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炉!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结果公布!

挑战向未来的 广东学联 2022-12-11


拼搏是青春的音符

追梦是青春的旋律

青春热血,不惧挑战

南粤青年学子在“挑战杯”的大舞台上

熠熠生辉,大放异彩


创业新时代,挑战向未来
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落下帷幕



5月30日下午,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省学联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圆满闭幕。团省委副书记王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唐锐,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彭星国以及获奖高校代表在现场参加闭幕活动;各高校师生代表在线上参加闭幕活动。



学联君与青们共同度过了

三天难忘的“挑战”之旅

快来看看

本次大赛开幕式的精彩回顾吧


我们一同见证
这激动人心的启动仪式
“5,4,3,2,1”
大赛的序幕就此拉开


我们齐聚一堂

共赴“挑战”之约

鼓舞人心的校旗入场式

彰显青春魅力、汇聚“挑战”光芒



我们一同聆听
优秀青年创客的创业故事
他们的创业心路历程
让我们心潮澎湃、备受鼓舞


我们一同观看
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
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
开幕活动、闭幕活动暨颁奖仪式
为“挑战人”加油打气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各大媒体聚焦于这场

两年一度的青年创业盛会

记者们的“长枪短炮”

实时记录着每个精彩瞬间



▲广东新闻联播


▲晚间新闻




▲南方日报


▲南方都市报


▲中国青年报


▲羊城晚报


▲香港文匯網


▲香港商报网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本次大赛
采用线上评审的方式进行终审答辩
纵身处千里之外
亦尽显挑战激情

▲“云”上答辩

本次竞赛特别设置了
“云展厅”并开启助力通道
浏览量超过7w人次
助力近5w人次
青们是否也为喜欢的项目打call了呢

▲云展厅

白云山脚下的这场盛会
注定会成为我们这个夏天最难忘的回忆
为期三天的“挑战杯”之旅
在今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当当当当!音乐起!

接下来就到了

青们最最最期待的时刻

大赛成绩现在揭晓!


 // 挑战杯 // 


华南理工大学


 // 优胜杯 // 


(本科院校)

广东工业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暨南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职高专院校)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喜捧“挑战杯”



▲获得“优胜杯”的本科院校代表



▲获得“优胜杯”的高职院校代表


金奖作品名单来啦!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祝贺以上获奖的团队
希望TA们可以在未来道路上
不懈奋斗,越“战”越勇


相信青们都很想知道

优秀青年创客

详细的创业奋斗故事

快和学联君一起来看看


 // 宋俊文:乡村振兴,青年先行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生,宋小农创始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讲述大学生村官、公务员的基层实践和返乡创业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经历,引导青年大学生投身基层一线,创业实干助力乡村振兴。


在多数人眼里,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大城市才叫有出息,但我认为自己更像是一盏路灯,可能在偌大的城市微不足道,到了农村,却可以照亮整个村子,不是因为路灯变亮了,而是因为农村这一片土地,更需要光明。所以当大家都在挤向大城市的时候,我选择扎根农村干事创业,希望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乡村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譬如像增城荔枝很出名,很多农户种植,但是一年只卖一个月,剩下11个月果园都没办法经营,农户都没有收入,加上销售渠道比较单一,一旦遇到天气或者市场不好,就会失收或者滞销。我们团队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围绕荔枝和果园做产业延伸,让果园全年都可以对外经营,从而增加农户收入。在对土地政策和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后,我们尝试把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把劳动教育和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发展,荔枝成熟前可以认养种植,成熟期可以采摘体验,期间穿插农耕文化和研学课程,结果发现这种方式非常受城市人欢迎。上一年,虽然受疫情影响,我们在长洲岛的果园接待游客也突破了40万人次,为村民和青年提供2600多人次灵活就业岗位,村民摆摊最高的一天收入将近8000元。我个人也先后被团中央、农业部、文旅部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接下来,我们将会在更多的地方复制这种模式,推动“互联网+农文旅”的发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并投身到农村发展,涌现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年干部、新农人,有90后第一书记打造全国文明示范村,有香港青年研究鱼菜共生获全国大赛金奖,还有IT高材生返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大家就像一盏盏的路灯,照亮一个个村子。
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大潮让大批青年向往着大城市,我相信,在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中,定有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 王锐旭:以数字化助力劳动力市场变革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九尾科技创始人,国内最大灵活就业移动平台兼职猫创立者,数字化赋能人力资源领域领航人。从校园创业大赛“挑战杯”脱颖而出的“90后”后青年企业家,讲述大学生创业者带领团队深耕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推动行业变革,从供需两侧解决“就业难”“用工荒”等行业痛点,并积极投身抗疫公益,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的经历。


