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单程4小时,3年风雨无阻!北京退休老校长,太行深山支教,他说——

北京日报 2023-06-07

初夏时节,在占地2343亩的京冀协作扶贫项目河北阜平硒鸽实业有限公司内,又一群小硒鸽诞生了。可别小看这些小硒鸽,它们早已名声在外,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

北京从2016年起陆续对口帮扶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保定3市23个县。4年后,这2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3%。


如今,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市,已经变身首都“后花园”。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京冀两地,在新征程上携手前行,心贴得越来越近。

北京扶贫协作项目阜平县硒鸽实业有限公司鸟瞰图。

又一批小硒鸽诞生了。李俊军摄

手机成了村民新农具

近日,河北省赤城县新一批绿色蔬菜进入北京超市。想到绿油油的蔬菜端上北京市民餐桌,已回到北京市海淀区工作的赵可欣慰地笑了。

2019年,赵可主动报名去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主管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赤城距离北京只有两个小时车程,怎么会是国家级贫困县呢?为了弄清个中原因,一到任,赵可就跑遍了赤城的18个乡镇。

“赤城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蔬菜、水果品质特别好。但是,产量低、没品牌、没销路,在北京一直没有打开市场。”赵可说。

为了帮助赤城贫困村的蔬菜走上北京市场,赵可把北京海淀区的优势资源全拉过来了。从蔬菜的检测、品控、商标,到包装、运输,全方位对接帮扶。他还帮助赤城企业与北京各大商超、机关食堂、工会组织联系销售,让赤城生态红谷米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了线上销售。

疫情期间,赤城的农产品一度滞销。赵可自己上阵,走到田间地头直播带货。不到3个小时,累计观看人数超过50万,滞销农产品销售一空。

尝到了直播带货的甜头,赵可开始手把手教村民使用手机这个新农具。渐渐地,村民感受到了这个新农具的好处,纷纷学会了通过手机与网友互动,销售农产品。2020年赤城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5.11亿元。

在赤城京赤科技示范园区,赵可和团队积极支持建设物联网项目。这个项目辐射全县18个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了专家与农民零距离、技术与田间零距离、生产者与消费者零距离。北京挂职团队请来了北京科技特派员张会臣,对赤城农业种植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其他农业专家通过物联网判断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问题,并实时给出解决方案。农业技术人员组成了“菜师兄”专业团队,负责农药喷洒,在降低农户施药成本的同时确保有效性和降低农药残留。北京科技助力,保障了赤城蔬菜的高质量生产。

给受援地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宏宾,你们帮扶的那个阜平职业学校今天又签约了一批合作项目,有北京大明眼镜股份公司、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首农大厨房,都是北京的企业,职业学校的孩子毕业后不愁找不到工作啦。感谢你们当年的付出啊。”一大早,3年前已结束挂职回到北京工作的西城区干部王宏宾接到阜平县副县长仇金龙的电话。亲切的称呼、真挚的谢意,传递着阜平人对北京挂职干部的感情。

2016年京冀签订帮扶协议不久,作为西城区帮扶阜平的第一批挂职干部之一,王宏宾来到阜平县经济开发区担任副主任。他很快发现,开发区招商渴望非常迫切,但连起码的招商政策都没有,成果更是凤毛麟角。

王宏宾主动承担起这项工作。经过4个多月奋战,他和同事们提出了包括土地、税收、人才等六大方面的招商政策建议文本。阜平县经济开发区由此成为当年保定市20家省级经开区中率先推出招商政策的一个。

出台招商政策固然可喜,但王宏宾明白,没有本地干部参与,扶贫就不能算成功。如何给受援地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怎样让贫困地区一线干部经常“充充电”?这是王宏宾在阜平县时经常思考的问题。

“从长远看,乡村发展的关键还是要靠本地干部队伍和人才。”王宏宾深刻领会到这一点——把人的能力提升上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变“输血”为“造血”。

王宏宾一方面请北京的干部到阜平来做培训,另一方面组织阜平的干部到北京学习。但没想到,这事推进起来困难重重。当地不少干部觉得“北京的经验对我们不适用”,培训时干部的安全如何保证、车辆怎么调派等问题都需要解决。面对困难,王宏宾没有退缩,坚持“请进来、走出去”,3年内累计为阜平培训干部160余人次,培训教育管理人才、教师人才近3000人次。

城南庄镇一名干部到北京参观西城区政务服务大厅后,对大厅的12个窗口一站式办理印象深刻。不久,“一体化政务服务”就在城南庄镇落地,以前群众跑多趟才能办完的事儿,一次就全办了。

2020年2月,阜平县成功脱贫摘帽。王宏宾说,把贫困地区的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就得走进他们中间,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未来着想。两地人的心,越靠越近。

北京老校长深入河北深山区支教

“了解红色故乡,传承红色基因,让子毅学校的孩子们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地快乐成长,是助力推进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和‘老校长下乡’工程的应有之举。”前不久,在“薪火好少年 奋进新时代——京冀牵手关心下一代主题教育”活动上,北京市“老校长下乡”代表、原北京市西城区退休老校长李亚明向阜平学生赠送了他策划编写的校本教材《太行深处的红色土地》。

2018年8月,李亚明接到区里转发的《关于选派退休人员参加“老校长下乡支教”的工作通知》。支教工作地点是河北省阜平县。李亚明很兴奋,因为早在还没退休时,他就特别想到河北山里的学校看看,为孩子们做点儿事。

当晚,李亚明在地图上查找阜平县所在的地理位置,然后打开手机通过导航查看支教的学校——“阜平县台峪乡子毅学校”,但是没有找到直达的公共交通,要去支教学校需要多次换乘不同交通工具,且用时太长、极为不便,李亚明决定自己驾车前往。

阜平县是太行山著名的革命老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全县30%人口只有初中以下学历。子毅学校处于阜平县的深山区,道路崎岖,多盘山道急转弯,每次从北京驱车前往,单程就需要4个小时。可3年来,年逾花甲的李亚明风雨无阻。他说:“不管山高路远,我都要去,因为那里的孩子们需要我!

每次到子毅学校教育扶贫,李亚明都会在学校住上两天。早上5点起床,早饭后,立即开始一天的听课评课工作,晚上参加教研组会,帮教师们批改试卷和作业……凳子又凉又硬,李校长携带的小垫子从厚变薄,两鬓的白发也越来越多,但他的支教热情丝毫不减——不仅自己来支教,还呼朋唤友捐助子毅学校,助山里娃有了第一套校服,为教师建立了“阅读角”。在他的全力帮扶下,子毅学校焕发勃勃生机。

2018年11月,李亚明来到子毅学校教学点吴家庄小学,发现这个小院里,有幼儿园、一年级和二年级共十几名学生和3位教师,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李亚明为一年级的3个孩子上了一堂语文课——《小雨点》。他耐心指导每名学生大声朗读,通过学习“小雨点”勇敢找寻有花有草的地方,教育孩子树立自信,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始终是我最喜欢听的声音!”李亚明说。

5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有32位像李亚明这样的退休老校长深入河北省阜平、承德等25个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支教,其中16位老校长定期到阜平县的乡村学校工作。北京30余所中小学签署“手拉手”对接帮扶河北省23个教育贫困县协议。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 韩梅 王琪鹏【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刘昊

编辑:车社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