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家长焦虑、教育抢跑...催生千亿级游学市场,有多少人中了“套路”?

导语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告诉你,“爸爸/妈妈,班里只有我没出过国啦”,你会如何反应?是安慰孩子不要在意,放平心态,还是不顾一切“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去游学?


游学到底是为什么火起来,游学能让孩子学到什么?在乱象丛生的游学机构中家长究竟该如何辨别?


今天这篇文章,向你深度解析“游学”二字。



1

家长焦虑下

催生游学的“野蛮生长”


最近,一条“全班只有儿子没出过国”的新闻在众多八卦中杀出重围,登上了热搜榜,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


图片来自:微博热搜

 

原来,因为家庭条件一般,尽管儿子所在的民办学校年年都会举办集体游学活动,但来自杭州的孙女士从没有送儿子去过。


直到班上另一个同学的妈妈告诉她,小学六年,全班只有她儿子没有出过国,孙女士一下被逼急了,不顾三万多的报名费甚至抵得上她几个月的工资,今年暑假说什么也要送儿子去游学。



于是,伴随着这条新闻,游学热的话题一暑假一度又被推至了风口浪尖之上。


其实,游学这种学习方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古人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李白、徐霞客可谓古人游学的典范。在美国、日本,游学是教育体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也已成熟。


在我国,这几年来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很多学校和家长不惜耗费巨资,积极组织、安排孩子参与游学。


今年4月某咨询机构发布的《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参与国际游学的用户规模在86万人次,2018年参与国际游学的用户或将达到105万人次,并在未来继续呈扩大趋势。


境内游学和境外游学收入近年来也增势迅猛,游学收入自 2015 年来已经翻倍增长。境内游学由 40 亿增长到 101 亿,而境外则从 120 亿增长至 273 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同时,越来越多的低龄儿童加入了暑期游学大军。


据2017年4月国内某留学教育机构发布的《国际游学蓝皮书》显示,中小学生游学意愿最高。某旅游网站监测数据显示,游学市场中,初中生占比达49%,高中生占比达24%,小学生占比11%,学龄前儿童占比为6%,大学生出游人次占比仅为3%。

图片来源:新东方


游学市场一年比一年火热,各种游学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我们仍不禁发问,游学市场群雄逐鹿,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 政策是定心丸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了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游学市场自此乘着东风飞速发展起来,让许多活在“中国式焦虑”里的家长们如获至宝。


2.父母砸钱“不能输给别人”


有研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花费最贵的地区,而且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已经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孩子身上。


从八百万的学区房到三万多的游学营,家长们的每一笔支出都在往孩子身上贴着“不能输”、“不能被落下”的标签。


新东方教育机构发布的《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国际游学目的的前三名分别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外语语言能力和锻炼独立自主能力,正是这样的目的驱使着,即便没有出国的打算,父母们不惜砸重金将孩子送进只为期几周的国际游学中。


数据来源:新东方《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


3.游学甚至可以完成短暂的阶级跃迁


布尔迪厄在《区分》一书中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任何文化实践的参与都带着阶级属性的色彩。


种种迹象表明,送孩子去游学已经和让孩子去学习马术或击剑一样,成为了将阶级区隔开的新的有力证据。


正因为游学的报名费并不是遥不可及,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们选择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完成一次短暂的阶级跃迁。


越来越多的言论指向“阶级上升通道关闭“,这些父母不是攀比,而只是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孩子设想出一万条可能的出路。


2

游学利益链下的骗钱套路


目前海外游学操作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机构组织,一种是学校组织。学校自主组织的夏令营一般可以直接海外学校取得联系,继而进行互访形式的海外游学活动。


但实际上,市面上的大多数海外游学都是由教育培训机构、旅行社或者留学中介组织操办捞金,部分学校、老师也在其中扮演着有偿招生的角色。



游学机构通常会寻找有意向在国外市场打知名度的学校洽谈项目。一旦确定,项目内容一般包括学习、游玩加购物。其中,学习占40%,游玩占30%,购物占20%,其他内容占10%,“ 行程是游学公司在国内就制定好的,学生在国外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


——法制日报《海外游学市场潜规则:领队老师费用由孩子均摊》


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之外,许多中介组织会以留学咨询、培训等名义注册公司,在其注册的业务范围内,并没有经营“出境夏令营”的资质。他们便会将游学团转手交给具备出境旅游资质的旅行社。而旅行社也会给培训机构一定回扣。


每招募到一个国际夏令营的学员和客户,1000元以上的返点是行内的普遍“规矩”。


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使现在该旅行社的夏令营项目价格在比市场同类低20%~30%的情况下,仍然具有20%~30%的利润率,而成人组团国际旅游的利润率只有10%左右。


