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第一个教师节,你还记得么?

2017-09-09 中国网教育频道

教师节· 专题<三>

中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历朝历代都设立相应的节日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与敬意。而早在民国时期,就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教师节。文革十年结束后,为了让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可以说,1985年9月10日,是建国后真正的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9月10日,这是国家的第一个教师节。自此之后,教师这一职业,在9月10日这天,举国民众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和祝福。在某种意义上,节日的元素是仪式和礼物。然而,这祝福背后更多的是传达着某种信仰和精神。


教育是民族之魂,教师们通过三尺讲台,讲述着个人的故事,群体的精神和民族的文化血脉。因此,节日的意义不单纯是祝福,更是对精神和文化的信仰。


从第一个教师节到今天,教育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行和摸索,而这其中,教师们用他们平凡的经历讲述着坚守的,创造的和憧憬的,过去、今天与未来……


在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网选取了多位坚守在一线的教师,回顾她们经历的第一个教师节,也许会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守望初心,而后,眺望更遥远的未来!



马春英——老师们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高级讲师。

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

北京铁路局优秀教育工作者。


刚上大学一年级的马春英,刚好赶上了1985年的那个教师节。马英春家在河北省张家口,而大学则是在上海铁道学院上的。几千公里的距离,山高水远,让马英春充满背井离乡的孤独感。所以也就更依赖教师,更亲近教师。


大一刚入学,9月10日那天,因为教师节成立了,辅导员特别高兴。这种高兴也感染了学生们,“老师们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马春英说。


经历了“文革”的人,都能深深体会到当时教师地位的卑微。


最早提倡“九十”教师节的王梓坤校长,就曾表示:“国家经济好起来了,但总感觉尊师重教的氛围还不够浓。很多地方的观念都是‘老师干得好才可以推荐去当售货员’。在我的老家江西,当时很多校舍都是破旧不堪,老师的工资不足以养家糊口。”


马英春的妈妈本身也是小学老师。但是从小生活在大院儿的马英春就感觉,大院里20多人中,老师的地位最低,说话做事都要小心翼翼。而这第一个教师节,让身为学生的她,切实感受到了社会对于教师的尊重。


六年后,当马春英站在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后。她开始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切实感受到教师节的设立,对于一名教师的意义。马春英回忆说,身为教师的第一个教师节是他印象最深刻的教师节。当天整个学校里都沉浸在一种节日的氛围里,学校会举办表彰大会,优秀的教师会向青年教师讲述他们的教学经验。而孩子们,也会主动地向老师表达祝福。


马老师最初接手的学生是初中生,一群半大的孩子,平日里十分调皮。但是当教师节那天,学生们自发地站起来,满脸洋溢着笑容,齐声向老师喊出:“老师辛苦了,老师节日快乐!”看到孩子们干净真挚的延伸,这个初出茅庐的老师内心十分感动:“我当时是自豪的,信服的,我也是老师了!”


而这样简单的祝福与问候,一直伴随着此后每一年的教师节。


毕业的学生一届又一届的。二十多年过去了,师生之间的联系,没有因为毕业而暂停,反而愈加延长和亲密。马老师教的学生大多成为了乘务员。但是不管他们出差到哪个地方,哪怕是很晚,在教师节当天都会打个电话,为老师送去祝福。有的学生事业不顺了,常常会打电话过来寻求老师的开导;事业成功了,也会特意在教师节这天告知自己取得的成绩等等。


“我觉得,这种幸福也许只有教师才会有。”马春英说。


高海颜——学生给老师画画,老师给老师的老师画画


 



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中学高级教师。

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

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高海颜是1997年参加工作的。从师范学校一毕业就直接分配到了曾经的母校——曹家路中学。


算起来,正好20年。


20年里,高海颜一路前行。如果不是这样一个采访的契机,她很少有时间回头去看看过往。


采访前,在教师职工的饭桌上,高海颜询问起同事们还记不记得第一个教师节。这些同事,有的是当年刚分配时就一起奋斗的伙伴,有的是当年教过的学生如今又回到母校成为老师。话题一起,饭桌上热闹了起来,大家一起帮忙回想,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尖利粗糙,但又充满着青春的斗志的岁月。


1997年,7月份,高海颜到曹家路中学报道,成为一名教师。9月1日开学,9月10号就迎来了教师节。


当时的规定是,教师节可以放半天假。学校就组织老师们爬山。一群老师像孩子似的在雾灵山上,比起赛来,看谁爬得高,看谁爬得快。一路编着歌,唱着歌,爬下山。爬完雾灵山,大家一起到学校的食堂做饭,女老师包饺子,男老师摘菜。“跟一个大家庭一样,感觉特别温馨。”高海颜说。


至于学生?高老师带的第一届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羞涩而单纯,但是却用心而真诚。他们用彩笔或铅笔,在小卡片上画出对老师的祝福。大胆的孩子直接将卡片放到老师的办工桌上。略带羞涩的孩子则放在桌兜里。而更为害羞的一个孩子,则将卡片塞到了桌兜的缝隙里,塞进去却又不放心,也不敢直接问,就拜托其他小伙伴询问老师是否收到卡片。


除了卡片,孩子们还从山里面、河边采摘新鲜的花朵。当时也没有什么花瓶,孩子就将花插进罐头瓶里,放点儿水,悄悄地放到了老师的桌子上。


这是高海颜过的第一个教师节,也是她印象最深刻的教师节。在那个教师节里,除了有爬山,有饺子,有学生羞涩而温暖的礼物,更重要的是,她获得了两重身份——她不止是老师,更是学生。曹家路学校是她的母校,周围一起工作的同事,既是同事,又是曾经的恩师。“这种感觉更特殊,更亲。”高海颜说,“我在他们跟前儿就是孩子。看着孩子们给我画画,我说我也画一个吧。”于是,初为人师的高老师,笨拙地学着孩子们,给自己曾经的恩师,如今的同事,每人画了一张画。


