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周其仁、宗庆后、杨元庆、吴晓波纵论中国数字经济升级 | 互联网+峰会
4月20日,2017年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在杭州举办。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主持了圆桌对话环节,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同台,就中国数字经济升级展开深入对话。以下摘录部分精彩观点:
中国数字经济的贡献值已占到全国GDP总量的30%,约为10万亿,差不多是房地产行业的2倍。
互联网对实体制造业带来了许多改变。一方面,它节省了企业劳动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互联网发展的最大影响,是将企业从过去销售产品的模式变成了经营客户的模式。
做企业,要帮人解决问题,把它变成一门生意。否则,“互联网+”很容易停止在口号阶段。
未来的主体还是企业本身,所以,腾讯将继续做好自己的定位,即提供基础设施服务。
以下为本次对话原文,经 腾云 整理。
吴晓波
我们今天的主题叫“互联网+”,这个名词在公共意义上被大家广泛知道,还是在2013年。那时是腾讯创业15周年,Pony发表了一篇很重要的演讲,叫《通往互联网未来的7条路径》,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腾讯战略:1、连接一切;2、“互联网+”。这是在公共意义上第一次看到“互联网+”。
它为全中国人民所广泛认知,甚至从互联网经济直接穿透到中国所有制造、服务、金融行业,是在2015年,总理第一次把“互联网+”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我记得,那年“两会”开完以后,我到东莞参加一个论坛,在台上有四、五位东莞的企业家,做陶瓷的、做服装的、做家居的都有。讨论了一个小时,我发现,有40分钟的时间都在讨论一件事情,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这件事情已经两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开第三届“互联网+”大会,刚才司晓在演讲中谈了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我也非常的吃惊,他说:今天数字经济的贡献值已经占到全国GDP总量的30%,也就是超过了20万亿。
大家知道,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规模是10万亿。也就是说,数字经济的规模是房地产行业的2倍了。
过去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要请出我们四位重要的嘉宾。
宗庆后
说起“互联网+”,我们就是用互联网的方法,把从经销商下订单到生产、调度、物质、采购、质量控制、质量追诉......直到财务结算,全部通过互联网来做。
一方面,这节省了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我们财务的数字准确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互联网对我们实体制造业,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吴晓波
刚才宗庆后总讲了“互联网+”对我们整个工作流程的影响。其实互联网就是两个工作嘛:
第一,改变公司内部生产和管理流程;
第二,改变我们和消费者的关系。
马化腾,你在2013年11月份连提腾讯的两个战略:连接一切和“互联网+”。现在两年过去了,你那时想象的腾讯和实体企业的关系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马化腾
我觉得现在越来越感受到,“互联网+”最后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就是传统行业,其实真的还是“+互联网”。
前期确实互联网主导嘛!因为很多传统行业还没意识到这个好处,但越做越深,里面的逻辑、产业的深度就显现出来。我们越来越像是提供基础设施——像水和电一样。
很快,企业的领导人对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提高,也越来越懂了,然后他们会自己作主,自己去深入地挖掘。我们遇到的很多案例,是一开始我们自己都想象不到的。
我觉得,未来的主体还是企业本身,所以我们还是做好我们的定位,就是“提供水电的服务”。
当然,在整个市场上,提供水电服务的也不止我们一家。在我们互联网圈子里,大家也都在竞争,希望有最大的市场份额、最好的服务方案、有最低的成本,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
吴晓波
我很认同Pony所说的,真正的“互联网+”的成功,其实不是腾讯成功了,而是像娃哈哈这样的企业成功了,“互联网+”才算成功。
杨元庆
互联网当然是在改变着一切,不仅是因为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兴行业,也颠覆了一些老的行业。
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我觉得应该是“互联网+”。包括媒体、广告、游戏行业,互联网基本是颠覆性的,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在改变着每一个传统行业。
所以,实际上是传统行业加上互联网,用互联网作为手段来改变每个行业的业务模式、业务流程,让他们更贴近客户,更加高效。我觉得应该这样分开来看。
对联想来说,我觉得既有“+互联网”的成份,也有“互联网+”的成份在。
吴晓波
周其仁教授,你做创新研究很多年,从经典意义上的创新理论来看,今天发生的中国跨界混合的“互联网+”,在理论层面,他是造成了理论的突破么?
