162℃)等深冷液体储运量快速增加,亟需高性能深冷压力容器,但其性能与温度强相关,调控困难。基于这样的现实需求,郑津洋带领团队攻克基于深冷强化的深冷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关键技术,主持研发出系列轻量化真空绝热深冷储运容器,并实现产业化。项目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
再如,针对我国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油气水长距离输送亟需大直径柔性高压管的困境,郑津洋带领团队创建了钢丝缠绕增强塑料柔性复合管(PSP)设计理论,发明了焊接接头界面弱连接缺陷无损检测方法,主持研制出系列高压力大直径PSP产品,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南水北调等国家工程。
“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一门心思地做几项研究。但是每个研究,我都力求做深做实做细,务必‘落地’,以真正推动产业的迭代升级和整个行业的健康成长。”对于“落地”,郑津洋对自己有三个严格的标准:研发高端产品、制定行业标准、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数十载间,以“四个面向”为科研出发点,郑津洋将服务国家需要作为聚焦方向,不断向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主持研制的三大类系列产品,均实现产业化批量生产,关键技术指标创国际新高,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等领域,持续获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位有风范的老师
从教29年来,郑津洋培养了42名博士、85名硕士。提到学生,最先从郑津洋嘴里蹦出来的词儿是“感谢”。他说,首先得感谢学生选择了我们这个团队,并通过自身努力为团队发展作出贡献。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他主张实现“三赢”:学生要赢、老师要赢、学科要赢,而这三者中,学生的发展又是必须放在首位的。
回顾自己的科研生涯,郑津洋总结了两点“研究智慧”,一个是“坚持问题导向”,一个是“磨砺坚毅品格”。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他也总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学生们。
郑津洋要求同学们,个人能力有大小、问题选择有难易,但是每个人都要盯准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展研究,看他是否解决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是否让研究切切实实“落地”了。
在明确的培养目标下,郑津洋会着重做好三个工作:最初,在分解团队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寻找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之后,给予他们独立研究的空间,并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关键帮助;最后,严把出口关,让每个学生切实有所成长,提升他们的未来竞争力。
落到实处,郑津洋还特别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扬优势、创造价值,从而通过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研兴趣。
每年新生见面,郑津洋都会“叮嘱”三句话:阳光心态、强健体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全面发展,形成特色。他特别强调沟通的重要性,除了日常的团队例会、小组会议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外,他也早已习惯了和大家进行频繁的线上沟通,乘火车、搭飞机的间隙给学生们打个电话是常规操作,24小时内回复消息是师生默契。他还特别支持大家一起锻炼身体,“不仅增强身体素质,还能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几十年的持续钻研,并非易事。大多数情况下,“幸运”的完整表达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郑津洋勉励学生们,特别是这一代的青年学子更要耐得寂寞、坚持自我。在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用“咬定青山不要放松”的精神坚持积累,一定会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而郑津洋一直在做的,就是在学生们最需要帮助的年纪,给予具体实际的关怀和支持,为他们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提供一臂之力。
一位有情怀的浙大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浙大人,郑津洋说:“我对浙大,有着‘不一般’的情感。”
1983年9月,郑津洋踏进求是园,在化学工程系完成了本科到博士的学业。十年后的1992年8月,他留校任教,成为了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的一名青年教师,开启了与浙大的另一段缘分。
当时,面对其他选择,他义无反顾选择留在浙大。谈到原因,郑津洋说:”一方面,能够进到这样一个有历史、有沉淀、有爱的学校和专业,我一直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另一方面,在我求学阶段最无助的时候,是浙大和学院的老师同学们帮我渡过难关,那我也想为浙大做点事情!”
郑津洋认为,化机专业的优秀传统始终在滋养和助推着他的成长。比如,我国化工机械学科的开拓者王仁东老先生,治学中就非常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倡从实践中提出研究问题,再回到实际。以问题为导向,科研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传统,深深影响了郑津洋。再如,导师朱国辉先生,总是带着学生思考:这个领域目前还有什么短板,未来应该是怎样的图景,我们要怎么铺设通往未来的道路?这种做学术的思路和方法,在郑津洋的心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方向比勤奋更重要,做科研必须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作为团队带头人,郑津洋总是跟成员们探讨一个问题:未来5年,未来10年,未来20年,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在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化现有研究,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的过程中,他们的路也越走越宽、越走越坚实。
“我非常感恩浙大、感恩学科、感恩这个时代,能够有机会静下心来做学术研究。作为一名教授,最大的价值也就是为这个学科、为这个行业作出贡献。老师辈已经做得这么优秀了,我们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我想,唯有努力工作,更加努力工作,继续推动这个学科、行业向前走,才不负所托。”郑津洋每每想到老师们,一份深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总是油然而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新的头衔意味着什么?对于郑津洋来说,更多的是一份使命感。这位对浙大、对学科满怀深情的新晋院士,引用了苏义脑院士送给他的九字箴言来表述自己心里那个“具有挑战性的梦想”——“搭舞台”“唱大戏”“写剧本”。“希望在国家级研究平台建设,重大科研项目承担,学科整体发展谋划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位始终从国家重大需求出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科院士,言语中充满激情和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