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完整版】全新解读国资国企改革2.0版发展指引

首席集团咨询专家 华彩国资透视 2022-08-0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坚持“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其中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是国资国企改革,过去我们做好国资国企改革主要是秉持着22号文,秉持着“1+n”多个文件,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路,这个路既有胡温时代的一些判断,也有习李新政的一些判断,主要是解决历史上国资委和国企存在的问题,以及产能过剩,结构过于滞后,运营质量过低,产业分布没有与国家追求结合在一起,产业结构不能支撑国家的创新等问题,种种历史的问题积压在一起。过去的国资国企改革在短时间以政策调整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用重大动作、用抓大放小的方式迅速把结构调整过来的这么一个强烈的追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过去的国资国企改革采用的动作仍旧会延续,这是最新领导班子执政的根本方法论,但是还是会重大变化。就这些重大变化,我们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国资国企改革九大维度。



国资国企改革九大维度深解析




1理念的转变——分配新哲学


分配概念新理解


在本次重大会议后,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改革2.0版本,国资国企改革核心理念会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建设强大社会。人民有信仰,社会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国家领导人之所以推崇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归根结底是把社会建设地更强大,建设处一批中产阶级,更为深远、更为持续、更为有力量,发力点更多,对全球资本吸引力更强,所能涵养的创新、消费、可持续性能力更强大,这是一个根本判断。


1、西方分配哲学


过去有种说话是中国有意培养两亿到三亿中产阶级,和已有的两亿中产阶级合并在一起,中国即有一半以上为中产阶级,这样社会就稳定了,这事实上来自于西方和资产阶级的一个判断。即按照西方的经验,打造中产阶级,让社会有一个压仓石,中产阶级渴望稳定,于是乎便带来社会的稳定。


自马克思以来一直在研究分配,即资本家赚钱以后,需分配给工人消费,工人消费以后,资本家就能赚钱,资本主义就能运行。但资本主义存在贪婪的一面,当资本家过于贪婪而不给工人分配的时候,工人就没有消费能力,进而就会发生产能过剩,从而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爆发后,导致一部分资本家破产,经历过破产后资本家才明白分配的重要性,在一段时间里会给工人一定的分配,有限改善工人待遇。但是贪婪的本质没有改变,不久之后,资本家就会变得更为贪婪,于是经济危机周而复始又会发生。资本家的这些判断都是来源于对分配概念的理解。


2、中国新哲学


国家领导人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分配很重要,如果把社会建设的更民主,弱势群体能得以发展,乡村能得以发展,扶贫能得以攻坚;如果社会公义公正问题得到扶持,党有力量,国有企业更好地肩负社会责任,打造一个不同与西方分配哲学的另外一个哲学。建设强大社会,社会建设强大起来了,创新就来了,消费就来了,稳定就来了,幸福感就来了,这是共产党执政以来对经济判断一个重大创新,这个创新表达为——对外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内可浓缩为强大社会。创新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国家建设,贯穿于其执政理念。因为中国的发展阶段不同,中国的国情也不同,在人民群众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一部分人带头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把中国经济发展起来是当时最适合中国发展国情的决策,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如果仍旧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对于说过去来说,这个做法有其合理性,那么现在来看,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就略显不足,本次大会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于是建设强大社会就成为我国发展的一次重要转型,这次是一次理念的转型,从西方分配哲学到中国强大社会建设哲学的转型,这次哲学走到强大社会是一个真正伟大的创新。


2秉持方针——消费经济与创新培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理论的重大探索与突破,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始终秉持以下几大重要方针:


重要方针一:从促进整个经济建设,从注重工业经济服务工业经济,走向服务消费经济、创新经济。


过去整个中国的制度安排、资源配置、社会建设,都是围绕着工业经济展开,工业经济已经过去,工业经济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完成,一个国家如果迟迟没有完成工业化,势必在全球经济循环过程中要处于弱势,要被各个国家剥削,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完成自己系统的工业化,那被大国剥削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印度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阿根廷、巴西几乎曾经崛起但又陨落了,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按照联合国统计,中国所有的产业门类全部拥有,是全世界产业结构最为完备的一个国家,目前我们基本判断完成工业化。