——深圳儿童周末《深圳出国夏令营利益链真相》



学校是最直接获得生源的地方,同时也为大多数家长信任,大部分游学机构会以学校的名义进行游学夏令营等活动的招生。


学校或老师不管以什么形式帮助中介,中介都须给出“好处”。“好处”一种是提成,只要有学生报名,中介按照市场行情以及与学校负责人的关系,给到学校一定的提成,“我们去年按每人500元给学校相关负责人提成。”还有一种则是赠送老师免费随行旅游名额。


许先生说,中介或培训机构通常会按照10人团队配一个老师,“老师的所有费用都是免费的,他们的任务则是帮助管理学生。”事实上,被免费老师的费用其实还是出在学生身上


——东方早报《出国游学利益链:每拉1名学生中介给校方500元》


不仅如此,游学费用却比相同路线的旅游费用高出很多。


北京中凯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世涛透露:“市场上常见的14天美国游学团,价格在3.5万元左右,其利润基本有6000到8000元。之前没有价格战的时候,这样的产品会卖到4万到4.5万元之间,毛利最高能到40%。”



而在这其中,猫腻太多,数不胜数。


1. 海外学校参观上课坑。海外游学的名校参观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参观学校,而这样的参观在许多大学是免费的,不仅免费,学校官网申请之后,还会有志愿者前来讲解,当然也是免费。游学机构借此邀请一些非大学教师讲授一些通识课程。

斯坦福大学官网的校园游览介绍,上面有具体说明参观的时间、地点,参观内容等


许多游学机构所谓的“80%国际学生同行”,“海外名校深度交流”也都是房地产广告一般的虚幻。


2. 机票住宿坑。机票向来是出国游的大头,也是游学机构坑钱的重要途径。以美国暑期游学团为例,机票报价一般是一万五左右,事实上,非高峰期的机票价格最多仅为8400元,旅行社从机票中可获得的利润高达50%。


而在住宿费上,游学机构也能大赚一笔。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会直接与大学对接,对大学来说,暑假空出来的宿舍有人租赁自然乐见其成。


3. 质量参差,安全隐患坑。2018年2月,一名参加美 国游学团的杭州女孩在洛杉矶酒店被人性侵;2016年9月,南京外国语学校游学团在加州遭遇车祸,造成13岁学生死亡,一名学生重伤,多人轻伤……这些新闻背后,折射出了游学机构的安全隐患问题。



除此之外,游学十天,三天在路上,四天在购物的吐槽数不胜计。


3

“冷思考”——未来路在何方?


和其他一切金钱燥热症一样,“游学热”也成为一种时代燥热的表征。


在“见识更大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造梦话语面前,金钱获得了宗教般的纯洁性,天价“游学”也见怪不怪。而没有掌握财富的人也被这种狂热所感染,各类短期义工应运而生。

 

当躺在草坪上,认为来到了名校,却没有发觉名校不仅仅需要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与父母的阶层地位及持续地经济供养也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需冷静下来,去寻找游学对孩子的真正意义所在


对于目前游学市场的鱼龙混杂,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乱象中不断塑正游学行业的整体形象,厘清游学产品的概念界定,划定游学市场的监管范围,才是这些乱象出现的意义。

 

1.分头监管要明确。由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所谓夏令营、海外实习、交换生等,都属于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应交给教育行政部门监管,明确收费和管理标准。


而商业机构,包括游学机构、中介公司以及旅行社等组织的游学活动,则要交给工商部门监管,并对消费者提出的侵权投诉进行严肃查处。各部门要明晰各部门权责,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打出治理组合拳,让游学市场更规范。


2.行业自律是生存根本。除了等待监管到位,行业自律更是刻不容缓。行业形象需要用行动来维护,不要让游学最后成了利用家长的教育焦虑和阶级焦虑做文章的商业泡沫。


3.家长不要盲目焦虑。即便教育“抢跑”现象在中国比比皆是,但家长仍要按需而行,量力而行,在做出选择前,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适应调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因素进行整体评估。


除此之外,对游学机构的考察更加不容忽视,要货比三家,或找其他家长了解情况,理性谋划。



父母们总是希望给孩子多留一条出路,这本无可厚非。但对于市场热潮背后的冷思考,已经刻不容缓,政府、行业和家长自身三方需要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寓学于游”。


参考文章:

李一凡. 《千亿级游学市场乱象丛生 究竟未来路在何方?

理识平迟恩.《中产焦虑之下,有多少人中了暑假游学的圈钱套路》


编辑 | 吴雨航

责任编辑 | 王晓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此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综编稿件。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关注 | 语文新改革让人冒冷汗?三问“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

关注 | 师德考核评议系统上线,三百六十行唯独为老师道德打分?

关注 | 抑郁症正向教师群体蔓延,谁来守护饱受病痛摧残的教师们?

深度 | 柳袁照: 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说的与做的不一样

关注 | 那些本该属于教师的休假权,谁来守护?

深度 | 一名大学毕业生万言书揭露大学生活!中国之大,何处能容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