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戴家干:如何改变“80%的学生陪考20%的精英”的高考选拨制度?

2018-04-11 中国网教育频道 中国网教育频道

编者按

“我们现在的学生就是在做海量的习题,

一个中学生考上大学,要做多少卷子!

据我了解,美国的孩子最不愿意

做的就是重复的事。”

3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戴家干

在“中美教育评价体系差异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演讲。

他认为,在精英教育模式下高考是

80%的学生陪考20%的人。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普及时代,

高考改革就是要改革完善

现有的人才选拨制度。

而评价标准,

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中国网编辑整理了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中美高考改革探讨:

考知识还是考能力?


众所周知,美国高考跟中国不一样,中国是国家统一考试,由政府组织出题,而美国是由社会团体来完成。


美国现在有两大高考,一个是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是美国大学理事会组织的。大学理事会成立了150多年,当年是为常青藤大学选拔学生而组织的考试。


还有一个是ACT(American College Test,即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ACT最早的发起人是SAT的董事,他出来的一些观点得不到认可,因此成立了一个ACT公司,做美国的ACT考试。



SAT经过近100多年发展,曾经垄断美国的高考,2016年开始改革。


过去SAT更多强调的是能力,一个孩子在K12毕业之后能不能进入大学学习,包括社交能力、研究能力、阅读能力、计算能力等等。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2016年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考试内容的改革。


SAT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结果如何?


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现在在美国,参加ACT考试的人员学生占60%左右,SAT占40%,一个曾经垄断美国考试的SAT变成了40%,什么原因?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学校的老师、校长选择ACT的考试。


其实通过一个事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知识与能力的问题,当年ACT时任总裁在成立ACT时就强调,脱离知识,是无法体现出能力的。


我在任考试中心主任的时候,有人跟我讲,你在考试命题的时候要多讲、多说、多出知识类的题,不能考能力会不公平。在农村教育薄弱的地方,都是靠知识来支撑,但是也有人说考知识过时了,应该要考能力。这两种说法,实际上都有偏废。



有知识必定有这样的能力,而有这样的能力必定反映你有一定的知识。知识和能力是对等的,是辩证的,是统一的。


什么要探讨知识与能力的问题。因为美国的高考面临改革,我们的基础教育也面临着改革。怎么来应对?怎么提升教育改革的成果?


在精英教育模式下高考是

80%的人陪考20%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延发展,中国将又有十七个省从今年进行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我们为什么要进行高考改革?


我常说,我们对考试要再认识,什么是好的考试?


其实好的考试就是要考出一个人的长处,考出一个人的优点我们在过去的考试过程中都是淘汰式考试,都是精英教育模式下的考试。


什么是精英教育模式?


用最简单的话来形容,80%的人陪着20%的人去解答那些永远搞不清20%的问题,我们精英教育就是要选拔那10%-20%的人。



2017年我们有两个省市,录取数大于报考人数,2017平均录取率达到了80%左右,甚至有的省份达到了92%


如今中国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43%,2020年将达到50%以上,这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阶段。我国现在在校大学生人数是3600多万,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去年是恢复高考40年,据统计共有1.03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40年前560万人高考,录取23万人,录取率不足4%左右,我们现在达到了80%。就像有人说过去考大学难。现在考不上大学难,让学生不毕业更难,这就是目前的状况。


新时代在变革,我们不能延用选拔精英的模式来选拔人才。我们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要进行改革,考出一个人的长处,考出人家的优点的考试才是好的考试,我们要改造考试。因此才有新一轮高考改革。



教育最大的浪费是什么?

那些海量的数据


怎么改造我们的考试?


那就要加大评价。只有恰当的评价,才能提高教育的水平,提高教育的质量。


ACT为什么能成功?


因为ACT给每个考生的评价报告里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多元的评价,包括每个学生知识点负载的能力是什么,你的性向、潜能、胜任力、思维模式是什么,等等。最后形成一张雷达图表,告诉你,人的能力分为几类,你属于哪一类。而这些评价的结果依靠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海量数据。


我们如今已经进入一个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时代,据我所知,斯坦福大学一个教授组织了100多位个全世界最好的研究员建立了一套模型,提出:2023年将进入非人工智能时代。


在新时期中国教育最大的浪费是什么?


