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漂亮 | One ITC携手teamLab放大招
前不久在分享iapm近期调整动向时,文中用到了拟人手法来描述该项目——“如果把iapm比作一个人,他就像一个有优质血统但并非十全十美有点坏坏的优等生,往往散发出有别于纯正贵族的别样魅力。”
有趣的是,有朋友看到后让我试试用类似的方式描述一下新鸿基旗下在上海的另外几个项目,赶巧,本文主角迎来One ITC。但相对于单一项目而言,One ITC拥有更为错综的背景以及更为宏大的前景——毕竟在我个人心目中,ITC是要以“世界级”为标准而建的。
世界级的ITC
因此One ITC目前的角色,就如同一些“封王剧中正处于历练状态的年轻主角”,近期如《沙丘》中的Paul Atreides、《黑客帝国》中的Neo,你知道他有这个血统,只是在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希望ITC整体建成后能够迎来类似的升华。
抱歉开头起得有点高了,言归相对喜庆的话题——不知不觉中,One ITC已经迎来了项目的2周年庆,秉承着对新鸿基长期以来打造商业方式、逻辑和水准的敬意,因此从One ITC 2019年底开业伊始就保持着长期关注,并持续分享过关于该项目的进展。
相关阅读:
今年ITC除了主地块的建设外,成果方面主要聚焦在Two ITC的全面开业。我曾在招商尾声阶段分享过一篇《Two ITC进展探班报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一探。文中对ITC四部分地块有做了标注,便于大家更好地认知。
回到本文主角One ITC本身(也就是上图“1”区域),即使今年在疫情后迎来了新项目开业大年,但2019年的One ITC现在来看依旧是品质天花板之一,稳步经营的同时也不乏“暗潮涌动”,就在“Nice 2 Meet You”两周年庆典暨潮流艺术季之际,谜底揭晓——项目在“Co-FUN花园”的下沉式广场携享誉国际的知名艺术团队teamLab特别呈现了《花园里的巨石群》交互艺术作品。
“巨石群”会绽放一年四季的各种花朵(据悉上海市花白玉兰也将呈现在作品空间),通过1小时的时间来不断循环呈现它们从诞生到凋零的过程。
其交互机制在于,作品不是将预先制作好的影像进行放映,而是通过电脑程序实时绘制而成,简单而言,作品的图像会受到观赏者行为举止的影响并持续发生变化(这点相信熟悉teamLab的朋友不会陌生)。具体到《花园里的巨石群》,当人们在巨石附近移动时,花朵会凋零飘散;当人们静止站立时,则会尽情绽放。
巨石群上还会有水流下。当人们靠近时,水的流动会发生变化,吹散花瓣。
我有幸第一时间前往欣赏,虽然在创意方面《花园里的巨石群》与teamLab Borderless Shanghaide的《群柱/ The Columns》有异曲同工,但当我站在Co-FUN广场上、下到下沉式花园、甚至在一旁的餐厅中,以不同的视角和心态来感受One ITC带来的这则完全呈现于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还是颇有感触,结合我对新鸿基的偏爱,很多感受一一分享。
关于艺术作品的选择
首先来聊一下作品本身,之所以在圣诞新年季选择这一案例来进行单篇分享,是因为我个人对这类具有现代都市摩登感的艺术装置情有独钟,在此之前,上海市场不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案例,例如曾短暂呈现在南京西路石门一路路口朱利安·奥培的作品,其巧思均在于作品内容本身与都市街景的完美融合。
One ITC的《花园里的巨石群》,在载体表现形式上,也是通过现代化多媒体装置进行呈现,其内容与“花园”选址契合,虽然虚实结合、但逻辑自洽,为往来路人和消费者带来具有动态且千人千面的观感,是这类作品的特性也是我个人喜爱的原因。往大众偏好来说,近几年较为风靡的L型屏裸眼3D作品某种程度上也具备这类现代摩登特质。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作品,如果你以“我看到过”或者“被种草”这类单一时间维度的心态来看待,对于艺术展比较适用,但对于这类在公共空间展出的完全对外开放的作品而言,它对城市界面提升的价值作用更甚,我们可以尝试跳脱出“打卡”特性(因为我相信很多读者朋友对于teamLab本身是熟知的),把视野向外拉伸到城市公共空间的提升,这类作品的存在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商业项目附加值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并非简单地选一尊雕塑立在街角,更在于其逻辑自洽,某种程度上说,对于艺术品的选择和商场招商定位等逻辑方向是融会贯通的。
