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大老师这样“上好课”!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23-11-28




栏的话:



用心上好课,本身亦是一门课。


浙大融媒体中心推出“此时此课”专题栏目,关注走在育人前线为一课时、一教案付诸心血的浙大教师,展示不同领域、不同课程类别的教师们,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发掘他们如何用心用情设计教学妙招,引导学生专注此时,专注此课。


首期推文聚焦化学系刘占祥副教授、基础医学系沈静副教授、能源工程学院徐象国教授三位老师的教学妙招。从虚拟实验到创造世界,他们在课堂中尽展教学风采。




PART.1

虚实相映照,实验藏玄机


实验教学是工学、理学、医学、药学、农学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实验教学存在安全问题、实验设备和试剂特殊性、实验时段限制等问题。


在“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合成实验”课程中,化学系刘占祥老师践行“以学生为本、讲透基本原理、融入科研思维、拓展应用范围”的教学理念,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虚拟仿真教学新模式突破传统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他采用交互式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模式,从预习到实践,从实践到升华的螺旋上升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模式。



特色1 突破时空限制


虚拟仿真教学依托软件平台,设置了多种实验教学资源如操作视频、交互型模拟实验、线上实验报告等,学生不需要在某个特定时间去特定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访问浏览,使实验学习变得更加方便。


针对传统线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时段长、对于设备的依赖性强、耗资大等问题,虚拟仿真通过模仿实验环境、展示操作流程以及细节上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练习、理解各种设备、试剂在实验中发挥的作用。登陆网页后,学生能够自己操作、选择实验步骤,而软件不仅能够显示、反映选项的正误,还能够展示出选择错误状态下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加深学生对于整套实验操作的印象。


特色2 系统性学习平台


虚拟仿真教学是以学生学习需要为主体编制而成,针对性与系统性强。进入虚拟仿真系统后,学生需要在线上完成实验课程的预习任务,例如滴定类实验中滴定管和移液管的使用,分析类实验中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薄层色谱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合成制备实验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等,在学生完成这些预习任务后,能够对这些实验的操作流程更加熟悉,实践中也会更胸有成竹。


在线下实验课结束后,学生需再次进入教学系统完成操作回顾并提交线上实验报告,以达到巩固、复习、总结知识的效果。线上系统还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通过统计学生的访问次数、浏览时长、测试的准确率来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记录、收集学生的错误形成个性化的错题集,便于学生进行更有效的个性化学习。




自开课以来,刘占祥老师的《大学化学实验(o)》广受好评。“批改作业到每个细节,亲自QQ答疑到每一个深夜”“大化实验带给我很多很多”,在刘占祥的细心教导下,同学们对实验的兴趣明显提高,做实验的时候也更有信心了。


《大学化学实验(o)》在2021年浙江大学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刘占祥也被评为2020年度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最佳任课教师,荣获2019年度浙江大学优质教学一等奖。



PART.2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数百门课程中,实验课以其独有的实操形式获得了不少同学的青睐。这也对课程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平衡实验与理论的比重,如何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如何确保学习的效果与效率,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不妨综合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数字化、多维度聚焦研学全过程。”这是基础医学系沈静老师给出的答案。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思路,由她负责的“生理科学实验”专业课程成为了最受同学欢迎的实验课之一。



特色1 线上线下并行


沈静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改革,全面推动了课程的数字化转型。线上资源主要依托于课程SPOC网站(校内)、爱课程平台(校外)和主编的新形态教材,拥有丰富的授课视频、操作视频、自测题、临床案例导入、微课动画、实验微课及虚拟器官、虚拟动物和虚拟病人实验;线下教学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支架式教学策略进行精心编排,结合课程不同阶段,进行“边学边研、以研促学”的整体设计。


课堂中,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同等重要,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保证每位同学都能找到适合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高效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线上的虚拟器官、虚拟动物和虚拟病人实验资源。传统教学中不少实验课程都面临着标本器材数量少、典型性差等困难,无法为每位同学提供高质量授课内容。线上虚拟标本与实验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虚拟的器官、动物、病人实验可供许多同学同时在线观摩,标本内容的一致与典型也能简化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成本,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特色2 多维评价体系


