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为什么要关注“情感认同”问题?

童清艳 腾云 2021-05-15


文物数字传播有助于构筑文化第三空间。在赋能文物数字传播中, 科技助力中华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世界文化的融合,完成文化“破圈 ”,达成文化共通共融。



文 | 童清艳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去年,在以“流动的边界”为主题的2020腾云峰会上,来自哲学、历史、文学、医学、科技等领域的学者间的对话,不仅是科学与人文艺术的一次融合,也是一场哲学意义上的碰撞。


同时上演的“艺术x科技展”则在另一层面诠释了“流动的边界”这一主题:十位艺术家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电波装置、传感器、生物技术等科技元素,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传统艺术进行了颠覆。


现实与虚拟的界限被打破,抽象的科学概念鲜活地跃动于观众眼前,引发观众对未来的思考和对美的感悟。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腾讯影业CEO程武表示,腾讯作为一家“科技+文化”公司,已做好长线坚守的准备,立足新文创战略,希望为全球用户创造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文化符号。


在科技助力下,诸多传统文化IP焕发新生,从故宫、敦煌、长城到秦兵马俑,新的文化符号转化和再创造不断发生,借由影视、动漫、游戏、直播和社交平台等途径和方式,在新时代讲述新的故事,引发年轻用户的强烈共鸣。


传统文化“活化”的方式之一是文物数字化。


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摄影、数字化扫描和编辑、虚拟现实等)对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构建三维数字模型,最终通过相关软件对其进行数字化还原,在记录文物信息、复原文物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


让文物“活”起来,科技也助力艺术的创新表达。


AR技术打造数字博物馆和数字化展示,让世界名胜、历史文物以3D的形式被用户所看所感,实现传统文物/艺术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数字媒体艺术或新媒体艺术不仅让观众从声光电等多种层面体验艺术,也常常能实现人机交互和线上线下的互动,助推艺术的多维传播——例如在《王者荣耀》越剧新文创项目和“初音未来”虚拟演唱会中,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就让传统文化和流行元素实现了无缝衔接,文化生命力得以进一步绽放。



在机械复制时代,有人认为艺术的“灵晕”一度消失了;但在数字时代,语言、文字、图像、音乐、视频等各种数据被组合进新的传播方式中,通过大众传播、网络传播、自传播、智能传播抵达无远弗届的远方。


以社交化、移动化、智能化,奠定了以计算、传输、存储、数据和算法等核心要素组成的新型传播,使人类传播范式发生巨大转变:


从过去传统大众传播主导的自上而下、集中控制的大教堂模式走向了数字媒体主导的自下而上、开放分布式的大集市模式的“数字传播”,包括文物数字化在内的诸多领域实现了科学和艺术的深度融合。


英博物馆,一尊古代叙利亚雕塑的3D数字模型



行“互联网+中华文明”


数字传播催生了前所未有的新艺术形式和类型,诸如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剧、网综、网络电影、网络直播、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短视频、人工智能艺术、VR/AR 艺术、3D 艺术等新生的数字艺术品种,它们在极大地丰富和拓展当代艺术生态的同时,也极大地开拓了人类的审美视野,丰富了人类的审美经验,践行着“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


那么,什么样的中华文化符号,才是属于新时代的、并能获得全球文化认同与信任的?


▌文物的文化符号


目前,中国拥有博物馆超过5100家,拥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国有可移动文物总数超过1亿件(套),还有巨量的民间收藏文物。如此多的文物如何提取其蕴含的文化符号?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


分析可得,其蕴含相关:


  • 政治文化:治理观(礼乐教化、中和之美、尽善尽美、“齐家治国平天下”、“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等)、 权力观(君子人格、以德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等)

  • 经济文化:共同利益观(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包容性等)、可持续发展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

  • 艺术文化(天人合一,如人与自然的统一、生活美育,如生活就是美,美就是生活等)和谐世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全面发展的人)等。


而文化形态的物化就体现在器物上,比如:


  • 文物政治符号(如玉玺、礼器、兵器、皿器,如长城、故宫、龙、兵马俑等)

  • 文物生活符号(如玉器、陶器、瓷器、竹木器、漆器、家具、丝绸等)

  • 文物艺术符号(玉器、陶器、瓷器、竹木器、金银器、漆器、雕塑、书画、石刻、刺绣等)

从文物的器物形态到其文化符号形态,我们可将其文化符号中的美学元素和精神内核通过大数据采集出来,并通过AI、VR、AR等科技手段进行呈现和传播,使用户在沉浸式体验中生成文化记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内容数据库,可成为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物数字传播中的“情感认同”


早在1986年,法国奥赛博物馆便运用数字技术再现美术作品。近年来,如“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应用程序,囊括全球1000多家博物馆在线共享资源,并鼓励用户自主创作。


我国从微博、微信到各类交互应用程序以及现场沉浸式文物数字产品,使得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类得以用流行文化方式,抵达用户。



参考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推介与入围项目,包括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11家国家级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4家文博机构,并结合各文博机构官方平台公布的资料、网络文本及相关研究,可分析得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文物数字传播生态矩阵



显然,文物数字传播构筑了一个神奇的文化第三空间:借助智能识别、三维互动、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以沉浸式、多感官的媒介情境,打破实体空间的物理障碍,以“在场”消弭审美实践中主体与空间的距离。


在赋能文物数字传播中,科技助力中华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世界文化的融合,完成文化“破圈”,达成文化共通共融。



从虚实流动的层面来看,文物的数字传播尤重多感官设计,处于虚拟情境中的用户,在数字文物体验中完成对博物馆或景区物理空间的感知与想象,实现了“虚”向“实”的流动。


用户在文物数字传播第三空间内汇集的“民族身份认同及文化圈层归属”的中华文化情感能量划可分为三个维度,即:“认”的知晓、“同”的能量与“感”的行为


  • “认”的知晓是指用户知识记忆或实践经验中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规则制度、象征符号等基本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理解;

  • “同”的能量由用户文化背景差异,划分为中外用户两层维度:一方面是中国用户的身份归属感、依恋感、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以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想象,另一方面是外籍用户由认知层面生发的,对中华文物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与艺术瑰宝而产生的审美共通感、价值观共鸣、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想象;

  • “感”的行为是用户基于情感能量的汇集,被诱发的践行成员身份的实践,如实地游览文化景区,购买文创产品以及主动进行文物文化传播行为等。



科技、第三文化空间与文化情感是文物数字有效传播的关键,共通的文化情感集合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数字文物第三文化空间”。


科技介入的文物数字传播,有效构筑了虚实流动与文化共通的第三空间,文字、图片、声频等视听触觉符号,最大限度地让用户处于情感易激发状态,并在文化互动仪式链中,用户基于共在的情感时空里,被激发出共同的文化情感能量,并在一次次的循环往复中递增,达成情感共同体。


我们期待,类似腾讯这样“科技向善”的企业,下一步在文物的数字传播中,将传统文化符号焕发更璀璨的新生。



往期回顾 

喜欢本文?快点“在看”支持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