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巨头们,亏麻了
随着TPG的年报发布,美国各大PE巨头们2022年Q4和全年的业绩都跟大家见面了。
这一年的全球资本市场,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乱”。这种乱也直接的反应在了各大PE的财报中。
Q4,又是一个白干的季度
2022年的美国经历了40年来最高的通胀和50年来最严厉的加息,这些都反映到了资本市场上。在2022年,典型的美国股票投资者亏损幅度在15%-25%之间。这种局面下,PE巨头们当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不出所料,2022年第四季度各PE的投资收益率都很难看,以负收益率、零收益率为主。
黑石的核心不动产业务收益率为-1.5%,企业私募股权业务收益率-2%,私募信贷业务收益率2.4%; KKR的传统私募股权投资组合收益率为0%,机会主义房地产投资组合收益率-8%,杠杆信贷投资收益率为3%; 凯雷的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收益率为1%,不动产业务投资收益率为-1%;基础设施与自然资源业务收益率2%,信贷业务收益率为2%; TPG的Growth业务资产增值率为0.8%;不动产业务资产增值率为-1.5%;
一句话总结就是,对于美国PE巨头来说,2022年Q4又是一个白干的季度,跟2022年Q3差不多。
当然,在普遍的拉胯之中也有亮点。比如凯雷抓住了2022年上半年能源等自然资源涨价的历史机遇,其基础设施与自然资源业务线全年的收益率高达48%,一举把凯雷2022年旗下基金的整体收益率拉高至11%。另外KKR的基础设施业务线也表现不错,2022年全年收益率达9%。
当然,考虑到2022年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18%,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33%,也不能对PE巨头们要求太多了。毕竟,2022年挂在苏世民嘴边的句子,已经从以前的“为客户创造高水平的回报”,变成了“为客户保全了资产”。2022年嘛,不亏就是赚了。
管理费为王
但是,这并不是说2022年PE们的日子就过得很惨淡。实际上,它们正处在历史上最爽的时期之一。因为它们虽然业绩不好看,但管理费却越赚越多。
尽管资本市场动荡,2022年全年,PE巨头们的AUM始终维持着大步增长的势头。
黑石2022年第Q4资金流入431亿美元,全年2260亿美元。截至2022年末,黑石的总AUM达9747亿美元,同比增长11%。 KKR在2022年Q4募到160亿美元,全年募集810亿美金。2022年KKR的总管理规模同比增长7%,达到5040亿美元,这是KKR首次突破5000亿大关。 凯雷2022年Q4募集了49亿美元,2022年全年募集299亿美元。截至年末,凯雷的管理资产规模达3730亿美元,同比增长24%。 TPG 2022年募了300亿美元,到末总AUM达到1350亿美元,同比增长19%。
2022年的华尔街一片萧条,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行们收入、利润都在腰斩,不得不降薪裁员。但同期PE机构的盈利能力却没受太大影响,有些机构甚至逆势上扬,主要就是依靠不断上涨的管理费收入。
其中表现最好的是KKR。KKR在2022年Q4的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了19%,全年的管理费收入则增长了28%。对于PE机构来说,净利润只是账面的,管理费收入才是真金白银。这就是为什么虽然KKR在2022年投资收入下降了34%,但KKR反而将2022年的股息提高了10%。
实际上,KKR管理费收入的爆发性增长持续了两年多了。2021年KKR的两位创始人克拉维斯和罗伯特正式退休,现任联席首席执行官的Joseph Bae和Scott Nuttall二人接过大位。自那以后,KKR的管理规模就像坐上了火箭,2020年末KKR的AUM为2520亿美元,到2022年末涨到5040亿美元,两年时间整整翻了一倍,增速超越了包括黑石在内的一众同行。
在近日的KKR财报会上,Scott Nuttall对这两年的成绩颇为自豪的表示,过去两年KKR的管理规模、管理费和每股可分配收益都翻了一番,这说明KKR的增长战略得到了有力的执行。他还表示:“我们将以很快的速度使KKR再次翻番。如果我们没有做到,那么我们就没有发挥出KKR的全部潜力。”
房地产基金挤兑潮仍未过去
这次财报季,也有真正的坏消息。
