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这批项目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温度

广东学联 2022-05-0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灯塔”。“灯塔工程”是广东共青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思政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近期,我们陆续推出广东高校共青团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项目,以“灯塔”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长成才之路,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学子脑海闪耀、心里扎根。

▲“灯塔工程”青年导师 黄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引领广大青少年
将思想政治引领
贯穿团学队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着力构建大中小学团学队组织
思想政治引领一体化


“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

思想引领精品项目申报活动开展以来

得到了全省高校的积极响应

接下来跟着学联君的步伐

继续一览部分精品项目的风采




 // 广东工业大学 // 

从游青年联系行动计划


从游青年联系行动计划立足挖掘整合优秀青年师生教育资源,围绕“四个联系服务青年”思路加强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各类优秀青年师生通过倾听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服务学生成长,引领青年学生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从游青年联系行动计划通过“3421行动”、主题团日、“三会两制度一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培养活动,促使青年学生在增强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等各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逐步成长为政治坚定、知识广博、能力卓越、人格高尚、视野开阔的马克思主义者。



 // 广州美术学院 // 

 “情暖冬日”系列展览活动


广州美术学院“情暖冬日”系列展览以大学生艺术创作汇报展览及艺术作品展卖为载体,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和指导学生艺术创作,评选奖励优秀作品,组织名家名师讲座,优秀作品拍卖会、编排出版参展作品集等一系列活动,构建思想引领、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一体化美育平台,营造“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校园文化氛围。



广州美术学院“情暖冬日”大学生主题作品展览主要展出广州美术学院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扎根人民、深入体验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实践创作成果,每年提交作品人数超过1500人次,为期2周的展览吸引来自校内外观众超2万人次。经过6年的打磨和积累,该项目已成为广州美术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一张响亮的名片,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支持和好评。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学者视野——周末科技文化艺术系列讲座


“学者视野——周末科技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简称“周末讲座”)作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共青团全方位融入“大思政”工作格局的育人载体,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第二课堂”中的独特育人作用。打造以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以扩展学生学术知识、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目标的“思想引领+”育人模式。



积极构建以思想引领为“塔基”、周末讲座为“塔柱”、以N个灯塔精品活动为“塔光”的广师大“灯塔工程”“1+1+N”思想引领精品项目建设,创新开展广师大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自2006年3月开办,周期性举办讲座,已开展14年,截止至今已开设899场,为超过20万名大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听众多达160万余人次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非遗项目传承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探索与实践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花鼓调中,两者相辅相成,兼具新时代与时俱进的特征和大学生开放包容的特点,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自开展以来,已多次在校内外进行表演,深受好评。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受邀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展演,在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各项大型校园文艺活动中,《高明花鼓调》都作为精品节目和保留节目。截止至目前,已有150多人次参与了演出,观众超过20000多人次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精英”100培养计划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精英100”培养计划在各年级分别遴选100名优秀学生骨干,配备先锋模范性和专业引导性双结合的“导师团”,实行学校党委大班集中培养,各党(总)支部小班特色培育和导师一对一个性指导三级育人架构,阶段培养目标是“大一适应能力、大二核心能力、大三发展能力”。培养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讲座培训、交流研讨、书籍荐读、导师辅导、领军人物示范、参观考察等教育形式培养跟踪参与者成长;通过三年在校培养与长期毕业跟踪,努力把“精英100”学生骨干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带头人、创新创业的合伙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未来接班人。


项目的实施为解决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难点问题探索了新思路,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校、院二级形成了一批具有针对性、示范性和实操性的育人实践项目新品牌。这些举措,使学生骨干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突出,思想引领的旗帜更加鲜明,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更加强大。参与“精英100”项目的同学一致表示通过学习锻炼,政治理论功底更扎实、理想信念更坚定、视野更开阔、学习工作更有激情。


 //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 
民办高职院校“三合一”育人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三合一”育人模式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核心,从学生实际出发,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信心和自律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实现“低分进入学校,综合素质优良走上社会”。



“三合一”育人模式是一个以党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半军事管理三方面为纲,三者有机结合构建了大德育格局。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三合一”育人模式受到了多方关注,中组部、教育部有关领导组织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检查组和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邹铭同志对“三合一”模式均给予了高度肯定。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大数据平台下大学生一户一码精准扶贫行

“轻”爱“黔”行助推脱贫攻坚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师生连续四年奔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开展基于大数据平台下的一对一精准教育帮扶、助推电商扶贫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抓手,探索“大学生+贫困户”“电商+贫困户”等新模式,引导贵定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融入电商产业链条。截止2020年7月,参与学生人数2500余人,覆盖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全县8个镇街、299478人,其中贫困户9374户、30097人。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绿舟计划”实践育人项目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围绕团省委“灯塔工程”,大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系统推进“绿舟计划”实践育人项目。项目聚焦社会需求、打造专业服务品牌,积极探索项目化、社会化、品牌化的“三化”活动模式,大力推进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三关爱”志愿服务体系。



目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有4个一级志愿服务队和12个二级学院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11663人,注册率达95%,组织志愿活动6000余次,志愿服务小时总量超过三百四十万小时,实践服务基地7个,每年受益近1万人,志愿服务多点开花,得到了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 私立华联学院 // 
灯塔助力行知人,思想引领志愿美

私立华联学院以“广马志愿服务”为契机,推进思想引领建设,强化品牌特色,完善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用志愿精神引领风尚,引导青年学子点亮青春之光。私立华联广马志愿团队规模体系已逐渐成熟,服务岗位设置更加精细化,致力于为广马提供更全面的赛事服务保障。


私立华联广马志愿团队从2014年开始致力于广州马拉松的志愿服务,累计提供约3000人的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30000小时。团队在志愿服务中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志愿服务精神指导,用行动奉行“我志愿,我快乐;用心服务,我最棒”的志愿口号,充分展现华联学子最美的精神面貌。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践探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引领,探索在高校青年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践,以团中央“到梦空间”为载体,将第二课堂科技文化活动的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结合,助推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培育,努力培养优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通过深入实施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有效实现了大学生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创新引领、创新引领和文化引领工作的扎实开展和全过程记录,有效实现了学生个人获奖和团委集体获奖的新突破。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官微”团学小研”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青团 “第二课堂成绩单”进行多次报道。



与“灯塔”同行,领略诗和远方
让我们在新时代
与全省百万学子一道
用“灯塔”之光照亮未来


想知道还有哪些高校获得精品项目?
快锁定广东学联微信公众号
明天继续为青揭晓!

每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争当时代弄潮儿
//每日一学习//
天天约定你

编辑:罗忆南、黄思毅
制图:陈思彤
责编:黄思毅
初审:陈锋
复审:辛琦
终审:饶玲
来源:相关高校团委;广东学联综合整理。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

①|为这批项目点个大大的赞!
②|志愿之光,熠熠生辉
③|以“笃行”精神铸就思想灯塔
④|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这部法律
⑤|灯塔巡展(一)丨华南理工大学:“承百年文脉 传红色基因”校史校情主题教育
⑥|灯塔巡展(二)丨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教育实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