周其仁
理论能起到的作用有那么大么?虽然我是搞理论的,但我也一直怀疑。
因为,天下的事情首先要做得通,再把它说通。没有做通之前就先说通,我觉得挺难的。当然,这样的天才也是有的。但多数的事情是,做通了以后把它说通。
所以说,在中国,不管什么新的浪潮到来,都要把它做通。
创新最后的推动力是谁?其实就是用户、消费者,大家喜新厌旧啊,来个东西就喜欢,你不创新你就会落后。
当然,有人迟钝一点,或者说有很多壁垒,想创新但完成不了,这个就可以根据经验去做研究。所以我的看法,对于这一波巨大的冲击,还是要放在实践当中去看,一边做、一边说。
吴晓波
先做了再说?
周其仁
“先说”也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引起很多人注意,我现在的感觉,在我们国家,想先把一个事说通挺难的。但在最后,怎么把它做到草根这一层,还是要下很大的工夫。
我们这波互联网,将来能不能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不敢讲,这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行为,取决于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我们跟各个具体问题结合的能力。
吴晓波
我们发现,一些“互联网+”案例的发生,都是由于一些新进入者,无论小米还是摩拜。但中国现在是这样的,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很多像娃哈哈、联想这样的企业,都是存量资产,这部分企业当它要“互联网+”的时候,他和新进入的增量资产之间的模式会不一样,可能更难,你给大家出出主意。
周其仁
不是我出主意。这次我去看德国的工业4.0,我觉得他们有股劲值得我们学。他们不去喊口号,他觉得这个问题要化解为政府、行会和工厂三家一起动,把它变成一个方法论。
我去年就在汉诺威看到,由德国工业部、工业行会,还有很多愿意加盟的厂商,组成了一个联盟。把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拉在一块,数字技术用的好的案例变成模块。你把你公司的情况告诉他,他就告诉要你换什么设备,会达到什么效果。
所以,我一直讲要帮人解决问题,把它变成一门生意,这样推进就快了,否则,很容易就停止在口号的阶段。
你讲的是关键,因为传统的已经有固定成本在那里了,改的时候不像那些从头做起的。所以,哪些扔、哪些留?其实我们国家好的公司,很多年前都做了这个事情,华为、联想也很早做了流程改造,请了一批咨询公司的专家来,先诊断你流程有什么问题。所谓问题就是存量有问题嘛,把那些“咔碴”切掉,然后追加新东西。
问题是我们的中小型企业,怎么能够降低他们吸收新技术的门槛?我觉得,应该解决这个。最后,就变成非常实在的方法。
吴晓波
我觉得,现在中国“互联网+”的创新,比别的国家都更超前,中国的知识付费创新,已经要比美国领先了,美国可能就没这事。所以,“互联网+”实际上涉及一个基础设施能否跟得上整个产业变革的问题。
BAT等互联网公司,应用、工具都很先进,但谈到“互联网+”的时候就回到一个问题,平台能够为我们这些制造业、服务类、要转型的金融企业,够提供哪些中国特色的工具?如果说今天腾讯要拿出几个秘密武器的话,马化腾觉得哪几件事能够帮到大家?
