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必光芒万丈,也要始终温暖有光

广东学联 2022-05-0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灯塔”。“灯塔工程”是广东共青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思政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近期,我们陆续推出广东高校共青团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项目,以“灯塔”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长成才之路,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学子脑海闪耀、心里扎根。


▲“灯塔工程”青年导师



“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

培育项目申报活动开展以来

得到了全省高校的积极响应

快跟着学联君的步伐

思“享”培育项目的风采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第三临床医学院思政品牌“薪火明德”工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目前承担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任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三个不明显”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聚焦定向生特点的针对性不明显;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承中医文化结合不明显;三是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不明显。针对以上情况,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提出实施“薪火明德”思政工程,组建“成长恩师”队伍。



学院充分发挥第三附属医院的育人资源,根据地域划分、兴趣专长和个人意愿积极构建“成长恩师”育人体系。体系将围绕思想铸魂、价值引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素质培养、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等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笃行·展志”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推进“实践育人”建设过程中,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团委按照上级部署,本着“以专业知识服务人,以奉献精神感染人”的宗旨,持续17年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此基础上,于2018年进一步推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笃行·展志”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高端国际赛会和基层社区为平台,以组建志愿服务党支部为创新形式,以志愿文化节和双语讲解大赛为载体,以双语志愿服务队为抓手,拟打造“志愿思政育人”的完备体系。



 // 岭南师范学院 // 

青春悦览——岭师青年好故事微网剧


青春悦览是一个由学生做主、让学生发声的思想引领平台,以打造新时代下的网络思政新方式为目标,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一个贴近学生、创新思想引领途径的新平台——“青春悦览”岭师青年“好故事”微网剧。



栏目从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每三周举办一期,现共举办了20期,每期平均6000人次网络观看量,最多观看次数达到16100人次,活动直播访谈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未来规划、人生选择、心态调整等多方面,标杆人物和平凡人物都可以申报主讲者,讲出自己的故事,以青年人接受的方式传播网络正能量。



 // 韩山师范学院 // 

新时代大学生素质训练营的构建与实践

本项目以“灯塔工程”为指引,坚持“寓专业于思政,以思政促专业”的工作思路,将专业教学融入思政教育,以“新时代大学生素质训练营”为平台,扎实开展一系列专业特色明显的思政教育活动,构建“思政+专业”高校共青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模式,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互动双赢,形成协同效应。




 // 东莞理工学院 // 

青锋剑新媒体工作室


青锋剑新媒体工作室,由共青团东莞理工学院委员会与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共建成立,工作室以“青年锋芒,敢于亮剑”为名,引领青年学生敢于亮剑,勇于发声,讲好青春故事。



青锋剑新媒体工作室以东莞理工学院在校学生为主体,整合校团委与团市委资源,推进工作室软硬件建设,共同打造网上共青团思想引领新阵地。以青锋剑新媒体工作室为依托,探索人才培养合作、学校共青团品牌活动开拓等,实现“活动共办、队伍共建、资源共享、产品共创”,并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打造精品党团课、社区知行课程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引航三部曲,扬帆新时代”主题系列活动


“引航三部曲,扬帆新时代”主题系列活动,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团委从2018年9月实施至今,活动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围绕 “思想引领”、“成长服务”和“典型示范”三个方面搭建“机电演说家”演讲比赛、“一见钟寝”宿舍文化节和“榜样的力量”表彰大会三大品牌育人活动。



引导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1359位广大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怀揣满腔爱国情和报国志的前提下,努力学习,用知识建设祖国,扬帆新时代。



 //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 

“手牵手,团校共建”


“手牵手,团校共建”项目是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团校牵手中学团校,不仅着力打造满足高校青年需求的素质教育基地,还遵循中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通过多类型教学模块来达到助力中学生成才发展目的。通过团校共建项目,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教育活动,打造中学团学干部、青马学员培养阵地。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设团校联络办公室,开展团校共建的各项工作,做好团校理论课程规划,提高培训效率。团委组织建设部开展团校培养工作,做好团校实践课程工作计划、组织学员进行实践锻炼等。



 //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 

基于地域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资源的

研学体验教育应用模式


该项目是迎合国家关注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并充分应用地域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信念教育工作项目,旨在全面丰富育人内容和渠道、强化“学习型”师生队伍建设,提倡“教”是最好的“学”的理念,除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理解历史选择、增强四个自信、学习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还有助于推进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更科学、体系更健全、运行更顺畅、成效更明显。