走到今天,中国发现必须把整个经济的核心转型为消费经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人民群众不仅要活得久,还要活得好,不仅要活出长度,还要活出密度,不仅要活出基本需求,还要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灵魂层面提高供给,提供超过西方公共产品供应,超过西方幸福感的中国梦、中国生活方式。


我们如果想要提供中国方案,想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必须要输出中国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之所以影响深远,只因为美国文化背后的美式生活方式,比如说战后美国人从阿富汗撤走后,阿富汗年轻人普遍都嚼口香糖、自轻,美国的生活方式悄然改变了落后民族的生活习惯,所谓普世价值观背后是生活方式的无形影响。


因此,中国提供中国方案就约等于提供中国的生活方式,现在看来强大社会、富足社会、美好生活,远远超过了西方的美好生活,这就是整个中国方案的精粹。所以整个经济的重心必须要转移到消费经济上,经济建设的重心越是转到消费上,就越能形成美好的中国生活,中国生活越美好,在全球就越能立稳脚跟、不战而胜,越能支撑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


重要方针二:与其用积极货币政策、稳健的金融政策,不如推进创新培育。


长久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经济建设,积极发钞,每年进行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我们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不可谓不稳健、不积极,但是我们仍然发现在全球竞争力有限,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真正在全球产业链的高端、核心段、命脉端、知识产权段被西方霸占,不肯轻易让出。与其在非关键端合作,不如推进创新培育。当然,这几年我们的国家也是这么实践的,比如说电动车、高铁、航母、北斗卫星的研发,中国自己拥有知识产权,自然而然就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控制权。


过去我们按照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的学说,在全球产业链切出一个分工,全球产业链要靠比较优势,做自己擅长的分工。全球分工这个理论事实在统一文化、统一价值观、统一社会制度下,大差不差,但是当社会制度还在竞争,你我本质上是敌我关系的时候,这时候产业链分工就无从谈起。


前不久有人在争论,为什么在美国硅谷,印度籍高管很多,中国籍高管很少?本质上是西方怕中国籍高管把技术搬到中国来,而印度籍高管即使把秘密弄回印度,印度没有充足的资本做不了创新,因此不怕秘密流失,中国则不然,中国人的模仿创新能力很强,过去经济实力不足,没有勇气打造创新经济,现在我们的经济实力足以支撑我们进行独立创新,例如北斗卫星,理论上美国已经为全球提供了全球定位系统,为何中国还要另起炉灶呢?不是很浪费吗?其实不然,北斗走到今天我们发现,依附于北斗,我们可以进行十万亿美金级别的创新,不仅可以维护国家安全,还可以把中国的防务产品、军工产品、民用产品全球化,最后构成中国生活方式和美国生活方式之间的竞争。


如果我们需要提供差异化的产品,那么我们的根技术必须是差异化的,我们开始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在若干创新源泉上进行创新,创新出把握全球若干源头的技术。这个创新培育要远比我们过去在财政上的积极有为(用发钞、金融体系的活跃和放开一定管制)更有意义,其档次也是大大提升。


3国资国企角色定位变换——从管资本为主走向五位一体承接者


在这样类似理论推动下,我们需要着重探讨国资国企在中国下一步扮演什么角色?即五位一体的承接者。下一步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还要进行整治、文化、生态、社会的全面建设。


围绕五位一体,国资国企不能仅关注销售额、正利润,国资国企要明白其角色定位,要为生态做哪些贡献,要为社会做哪些贡献,为政治做哪些贡献,为文化做哪些贡献,新时代为国企布置了新任务,国企以后的任务不再仅仅是经济建设。这样一来,大家会觉得一个阿里等于多少个央企,一个腾讯等于多少个央企,这样的算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国企承担的社会会责任,所做的基础设施,国企所做的民生工程、所做的超前投入,这种运作其实是民营资本、社会资本所不负担的,这也是中国模式的精髓,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国有企业充当漫长过渡带,政府作出规划,把规划转换成民营可介入的一系列机会,这中间需要很多转换,从行政到市场漫长的过渡带,即灰色地带的建设,需要进行提前投资,消费培育、技术培育、前瞻投资,投资后需要守长时间的沉默期,意味着投资下去长时间不产生回报,这种做法是社会资本所做不到的,这也是中国模式的精髓。国资国企在其中作用很大。


