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国内外大咖分享洞见
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
主题:元宇宙•永续性•积极心理:教育之未来?
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朱永新和斯坦福大学教育学荣休教授琳达•达林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发表了精彩演讲,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杨锐主持对话交流
教育如何转型以应对未来发展?
一丹奖是全球最大教育奖项。朱永新和琳达•达林哈蒙德分别是2022年一丹教育发展奖与一丹教育研究奖得主。两位教授在论坛上讲述与交流了他们对于教育前景的展望。
朱永新教授在演讲中指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处在危急之中、生活的时代处在剧变之中。例如,过去人们的教育基本是一次性完成的,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这是一种刻板式的阶段式的学习。未来的学习则是贯穿于整个人生,从连续性的学习走向间隔性的学习,终身化的学习。边工作边学习、间隔性学习等将会成为学习的新常态。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的学习是没有选择的,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育时间空间都是被填满的,学生很少有选择的空间。未来将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特色需要。朱永新认为,正是基于气候变化、数字化转型、观念两极分化和错误信息泛滥等重大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对教育进行反思,教育需要新的转型:从人类中心走向生态中心,从关注分数走向关注生命,从民粹主义走向地球祖国,从学校中心走向家庭社会。针对当前时代背景与转型趋势,朱永新介绍了“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朱永新表示:新教育倡导为生命而教,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倡导建设数码社区,培养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倡导家校合作共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学习共同体;倡导国际理解教育,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建立新型学习中心,构建从摇篮与坟墓的终身教育体系等。
琳达·达林哈蒙德教授分享到,人类正在经历公共卫生危机、经济危机、气候危机,技能需求的变化速度超过了教育系统的反应速度。过去是流水式教育,现在则要能支持深度学习的系统。同时,我们需要一个正向的环境,让学生感到得到支持,也让教育者互相支持,让教师和家长成为伙伴关系。琳达·达林哈蒙德谈到,传统学校教人的标准,比如分数,在硅谷公司的招聘中实际上没有起到特别大的参考价值。而真正有参考价值的是“学习能力”,就是能够找到相应的资源,并用这些资源去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能够和他人协作,一起去计划和实践,去管理自我和整个流程,去改善成果,有不断持续学习的能力。
积极正向的人生态度如何融入教育过程中?
华东师范大学涵静书院积极教育(中国)中心副主任 韩敏
基于这样的研究结果,韩敏建议老师和家长,放下对学生的种种期望,教会孩子精心学习,解除干扰,发现孩子一点进步,要及时鼓励,帮助他塑造右脑的形态。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白雪峰分享了疫情期间组织老师给每一位学生写信的活动,很多信中都体现了成长型思维的理念。同时,学校重视家校社的协同,形成了教育各方良好的互动、互助氛围。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校长易永伦介绍,学校构建了三类课程体系,包括积极心理学的专业课程、积极心理学与学科融合的课程以及德育课程。学校在家校社共育上打造课程体系,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全员全过程育人。
新加坡圣公会中学校长辜泽鸿介绍,新加坡教育部有两个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的部门:一个是辅导处,专注学生情绪教育,甚至是人与人之间的教育;另一个是品格与公民教育处,专注教育中的品格实践。新加坡圣公会中学在正向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帮助学生用正面语言来诉说自己的情绪,同时还开设社会学课程,让孩子关注社会问题,用设计思维和批判思维提出解决方案。
顺德联谊总会李金小学副校长叶碧君分享的是在学校如何进行正向教育。从学生出发,创造不同的政策、课程,根据不同的结果,去看我们的学生什么样,应该如何去推行正向教育。
可持续发展在教育领域中需要得以体现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最紧急的使命,在教育领域又如何体现?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策划者,以及中国两岸三地的实践者与推广者,介绍了他们在教育方面的工作,并互相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学术顾问 唐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唐虔称,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资源还是不够。他分享了几个数字:全球每年有2亿6千万少年儿童失学,过去五年这个数字没有改变;2030年全球估计仍将有8400万儿童和青少年失学;到2030年估计只有70%的学生接受中学教育。过去三年,疫情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唐虔介绍,联合国发布了一组数据,因为疫情,全球有1.5亿学生错过了线下学习机会,有2亿学生失学,90%的学生受到学校关闭的影响。由于疫情,半数以上的国家削减了教育预算,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政司司长、香港南丰集团主席梁锦松在演讲中谈到,教育应该包括知识、素养(技能)和品格(价值观)三个方面。做学问需要有一个广阔的知识体系,但最少要对一门学科有深度的认知与钻研。元宇宙在教育领域可能的应用与影响
元宇宙在科技的地平线上迅速扩展。元宇宙不是一个新概念,从虚拟世界VR/AR,再到元宇宙,是一个一脉相承的过程。元宇宙的本质就是与现实世界交互融通的数字化交互环境,其技术有助于实现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无缝衔接,给教育变革带来无限可能。
网龙网络有限公司 副董事长 梁念坚
网龙网络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梁念坚认为,元宇宙的好处是老师跟学生,不光是参与者,也是建设者,还可以把家长带进来。虽然在元宇宙有很多VR和AR技术还没成熟,但不代表我们不可以把概念带进教育里面。
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教育中心主任蒋里介绍了他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元宇宙课程的体会。他谈到,在斯坦福的顶级研究生里,有80%的人是没体验过元宇宙的。同时,现在国外的元宇宙各大平台上,几乎90%以上的用户是孩子,成年人反而不多见。蒋里还分享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美国中小学中,科技、IT老师在元宇宙项目中的学习进展要比学生慢。
在圆桌论坛分享环节,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副研究员蒋宇对于元宇宙教育的发展认为有三点需要强调,首先是核心技术突破必不可少,同时需要把握教育的本质,以及重视企业和教育机构的深度合作。来自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继宇、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校 高级教师刘海宾等展开交流,认为虚拟现实技术是元宇宙核心技术之一,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创客教育行动,让学生手、脑、身体全身心沉浸,参与其中,实现虚拟现实环境的实践育人。“世界教育前沿论坛”是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创办的国际性跨领域交流平台,论坛主席为香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程介明先生,论坛以“引领趋势,开创未来”为宗旨,旨在推动最新教育思想和最新教育模式的国际间交流,推动最新教育科技的应用,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前四届主题分别围绕“学习的革命:学习科学引领教育未来”“人工智能与学习科学”“疫情·学习·新常态”和“新常态:教育有什么新前沿?”。
第二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主题:AI与学习科学,2019年11月,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