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之死:虚构还是非虚构?
昨天,朋友圈和微博里许多人都在晒自己通讯录里的“含咪率”,检查自己通讯录上的朋友,有多少人关注了咪蒙的微信公众号。
事情的起因是咪蒙旗下的一家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 发了一篇叫《一个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这篇文章在推送后先是刷爆朋友圈,紧接着被许多人证明,文章的细节大量失实,很可能整体都是编造的。
咪蒙系一夜之间激起了全民愤怒,但他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文章发表的第二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才华有限青年 专门出来回应,标题本身就很拉仇恨,名叫“才华有限青年回应一切”。核心是两点内容:第一,自己和咪蒙是两个独立的账号,各自独立的运作;
第二,状元之死文章是真实的,只是在时间线、单位等细节上,做了模糊化的处理。
当天,《人民日报》《中国之声》等主流媒体纷纷声讨状元之死这篇文章。之后,腾讯宣布才华有限青年 公众号禁言60天。
处罚很严厉,距离封号只有一步之遥。
之后,咪蒙和才华有限青年 再没有回复,也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
咪蒙和才华有限青年 的回复显然不够诚实。
才华有限青年的公号成立于2017年4月1号,它隶属于霍尔果斯爆炸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咪蒙的公众号也属于这家公司,马凌(咪蒙的真实名字)是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这家公司是北京十月初五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北京这家公司,咪蒙占有66.7%的股份。才华有限青年 团队的负责人叫杨乐多,早年曾因咪蒙称其为月薪五万的实习生而走红,后独立负责微信公号才华有限青年。
现如今许多微信运营团队都会将自己的公众号做成矩阵,就是一家公司注册几个相互关联的账号,这些账号彼此互相提供流量,比单纯独立运作一个账号要容易得多。才华有限青年团队,就是咪蒙麾下的公众号之一,其文章的风格和咪蒙极其类似,说完全独立运作显然不是事实。
才华有限青年 回复的核心,是说自己的文章“不是新闻报道,是非虚构写作”。但他们在回复中并没有清晰地说明,自己的文章为什么不是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和非虚构写作的区别在哪,非虚构写作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和标准?
咪蒙系之所以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文本是新闻,理由可能有二:
第一、在我们国家,新闻报道是需要资质的,这个资质是自媒体无法随意获得的。而且一旦被列入新闻报道,就需要纳入对新闻的监管体系,咪蒙们显然不希望如此;
第二、状元之死文章发表后被网民扒出大量细节不合乎常理,违反逻辑和事实,如果按照新闻报道的标准来,这篇文章显然算是“失实”,但如果说是非虚构写作,似乎标准就可以低一些。
真的如此么?什么叫非虚构写作?
按照我的理解,非虚构写作在基本原则上,和新闻报道的规则是一致的。非虚构写作无非是可以借鉴一下文学讲故事的手法,无非是不需要像新闻那样紧跟时效,除此之外,非虚构写作和新闻必须遵循同样的标准,否则,就不能称之为非虚构。在国内,腾讯新闻旗下的谷雨实验室,常年资助非虚构写作,那些写手都是比较有经验的记者,有兴趣的可以拿来参照。
国外的非虚构写作历史很长,也早已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标准。按照哈佛大学出版的《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一书的标准,非虚构写作有着明确的边界:
1.不可以合成人物和场景。比如发生在几个人身上的故事,为了叙述的需要而合成在一个人身上。尽管这些事件在现实中可能都是真的,但合成本身构成了造假。另外,场景是包含在真实性里的元素,同样的经历,换一个场景,其引发的情感体验会完全不同,所以场景必须有准确的对应性;
2.如果以第一人称叙述,那叙述者本身不能是伪造的。第一人称叙述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确信性,除非作者表明这是小说,读者会自动认为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为了避免读者的误解,非虚构写作要求,如果用第一人称叙述,这个人就必须是真实存在的;
3.写作本身必须基于可靠的信息源,不能使用未经确认的信息源,不能对信息有添加和欺骗;
4.时间线的叙述有些时候可能由于年代太久会不精确,但柔和时间,让读者误把一个月当作一周,或者将一天当作一个小时,这都是不可容忍的。时间线是我们理解新闻,也包括真实事件的灵魂,一旦时间线被混淆,人们对事件的理解就会偏移;
5.文本中如果描述了当事人的想法,这个应该是其本人真实的发言,他们说了什么,作者才可以写什么,而不是“作者决定让他们说什么……你不能进入他们的头脑,代替他们思考”。
网上对状元之死这篇文章细节失实的考据已经有许多,我就不在这重复了。但各位对照上述标准,重新看一下,按照专业主义的标准,这篇文章有哪些的失实是不可容忍和原谅的。
