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校外培训带学生弯道超车!有什么样的评价机制就有什么样的市场?
导读
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就当前校外培训发展中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意见》指出,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区)中小学同期进度。
暑假即将结束,但是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补课模式并没有被切换到休息模式……
根据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校外培训总体参与率为48.3%,参与校外培训的学生平均支出约为5616元,平摊的生均支出为2697元。
“家里没个上学的,根本不知道现在补课有多贵!”“听说补课花了这么多钱,别人都不相信,不理解。”不少家长谈到补课费就开始激动。有媒体记者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校外补课,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校外课业负担,更成为不少家庭日渐沉重的经济负担。
“现在补课费用越来越高,家长很无奈,既觉得难以承受,又感觉不得不接受。”上海市人大代表马瑜说,“很多补课都是超前学,‘早学几年、多学几遍’。”
“年轻时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要花这么多钱,自从补课后才明白。”儿子就读高一的胡女士告诉半月谈记者,“一对三补数学或英语两个半小时至少1000元,大课200多元,每个月都要上万的补课费。”她戏言,一开始在陪孩子补课间隙还去咖啡馆坐坐,后来变成连杯奶茶也舍不得喝。“我和孩子爸爸都精简了自己的开销,全力以赴供孩子。”
为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秩序,政府多次下发文件进行治理。
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就当前校外培训发展中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意见》指出,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区)中小学同期进度。
不可否认,禁令在规范和遏制校外培训乱象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不少违规补课、超前补课等的现象被遏制。但是从过去的禁令效果来看,依然有不少家长持观望态度,带孩子退出校外培训机构的少。有文章称,这种现象折射出单纯遏制校外培训只能起到治标之效,社会焦虑的根源仍客观存在。
校外培训带学生弯道超车,
升学焦虑是助推器
《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中提出,课外补习行业十余年快速发展背后的原因,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均衡性与高等优质教育资源竞争性的断裂。在家庭对优质资源的巨大需求下,课外补习机构通过花样营销手段引导家长的焦虑与期望转化为付费冲动,完成生源与资金的积累。
但是,家长们并非不知道校外培训班教学进度过快,可能超出孩子理解能力的弊端;并非不知道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处于“有照无证”甚至“无证无照”的灰黑地带;并非不知道校外培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但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升学选拔的“隐性要求”,逼迫家长们不得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培训就够的推波推波助澜下,应试教育已经到了“从娃娃抓起”的地步。在不少幼儿园门口都能看到培训机构的宣传点,有机构声称可以免费提供观察、逻辑推理、运算、动手操作、记忆力、空间想象、表达能力等“七大能力测试”,甚至还能在培训机构里排到小学培训班的学位。
培训班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裹挟着越来越多的家长跟风。家长刘先生告诉新华网记者:“我女儿小学三年级,班里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上某补习班,很多学生、家长认为,上某补习班的孩子才能成为强者,有的孩子甚至因为没考上某补习班的超常班伤心难过。
针对家长的这种心态,有文章称,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与不平衡性,无时无刻不在刺痛着家长们敏感的神经。看看“名校”周边学区房的房价有多么火爆,就知道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有多大差别。通过“进补”来帮助孩子超常发展,求得优质学校的青睐,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多少家长挥之不去的“期待”。
另一方面,升学选拔的“隐性条件”也给了校外培训“可乘之机”。一些学校升学选拔时虽说是不看证书、不看杯赛,但实际上仍以杯赛证书为参考依据,升学考试也会涉及超纲内容。使家长不得不去“拔高”孩子,使之拥有更多走进“牛校”的“资本”。不合理的升学制度,不规范的选拔要求,最终把压力转嫁到了孩子和家长身上,让孩子不堪重负,家长也身心俱疲。
南京的王女士说,“现在没有杯赛了,有的叫‘调研考试’,其实相当于过去的杯赛。一些学校虽然说是不看证书、不看杯赛,但实际上小升初数学还会考奥数题,英语还会考初中的知识,不在外面学孩子怎么考得上?”
“上重点就是学奥数。”家长们纷纷表示。甚至在一些家长的观点中,培训班有无证照不重要,只要能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就好。
之所以家长带着孩子拼命补课,是因为大考等指挥棒仍然给校外补课留足了长袖善舞的空间,只要考试能培训、可填鸭,口头上喊禁止有什么效果呢?