该育人应用模式通过“青马工程”主题教育、第二课堂校园学生活动、社会实践与服务等载体,多元引导其反思并践行于自身后续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中,以此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最后结合研学育人目标,应用柯氏四级评估法(反应/学习/行为/成果)检验课程成效,具有一定的育人特色与价值。



 //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工匠精神视域下“五会”技能型学生干部

培育计划

在学院“工匠精神”的影响下,建筑工程管理系学生干部慎终如始的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利用团总支“青马工程”理论研究能力培训、学生分会“素质拓展”社会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自律会“学风班风”宣传督查教育活动、建管学社“鲁班杯”专业技能比拼竞赛等,融入精湛认真、精心专注、精雕细琢、精诚卓越、精致严谨的工匠精神,通过“低阶-中阶-高阶”梯度递进式的培育善于倾听、敏于思考、勤于动笔、勇于表达、敢于运用的技能型学生干部。



 //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鸿雁菁英训练营”


“鸿雁菁英训练营”是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团学共建的重点工程,有效结合学校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融合各方面组织的工作内涵,汇集各领域的专业力量,开展持续、系统的训练工作。



以“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团队管理、学会与人相处”为重点建设内涵,以学工教师、学生团学干部、班干部为主要成员,通过系统、专业、持续的训练,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学习能力强、组织纪律严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骨干队伍。



 //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 

青年菁英计划


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的工作要把握住广大青年的脉搏”。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青年菁英计划分二个板块,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有力地服务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和学院的跨越发展。引导青年创新创业创优,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以“展翅计划”为依托,首创“高校+地市团委+企业”联动模式,联合共青团汕头市委员会举办“展翅计划”汕头大学生实习见习工作推进会暨招聘会并形成长效机制,将学院人才培养举措与地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具体部署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大学生走进基层“社会大课堂”,投身家乡建设,服务汕头人才发展战略大局,提升青年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 

“育青灯”学社衔接型政治法治讲师团


“育青灯”学社衔接型政治法治讲师团项目,是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主导,联合东莞监狱等机关,以校院(系)“青马班”优秀干部为主体,以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为核心任务,为培育输出“两新”团组织团干为育人导向的“灯塔工程”思想引领类项目。



项目自2018年11月开始组织实施以来,瞄准重点人群,引领青年成长,维护社会平安,切实推进政治、法治、教育领域共治共建共享,通过院系“青马”、校级“青马”、“育青灯”讲师团三级人才培育体系,好中选优,2019年选拔培育10名青马班学员,推荐到政治机关进行政治训练,为90后服刑人员开展政治法治课程16节,辐射面约1200人次。切实为推动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了团干共育的有益探索。



 //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 

点亮灯塔,携手逐梦——

共建美丽乡村艺术育人项目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团委大学生艺术团把艺术的种子,播撒在韶关翁源县尚同中学、连新中学,为两所中学的同学们带去歌曲、朗诵、舞蹈、情景剧、音乐会等艺术形式。每年暑期开展的“三下乡”活动中,创新职院的大学生们精心打造一场场节目,为翁源的同学们进行演出。同时为同学们带去艺术课程的培训,有朗诵、主持、乐器等,爱心帮扶从“心”开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艺术育人从小开始,从乡村开始。



送节目《烈火中永生》、《牵手的爱》、音乐会等,到翁源尚同中学、连新中学,进行帮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韶关翁源尚同中学、连新中学建立艺术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服务中,积极锻炼,增长实践和社会阅历,增添见识,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促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进一步锻炼自身的艺术实践能力,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让我们再创佳绩、勇攀高峰
敢为人先


想知道还有哪些高校获得培育项目?
快锁定广东学联微信公众号
明天继续为青揭晓!

每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争当时代弄潮儿
//每日一学习//
天天约定你

编辑:陈兆典、钟迪、陈雯
制图:夏晓洋、钟迪
责编:陈雯
初审:陈锋
复审:辛琦
终审:饶玲
来源:相关高校团委;广东学联综合整理。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

①|看!这批项目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温度
②|为这批项目点个大大的赞!
③|志愿之光,熠熠生辉
④|以“笃行”精神铸就思想灯塔
⑤|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这部法律
⑥|灯塔巡展(一)丨华南理工大学:“承百年文脉 传红色基因”校史校情主题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