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徜徉行知路 花儿朵朵开

龙虎网 2023-11-11


“傻瓜种瓜,种出傻瓜……我把陶行知先生的诗抄在本子上面,每每遇到困难,我都打开看看,从此我‘刀枪不入’。”


就是这样的“傻子精神”让他徜徉行知路,实现了“让乡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好教育”的青春梦想;让学生们感知爱、传承爱;让一所简陋“村小”成长为一个现代教育集团……41年来,他扎根乡村教育,以不变的初心、炽热的忠诚,一笔一画书写着属于一名乡村教师的注脚,他就是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老师。



9月9日上午,59岁的杨瑞清老师登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领奖台。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共评选出12人,杨瑞清为我省唯一入选教师代表。参加完颁奖仪式的杨瑞清表示,获此殊荣心中充满喜悦,今后会在行知路上继续奋进。



他青春无悔

立志让农村娃有好教育


1981年“五四”青年节,即将从南京晓庄师范(现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的杨瑞清忐忑地敲开了校长室的门,递上一份决心书: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到艰苦乡村教书办学,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受到好的教育。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对我出生的这片土地有感情。”杨瑞清说,他是江浦人,从小在山村里长大。在学习过程中,他将陶行知先生作为自己的偶像,陶行知先生辞职到乡村为农民办教育更是让他感动,年轻的他也想成为行知先生那样的人。“我要让乡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好教育。”杨瑞清带着一腔热情,来到当时江浦县一个偏远的村办小学——五里小学(后来更名为行知小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乡村小学的条件和孩子成绩都“差”。杨瑞清明白,农村孩子“平时在家,拔草种瓜,家里没活,到校上课”,不是农村孩子笨,而是学习环境差。他要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他走的是行知先生的路,用的是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行知合一。条件艰苦,没有教具怎么办?他想到了农村的广阔天地。他带着学生到池塘边,观察荷花如何绽放;他带领孩子去栽树,观察树木生长规律。有趣的课堂让孩子们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在杨瑞清的努力与带领下,五里小学越来越红火,办学条件改善,教育质量提高。五里小学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杨瑞清的专业能力和品德品行也得到了组织的关注与认可。
1983年5月,杨瑞清调任团县委副书记。但杨瑞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时内心会感到空荡荡的。挥之不去的是自己离开五里小学时班级告别会上的情景:孩子们个个哭得像小泪人似的。学生拉着杨老师的手问道:“杨老师能不能不走?”孩子的情感也是乡亲们的心声,老支书托人给县教育局局长写信,要求多分配一些像杨瑞清这样质朴又肯干的优秀教师来,这是乡村教育最需要的。
老支书的一封信,让杨瑞清“再也熬不住、再也坐不住了”,他向领导提出:“适合做共青团工作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个。”那一年9月,杨瑞清回到了他牵肠挂肚的孩子们中间。
这一回,他就在农村扎下了根。




他播种善良

是学生的指路灯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有爱所以快乐又温暖。杨瑞清“爱满天下”的理念让他的学生和同事充满力量。
1971年出生的刘明祥老师是杨瑞清的学生,也是杨瑞清的同事。“我受杨老师的影响较大。我从五里小学毕业,然后再回来做老师。”1990年,刘明祥从南京晓庄师范毕业来到行知小学教书。“我希望和杨老师一样,给农村娃一个好的教育。我和杨老师有一样的信念:农村孩子不差。”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杨瑞清言传身教,告诉老师们,一定要爱学生。



“我既是杨瑞清老师的学生,也是刘明祥老师的学生。”大厂实验幼儿园副园长余后燕讲起小学生活如数家珍,她感受到了杨瑞清老师的教育理念,也见证了杨瑞清老师“爱满天下”的传承。1990年至1996年,余后燕在行知小学读书,“每次升旗仪式,杨校长都会带领我们读行知先生写的《小孩不小歌》,它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我能’‘我可以’。”
“我还感受到了杨校长的浪漫教育。我们当时的音乐课是杨校长教的,杨校长边弹手风琴边唱《勇敢的鄂伦春》时那种快乐模样,到现在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听杨校长弹唱应该是最浪漫的事情。”余后燕回忆这段美好时光时面带笑容。
“我们的老师也都很有爱。有一年夏天,通往校门口的一条路因为暴雨被淹了。这条路边上有条河,被淹后就分不清河和路的边界。我们几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在大人们搭起的垫高砖头上慢慢挪移,当时还挺害怕的。突然,有人喊‘燕子,别动,老师来了。’我抬头一看,那不是我们的班主任刘明祥老师吗?随后,他把我们一个个背到了学校,看到同学们都到了课堂,满脸是汗、气喘吁吁的他笑了。”余后燕讲到这里,眼圈红红的,“这就是我们的老师,杨校长带出来的好老师。”现在,余后燕也是一名老师,她说,她会继续将这份爱带给她的学生们。