在黑石财报电话会上,黑石总裁乔·格雷透露,除了600亿美元的BREIT(黑石房地产收入信托基金)之外,700亿美元的BPP(黑石不动产合伙基金)也收到了大量的赎回请求,规模大约相当于基金总规模的7%。这番话激起了巨大的反响。
BREIT和BPP是黑石在不动产领域的两只旗舰基金。BREIT主要面向高净值个人募资,基金形式为永续基金;BPP则由数十只不同的房地产基金组成,它们主要面向养老基金、捐赠基金等传统的大型机构LP。
回顾一下,2022年11月,BREIT突然爆出挤兑风波,投资者的赎回请求远远超过了基金预设的红线,黑石不得不激活了限制赎回的条款。随后,包括KKR 16亿美元规模的KREST基金(KKR不动产精选信托基金)在内,全球多家著名房地产基金也陆续发生挤兑。
这场危机并未过去。最新的数据是,在2023年1月,BREIT只处理了大约25%的赎回请求,这意味着赎回请求仍然在积累。乔·格雷坦言,目前无法预测积压的赎回请求什么时候能够全部处理完毕。这说明表面火热的募资数据之下,当前的市场形势其实是非常地严峻的。
BREIT的挤兑潮已经对黑石的业务造成了显性的影响。黑石的永续资本在2022年Q4录得了8亿美元的净流出,虽然规模不大,但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黑石多年来把打造永续资本视为核心战略,而BREIT正是黑石规模最大的永续资本产品。
近年来黑石的AUM增长主要是靠永续资本的增长推动的。2022年前三季度,黑石的永续资本规模已经高达359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3%。目前黑石的总AUM中已经有三分之一都是永续资本。因此这一增长势头2022年Q4突然哑火无疑会令人担忧,虽然苏世民在财报会上表示这是“暂时的下降”。
仍然押注“散户化”
因为旗舰房地产基金的赎回潮,过去一段时间黑石可以说是被媒体骂的满头包。乔·格雷在财报会上抱怨:“我们已经忍受了几个月真正负面的报道。”
黑石被批评的最多的一个点,是把BREIT这样的低流动性产品卖给了不具备相应抗周期能力的投资人——个人投资者,也就是所谓散户。BREIT设计之初就确立了100万美元的最低投资门槛,瞄准高净值人群。通过一些“创新”,BREIT后来又把最低的投资门槛降低到了令人咋舌的2500美元。真正成为了一只散户也能投的基金。
在投中网此前的《黑石也玩起了保底收益,一把募了40亿美元》一文中介绍过,拓展私人财富渠道是黑石已经实施了十多年的一盘大棋。经过长期经营,目前黑石在全球拥有一支由300多人组成的专门的私人财富渠道团队。六年前推出的BREIT是黑石的第一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定制产品。
虽然眼下被媒体口诛笔伐,但黑石并没有要放弃或收缩这一战略的意思。对于流动性限制的问题,乔·格雷表示:“流动性的限制六年以来一直都存在,现在可能有一小部分人表示他们对此感到不高兴,但我们的绝大部分客户都很满意。”
苏世民在财报会上也花了大量时间为黑石的私人财富渠道辩护,他表示:“黑石2022年在私人财富渠道的产品销售总额达到了惊人的480亿美元,与你们在媒体上听到的故事完全不一样。”并且,尽管2022年四季度已经发生了赎回潮,黑石依然通过私人财富渠道卖了80亿美元的产品。苏世民坚称:“媒体创造了一个不同的说法,但我们的客户们从根本上是满意的。”
与中国的VC/PE们都在追求LP的“机构化”正好相反的是,美国的PE巨头们都在拥抱“散户化”。据测算,全球高净值个人的财富总额超过8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要远远超过养老金、捐赠基金等传统的大型机构投资者。PE巨头们要想实现管理规模的进一步突破,打开“散户”这个蓝海市场是唯一的选择。
在20年前,黑石只有不到5%的资金来自个人投资者。而在2022年,黑石新募集的资金中有超过20%来自私人财富渠道。未来,黑石的目标是将私人财富资金的占比提升至30%-50%。
这样做的不仅仅是黑石。KKR对私人财富的开拓没有那么黑石那么早,但近年来也在抓紧补课。KKR CFO Rob Lewin在财报会上表示,私人财富将是KKR业务未来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他透露的数字是,目前KKR的新募集资金中大约15%来自私人财富。2019年KKR管理着370亿美元的私人财富,而目前这一数字已经提升至了670亿美元。他同样预计,随着时间推移,KKR募资的30-50%将来自私人财富。相应的,KKR的销售团队也在急剧的膨胀——两年前KKR的销售团队只有100人,而现在已经达到了280人之多。
“这是一个真正巨大的机会,目前我们正处在这一进程的风口浪尖。”KKR合伙人克雷格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