马化腾
从我的角度看到几个方面吧:
第一,传统企业肯定希望平台帮他卖更多东西,服务更多客户,这是他第一要素的。
所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其实就是希望让传统企业参与互联网。过去像是租人家的柜台用,企业始终有顾虑。所以,通过我们的公众号,企业获得的客户都是企业自己的,你可以直接触达、管理你的用户。
这样的话,商家也好、企业也好,厂商也好,都可以直接穿透传统的中间渠道,直达终端用户,直接跟他有客户关系了,可以主动跟他个性化营销,而不需要借助其它媒介。这是我们希望能赋能的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企业对互联网安全有些担心。这个观念的改变是需要一点一点的,比如我们要有混合云,一部分是私有云,一部分是公有云,混合起来。然后,怎么证明公有云比你家里还安全呢?这个需要改变。其实,现在发现很多案例,一旦计算机网络有漏洞,反而是那些大量有人浏览的公有云,可以很快填补漏洞,安保等资源是很充足的。
这要一步步来,所以,未来的发展肯定是往云端走。
吴晓波
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利用互联网工具的时候会面临很多陷井,有时候可能是一些伪命题。前几年,有一个案例,那家公司是做“互联网+”的,做了一个给女孩子上门涂手指甲的APP,当年很热闹,今天已经不一定看得到了。包括今天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这些全新的创业模式,有一些东西是真需求,有一些东西是伪需求。
我们的企业在“互联网+”的时候,怎么来辨别这些机会和危险?
周其仁
技术还是一个选项。我的看法,还是要以企业家为中心,他去猜消费者要什么,有可能猜对,有可能猜错。技术选项有可能选对,有可能选错。但市场就是这么一场游戏。
吴晓波
猜的原理是什么?
周其仁
消费者潜在的需求,猜对你就发达了。但不要形成一个潮流,我们如果真要鼓励创新,就不能要求100%,好像“互联网+”,不+就不行么?要允许他不+,他今天不+,明天也许会做选择。因为任何一个技术进入后,都有刚才您讲到的固定成本。
为什么美国的移动通讯后来不是那么发达了,现在非洲移动通讯增长得却比中国当年还快?因为他一片空白,而且技术发展以后成本就降低了。这些事情都是千变万化的,还是要让企业家来做抉择,但是,社会要给企业家信息,让他们知道这个潮流。
杨元庆
对我们制造业,我觉得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让我们从过去销售产品的模式变成了经营客户的模式。我认为,应该以用户、客户为中心。
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腾讯,实际上,他们帮我们实现了这点。联想电脑上都装一个腾讯电脑管家,这让我们能实时应对用户在使用中的问题,使电脑运行的速度有保障,不会受到病毒侵犯。
马化腾
共享单车出现也就这一年时间,很多人最早也看不准,国外也没有啊!
过去,政府提供免费自行车,后来也销声匿迹不成型,为什么有了移动互联网之后它就可以做起来呢?因为它是无桩式的,是可以随便停的。就这么一点点改变,一下子就能火起来。没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那确实做不到。因此这个需求就爆发出来了,这个模式就成立了。在未来还会有很多这种案例。
我正在思考,到底是新生代走出来,还是传统企业想通后亲自杀出去?我现在看到两种流派,各有胜负。传统企业用上信息技术后,从传统改善自己,照样也可以领先。所以,现在你不能轻易断言一定是来自互联网的企业就能赢,不一定,现在传统企业转型动作也很快。
宗庆后
不能把互联网神化,也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用互联网解决的。最近有人提出互联网中医看病,要把脉,又要看你舌头。互联网看舌头还可能做得到,但把脉是肯定做不到的,所以不是所有的都可以做的。机器人也不是什么都可以做到,如果把人都替代了,那人干什么呢?
吴晓波
其实几位嘉宾都讲到一种不确定性。周老师讲企业家说了算,元庆说消费者说了算,马化腾说不一定,条条大道通罗马。其实,“互联网+”是新概念,但互联网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已经有将近20年了,从Pony他们开始做企业就开始了。
互联网最早改变了人和信息的关系;2002年后,改变了人和零售的关系;2009年有了O2O,改变了人和服务的关系;再到提出“互联网+”,实际上是全面改造互联网经济和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所有的关系。这个变革不是一天发生的,已经发生了近20年了。
所以我在想,今天开这样的会,明年、后年还会开,我们希望每年都会有新的思想、新的模式、新的合作诞生。
谢谢大家、谢谢四位!
// 往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