在参加“挑战杯”之前,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学的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与互联网毫不沾边。经过九年的跨行业创业,我创立的兼职猫、云校招live等平台已经服务了超过4400万用户,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广东省先进集体、广州市民营领军企业等称号。前不久,我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荣誉,作为获奖代表我分享了“团中央公众号”报道的关于我的创业故事《王锐旭和他三张桌子的人生》。


现在,集团公司年产值突破了三十亿元,为4400万人、147家企业提供了就业服务。伴随数字化转型升级,九尾科技更加聚焦就业领域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研发推出了“云校招Live”等产品,通过云宣讲会、云招聘会解决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毕业生就业难题。

除了带动行业变革,九尾科技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助力抗疫公益,身体力行影响更多企业投身公益、服务社会。


疫情期间,九尾科技充分利用平台优势推出了“战疫应援招聘专区”帮助近300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解决临时用工难题;推出“共享员工计划”,将4000多名员工精准匹配到防护服厂等急需员工的企业,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另外,我们也向多个疫区累计捐赠数十万份防疫物资。你们是未来的青年企业家,要时刻牢记企业的社会责任。勇敢挑战未知,创造无限可能。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 刘洋:文化创新“她”力量 // 


中山大学毕业生,逸仙新创品牌创始人。“90后”女性创业者以文化创意为驱动力为品牌注入新动力的经历,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怀揣青春梦想。



我的创业故事不是从高精尖的实验室开始的,我的第一桶金来自饭堂门口摆地摊。对,就是你们想的那种地摊,卖的不是机器人和无人机,卖的是暖宝宝暖水袋。但它也不是你们想的那种地摊,实际上,我当时每天营业只有中午和晚上各1小时,但这么2小时,一个月就能给我带来上万元的收入。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而小小的测试验证了校园市场的广阔,我便没有任何犹豫地踏上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艘大船。后面的故事,有点像小鸡变母鸡,母鸡又生蛋的故事了,因为后来我又在校园里租了店铺,专卖我们原创的中山大学的文化创意产品;后面做大了驻扎在600平方米的写字楼里,用硬核的原创能力,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品牌全案服务,推动中国品牌的文化建设。


我经常在想,在AI时代,什么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呢?恐怕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创意。在当今复杂变幻的国际形势下,我们需要“国之大器”,同样,我们也需要“文化自信”,小到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企业,大到一个政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作为青年创业者,我所做的就是充分释放青年人的创意,用“文创+互联网”的模式,去活用我们的文化,打造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品牌。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作为90后、00后的青年,传承和发展我们泱泱中华5000年历史文化的重担在我们身上,而这核心在于我们对于我们自己文化的信心与信念。而我,会坚定不移的做我们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我也将会一直带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尽己所能,和我们逸仙团队一起贡献我们青年一代对于文化创新的力量。创业者,无关性别,没有你“应该”怎样,而是你自己“想”要怎样。创业无贵贱,梦想亦无高低,愿所有小苗终成大树。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 郑子杰:青年“智造”,赋能传统行业 // 


华南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广州市极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讲述大学期间创新创业的成长历程,聚焦运用学科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助力传统行业创新发展。引导青年大学生把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奋斗过程中实现青春价值。


我进入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自动化,大二时我加入到学校的机器人实验室,成为团队负责人,后来我带领团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等奖项,还拿着作品参加各类创业赛事。在2018年的一次展会上,南方电网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对我们团队展示的无人机产品十分感兴趣,询问无人机技术是否能匹配输电线路日常巡检的需求。因为高压线是不绝缘的,一旦树木生长过近,高压线容易产生漏电放电的风险,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要人去爬山涉水观察,耗时耗力,还存在误差。另外,高压线在户外的长期运行,由于日晒雨淋,会出现散股断裂等情况,需要人员定期爬上铁塔上巡检排查故障。


当时第一次有人将我们的研发样品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这瞬间让我找到做研发的意义:用科技去赋能传统行业,让人们工作更加安全、便捷、高效。于是,我决定组建团队开启创业之路。


凭借着已有的产品雏形以及学校对创业的强有力支持,我们经过一年多通宵达旦的努力和紧张调试打造出我们的第一款产品激光巡检无人机:无人机与激光雷达的融合可以使无人机实现全自动驾驶,使无人机沿着高压导线边飞边自动扫描,如发现树木距离高压线过近,就会发出报警,工作人再根据定位去修剪或砍伐树木就变得便捷和安全得多了。同时,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能够贴着高压线自主飞行进行高清照片采集,使得人工再也不需要爬上电线上进行巡检了。


我们在2019年推出的无人机产品得到多个电网公司一致好评,被南方电网公司采购,用于广东、广西、贵州等地的高压线路巡检。那年我们就获得了1000万元的销售额,成为公司创业的“第一桶金”。


接下来的三年,我们不断深耕电力行业应用,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相继成功研发出具备全国首创技术的蛙跳式网格化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固定翼无人机全自动机场、无人机移动指挥车、星链网络中继系统等一系列的电网巡检产品。