关于Co-FUN花园
在One ITC刚开业时,我就有注意到该项目在指示牌上有露出“Co-FUN”的标识,当时我的理解有误,本以为这是基于该项目相对比较特殊的“h形”动线,给予东侧也就是美妆区域那一侧的位置做了命名,以期通过主题区域的内容规划起到目的性消费的引流作用。
但实际上Co-FUN指的是商场“h形”结构围成的中部开放式空间和LG1下沉式广场花园。但如果说仅仅是为公共空间做主题命名,那对于见多识广的消费者而言,是很难在情绪上起到触动作用的,因此需要尽可能发挥出空间的潜能,激发花园活力。从商场打造维度来看,则是把“h形”动线的东西两侧从原有的线型“动线”融合为一整个“面”,让消费者有更多理由到达室外广场,从而再前往到商场更多区域。
开业伊始,Co-FUN花园仅是绿植空间,甚至未设置步道,只能说为周边餐饮商户提供了亲近自然的休闲氛围。
此后应该是在去年中秋期间,项目开始有意识地在自然空间中增加装置型内容。
再到如今更高规格艺术作品的引入、步道的设置,不同时期的场景画面也是项目公共空间进阶的记录。
我觉得在这方面,One ITC是在商场品牌招商之外需要发挥出现代化商场运营能级的,引入teamLab作为标示性事件,其作品本身当然自带号召力,之后若能在软性活动内容上进行更多的辅助,那“Co-FUN”才能真正“FUN起来”,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长期主义
如果没有看到关于《花园里的巨石群》作品的官方介绍,我很难想象它筹备了24个月完成,也就是说,大约在项目刚开业时,开发商就已经着眼于对于Co-FUN花园的打磨计划,是将其作为主题区域命名打造的回馈。
某种程度上它是新鸿基“长期主义”的缩影,也是业内外同行、商业爱好者对集团旗下项目包括ifc、iapm甚至刚改造完的中环广场的一致评价,尤其体现在商户招商方面,尽可能避免“折中主义”和“短期利益导向”,只求能输出符合商业逻辑的调整方案。
开业才两周年的One ITC在商户调整方面尚未有机会体现这一特性,我会持续关注,但对于ITC整个项目以及One ITC目前的使命而言,如同我文头用到的“拟人”手法,好戏还在后头,希望新鸿基、One ITC能够继续践行这一在现今行业中难能可贵的精神,我们作为观察者、消费者、爱好者虽然望眼欲穿,但值得等待和期许。
关于商圈推动
优质开发商打造的标杆项目,能打破商圈甚至是城市商业的平衡和原有格局。
目前的One ITC,只是“完全版”ITC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已经凭借顶级的招商定位,给上海标志性的核心商圈——徐家汇商圈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虽然在实际的选址上,该项目并非位于徐家汇核心路口,但ITC对于商圈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扩容和延展;置于核心位置的多个原有商场来说,则如同来自同行的助推。也正是在One ITC开业后的这两年中,徐家汇商圈天桥逐步对外启用,商业内容也日新月异……这些在时间点上可能是巧合,对于整个商圈更新来讲,又几乎是必然。
One ITC的启幕,已从一侧打破了徐家汇原有的“舒适圈”格局。而之后ITC整体的建成,则必然又将会从本质上重塑我们对于徐家汇商圈的刻板印象,甚至使其重心偏移。
但在此之前,One ITC自身也需要在已拥有优质品牌商户内容的基础上,带来更多现代化以及多元化的市场营销和运营手法来保持活力,毕竟如今上海商业市场的多点开花以及竞争压力可真不容小觑,希望“商圈里的ITC”能像“花园里的巨石群”一样不止漂亮且稳固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