本次大会后,国资国企需更进一步在五位一体方面发挥更重要、更到位的作用,会明晰国企分为公益类、商业一类、二类的价值何在。不仅如此,任何一个国企,都承担经济任务以外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任务,这是纯粹的市场化公司所不能实现的,这就是国资国企下一步的定位。


下一步按照国家领导人的设定,还需设立自然资源与生态监督机制,换言之,很有可能设立资源与生态机构,和国资委并列但功能却不一样,这些设置更进一步围绕着强大社会的内涵展开,更进一步突显共产党运用所有的资源、资金、资产建设和服务于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决心。如此一来,国企改革观会发生一些变化,过去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是以管资本为主,无论国有民营,首先都要产生利润,新时代背景下的国企,除了极少数企业要做商业一类以外,商业二类和公益类企业会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角色。


4国资委七大角色扮演


国资委以后要扮演什么角色?国资委扮演以下七种角色:


1、管资本。通过管资本一拖三,延伸到抓改革,推创新,促产业。


2、全域国资经营。所有涉及国资的经营,都叫全域经营,例如道路、桥梁、隧道、宗教传说、设施、自然山川、河流湿地、岛屿、滩涂、区位优势、市政设施等无一不是国资。不仅需要经营好泛国资,还需要经营好全域国资。比如说上海即将在五个中心的基础上,要打造医疗中心,上海一旦打造出国际级的医疗中心,可见对强大社会建设是多大的一个加分项,这个对上海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3、作为弱管控的社会所有国资形态的综合管理者。即国有企业、股权、基金、债券等几类国资的有效管理,还有几类国资,当然还有一类例如楼堂馆所、市政设施、公园、绿地,这几类几乎是没有收益,但需要经营好这几类国资。如何经营好公园、大学、医院等公益型机构都是国资经营研究的问题,世界一流大学怎么建设,如何把中国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留学中心,医院怎么支撑,像上海的国际医疗中心怎么建设,公益机构人员如何招聘、薪酬发放、投诉处理、风险管理、专业建设、品牌建设,这都属于国资管理的新篇章。


4、重大金融风险的防范、社会风险的防范。


5、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督。


6、国有企业改革推进。


7、国有企业党建的推进。


国资委的这七个功能是不变的,而且会更创新,国资委以管资本促进改革创新,这都属于国资委的已有认知。这些都是在此次大会背景下国资委的新做法。


5国有企业以后角色定位——服务于五位一体


国有企业很明白的国家的形式,国企按照国家的规划进行布局,国家往哪里指,国企往哪里去。以资本布局满足国企的战略布局,以产业支撑国家的五位一体建设。


过去强调国企约等于经济,现在国企约等于五位一体,这就是一个很大转变,这个转变不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一个省而言,大约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国有企业是商业一类,剩下的一半是指向于另外四个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四个中心的建设,所以,国有企业的边界和职能会发生变化,即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一些非市场的工作,这是国有企业下一步即将发生的重大变化。


6混合所有制——把控关键环节,剩下全链条开放


22号文中特别强调国有企业的活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这必然会涉及到混合所有制。


目前我们狭隘地以为国有企业就是变卖一些企业、转掉不善于做的股份,重点讲一下控制力,控制力是什么道理呢?这就需要结合下一个所要讲到的问题,如何看待国家领导人提出来的混合所有制这个问题?过去我们都会很狭隘地以为混合所有制,包括国资委、社科院、省委省政府、国企、中央部分部门,认为混合所有制只不过是卖掉一些企业或者卖掉一些股权变现,然后支持本地改革,解决企业的困难,还有就是把国有企业不是很擅长的股份转掉,还有一些国企该进去但是没进去,国企设立基金以后投进去,把这些做法视为混合所有制,天津就是这么做的。其实不然,混合所有制实质上:国有企业必须要有控制力,又要有活力。