就是视而不见学业生涯背后的那些海量的数据,我们完全浪费了这些数据!看看我们的高考,只是给学生一个成绩、一张纸条,告诉学生语、数、外、文综或理综各科多少分,比起ACT四、五页纸的成绩报告单还有一定差距。



一个孩子从6岁开始上小学一直到18岁高中毕业生,这背后将产生大量的数据。


而这背后的数据能反映出不同的形象、潜能、胜任力、思维模式,从而指导孩子成梦、行梦、圆梦,每个人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才是好的考试,才能帮助孩子实现个人梦想。


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人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超越自己,人人都有梦想,人人都能通过努力实现梦想,教育没有最好、没有更好、只有最适应。这才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评价不仅能指导学生

更能帮助教师


通过分析学习生涯数据而产生的评价报告,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更能帮助提高教学质量。


孩子在某个方面出现问题,教师是不是可以反思教学上的问题?同时,学校的评价标准是不是也可以改变?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日后再评价一个学校办得好坏,是不是只是以上重点率、清华、北大率来评价?如果这个学校在生源、条件各方面都比较薄弱的情况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很高的,应不应该表扬这样的学校?应不应该给这样学校的校长以奖励?


考试要加大评价,评价才能做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育很大的目的体现国家价值和意志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要以人为本通过这样的途径可以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样才能做到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开放”很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上很多好的教育理念、方法、技术、手段都需要与中国的国情对接,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对接。


在技术手段上,我们要采用先进的教育评价手段,植入到教育领域。比如把浪费的数据用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在国际视野下,借鉴国外的经验,其实也可以对教师专业成长即教师的职业生涯予以指导。


中国的教育

最缺乏的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课堂上的教学。


我们国内现在有极个别的现象“上课不讲下课讲”,增加学生负担等等。实际上我们更缺乏的是教师专业成长。其实教师职业生涯最根本的问题是学科素养。


这次课程改革,特别是高中新课程改革有两大内容值得关注。


第一是必修课,从116个学分下降到88个学分,随之增加的是选修课的学分。


第二,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而学科核心素养很大程度来源于2000年OECD的PISA测试,PISA测试的是科学、数学和阅读素养。


素养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这个学科的语言、逻辑、思维、历史、基因。


我们往往把学科核心素养当成内容。以有些学科为例,教师往往是用15分钟讲这个公式,用30到40分钟讲用习题证明这个公式,然后为了牢记公式开始大量地做习题。学生们都不知道这个公式的由来、历史、现状、发展、未来、它对社会的作用。甚至,老师自己都不了解这些。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就要摆脱海量的习题


这恰恰是我们和国外的一些国家在教学上的不同点。


我们曾经做过英国A-LEVE课程的比较,以数学为例,两个国家80%的知识点一样,剩下的就是我们在把握学科核心素养上。


以初级微积分为例,课堂上不会讲微积分对社会的应用其实微积分就是变量之间的转换,社会上也存在这个问题,怎么去运用是需要思辨。这些才是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核心素养,说实话,出什么样的题学生都会把握思考。



而我们就是做海量的习题。一个中学生考上大学,要做多少卷子,而据我了解,美国的孩子最不愿意做的就是重复的事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个性化、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中国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目标。


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这些方面的好奇心、挑战型、自主性、坚韧性、敏锐性、变通性、发散性、独创性靠什么?


说来说去,就是靠我们的老师在学习生涯整个过程中,帮助他挖掘和提炼这些能力,使每一个人的长处得到发挥,这才能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实习编辑 | 张昀竹

责任编辑 | 王晓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此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独家稿件。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关注 | 初一学生被9名同学轮殴!校园欺凌事件,没有旁观者!

关注 | 从外卖小哥诗词大赛夺冠到新教材的改革,语文不再仅仅是语文

关注 | 性教育片,印度又跑在我们前面!

深度 | 面对死亡,我们或许可以对孩子说 :未知死,焉知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