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刊亮相

清华金融评论 清华金融评论
2024-09-09


推动新一波外贸改革开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202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新变化。风险挑战与发展机遇共存。2023年,我国贸易总量企稳,但按美元计算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5%。同时,进出口结构性出现新变化,具体体现在对“一带一路”进出口份额增加和非“一带一路”进出口份额减少,进出口升级受阻,以及国内不同地区进出口指标多元化三方面。同时,欧美市场对我国制度接受程度下降,欧美在高科技市场的“去中国化”所带来的制度冲击明显。


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5.1%,低于同期日本、欧盟相应比重及世界平均水平,并且与我国在全球GDP中所占份额(17.73%)相比,我国全球贸易总量占比(12.42%)相对较低,未来增长空间明显。同时,我国制度优势显著、产业体系完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和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外贸创新发展潜力巨大。今后十年,我国GDP占世界份额、进出口占世界份额、高科技产品(与服务)占世界份额都有可能达到22%。按照这个预测,我国进出口今后十年依然有平均年增长5%—10%的潜力。


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进出口是重要引领指标,通过帮助微观经济迅速调整进出口结构,主动克服国际秩序变革所带来挑战,是当前政策发力要点,具体可以遵循的原则和路径有如下方面:


一是推进“进出口县级经济承包制”。由于我国各县区主要贸易伙伴不同、贸易支柱行业不同,国家层面难用相同政策精准刺激结构差异较大的县级进出口,因此,可以考虑由县级政府试验、创新,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推动结构性调整,将贸易政策制定权交于县级政府,在县级层面展开地方竞争,发挥各地主观能动性,将各县区进出口增速和中央对地方财政补贴进行挂钩,当达到进出口目标时,给予一定比例财政补贴。这一做法不仅可以直接刺激进出口,还可有效防止出现地方垄断,更好地平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


通过中央政府发行特别国债、专项贷款等方式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按照全年进出口总额约42万亿元估算,若采取5%刺激力度,未来五年可以考虑连续投入10万亿元刺激进出口增长,使中国贸易重新走上扩张区间,同时,在这一过程需要启动“进出口县级经济承包制”等对于地方政府的激励相容政策。


二是有序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横向比较,美元国际地位显著高于美国经济实力,而人民币国际地位明显低于中国经济实力,中国经济约占世界经济总量18%,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份额约为3.5%,美国GDP约占世界经济总量24.65%,而美元约占全球外汇交易份额为44%。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丰富人民币使用场景,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更多使用人民币计价,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同时减少、甚至消除被征收“铸币税”可能,降低被金融制裁风险,这不仅对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也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清华金融评论》本期专题聚焦于此,通过集思广益、深入探讨,尝试为推动我国贸易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提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思路,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探寻出一条具有持续性、兼容性、稳定性的道路。





本期目录

卷首语

1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推动新一波外贸改革开放


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进出口是重要引领指标,通过帮助微观经济迅速调整进出口结构,主动克服国际秩序变革所带来挑战,是当前政策发力要点。
封面专题


金融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尽管面临严峻的国际经贸摩擦压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依然不断迈上新台阶,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跃升至全球首位、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在外部需求依然疲软、国际供应链格局正在加速重构的当下,我国外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202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此背景下,《清华金融评论》邀请监管、学者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保险保障功能,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等角度,探讨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胡晓炼: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做好金融高质量对外开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全方位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动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进入高水平深化升级 新阶段。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制度型的开放,而制度型的开放则是规则、规制、管理及标准等的开放。
2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发挥保险功能稳外贸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金融保险的力量,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 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
3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盛和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高质量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助力贸易强国建设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需要出口信用保险在助力外贸转型升级、推动贸易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4
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勇,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邵杨楠: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与政策支持


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仅指地理范畴,更体现在高水平的经贸制度,以及区域影响力和区域融合度上的提升。

5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生曹鹏举: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进出口:回顾与展望


预计2024年中国的国际收支将会呈现经常账户顺差收窄、金融账户逆差改善的格局,整体国际收支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为可控。
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系系主任、教授荆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 际贸易学系副教授谢红军:国际贸易与我国外贸变局及趋势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金融支持途径,推动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绿色贸易等领域的发展,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7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一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金瑞庭:我国外贸新亮点新动能协同发力,长期向好基本趋势未改变


要稳定外贸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稳”“优”“强”的基本原则,综合施策、多向发力,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强政策,确保实现外贸促稳提质目标。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副主任蒋震:财税政策如何稳外贸