“真好,特别好,特别温馨。”高海颜回忆:“不回想想不起来。一回想起来,那是我过的第一个教师节,挺令我怀念的。”


汪艳:将每天都当作教师节



 



现为北京市第八中学正高级教师。

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

全国优秀教师、

北京市优秀教师。


汪艳的第一个教师节是在北京市第八中学(以下简称“北京八中”)度过的。9月1日开学,9月10日就过教师节,学生和老师都还不熟,似乎没有多少故事可说。


但这对于刚来就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汪艳来说,却是另一种情形。那天汪艳的办公桌上铺满了贺卡,每一个孩子都做了贺卡。贺卡上有的写“希望老师快乐”,有的表达对老师的喜爱,有的感谢老师让他们爱上英语等等。这是一群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他们一开始很怕英语,然而在教师节这一天,有不少贺卡是用稚拙的英语写成的……


这是汪艳的第一个教师节,也是她印象最深刻的教师节。但是在汪艳看来,教师节是每日都发生的事。“在我的教学中,我只要进到课堂,我就会觉得这是节日。”汪艳说:“学生对你的尊重,对你的爱,不是只在节日当中体现。然后你对学生的尊重和爱,也不是只是靠教师节来体现的。


将每一日当作教师节,想着教师的职责与坚守。27年,因为北京八中开放的土壤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因为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汪艳对课改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她不仅盯着自己的学科,还将英语与话剧、艺术、写作、演讲、辩论等联系在一起。每一节课总有创意和亮点,学生们永远不知道她下一刻要做什么,总是充满期待,兴奋不已。“学生们开心,我也会开心,我的幸福感始终和学生的心连在一起。”汪艳满眼的满足。


游向红:在乱草中度过的教师节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幼儿园高级教师。

曾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游向红记忆最深刻的教师节,是她27岁时度过的那个教师节。


当年27岁的游向红被任命为丰台第三幼儿园的园长。身为园长,游向红手下有8个姑娘,其余的,全靠自己打拼。


时隔多年,她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三幼的景象, “我第一次走进三幼,一下子就呆住了。那是一栋被闲置了两年多无人管理的空楼,蜘蛛网成片,风沙漫天。1800多平的院子,荒草疯长,钻进去都看不见人。”


加上游向红,一共9个姑娘站在成片的荒草面前,要心里说不害怕,那是假的。“荒草地,野猫乱窜,雨后青蛙直蹦哒,路上都是土,一走一个坑......”


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这帮“女汉子”们没有退缩。筹建三幼的第一件事是拔草,没有现代化机械设施,没有额外的人员帮助,9个姑娘撸起袖子自己干。除了拔草,三幼原址是建筑工地,有大片的水泥地,27岁的游园长带头拿着钢钎一点一点地凿,硬生生地把树坑凿了出来。干活儿累了,没有一把椅子,她们就在楼梯上铺着从家里带的报纸,简单休息一下。这么干下来,每个人的胳膊都肿了,手上都是一道道血印儿,疼得连水杯都端不住。


“当时教委给一个新建园的启动资金只有五千块钱,我拿着这五千块钱安了一部电话。”游向红回忆道。


就这样,在荒草丛中,游向红迎来了他们在三幼的第一个教师节。一穷二白的三幼,也没有什么能给教师们庆祝的。无计可施的游向红只得向一幼的老园长求助,最后老师们是在一幼过的教师节。当时的教师节,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是给老师改善一下伙食。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捧着饭碗就开始叭嗒叭嗒掉眼泪。倒不是因为日子多艰难,而是因为我身为一个园长,却让跟着我的老师们过这样的教师节,心里难受。”话音至此,游向红甚至有些哽咽。


尽管在三幼的第一个教师节过得有些“凄惨”,但是这个教师节没有落下。日后有了条件,游向红更加重视教师节。每到教师节,游向红都会在早上七点,带领着行政组的同事,站在院子里,给每一个教师献上一枝花,送上祝福。“我希望通过给老师送花这样一个仪式,让老师们知道你是光荣的,你是一名人民教师。”


在游向红看来,教师节是个极为重要,充满了仪式感的节日。1981年就参加工作的她,经历了1985年的“第一个”教师节。“我觉得被节日了。”游向红说,谈起1985年的那个教师节,游园长有诸多的话要说。“设立教师节意味着教师要被纪念了,要被庆典了,我觉得有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


游向红认为,这一天可以让教师们重新再认识,再一次认识自己是谁,做一次身份的确认,确认自己身为教师的职责。



教师们,你还记得你的第一个教师节是什么样子的么?可以在留言区分享您的故事。






黑板 
粉笔 
我和你

9月10日

教师节快乐

老师,您辛苦了




记者 | 闫景臻、王晓霞、周继凤、江玉婷

编辑 | 周继凤

责任编辑 | 王晓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此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独家稿件,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管理 | 学校问题不断,因为师生总在管理“最底层”

师说 | 最好的教师节礼物,莫过于让教育更自由

干货 | 教师节最强法宝来袭:如何让熊孩子乖乖听话?

专题 | 在古代,师者与“天地君亲”并称,所有节日都是教师节?

专题 | 东西方教师节大盘点,对教师的“爱”有你想象不到的表达方式!

独家 | 史家小学:学生也能办公司?创客课程让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