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几天,朋友圈被他们刷屏

Oink 万达电影生活 2022-05-11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Oink

人总该比电影更多元,更包容,更悲悯



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正在进行中,别看这个年轻的电影节刚刚两岁,但在贾樟柯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和影响力。


在这个初秋时节,古城平遥吸引了全国上下无数影迷的目光,国内外媒体记者蜂拥而至。


图片来自微博@平遥国际电影展


不仅电影宫升级改造、软硬件配套设施焕然一新,影展的内容板块也更加明晰。


除了佳片展映,更多的还有学术交流和产业促进,突出关注青年导演,扶持国片和本土电影。


在氛围上也更加自由轻松,如市集一般颇具特色,甚至影迷可以在电影宫中偶遇大咖导演和大牌明星,互动性和参与性极强。


图片来自平遥国际电影展官网

 

影展共计十天,其中重磅的学术活动就有十场。


这有不中断的大师班、论坛、对话,细细听来,受益匪浅。

 

小万家族的成员们在专访、观影等紧密的行程中,挤出时间,分头行动,参与到了本届影展的绝大部分学术交流。



今天,就由小万家族的@Oink 为大家分享当中最重磅的几场。


看完后大家会明白,再厉害的电影人,兴许也有过与你我相似的过往



杜琪峰:要有视野与热情 


 

“2018卧虎藏龙东西方交流贡献荣誉”,杜琪峰不只是担得起。

 

这次影展,不仅带来了《柔道龙虎榜》(2004)修复版的全球首映,还带来了杜琪峰关于“作者类型片的创作与思考”的谈话。


图片来自微博@贾樟柯

 

杜琪峰这部致敬黑泽明的电影,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

 

拍摄那会儿,香港受到“非典”影响,经济不大景气,杜琪峰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香港的朋友得到加油以及鼓励”。


 

他也表示,《柔道龙虎榜》“挺接近我所理解的电影的世界”,通过这部电影,大家会看到他的世界。

 

而他看电影的世界也非常简单。“一个是比较个人化的设计,另外一个就要看老板和商业方面的考虑”。


截图来源于微博@平遥国际电影展

 

在他的电影世界里,“时间跟空间都是很重要的”

 

“关于动和静,我不停地在思考,我觉得很难用正常人的动态来去衡量这么一个过程。”


图片来自平遥国际电影展官网

 

想当初,杜琪峰做导演只是为了谋生,却在入行后“开始喜欢电影”。

 

第一部电影《谍血黄埔滩》(1978)后,杜琪峰曾认为自己是在“滥竽充数”。


图片来自微博@平遥国际电影展

 

直到1996年银河映像成立,他才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导演,一个作者

 

“那么我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导演,并且我也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导演”。


图片来自微博@平遥国际电影展

 

站在如今的高度上,杜琪峰面对年轻导演,指出两样非常必要的东西,一个是视野,一个是热情。

 

“没有这两样东西是没有火花的,你也不可能坚持下去。拍一部两部电影十分简单,但其实拍电影是需要终生的投入,代价是非常大的。如果是终生的投入的话,就需要大家能够忍受得住一些痛苦,以及有足够的决心。那如果是玩票性质,我觉得之后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李沧东:要找到有效沟通的方法 

 

 

在“平遥之夜”,李沧东同样获得了“2018卧虎藏龙东西方交流贡献荣誉”,实至名归。

 

虽说他执导的长片只有6部,但《绿洲》(2002)、《密阳》(2007)、《诗》(2010)等等电影一摆,全是享誉全球的。


 图片来自微博@平遥国际电影展


在《诗》推出八年后,终于有了《燃烧》,而这,也是本次大师班讨论的重点。

 

李沧东透露,在过去八年里,他“一直通过创作在思考”,思考如何通过电影与观众进行更好的沟通,以及当今社会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图片来自微博@平遥国际电影展

 

他发现,人们普遍处于一种愤怒的状态,因此想进行深入探究。

 

如何拍摄愤怒题材的电影,他与编剧吴正美写过许多剧本,后来日本NHK电视台建议他改编一些日本短篇小说。

 

吴正美选了村上春树的《烧仓房》进行构思,看似没有关联,但内在与愤怒有许多联系。


 

通过电影化处理,“李钟秀有没有烧仓库”、“海美有没有消失”这些疑问,可以延伸到对生活的思考上去。

 

比如,究竟什么是生活?我们看到的是否就是真实存在的?生活中的困难到底是什么?这些都是“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李沧东始终强调,要知道通过电影来与观众进行沟通的方法,要坚持自己的初心。

 

拍摄电影时,李沧东经常嘱咐演员不要演戏。

 

“我希望比起指导他们说如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情感,我更希望他们能够自发通过自己内心的理解,还有自己的感悟来表现。”


图片来自微博@平遥国际电影展

 

进而,演员可以“演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只有自己特性的角色,而不是在大街上随处可见、非常普通的角色”。

 

往往,演员会有非常强烈的表演欲望,所以在理解人物与人物感情时非常困难。

 

导演需要在演出时帮助演员,减免外界干扰,对此,自己也要避免“陷入对角色的理解,影响演员对角色的阐释与发挥”。



回顾“出道”经验,李沧东也相当坦诚。

 