校外培训可能造成弯道“翻”车
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显现——
在生均支出方面,我国东北部地区最高,每年平均支出达到4357元;其次为东部地区,每年平均支出为3592元;而中部地区为1970元,西部地区为1806元,都不及东北部地区的一半。
城乡之间也差距较大。农村学生每年校外培训平均支出为419元,城市学生则高达3710元,为农村学生的近9倍。
九年义务教育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为每个孩子都提供相对平等的发展和成长机会。而校外培训机构却指向了有支付能力的家庭的学生,这种有偿的知识传授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剥夺了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获取知识的机会,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另一方面,校外培训机构的超前教育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学校教育质量。一方面,校外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难以保证,这可能会对校内教育成果产生负面效应,影响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据未来网报道,小李曾在某幼小语文培训机构中做招生工作,他告诉记者,培训机构大多就是包装,铺天盖地宣传什么教育理念,什么新方法技巧。家长只要进了店里,要说什么话,该怎么回答,会有什么效果,我们都反复演练过。“被套路”的家长们往往认为只要上了补习班,学生的成绩就可以一飞冲天。而老师质量到底如何,往往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校外培训机构会聘任部分一线教师任教。某些教师会出现将课堂上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转移到课外进行。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压力。
家住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的王先生儿子今年上初一, 3月29日,他在儿子的班级群看到一则通知称,7年级学生周末进行留校补课,以后每隔两周放一次假。
王先生说,如果高中补课我们能接受,但是初中就开始补课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更可恶的是,学校给家长说的是自愿补课,但有老师告诉孩子补课期间会上新课,建议最好还是参与补课。
“这明显就是强行补课,你说你不去将孩子领回家,但是学校在上新课,作为家长我们该咋办?”王先生很无奈。
这样的案例也或个案。但课上不讲课下讲的现象在个别地区却有发生。
而且,由于一些教师在培训机构任教。这些机构很容易便能拿到学校的分班、排名、考试等信息。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家长李莉收到了学校让去培训机构领取暑假作业的通知。记者在中华英才网等招聘网站上搜索这家培训机构时发现,这所机构的招聘信息上写着“以特高级教师为根基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北京四中、八中、101中学、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和北大附中任职教师达50人以上。”
这样明目张胆违规为什么不怕被整顿?机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是在教委备案的专业培训机构,“那些无证无照的或者有照无证的,才是整顿的对象,家长在我们这培训就放一百个心吧”。
培训机构是学校教育的影子
对于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工作,教育部今年2月份联合民政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被称为是“史上最严”。
各地政府也纷纷采取措施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北京市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标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查处了一批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校外培训市场乱象和专业队伍不够有关。“在治理整顿的过程中,应该增加专业队伍的督导。培训机构的架构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当成一种对象来处理。而且,还有一些专业术语的认定,更需要专业人士的鉴定,比如什么叫‘零起点教学’,是一张白纸式还是之前需要有一定引导?仅仅依靠行政力量可能在认定过程中有一些偏颇。”
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在8月23日教育部关于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的2018教育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北京市正在同工商和教育相关部门联合治理。海淀区已经开始试行专业独立的执法队伍。通过“拉网式”的全面摸底排查工作,北京市存在的培训机构总数是12919家,其中无证无照的是707家。
冯洪荣表示,目前北京市正在进行“非零起点“教学专项治理活动,特别是小学。北京将重点抓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初中一年级要按照起点教学,小学就要按照零起点教学。在专项治理中,冯洪荣表示发现一起查出一起,严惩不贷。
据了解,上海市也在治理中取缔了500余所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或无资质办学的机构,叫停了15个中小学生学科竞赛项目。
规范治理有章有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野火烧不尽”的现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校外培训机构屡禁不止的最大挑战是家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焦虑。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避免焦虑心理。
家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念是滋生培训市场乱象的根源吗?储朝晖认为,培训机构是学校教育的影子,“有什么样的评价机制就有什么样的培训市场”。他介绍了邻国日本、韩国的经验。“在韩国,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和我国类似,基本依赖考试成绩,因此他们的培训机构也很疯狂。在日本,由于考试招生制度多元多样,不单单依赖成绩,因此他们的培训市场就相对冷静。”
储朝晖表示:“评价机制的重点应该是促进人的成长。”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胡向东指出,美国常春藤盟校在录取学生时将放弃“SAT成绩”,改用“成长档案”。“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用分数选才的片面性。近年来,由于亚裔学生大量培训、做题,让SAT成绩越刷越高,在美国本土,培训市场也逐渐兴起。”
至于教师在培训机构任职的问题,储朝晖表示:“一些骨干教师在校外任教,校长却不太敢公开处理教师。因为一旦处理教师,别的教师很难承担大量的工作任务。因此,增进教师轮岗机制也很有必要,让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导语
《补课有多贵?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半月谈
《学而思式疯狂培训何时休:有孩子因没考上超常班难过》,新华网
《校外培训“改头换面”但改不了“焦虑”》,华声在线
《补课有多贵?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校外违规培训屡禁不止,根源何在》,光明日报
实习编辑 | 张昀竹
责任编辑 | 王晓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此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综编稿件。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关注 | 让老师深感“累觉不爱”的职称评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深度 | “再选一次,我还会来毛坦厂中学!”人生的分岔,从中学的分化开始?
深度 | 家长焦虑、教育抢跑...催生千亿级游学市场,有多少人中了“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