稳外贸事关经济发展全局,我们需要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战略目标,坚持系统观念、精准施策,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外贸中的功能作用。
9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吴玉章特聘教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暨保险研究所教授许荣,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胡学峰:稳外贸的金融动力:银行国际化与资本市场的协同推进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和资本市场要增强银行国际化的政策支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国际化,及时调整金融监管方式。
10
早稻田大学特聘研究员丁安平:日本外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外贸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更是岛国日本的经济赖以增长的主要动力 之一。
最新关注

1
前瞻
2
回顾
3
观点&数字
宏观经济

1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围绕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我国在制造业、服务业、新业态板块都有巨大的潜力,当下的短板就是未来巨大的增长极,希望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克服短板,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
2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办公室郭刚正:前瞻识别和防控金融风险——基于非预期偏离的视角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核心是增强驾驭风险的能力,根据风险实时状态,有据有序、有张有弛设计和安排调控措施,找到化解风险的最优节奏、时机和力度。
政策与监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石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苏庆义:金融支持稳外贸的政策路径


当前全球的外贸形势仍然较为严峻,经济政策转向和地缘冲突对外贸企业的影响仍然明显。要发 挥金融政策的支持作用,借助新技术开发新型金融产品,为中国稳外贸、促进外贸新业态提供金融支持。
2
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席主管、董事总经理白海峰:高水平对外开放下,外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兼论香港“稳外资”的桥梁角色


近年来全球地缘局势动荡,高利率和高通胀环境持续,以及全球跨境投资的审查力度趋严,呈现外资流出我国市场的趋势,通过提高政策稳定性和透明性来“稳外资”变得十分有必要。
银行与保险

1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办公室经理杨泽:推动中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商业银行实践


中型企业是提升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夯实客户基础、优化客户结构、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目标客群。
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深圳分行产品经理钱俏:加强“蓝碳”金融建设,助力国家“双碳”目标


“蓝碳”是碳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蓝碳”及相关产品而形成的“蓝碳”金融是助力碳达峰、碳 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
资本市场

1
招商银行资金中心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盛军,中银保险公司总部盛洁:提升债券市场服务科创造血能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


应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导向的资源配置新机制,全面提高债券市场和经济金融体系服务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产业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2
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副所长臧宁宁:知识产权证券化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


知识产权证券化规避了传统直接间接融资模式限制,发挥科技型企业专利优势,盘活企业账面无形资产,有效拓展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
财富与资管

1
国信资本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震,国信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规划研究员曹松威:充分发挥券商另类子公司在券商服务实体经济中的引流源作用


探索放宽“直投+保荐”的限制,提高另类子公司战略配售业务的市场化程度;以放宽授权、加强事后监管的方式支持券商另类子公司开展境外投资;加强行业交流,规范行业发展。
2
国泰君安绝对收益部执行总经理周文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加快形成基金积累


中国城镇职工养老基金的长期财务持续性受到挑战,考虑到“生物回报利率”持续下行的压力,城镇职工养老基金应尽快形成一定规模的基金积累并进行市场化作,提高养老基金的长期收益率。
金融与科技

1
北京金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文仲:科技创新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要强化金融科技融合,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增加普惠金融供给,坚 持底线思维,促进平稳发展。
2
中国银行企业级架构建设办公室资深经理宋首文:大语言模型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在金融业,大语言模型能够应用在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投顾、智能办公、智能风控等诸多场景,从而为银行转变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效提供有效助力,也已成为未来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依赖。
论文故事汇

1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副教授张瑞申:企业层面的气候变化敞口 


财报电话会议可以被视为信息交换的市场,不仅包含企业管理层的观点,还包含分析师的观点。
道口研究

1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研究专员饶倩、吴盈盈,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张翼飞,国锐集团执行总裁曹悦:中国信托公司健康度评价研究 


为了更契合监管要求,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的财富管理需求,信托业传统业务创新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际

1
财务部原副部长朱光耀:2024年世界经济面临的三大挑战


2024年,对全球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全球经济处于衰退边缘的同时还将面临人工智能风险、全球冲突升级、经济不确定性三个挑战。
2
中证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广凯,中国证监会2022级博士后帅如蓝:低物价挑战:中国与日本的对比与启示


下一阶段要做好通胀预期管理,提升需求侧对物价的支撑作用,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
3
香港致富证券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肇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记者董彬 :“碳排放”政策与经济发展:内在逻辑与宏观一致性分析


碳排放不仅取决于一国的经济总量,更主要取决于这一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


 本文编辑丨王茅     

责编丨丁开艳

校对丨兰银帆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金融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