国有企业必须要有控制力,又要有混合所有制,这两句话是否矛盾呢?不是,恰恰是相统一的,按照国家领导人的概念,国企必须控制住对国家有重大影响、重要命脉的产业链,比如说食品、航空、军工、电网、油气、核工业、钢铁、化工等对国家命脉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国企要占有关键节点,要进行产能投资、产融结合、供应链控制、国际化、多元化投资,要在其他衍生端上和民营资本及社会资本合作,构成国企点住死穴、控制死穴、抓住关键点的局面。但是在全产业链的其他环节,需要与社会资本形成各种各种的合作和供应链关系,不再是过去的全产业链用股权的方式进入,全产业链上皆为重资产。国企要在最关键点、关键技术、壁垒上站住,剩下的衍生端上其他产业上合资合作,该控股的控股,该参股参股,该交易交易。这样一来,国有资本仍然在必须要有高控制力的产业链上拥有高控制力,但是资产力是轻的,具体的衍生端适合民营资本合作的,这个是国家领导人提倡的混合所有制。


占有关键环节,剩下的全链条开放,可以和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合作。什么叫关键环节呢?就是一定要在关键点上、死穴上、最需要有控制力的节点上拥有控制力,比如说检验、食品科技、风险管理、绿色产品溯源,这些产品需要控制,但是在榨油、流通这些环节不一定要占有,当然终端数据、面向客户的、中间容易被人下毒、造成污染的环节,需要用技术介入。只要拥有控制力,未必要进行漫长的操作和重资产投资。所以,国有企业到底和民营企业形成怎么样的分工界面,国企干什么,民营干什么,他们之间怎么合作,这是国家领导人对此轮中国模式的最大的一个探讨。


7创新——打造命运体与中国式创新


1、打造命运共同体


国家领导人提倡的天人合一观很厉害,主要表现为:对外睦邻、友邻、富邻、友好,要让邻居国家和睦相处,让其富有,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内要把国企高大上做强做大,名营企业的富强、开放、增值、活力回报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国家现任领导人的思想很强调对称,其思想有一个国际观,另外还有国内观,对外提倡各个国家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对内讲各个名族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各个省份之间的命运共同体。例如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川云滇黔湘汇、东北二次振兴、中俄蒙一体化,进一步讲各个城市间的命运共同体,通过轨道交通联系在一起。命运共同体可以进一步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和外资之间要有命运共同体。


其思想带有明显的串和突破边界的特征,所以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是个经典的学无所专的领导。学无所专就心无旁骛,比如说“亮独观其大概”,这就是学问,诸葛亮看书只读其大概便可指挥千军万马,而徐庶却一句话一句话背下来,结果徐庶指挥部队不力,因为他看书看得太细。所以其命运共同体学说,是我们解读混合所有制的一个关键。各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也可以解读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外资,要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构成混合所有制。


过去国有企业是一等公民,外资是超一等,民营是二等公民,个体户三等公民,乡镇企业好的是1.5等、差的3.5等,是个阶层社会,而现任国家领导人则不然。他认为以后就像搓麻一样,将其弄混后就无法分清楚等级。民营企业所控制的一条产业链当中,国有企业可以进去做配角;国有企业控制的产业链当中,民营资本、外资也可参与进来。这里的民营资本,现在我们还是视同于民营企业。下一步,比如说基金,基金进一步变成对某一个国有企业的PPP项目或其他这个产业类项目出资的一个母基金或者直接投资的基金,这样的话,这也是社会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一来,命运共同体这个学说就打开了。否则的话,它是狭窄的、封闭的、孤立的。


2、独辟蹊径、创新红利


综合“天人合一”、“五行循环”、“五位一体”,这样就理解为什么国家领导人特别崇尚创新,不仅“一带一路”是个创新、“京津冀一体化”是一个创新、“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个创新。共产党发现,每一次的创新,创新红利都很大。


全球越是围绕着美式规则运作,中国越是独辟蹊径,创新红利就越大。美式经济,即全球很多国家都作为美国输出危机、发钞以及作为美国产业链的分工者和美国低端产品的消费者,美式经济要求全球经济都养着美国。美国产业链越是对其他国家构成剥削,中国越需要跳出其逻辑,越能赢得伙伴,中国创新红利就越大。中国越是发现美式经济、美式规则、美国为主的秩序统治世界,中国越是造反有理、越有创新红利。


