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任正非对财务人员的四点要求

马靖昊 马靖昊说会计 2022-08-06
小福利发送“804”获取为您定制的财务日历

收听文章音频

(一)

【任正非对财务人员的四点要求】

1.财务如果不懂业务,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

2.财务必须要有渴望进步、渴望成长的自我动力;

3.没有项目经营管理经验的财务人员,就不可能成长为CFO;

4.称职的CFO应随时可以接任CEO。


总结成一句话,财务人员应融入业务,要积极参与项目管理、经营分析、预算决策。


奋斗者陈宇翔:在民营企业届,很多时候财务人员是排除在决策层之外的,更多是具体财务工作实操,没有机会或者缺乏条件接触广泛的业务和项目管理。

汉舟:此言差矣,是不是把你带进决策层,你觉得决定因素只是老板个人的喜好吗?你自己能力如何,能否取得老板的信任,我觉得这个才是决定性的吧?


宁静致远jizny:你给他们(指领导)说经营管理,他们总觉得自己高的不行,对你所说爱理不理,指具体事,没人当回事,还光指责财务不能马上、立刻给他钱,正常扣税给的少了还不愿意,连问个为什么都不,只让财务为他服务,不说遵守财经纪律、规距,这是国有企业某些领导和管理环境。

马靖昊:只要是优秀的财务人员,决不会被排除在决策层之外,现在大型央企已经出现CFO晋升为CEO的趋势,有一项研究显示,截止2016年夏天,在位列财富500强或标准普尔500指数的671家企业中,有7.8%的CEO是由CFO升任的。


(二)

【第二个会计恒等式:会计=经济真相+计量差错+偏见】这是哈佛大学商学院会计学教授Eddie Riedle提出来的,它告诉我们,会计旨在反映经济真相,但它不可避免地被"计量差错"和信息提供者的"偏见"所影响,会计实际反映的是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会计反映的不完全是经济真相,与经济真相是存在差距的。


瘌隆赛大腿:新等式,新思想。但事实如此。

聚容斋主人:这样看,会计就不是科学了。 因为真相,是永远无法达到,只能无限接近。而没有真相,也就不知道差错多少,更无法衡量偏见。

马靖昊:我从不认为会计是科学!可以说,近代会计走上了一条可怕的歧途,在貌似核算精细、准确的幌子下,走得离科学越来越远了,乃至于被人戏谑为"艺术"、笑为"魔术"、咒为"巫术"。


(三)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与库存商品之间的关系


1. 制造费用


(1)概念:是指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等,是构成产品成本的一部分。
(2)性质:生产车间制造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由产品来承担,构成产品的成本,属于成本类,作为存货的构成部分。虽然有“费用”两个字,但不是费用类账户。
(3)账户设置:“制造费用”,成本类账户。
(4)应用:先归集在“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表示未完工产品的成本,完工后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账户。



2. 生产成本


(1)概念: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等。
(2)性质:生产车间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直接材料和制造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人工,由产品来承担,构成产品的成本,属于成本类,作为存货的构成部分。
(3)账户设置:“生产成本”,成本类账户。
(4)应用:先归集在“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或由“制造费用”账户贷方结转的成本,表示未完工产品的成本,完工后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账户。


3. 库存商品


(1)概念:是指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2)性质:已经生产完工并验收入库的商品,以出售为目的,作为存货的构成部分。
(3)账户设置:“库存商品”,资产类账户。


4.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与库存商品的关系


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成本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先要归集到“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再结转到“生产成本”账户中去,产品完工后再结转到“库存商品”账户,表示完工产品的成本,都是存货的构成内容。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库存商品”

(在产品)      (在产品)     (产成品)


梁觉非:马老师您好!在微信关注您已久,一直很喜欢您,您对当代会计尤其是对于青年真是有变革性的影响,想请您来对外经贸大学给同学们聊聊会计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您,我也是会计专业的学生,看老师微信的推送收益良多,也经常给学弟学妹们推荐您的文章,不知是否有幸请到老师来校指导交流!

马靖昊:好啊,前几年贵校也邀请过我,但我一直没抽出时间前往,今年,如有机会,一定去贵校与青年学子们交流!


(四)

【长期资产的减值不允许转回去一样可以操纵利润】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按准则的规定不准许转回去了,但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在亏损时还要洗大澡,让它“一次减个足够”呢?


其实在亏损时多计提减值有两个好处:

1.可减少以后年度的折旧摊销费用,为盈利腾出空间;

2.为未来盈利作储备,当处置这些资产时,由于减值准备的转出,会导致其账面余额小于市价而盈利。


这实际上只是一场数学游戏:比如今年实际上亏了一个亿,但为了让它亏了够,通过资产减值再让它亏3000万,实际上,这3000万是在未来亏的,但提早到了今年。未来是不是就少了3000万亏损,相应就多出了3000万的盈利。


珠友2013:会计马大拿十年潜心研究,颠覆传统,著成独孤九剑, 百万粉丝一月仔细研读,如痴如醉,练就九阳神功。

马靖昊: 本人很用功,已成习惯了,但也经不过这么夸我啊! 


(五)

三张报表的性格与关系:资产负债表总是不甘于平淡,喧嚣着要配合利润表风花雪月般的浪漫,它们是难舍难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现金流量表本分实在,讲述着柴米油盐的故事。 


材料先生:马总的理论已经走火入魔了,太经典太贴近生活了。

马靖昊:它们就是这样的关系。


用精炼的语言阐述深刻的财务逻辑,如文章得到您的认可,希望您看完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不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一路陪伴,一起地老天荒,谢谢。


推荐阅读
小福利,发送“804”获取为您定制的财务日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