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惊了个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宝安早就演练过了!

青春宝安 2022-12-12


2018年高考的第一天已经结束了

往年高考作文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今年也不例外

考试一结束

作文题目相继流出

今年共分全国和地方8套卷子

你认为哪个最有特色,哪个最难写?

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卷I


“给2035年的一封信”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山东)



值得一提的是

据说全国卷I的作文考题

我们宝安学子早就演练过了!



惊了个呆!

厉害了我的宝安

这可比TFboy在春晚上唱的《我和2035有个约》

押题还压的准呀!



团团已经能想象到宝安学子迈出考场时候

那自信的小眼神儿了





全国卷II“弹痕的分布与科学”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斗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海南) 




全国卷III


“改革开放三部曲”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北京卷


二选一:新时代青年、绿水青山图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

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2、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

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3、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



上海卷


“被需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江苏卷“语言”

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浙江卷


材料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灿烂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天津卷


“器”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你觉得哪一题最好写呢?

到评论区下方留言,来跟团团交流吧




找活动、找帮助、找咨询

请关注“广东青年之声”

 


往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