全世界党派和经济都是实践出来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是现有理论后有党,共产党它本身就是一个理论缔造的党,人类自觉实践出一个理论创造出一个社会,理论指导人类,本身就有理论高、档次高、系统强、道路清晰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每次发生一次重大变革,这个国家就能享受很长时间的红利,包括苏维埃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还获过诺贝尔奖,支撑了苏维埃联合体很长时间的发展。


中国目前发现需要再创新,中国的创新是高位创新,已经解决了发展过程过中,最可能造成障碍的社会不平衡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对外贸易壁垒问题、文化冲突问题等,中国韬光养晦,基本上形成了保持独立的与狼共舞的角色,中国属于多头获利,中国多元气质、复合气质是中共的一种成熟的表现。制度探索、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走到一定高度,可谓百尺竿头,这次再创新,高度就很高。所以创新是国家领导人治国的一个基本要素。


3、中国式创新


创新是国家领导人治国的基本创新——路径创新、社会运作创新(公共产品的提供、全球抢占规则制定权)、党和政府关系的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此轮大会精神中吐露出很大意味就是创新。


我们看到中共在高铁、航母方面的创新,殊不知,我们在路径创新、党与政府关心方面创新、政府管理模式等方面也在做系统创新,包括省管县的进一步探索,相似功能的乡镇合署办公都是经典的政府管理职能的创新。其中,国有企业如何作为创新载体来发展,国企被赋予了创新任务。国资委做了创新方案总路线图,每一个国企分领创新任务,中国上有顶层设计,下有各个企业分领基层首创的任务,最后集成首创试点完成后,拼装成社会系统创新,这种做法全球罕有。这种做法能够准确完整的被社会所领受,包括被街道所领受。此外,深圳模式、浦东模式、天津滨海模式就是这么出来的。循环模式还在路上、粤港澳湾区模式还在路上,这种创新可谓是国有企业和政府的多层级政府的职能的极致发挥。如果说西方整个社会最后一公里全是由企业来完成,企业运营不灵的,一方面奉行凯恩斯主义,国家搞一点宏观调控,但是宏观调控能力一直不足,除了德国、瑞士等国家目前还残留了一些宏观管理能力以外,宏观管理曾经最盛行的美国,里根的供给主义、撒切尔的供给主义,到今天都已经被去掉了。西方的政府干预能力、宏观管理能力几乎所剩无几。此外,NGO作用发挥并不是很大。


所以中国的创新愈发显得势大力沉、更为系统,所以下一步来看,创新会成为国资国企改革里面的一个很大的亮点,这是非常强大的一个探索。我国在决策部署的时候采用的大一统形式,在实践的时候赋予基层首创巨大空间,基层首创有可能否定或推进决策的二次顶层设计再修正,这是一个来回循环与互动,这是中国模式的精髓,同样也是中国取得胜利的关键。


8要素市场化获得与配置


1、要素市场化流动


人才、土地、创新、制度、资金等要素,包括知识产权,从市场上获得,建立健全各种各样的市场机制推动中国各种要素的市场流动,这是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关键,不让各类要素闲着,让各类要素到市场中去。如四川科研人员可以参与科研可占据股份,这叫职务发明,职务发明参与者是没有一分钱的知识产权。推进要素流动上,债券、股权、资产可以流动,无形资产再进一步流动,要素市场化要成为中国的趋势。


以上讲述的内容似乎是在吐露着计划经济、吐露了刚性的味道,要素市场化,广义市场化流动要成为重要的流动趋势,例如湖北、贵州,所有的公共产品都是在招标中心采购,各种各样的产权市场、交易市场在中国雨后春笋般崛起,要素流动已经具备和拥有了它的市场。下一步知识产权、创新、制度、各种招投标、创业、策划如何作为要素流动到市场中去,这是我们要探索的。


2、要素新媒介


有人认为从资本控制世界到智能控制世界,到信息控制世界,意味着完成了新旧世界的两个切换。过去所有人劳动之间的介质是货币,这是人类社会到今天为止所有劳动之间的对话语言、对话方法。所以货币是个媒介,在两个人的劳动之间去交换。


