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土味特工片,还能再尬一点吗

Noodles 万达电影生活 2022-05-13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Noodles

天下的影虫,都从蚀蛀全世界的电影开始



上映一个月,票房2200万,豆瓣评分3.7

 
一部请到了《生化危机》系列女主角米拉·乔沃维奇加盟的《素人特工》就这样惨淡收官。


本片的编剧&导演是袁锦麟,六年前跟刘德华合作的导演处女作《风暴》内地票房过3亿;
 
他也是入行超过二十年的香港资深编剧,写出过《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和《捉妖记》。
 
有这样过硬的资质和代表作,按理说不应该拍出一部这么低分的。


况且,据导演所说,《素人特工》的制作成本更大,“总共有15001600个镜头需要后期处理,特效前后花了差不多九个月,比《风暴》多了一倍”。
 
但事实是,无论剧情、角色还是拿来吆喝的视觉特效,《素人特工》都远未达到预期,整体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比《风暴》还差了不少。


那么,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小万私以为,除去种种外部原因,《素人特工》首先在题材选择上就走了一招险棋,轻易去碰了国产类型片的一大雷区——特工动作片

说起特工动作片,我们会直觉地反应到007》《碟中谍》以及《碟影重重》等闻名全球的招牌系列,包括更加年轻时尚化的《王牌特工》系列。


在此影(诱)(惑)下,国内导演难免跃跃欲试,因为古装武侠/历史/魔幻大片已然拍腻,他们心里好像在说——“是时候该与国际接轨了。”
 
可是,现实情况呢?
 

2013年,一部打出全明星阵容、全球取景的“华语特工动作大片”《天机·富春山居图》华丽丽上映,以引发全民吐槽的“反口碑”路线成为了暑期爆款,豆瓣2.9,票房超3亿,一时成“奇谈”。
 
一边被骂一边收钱,没曾想新世代下的国产特工动作片竟然就这样畸形上路了。
 
此后五年里,一批模样相似的国产同类型电影接连上映,但豆瓣评分大多数平稳地维持在了5分以下,比如:
 
《王牌逗王牌》,3.3分(2.6亿)
《侠盗联盟》,5.2分(2.4亿)
《欧洲攻略》,3.5分(1.5亿)
《胖子行动队》,4.2分(2.6亿)
 

若说这几部电影尚能在低分烂片的劣评中揽下过亿票房而稍微挽留颜面,那么到了《素人特工》时就已彻底透支信誉,在票房和口碑上都结结实实地摔惨了。
 
电影是高风险产品,成败背后也有方方面面不可控不可预知的因素,所以复盘谈不上,但小万觉得完全可以从最切身最直观的观感上为这些影片寻找一些共同点。
 

而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应该没有比“”和“”更合适的了。
 
国产特工动作片难脱土味和尴尬已成事实,其中,山寨高科技风光宣传片土豪心理风格乱搭等通病体现地最明显。


 一一来看。从半个世纪前开启的007系列开始,层出不穷、眼花缭乱的高科技装备便成为特工动作片的一大卖点。
 
但展示高科技,既需要硬科技实力做基础支撑,也需要想象力。
 
而国产特工片中在这方面更多是在走山寨路线,把好莱坞大片中出现的新奇玩意照搬一遍
 
比如不知从何时起,只要涉及到信息分析就一定要用全息投影

妮妮OS:听说很多人都学我?

特工必组队(参考《碟中谍》),而队员中要有一个科技宅或黑客高手,然后噼里啪啦地自由读取各类机密内容。
 
《素人特工》里,王大陆和张榕容乘坐的汽车座驾在紧急时刻化身变形金刚,然而一番复杂变形之后却出现了马桶吸一样的“双脚”。


其实这个场面有童心也有想象力,但特效总透着别扭的山寨塑料感


走马观花满世界跑的“风光宣传片”模式曾在《富春山居图》被用到了“极限”。

正片开场仅几分钟,场景和人物便已在4个外景地——迪拜、台北、杭州、东京四座城市之间切换了好几轮。
 
之后的同类型片也无一例外地都要世界周游一番,好像不去趟欧洲、不打卡一下欧洲名地标就对不起整个剧组一样。
 
这是认真的么?