在去年,我们正式进入智慧施工领域,用全国首创的“倒拆法”作业模式成功拆除了已“退休”十多年的大跨越高压线塔,实现工人在拆除铁塔时不需要去登高作业,大幅度的提高人员作业安全保障,达到“科技兴安”的效果,相关工作被多家媒体争先报道。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公司的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我们创业之初的团队规模仅有3位成员,现在团队的规模达到60人,创业启动资金从原有的约五十万元,到目前的营业额约五千万元,实现了大飞跃。我们继续保持创业初心——追求“极限尤可突破,至臻亦不可止”的理念,“用技术改变生活”,用中国“智造”去改变当年的困境。


如今,我选择了继续读博,把博士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更多的青年“智造”落地,为更多的传统产业赋能,为国家做出属于这一代青年人的贡献。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 陈俊洪:心怀“国之大者”,用知识改变世界 // 


广东工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广州科博锐视科技有限公司CEO。讲述大学期间创新创业的成长历程,聚焦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科技创新,引导青年大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心怀“国之大者”,向“卡脖子”难题发起冲锋。
我的创业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那年我刚硕士一年级,正值国家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呼之欲出。准备产业化升级的东莞市政府为了了解当地人工智能企业现状,委托我们团队对当地企业进行调研。在调研的一个多月里,我们走访了五十多家企业,观察到目前的机器人操作模式大多使用传统的预编程指令模式,而预编程模式一方面无法自动部署在新场景下,另一方面预编程模式定制成本昂贵,时间成本高,不符合企业的利益。要想提高企业的收益,必须寻找更先进操作模式进行替换,让机器人变得智能化,而这也是我想分享的第一个故事——社会痛点是从调研中来,再到理论实践中去。
找到痛点之后,接下来就是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由于现有的系统不具备智能化和自适应性,所以我们围绕该目标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碰巧看到美国国防部2015年发布了世界十大最受欢迎项目,其中一个即是通过视觉编程方式让机器人自动学习技能,说的大白话点就是让机器人跟人一样能够边看边学。然而该系统为美国军方项目,没有现成的代码资源,只有零碎的资料,于是我们开始整理资料,并展开了无数次讨论,最后结合最新技术敲定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相比军方的方法效果更好,而且模拟了人类学习的过程,即从简单动作开始学习,再组合成复杂的技能进行操作。具体来说,我们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将人类的演示动作进行元语义分解输入给机器人进行学习,再通过操作语法规则进行组合,形成复杂技能,最后转译成指令给机器人执行。现在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当时要突破传统的技术思维,靠的还真是创新的思维和勇气。该案例的实现也证明了传统的技术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可以替代,而创新是技术的核心,敢于创新才能打破枷锁,加速产业升级,降低成本。

创业的道路并非坦途,从企业调研,到团队组建,再到技术研发和产品完善,每一步都充满了无数的未知和挑战,它依赖创业者去整合资源,去开拓创新,去摸索未来,只有把每一步都做好才能开展下一步任务。而这无止境的工作内容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成为了常事,也无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所以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我也会问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但此时心底里总有一股声音在呐喊,“相信你的价值,用你的知识改变这个世界”。我也许只是千千万万创业者中的一名,然而当前的国际形势也在告诉我们,在这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全局下,我们不能只是一名普通的创业者。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更应该在科技的前沿再努力一把,向“卡脖子”的难题冲锋,为国家、为企业,为人民解决痛点问题,体现当代青年的价值,当之无愧地成为一名“国之大者”。也正是这份信仰,让我在每一个困难时刻总能咬牙坚持,最后冲出困境,达到自己的目标与追求。


每一届“挑战杯”都会涌现出新人、新创造,过往的挑战者、创业者们,持续行进在道路上。新的挑战从未消失,创造力是迎击挑战、无惧困难、勇往直前的源动力。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挑战”二十余载

学联君与青在这相遇、相知、相伴

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见证着青们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一年又一年的在追梦路上越来越好


今年的“挑战杯”就此落下帷幕

这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让我们一起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

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

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下一届“挑战杯”,我们不见不散


每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争当时代弄潮儿
//每日一学习//
天天约定你

编辑:钟炫炜、叶冰冰、王秋葵
责编:吴佳佳、林巧婷
初审:刘佳鑫、刘航晨
复审:陈宇鹏、辛琦
终审:饶玲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

① | 今天!向着“挑战杯”,出发!
② | 毕业生注意!最后3天!我们需要你…
③ | “挑”重任“战”青春,展往届优秀团队风采
④ | 我为同学做实事 | 你的权益,我守护!
⑤ | 就在今天!这场直播与青距离0km!
⑥ | 就在明天!我们是挑战者,也是见证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