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累了,我真的累了
人活一世,沉沉浮浮,忽软忽硬。(我说的是心肠)
一味天真温暖,总觉得未经搏杀,也没真的面对过一些真相,如海上沙楼,回味只余“空”字。而历经世事,难的又在于这个“软”,从不吃亏上当,永远不败之地,听起来也是一个“惨烈”概念,并未被生活善待和回馈。
所以,何时软、何时硬,如何倾侧,怎样摇摆,真真是天平座爱讲的永恒话题。而中庸之道也在于分寸之间,知过犹不及,懂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没有什么道理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试着写一下这个硬心肠系列,一起摇摆。不算吐槽,只是共勉。
虽然 2018 年刚刚过去 5 个月,但我想年度关键词已经跃然纸上。
“累”
有没有觉得特别累?每一天?
感觉这一代人终于活成了即将被淘汰的手机,其他都还用着可以,惟独电量容易耗尽,经常是充电八小时使用半小时那种。于是越来越容易吃着吃着饭站起来就走:“对不起,我电量只有5%了。不是手机,是我本人。”
哦,最近还有两句话:“我今天说话的额度已经用完了”、“我今天见了太多人,严重的超出了 quota ”。
不仅仅是我,很多人都在感叹累到想哭、累到哭不出来、累到变形+抑郁。而且吧,以前是心累,现在切切实实感到肉体的沉重与拖累了。今年以来,格外严重,而且你知道吗?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睡觉是睡不着的,必须哭着再去跑个十公里;而度假远行已经不再是放松,而是想起来就头皮发麻的跋涉苦旅。
当人进入这种状态的时候,你想和他谈论感情或心灵,怎么可能。烦躁之情油然而生,想一想都要扑街。
我朋友的一句名言是:我和董明珠之间只差一个健康的身体。
这句话我简直要把头点断了。
我也是这几年才发现,成功学都是胡扯,最关键的是那个成功人士必须身体倍儿好,经得住打熬,扛得住压力。
我确实曾经亲眼看见董明珠女士工作的状态:从早上七八点进到办公室,到晚上不知道几点才离开办公室,那是漫长而饱满的一天,具体细节不赘述了,我只是作为采访者旁观了一天都已经累瘫痪了,很难想象若干年来她一直保持这个高速运行的状态。
再想想我的某任前老板也是,北京上海广州一周可以跑四个来回,在每个办公室开漫长的会、讲无数的话。就不提见不完的客户和时刻都有的大型活动,必须体力和精力都饱满到溢出才能支撑。
所以后来大家又衍生出了另外一种观点:你有没有想过,身体健康本身就是一种品德?
意思是说,你身体好,才能坚持长期(注意是长期)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状态,这包含了意志力强、自控能力强、注意力集中等优良品质。你身体好,提点重物换个桶装水什么的都小意思、多跑点路也不觉得费劲,于是显得热情、慷慨、勤奋。而你身体好,很难感受到小虱子噬咬一样的各种轻微不适,没有那么敏感,就很难轻易产生负面情绪(你想想人有时饿了都要发脾气),就显得比较开朗、积极、阳光。
如我等虚弱的人,虽然勉力集中精神也能干一会儿活儿,但打起精神这件事本身,就是漫长的心理建设好不好。真的会拖后腿,比如我每次想写文章的时候,不是头疼就是肚子疼的,要么就困得睁不开眼,感觉离托尔斯泰也差好几个健康身体。
哎,更别提哀乐中年,不仅要在职场和身体好脑子好的年轻人比拼,回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哪件事不耗费体力精力?什么?健身?我只想苟且着喝啤酒瘫软在沙发上放空(还得是孩子没有嚎叫的那一刻)。
你如果长期阅读我的文章,会慢慢发现,【硬心肠系列】基本上是从各个角度来讲人世间断舍离的道理。
并不仅仅是告诉你扔掉什么东西。有一个比喻是: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圆,那么当你这个圆面积越大的时候,你最外面那圈接触的“圈外”就越大。人们通常用圆圈形容“已知”,而圈外部分视为“未知”。而我们把这个圆圈形容为“已拥有”,将圈外部分视为“不曾拥有”,也同样成立。那就是:当你拥有的东西越多,你不能拥有的东西就更多。
而当我们用力去扩展这个圆,却发现无能为力的时候更加不可控制的变大,又怎能不绝望、不疲惫呢……这时你又会想到另外那句话:这个世界上让人绝望的是——无穷无尽的好东西。
而硬起心肠断舍离,就是一种平静的绝望,你最终要决定,你人生这个圆圈里,都将要放一些什么。
这几年大家都过得目不暇给,完全不知道风朝那边吹。那种集中注意力去捕捉潮流风口的生活,带着欲望和野心的追逐,直到我看到了“佛系区块链灵修研讨会”的图,我觉得已经到了一个万物疲累的临界点。
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何大家都疲惫不堪的原因,因为是做决定的时刻了(而且天天有),来决定你的圆圈里放些什么。
厘清这些,就能稍事轻松一些。比如我的圆圈里,会有工作的愉悦与成就感、玩儿,人间情意。那么其他的,都将是依据这些附赠的报偿。
人是不必要八面玲珑的,因为每条路的尽头可能都是罗马,只要你踏踏实实的走下去。而人从哲学层面最感伤的是:当你踏上一条路,你就踏不上另外那条路。
所以每当我疲惫不堪的时候,我就会回头想一下:我是不是妄图踏上更多的路?以有尽搏无穷?我是不是想朝我的圆圈里放进去太多没有必要的东西了?
时间无情,就因为它总是逼迫你做出筛选。这也是另一种断舍离。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努力而快乐的撑开这个圆圈,尽力扩展。但随着年龄,你的体能和精力开始下降,那么——万事万物,一定有优先级别。
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是事业、钱财,或者父母妻儿。也可能只是“每天都要尽可能的开心一点”这样的抽象愿望。
我之前说过,每当我感觉特别累的时候,我就本能的觉得不对,要停下来想一下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如果是忙碌导致的疲惫不堪,也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方向不对,一个是方法不对。
如果我们用恋爱来举个栗子,方向不对就是——这人根本不是你的菜,他也没那么喜欢你,那么你再努力,最后也是挫败。方法不对呢,就是说也许本来你俩还能抢救一下,但因为你太用力、戏太多,把自己累个半死之后,对方跑得反而更快了。
所以每次我累的时候,我都会想:是不是不适合?不擅长?又要怎么调整和改善?
而有时放弃并不是失败啊,也不是止损。而是漫长旅途中一路扔下无用的辎重。
这种情形在很多时刻都可以进行对照。那我们不用恋爱举例,直接谈论恋爱本身,也是一样的。都什么年代了,还需要忍辱负重、意义深远、精疲力尽的去做牺牲者吗?我们为什么不能身心轻盈的谈论这一切?
当我们把某一项期望集中投射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那才是最深重的疲惫。
你想一下,当一段感情中,一个人将另一个人视为救赎她的白马王子,期待他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的时候,对方会不会累到想逃?一个家庭中,当一个男人的角色就是定位在“赚钱”上,全部重负压在他身上的时候,他有多恐慌?而女人被要求照顾好家庭,对她的期许是照顾好孩子和做家务,而最高褒奖是“完美主妇”的时候,她又得有多绝望?可长期以来,社会角色的定义,就这样形成了思维定势。这俩人都累得半死,可心里都充满了不同恐慌。
所以,让自己轻松一点的另一个方式是:均衡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期许。
人生嘛,不就是这样慢慢硬起心肠,软下身段,缓缓躺倒的过程嘛。
其他时刻,让我们养生。
更多【硬心肠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