咪蒙系在声明说,之所以在一些细节上采取了“模糊化”处理,是出于保护信息源。这个理由听起来很合理,如果真是为了保护信息源,当然可以对细节进行必要处理。但是,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非虚构写作的原则,出于保护信息源的信息处理,都仅限于涉及隐私部分的信息。而且这部分信息还需要公开标示,比如说名字是化名。除此之外,文章中的所有信息都不能失真。
就这篇文章而言,大量的细节失真,和当事人的隐私并无关系。比如文中附有一张当事人上学的学校照片,有网友扒出,这张照片是四川绵阳的一所中学,但这所中学并无文中的当事人。
如果作者只是含糊一下背景,完全可以标注说,照片和本文无关。但本文的作者不但没有如此,反而在照片下特地强调拍摄时间,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告诉观众,这一地点就是拍摄的当事人的这所学校,作者叙述的当事人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还比如高考分数、阿里p7、在国企做假账等细节,这些信息和保护信息源有什么关系呢?这到底是出于保护信息源的需要,还是为了营造更突出的戏剧冲突?还有,才华有限青年在回应中说,死者和家庭,包括他的 老师和同学都不愿意被打扰,果真如此的话,这一要求应该被尊重,但文本中的当事人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经历,整个叙述中的当事人,家属,老师,同事全都不希望佐证信息的真实性,这种可能性有多大?为什么他们要众口一词不愿意被打扰,实在是令人生疑。
要知道,在非虚构写作中,如果提供信息的人(如果确有其人的话)完全无法披露任何可以确认的消息,写作者也是不能随意标上非虚构三个字的。
所以,在我看来,这篇引发无数人讨伐的文章的最大问题,是明明是虚构的作品(可能有原型人物,也可能不存在),却以非虚构写作的幌子,来消费读者。
为什么咪蒙系的文章,一定要宣称自己是非虚构写作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对于读者来讲,虚构和非虚构给他们造成的情感冲击完全是不一样的。对于虚构作品而言,读者的要求是故事讲述的是不是完美,悬念的设置是不是意外,而对于非虚构写作来讲,读者会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去体会和理解当事人的境遇。虽然虚构和非虚构都可以批判社会,但虚构来源于抽象,而非虚构更多的源于具体,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换言之,咪蒙系的文章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是不算够格的,但打上非虚构几个字,它却足以打动(部分)人心。
咪蒙系的文章,尤其是咪蒙主号的文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们一般都不是简单叙述,而是观点输出。咪蒙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一篇文章只有“标新立异”,才可能创造爆款。她甚至说过,“首先要把自己的声音传播出去,哪怕是错的”。
仔细分析咪蒙的爆款文章,多数都是通过细节叙述营造情绪,通过观点激发共鸣,如此才造就了那么大的传播量。如果它不是非虚构,不但前面的事实叙述不再成立,后面所有的观点输出,也就无以为附。
就拿这篇文章而言,文章其实试图通过一名寒门状元的悲惨命运,来论证这个社会个人努力没多大价值,因为一切成功都是注定的,一切失败都是基于你的身份。这种观点并不算稀罕,关于身份固化的讨论这些年一直都有。但在春节前,许多游子收拾行囊准备返乡的时刻,这种来自于底层社会,进入城市奋斗,最终却悲惨死去的个体故事,会分外触动公众的情感。咪蒙们在回应中说,他们无法预知爆款,这话说得或许没错,但这篇文章推送的时点,绝对是精心选取的。
想想看,如果作者在文章前声称,我的叙述都是虚构的,那不过是在你漫长旅程中,我给你讲的一个故事,那这套不算新鲜的观点,还会有传播力么?
显然不会。
这也许,就是咪蒙系坚持让读者相信自己是非虚构写作的根本原因吧。
说心里话,不管咪蒙是不是非虚构写作,我本人都不喜欢他们的文章。我个人认为,记者出身的咪蒙深谙营销之道,在社会新闻领域,他们总是将当事人类型化,由此刻意制造戏剧化冲突,通过撕裂社会,来吸引眼球。这种方式或许是非常有效的传播学写作,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和我们的新闻理念背道而驰。
在我看来,新闻最终还是应该秉持善意,促进沟通,而不是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满足看客们的负面心理释放。
但是,我倒也没有许多人那么愤怒,说咪蒙正在毁掉这个世界。其实这次状元之死文章事件的反转,也从侧面说明,这套营销手法公众也会逐渐脱敏。来自第三方的数据也说明,咪蒙公众号的打开率,也在持续降低。爆款文章的数量,也在不断下降。
当然,如果基于上述非虚构的专业标准制定公众号的监管标准,我是赞成的。既然你叫非虚构,就应该遵循非虚构写作的专业标准。不能打着非虚构写作的旗号,用虚构手法来收割流量。但前提是,标准应该一致。
至于喜欢或者不喜欢咪蒙,那不能成为标准。
END
|商务合作 | 授权转载 | 请加微信:wangjushangwu
欢迎转发朋友圈|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 百度,欢迎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