虚拟器官、虚拟动物和虚拟病人实验带来的助力只是线上资源利用的一个小小缩影。“数字化、多维度、全程聚焦”绝不是一句空话。沈静利用多种信息技术,采集教学全过程关键节点学习数据,设置了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课程开始前,她会组织开展不限次不计分的在线自测,保证每位同学充分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程进行中,她会设置课中研讨及实验,对实验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反馈。而在课程结束后,她不仅会自己仔细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更会组织同学们展开自评、互评,并结合课程组研发的“智能实验及评阅系统”自动查重、评阅、错误反馈,进行大数据分析。




老师用心,同学们感受最深。在沈静进行课程创新改革后,学生们对知识的获得度和实际运用程度都有着明显的提高。一位修读过“生理科学实验”课程的同学提到,“课程的学习压力大、要求高、富有挑战,但同时收获也很大”——这样挑战与收获并存的课程,不正是我们每位同学所向往的吗。


课程也因此取得了不少成果,曾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核心师资获全国和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与此同时,“生理科学实验”一课也在积极通过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平台及全国和省内师资培训进行多渠道推广。



PART.3

一立方里打造“新世界”


“如果给你一百万个1米*1米*1米的立方体,可以自由组合形成空间,你将如何设计一个更好的新世界?”


这是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徐象国老师开设的《百万立方世界》本科生通识课程上,抛出的一个开放的、没有明确结构的问题。他认为,大学课堂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沟通、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能力,充分调动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




特色1 学科交叉释放魅力


一个小世界可以无所不包,需要运用到的学科知识门类有许多。因此,徐象国组建了跨学科团队开展课程教学,邀请了艺术与考古学院、教育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以及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主持建筑师、建筑公司创始人等学者、专家共同参与授课。


面对课时限制与通识课程特点,教学团队将设计“世界”的核心要素提炼为“科技、环境、人群、能源”四个关键词,每位教师围绕某个关键词展开教学,以此建构课程的知识框架。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学生逐渐掌握能源工程、城市设计、农业资源与环境、人类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上述核心要素在“世界”建造过程中的定位也在不断轮转,对跨学科知识如何相互融合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课程在学科交叉教学的探索中实现了知识体系的重新架构。


特色2 数字赋能


修读《百万立方世界》课程的学生多为一年级新生,尚不具备进行复杂建模的技术能力,亦对大学课程教学形式缺乏了解。课程注重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教育创新,帮助学生克服技术与信息壁垒。


《百万立方世界》课程拥有独立官方网站,包含课程公告、资料库、当前项目、往期项目、关于百万立方等栏目:课程公告、关于百万立方等栏目收录了课程的教学理念、评价标准、课程通知等内容,便于学生快速上手;资料库为学生提供了课程所引进的酷家乐、Giraffe、Venus等软件的用户手册,通过使用上述软件,学生可以进行室内外场景设计、预览等操作;往期项目展示了历次课程的学生作品,以便当前修读的学生了解课程作品要求;当前项目则公开展示了每个小组的作品,并开放讨论区供学生彼此点评,形成全班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围绕课程网站展开的数字化教学手段,克服了通识课学生的专业技能限制,碰撞出跨学科的火花。




自开课以来,《百万立方世界》以独特的教学方式收获学生广泛好评。有同学说:“当你看到这个世界被慢慢完善、被慢慢创造时,成就感便油然而生——那是你倾尽全力所创造的新世界。”


课程获选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入选竺可桢学院荣誉课程体系,获评高校教指委教改重点项目、浙江省“十三五”“十四五”教改项目资助。并被十余所学校引进为品牌课程。徐象国也曾获浙江省第十一届教学竞赛一等奖。



END


栏目策划:周伊晨合作部门: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学研究处内容采写: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蒋可心、邢艺馨、陈柯烨视频摄制: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王鑫平、姚文鑫动画制作:贝尔尼尼本期主持: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蒋可心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韩鸣筝责任编辑:来鑫萍 | 周亦颖


推荐阅读

1.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新校园启用 迎来2023级首批入驻新生

2.难忘!杭州亚运会上的浙大时刻

3.“抛”开自己表达美,这样的沉浸体验你爱吗?

4.一键解锁!浙大人的PPT模板又上新啦!

5.一开口,就猜出你的家乡在哪儿6.请注意!这才是“打电脑”的正确姿势


点个赞和在看,为老师们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