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趟杭州,拿了几本购物指南,发现不同的设计逻辑很有意思
首先需要明确一件事,购物指南的初衷不是用来给我们业内人士做市调用的,而是给普通消费者用来取阅以获取所需信息的。
前几周的周末,我去杭州一天半,逛了几个商场,拿了几本册子,一页都没有翻看,似乎只是留作纪念所用,因为现在判断一个商场基本信息是否完善,会先看其官微,大多数情况下,微信公众号的建设都很完善,完全能取代纸质购物指南。
机缘巧合我在iapm上卫生间时,因为B2没信号,所以才有机会翻阅册子,发现杭州这几家商场在导览的设计逻辑方面各有不同,孰优孰劣?或者说各有什么优势?值得玩味。
这篇内容我大概一周前就想写了,但中间经历了一个逻辑反转——
因为此前,我是以业内人士市调的逻辑在看待购物指南,市调需要什么?
1、一张清晰的楼层平面图
2、准确的品类布局
3、所有品牌
4、可能还会看一些公共设施的位置
在这个逻辑下,龙湖的楼层页面,显然是较符合市调需求的。
画面中很清晰地通过五种色块将不同的业态体现出来,并在下方设置了标注。然后问题来了,色块是以大品类例如“主力店”、“餐饮”进行划分,而到了左页品牌明细部分,则有“特色餐饮”、“美容/美发”、“运动/娱乐”等区分方式,与右侧并非一一对应。结果就是会增加一层思考步骤,你会想“我需不需要把左右两边的品类先对应上?”
大多数的购物指南楼层导览页,都是由三种元素对应组成:
色块——色块代表的品类标识——各品类的品牌明细
从视觉关联度来讲,三者一一对应,能提供最高效的检索和解读,在此次杭州行的几个商场,并未完美体现,当然这也取决于设计,比如in77 D区。
整本购物指南从整体到封面到文字配色等,全都采用了极简风,因此,在平面导览页面,没有对品类进行色块区分也算是情理之中,要查询品牌位置的话只能从柜位号着手。
杭州来福士的设计语言则稍显繁琐,品类方面仅仅以零售和非零售进行区分,而在右侧包含了7种细分业态,虽然乍看之下色块丰富,与龙湖类似,但实际上它的检索方式与in77更接近,因为与其判断品牌是否零售,再去找色块,多一轮思考过程,不如直接去找柜位号更为方便。
杭州嘉里中心的设计方式又完全不同,其品类色块在全黑底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从业人员而言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商场楼层布局的“心思”,个人觉得是这几本购物指南中色彩视觉效果最佳的。
然而有趣的是,它的品牌罗列并非以楼层来区分(即每层单页放该楼层所含品类的所有品牌),而是采用了索引的方式进行排列,例如上图,服饰品牌全在其中,而他们分布在从B1到L4的各个楼层,也就是说,看全杭州嘉里的布局,需要将整个楼层导览完全展开才行。
这显然有违我们日常市调的逻辑,但转念一想,这个设计逻辑也许更符合消费者的检索需求。
我曾在14年写过一文《【杂谈】如何做好商场指南 SO EASY!》,在文中第一趴就是“能做索引就尽量做索引”,当时是看完各个商场的指南后,发现顶级商场都既有常规的楼层导览,又有索引,才得出了这个“见解”。
因此杭州嘉里中心这种只以索引进行呈现的导览方式,也并非没有道理。
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需要对一家商场了如指掌,多数情况下的诉求可能是
“这个商场服装有哪些品牌”而非“这个楼层服装有哪些品牌”;
或是“某某品牌在哪里”……
对于这两类问题,其实索引所提供的检索方式都可以相对更高效地帮助到消费者,因为ta可以先缩小范围,按品类找到自己所需,然后再对应到相应楼层找到店铺位置,唯一的缺陷就是需要把购物指南折页展开进行检索。
当然在很多现实情况下,ta都未必会去拿购物指南,而可以采用更多更高效且环保的方式,比如搜索大众点评,或者索性询问相关工作人员等。
因此原本让我觉得很“费解”的嘉里中心,在反复推敲后反而可能是这几本中实际用户体验最佳的案例。
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也没有产生定论,仅仅作为话题与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听到更多想法和见解。
这两种设计方式,实际上引导出了不同的用户行为习惯,就如我开头所说,可能各有利弊,但没有绝对的好坏。目前绝大多数商场,还是会以楼层来进行单页设计,我回家后找出了K11的方案:
此设计方案印证了我对单楼层导览的基本观点,以色块对应到品类,由品类扩散到品牌,简单粗暴简洁直白,这应该就是相对正确的“打开方式”了。
再顺便看个上海新开业的尚悦湾案例,也是类似的逻辑,但呈现方式有所不同,你在看的时候,是否能体会到大脑思考的细微差异?而这差异,恰恰都是每一个细节导致的用户体验不同,它发生在购物指南中,也会发生在微信公众号的菜单设置等各种用户交互场景中……
不同的商场都做着类似的事,都有购物指南,都有微信停车缴费,但流程体验却各有不同。想到天猫去年推出的“鲁班”海报设计机器人,如果购物指南也有模板,所有的商场都少了麻烦,但这种看似为了提高效率,却让各方少了思考机会的工具,其实也是蛮可怕的。
本文没有结论,只是觉得这个事可以不断地思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