他曾是作家,但觉得“有很多作品写得不好”,于是“晚上辗转反侧写不出一句话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有人来代替我,把我头脑中的想法表现出来就好了”。

 

而当导演显然能满足这个心愿,让他不用再在无谓的动脑筋上花费过多心思。


图片来自微博@平遥国际电影展

 

获得比当作家更大成就的时候,他也就能跟更多观众分享想法,于是,思考的侧重点便转变为如何达成有效沟通。

 

这也是他在长期拍片过程中探索的主题。

 

 

徐峥:要迈出第一步 


 

第二场大师班,请来了涉足电影多个领域的徐峥。


“与新导演同行”这个课题,太适合他来主导。


 

回顾源头,徐峥提及小学三年级时被老师选去出演独幕剧,跑遍了上海的少年宫。

 

这个神奇的经历,让他萌发了对表演的浓厚兴趣,于是从少年宫、青年宫的戏剧组,走到了上海人艺的剧社。

 

再后来,虽然北影、中戏都没考上,但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录取,让他得以延续表演的脉络。


图片来自微博@徐峥

 

毕业后有三年时间,徐峥就泡在8个话剧中。

 

后来《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的导演程耳找他零报酬演了自己的毕业短片《犯罪分子》(1999)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徐峥的处女作有口碑,却不能引来电影拍摄的机会。


但在他回归话剧的时候,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2000)给他带来了知名度,也带来了话剧票房。


 

也正是电视剧的拍摄,让他有了“一种不满足的感觉”,在现场就会思考某些戏可否换个方式来拍。

 

之后徐峥也参与了《疯狂的石头》(2006)、《爱情呼叫转移》(2007)等电影的拍摄。


《疯狂的石头》剧照

 

电影越拍越多,他则在与青年导演的交流中,发觉自己可以成为“导演和制片人中的一个桥梁”、“两方面都信任的人”,好给导演一点点帮助。

 

“在一个剧组里面,在一个创作工作里面,如果你成为知道最多的人,或者是想法的发起人,你自然而然就变成一个导演了”。

 

导演“其实是一个负责生产的人,他更像一个厂长,他很清楚每个部门应该怎么样工作,该怎么样组织大家去干活”。


 图片来自微博@徐峥


剧场出身的徐峥,曾经感受过工种界限的模糊,而当他对如何呈现故事越来越有想法后,转为导演就是一个很自然的过渡了。

 

现场他也指点年轻导演,“每个人都要迈出第一步”

 

可以说,拍摄《人在囧途之泰囧》(2012)前,徐峥“在很多电影里的工作已经是超过演员的工作”了。


 

而当他需要同时担当监制时,也会“尽最大可能提供想法和建议,但最终的拍摄决定权还是交给导演”。

 

很多人好奇《我不是药神》的创作过程,徐峥透露,起初是编剧韩家女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故事,改编成剧本,给了宁浩的公司。


 

常靠剧本助眠的宁浩不仅一口气看完,还把枕头哭湿了。

 

于是他找来徐峥商量,初步敲定这位男主人选,而后又找来文牧野担当导演。

 

而剧本经过几次方向调整,白血病的背景已被改掉,为的是让它的“弧光更大,跳得更高”



在监制分工上,宁浩负责前半段的开发,徐峥则负责拍摄与后期宣发。

 

完成一部佳作不易,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徐峥解惑时说:“如果你要拍一部电影的话,你要先把那部电影浓缩成一句话。”

 

接下来才是不断扩充,这时候,大可挑最感兴趣的部分先下手。

 

直到有一天故事足够完整、能够讲述,再去发展为剧本,这样,才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其他声音:要从零开始 


 

刘杰(《马背上的法庭》《宝贝儿》)认为:“最好的表演要跟电影浑然天成,是动人的。”


来自微博@新浪电影

 

而第一次当导演时,演好“导演”这个角色也很重要

 

打个比方说,你一定要给别人信心。你不要让演员觉得你是很可以商量的,你心里没底,那他当然就来指导你。如果你还没想好,你可以先发一个无效的命令让他们先忙起来,然后你可以有机会在旁边慢慢想。这很有效。

 

韩杰(《Hello!树先生》)觉得:“表演最大的魅力,是除了表现人性的种种特质,还有人性之外对这个世界更深的一种触探,那个是没有边界的。”


来自微博@新浪电影

 

而所谓“电影脸”,是指演员“身上有特质”,或“内在有一种生命感,你觉得他在表达一种生命的特质,通过银幕能传递给观众”。

 

李梦(《天注定》)说,最好的表演“就是从‘我’走进角色内心的过程”


来自微博@李梦VIVIEN,中为李沧东,右为李淳

 

所以,“可能我们需要勇敢一点,去突破自己原来的界限”。

 

什么电影都好,“你都要告诉自己,你要放下你的过去,然后你要忘记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你要让自己从零开始”。


来自微博@平遥国际电影展,左起为贾樟柯、李梦、韩杰、刘杰

 

很多电影人都提到初心、清零与出发,而你们,想过迈出第一步了吗?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Oink往期文章】

点击即可阅读


不要吧,这么好看的剧要完结了?


近期最高分电影,看到就是赚到


《药神》后,姚晨马伊琍再次演绎现实题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