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入学试题解答中夹着一张节目单,什么来头?
近日,浙江大学图书馆整理馆藏图书时
在一份《全国各大学入学试题解答》中
发现了一张1952年的音乐会节目单
歌咏 舞蹈 钢琴 弦乐……
翻阅这些曲目
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
感受到了来自72年前的青春与欢笑
在进一步的整理中
我们有了更多惊喜的发现
字字斟酌的手稿
让人联想到伏案工作的背影
欢快明畅的小诗
让人为这勤勉之余的放松会心一笑
书中的歌声
笔记中的诗篇
让我们不禁好奇
是谁留下了这些旧物?
他就是郑晓沧
从初建教育学系到漫漫西迁
纵创业艰难 仍弦歌不辍
60余年躬耕 70余部论文译著
他倾尽一生
带领中国向教育科学进军
岁月翻开他的旧书
又让我们窥见他心中的歌与诗
今天 请跟随小浙的脚步
让我们一起穿过百年光阴
走近郑晓沧的故事
诗以化人
润物春雨细无声
夹带着1952年庆祝元旦音乐会的节目单的,是郑晓沧捐赠给浙江大学图书馆的民国二十二年度《全国各大学入学试题解答》。在节目单封面上,“指挥沈思岩先生”和“指导杨增慧先生”清晰可辨,让人不由得想到郑晓沧《粟庐诗集》中收录的一首诗:
卅七年除夜
罗苑同人集音乐家沈思岩伉俪寓中守岁
八步除夕诗原韵以纪
守岁宁堪恋?逢场戏亦行。
灯前回妙舞,曲里挹双清。
腊尽梅枝绿,风停湖面平。
江淮兵暂息,笑语把杯倾。
追随着上世纪的歌声,我们仿佛又窥见了那段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诗意人生,看到了郑晓沧作为学者所展现出的严肃一面以外的诗人般的天真——他不仅教会了学生学问,更教给了他们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
龙泉分校地处偏僻,环境艰苦,郑晓沧却将它取名为“芳野”,寓意芬芳满垄,桃李遍野。集体宿舍用竹子松皮搭建,他便颇诙谐地将其命名为“风雨龙吟楼”。
龙泉分校集体宿舍
在郑晓沧捐出的读书笔记中,还有这样一首小诗,据推测写于1974年:
筚路蓝缕
风雨同舟见真情
1929年9月,国立浙江大学教育学系成立,亟需一批有经验的学者发展教育学,郑晓沧就是在这样紧要的关头被任命为了首任系主任。虽然当时的教育学系规模不大,但却是浙江大学教育学发展的滥觞。郑晓沧为学生亲授《中等教育》《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课程,总是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人入胜,以娓娓道来的态度详辨是非。据当时的学生回忆,郑晓沧是“温和、谨慎、谦虚、庄重和周到”的,“从不疾言厉色”,当他要纠正学生的错误时,总说“你看,假使这样做是不是会更好一点”。在他和许多教育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国立浙江大学教育学系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学者。
竺可桢与孟禄、郑晓沧合影
学者之风
求是精神永流传
郑晓沧手迹
“晓”以学问,德比“沧”海
回望郑晓沧的一生,我们不禁再度思索,一位大先生是什么样的?是为国育人,能遍历艰难不改其志;是研究学问,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然而,他又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偶像,在走过一世的风霜后,他还留给后来者一首温暖的小诗。
郑晓沧用他的一生谱写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段历史,他的研究成果与教育理念将为新一代学者指引方向,他的精神品格则会流传在代代学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