比如《素人特工》这次飞到了文艺之都布达佩斯,《侠盗联盟》在戛纳布拉格,《王牌逗王牌》和《欧洲攻略》都选择了米兰,后者还在罗马有大量取景
 
外景是漂亮了,可看电影不是看风景,剧情与角色还是要占第一位的,要不然观众看过即忘。

简单例子,同样拍迪拜塔,现在还没有第二部电影能超过《碟中谍4》。


造成风光宣传片这种单薄形式的一个原因是土豪心理作祟

小的方面体现在香车、美女、游艇、直升机、豪宅的必不可少,大的方面则来自一种制作者主观臆断刻意迎合的心态。
 
比如《天机·富春山居图》最初是一份商业计划书,而不是电影剧本。


影片的导演曾这样解释,“中国人看全球什么地方最新鲜?迪拜。迪拜什么东西最新鲜?七星级宾馆、哈利法塔,去啊。什么飞机最先进,A380对不对?肯定的,什么叫奇观?

这话并不恰当,就像假设人人都会喜欢吃鲍鱼海参一样,然后摆上一桌子喂个够,根本看不到对观众个体的尊重。

从没有一部电影可以容纳这么多的元素......
 
关于风格乱搭这一点,在杂烩了科幻、动作、夺宝、惊悚、室内装修、实景演出、乡村朋克、夜店、杂技、体操、轮滑、cosplay、击剑、捆绑等五花八门元素的《天机·富春山居图》之后,国产特工动作片已经在混搭这条路上收敛了许多。
 
但仍有一个“顽疾”留存了下来,那就是特别喜欢杂糅喜剧,确切地说是沙雕闹剧


比如经常让主角在耍帅、摆造型之外还要卖傻犯二,但谐趣是最难把握分寸的,一旦演员和情境失去平衡,观众感受到的只是尴尬,而非趣味。
 
《王牌逗王牌》中的黄晓明、《素人特工》中的王大陆、《胖子行动队》中的包贝尔与文章都被设计成此类角色,夸张的表情、动作以及刻意的搞怪让人很是出戏。
 

不是说特工片里不适合融入喜剧,国外很早就有用喜剧方式颠覆特工片传统的经典。

像《白头神探》(1988)《憨豆特工》(2003)等,近来的《女间谍》(2015)《王牌贱谍:格林斯比》(2016)也是典型。我们自己也有星爷那部打着山寨名义却做到创新的《国产凌凌漆》(1997)
 

喜剧是我们的优势,但怎么融进特工片里,还得琢磨一下,硬塞各种低俗无聊的桥段,怕是演员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另外,若说我们本土的特工动作片,最有代表性的其实是成龙主打警匪动作的《我是谁》《警察故事4》等(同样周游世界,但用紧张的动作戏抓人)

所以好莱坞那样的重工业模式是人家的传统,咱们没必要硬着头皮去追。
 
再次回到《素人特工》,记得导演袁锦麟曾说他有感于“中国电影需要英雄,更需要年轻的英雄”,所以“这部电影是一部拍给年轻人的特工电影。”
 

初心是好,追赶新潮流、挑战新类型本身也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舶来品而言,盲目照搬和模仿很有可能是劳心费力、渐失观众。
 
换个思路,花点心思用点巧劲可能比单纯砸钱更有惊喜。还是继续期待下一部国产特工动作片做出点突破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Noodles往期文章】

点击即可阅读


《哪吒》争议的背后


帮彭于晏谷底翻身的导演,这次痛揍生活


《寄生虫》10个关键细节,帮你理解年度神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