几乎每一个行知小学的学生都对杨瑞清老师心存感激心有怀念。2001届毕业生张兴海写了一篇题为《此生无悔入行知》的文章,毕业于南京大学的他在文章中说:行知学校给予自己的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气质。1986届毕业生王荫霞曾荣获2018年“南京好人”、入选“中国好人榜”,这位优秀校友深情地说,是杨瑞清老师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
作为杨瑞清的同事,现任行知小学校长王祖明告诉记者,杨校长虽然是集团总校长,但他关爱着每一位师生。杨校长喜欢和老师们聊天,聊老师们的困惑,聊学生们的动态……

“别问忙不忙,只问乐不乐。”当记者问及其累不累时,杨瑞清风趣地说着他这41年的坚守。
他说,能支撑自己一路走来的,除了初心还有乡村教育无穷的乐趣。“跟淳朴的农民打交道,跟天真烂漫的孩子打交道,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在杨瑞清看来,教师是一个非常迷人的职业。“一个班的学生,将来有多少成才,他们如何创造幸福,这里面的创造空间极大,没有什么事情有这么迷人。”




他守正创新

走出乡村学校的“逆袭”路


守住行知合一的初心,敢为人先大胆创新,让这所乡村小学走出“逆袭”之路。
9月8日下午,记者步入行知学校,迎面就是一尊陶行知先生的全身塑像,校园环境清幽,碧水映荷,高大的教学楼与“村小”原址低矮的平房形成鲜明对比,它们仿佛穿越时空凝望着“行知路”上的欢乐与艰辛、付出与收获。



41年漫漫征程,当年破旧简陋的村办小学,已变成具有本土情怀、国际视野的规模化现代集团校,除了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有行知基地。杨瑞清老师提倡的“劳动教育”“自然课堂”等一直践行着“行知合一”的初心,现在成了集团学校的特色,也是在生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行知教育基地,有日常生活实践区、劳动实践区、研学实践区、文体活动区、素质拓展区、中华文化云播区等,而基地里大片绿意盎然的玉米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基地老师说,那是农场一角,下一期来上劳动实践课的孩子们就可以掰玉米了。在这里,孩子们春天翻地、种山芋,秋天来收割……这里是全国成立时间最早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之一。
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村小撤并,教育资源向城市集聚。但杨老师所执教的这所“村小”却变成行知教育集团,成为百余所城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还在向海外“输出”教育理念。这条“逆袭”之路,是杨瑞清带领师生经过四十余年的守正创新硬“走”出来的——
1981年,全国第一个行知实验班在这里开设。“学会赏识”,让孩子阳光自信;“学会发现”,孩子都有闪光点。
1985年,江苏省第一所行知小学诞生。从五里小学到行知小学,名称改变,走行知之路的办学方向更加明确。
1994年,创办江苏省第一家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命名为“行知基地”。农村学校的各种植物变成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和城市孩子“共享”。南京市有上百所学校在行知基地挂牌定点,常年组织学生前来实践。基地还接待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地的师生。
实践中总结经验,让行知教育走得更远。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奖评选,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践》获特等奖。其中一部分教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劳动教育课程”及开发,沿用至今、不断完善的体系化劳动教育课程为新时代课程育人赋能。
41年,无法风轻云淡,如何与困难“掰手腕”?“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想起陶行知先生。记得有人说我太傻了,后来我了解到陶行知先生当年也有人说他傻,他居然写了一首诗: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我把这16个字抄在本子上面,从此‘刀枪不入’,别人怎么讲我都不在乎,什么困难都不怕,这就是榜样和信念的力量。”
“首先感激自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陶行知先生的人生道路、教育思想给了我极大的滋养;其次,感激有一方肥沃的土壤,学校这么多年得到了省市区等各级政府和部门扶持和关心;也感激有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真的赶上了好时代。”杨瑞清表示,荣誉是新的起点,他还是要加快成长,扎扎实实做事,坚持走行知路,让行知路上开出更美丽的花儿。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杨瑞清一路走来青春无悔,这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师范生所期所盼的真实践行。他庆幸自己的选择,他用坚守、努力和奉献精神让自己当初的选择变得越来越正确。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教育发布

图片来源:南京教育发布

内容编辑:龙虎网官微工作室 张琦

十年收入翻番!南京民生工作还有这些变化……

关于第19号通告,中秋假期疫情防控热点问答→

中秋临近,健康防护指南请查收

喜迎二十大 |  “碳”索绿色生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