是不是货币仍然控制世界?新经济理论认为很有可能是信息会控制货币,信息在人与人之间构成一种媒介。你完成一个劳动,对方要买你的劳动,给你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就能值钱。国家有铸币权,一个国家的主权、军队等等维护起来的一个最宝贵的权力就是铸币权。货币是一个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所有人使用本国的货币,那么国家就有钱了,国力就能强大。


接下来,如果购买服务使用信息,那么国家怎么控制信息,我们还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创新要使得中国经济既能够摆脱美元控制,又能够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侵蚀,才能够使得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进行更好的贸易往来。创新的最高宗旨就是这些。


所以要素市场到底怎么建设,我们还在观望,但是大家不要想那么远,大家只要知道货币的资本要素化流动、人才的要素化流动、土地的要素化流动、创新的要素化流动就好,要知道它怎么被交易、怎么流动。


9党建——五大利益均衡化


资本主义一直在尝试完成一种叙述,就是公司治理,股东利益最大化。国家领导人试图完成一个阐述,就是公司治理必须完成社会、政府、雇员、消费者、企业五者利益的均衡化,五者利益均衡化要与五位一体紧密相关。这个学说不是现在提出来的,通过谷歌、欧洲很多企业可以看出,他们企业的运作不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至少是消费者、员工、股东利益均衡化,或者其中两个利益均衡化,把他上升到这五者利益均衡化。事实上市场在实践这五个利益的均衡化,他们都在实践着这五者利益的最大化,其实企业没有能做到股东利益最大化,包括民营企业都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比如说环保上面、民生上面、扶贫上面如果要承担责任,企业利益会最小化。所以,整个民营企业倾向于西方的阐述。国有企业中有一些企业家,一看到利润比较小、市值比较低、国资委总是考核利润和销售额,所以倾向于羡慕西方式阐述。


有句话说得好,“文学家对自己作品的理解程度远远没有文学评论家来的深刻”,换言之,国家领导人对自己理论的了解程度还可以更深刻,也就是说,国家领导人对自己理论的了解程度还可以进一步拔高。所以我今天的阐述,是基于现在、同时也是高于现在的,我深信这个阐述是面向未来。



二、国资国企改革不得不干的几件大事




如果按照这九个维度——理念、方针、国资国企定位、国资委角色、国有企业角色、混合所有制、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党建——来看下一步国资国企改革的话,我们就能立定脚跟,来看下一步国资国企改革将往何处去?知道下一步国资国企改革无外乎要做好这几件事:


第一,国资委要实现国资的全面监管。


第二,国资委要做好国有企业的分类。尤其是商业二类和公益类,下一步公益类要分为生态类和社会类、文化类,也可以不分,目前来看是倾向于不分。


第三,如何建设好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当把当地国有资本、国有资产、国有资金科学的配置到必须要去的位置上,剩下的要和民营企业大混合,就要打造国有民营共同体,在国有企业该控制的产业上——国控民联,民营企业该控股的产业上——民营控股,国企积极参与,获得资产性收益。


第四,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建设一个个生态链,一个省有40-50个国有控制的生态链即可,剩下民营控制的不计其数。总的来说,应该形成国有控核心、控关键、把住关键壁垒,其他环节应该开放,国企应该让民营企业充分参与,国有企业应该是把社会建设地更强大、更美好。进行创新投资,放大创新,把创新变成商品。国有企业不善于放大,不善于最后一公里经营,不善于做商品化经营,不善于进行和消费者的深入沟通,但国有企业善于长时间坚守、前瞻、强行攻击壁垒,响应国家政策,得到国家根创性、原创性和带有国家安全特征的数据的分享,这是民营企业做不到的。整个中国经济分为政府、国企、民企这三层蛋糕,政府不多说,国企一头是安全、行政、非市场化,另外一头是低安全度、低行政化、趋近市场化,等于形成一个过渡带,政府是白,民营是黑,国企是灰,这种功能需要牢记。


第五,国资委行使好自己的职能。国有企业既要行使好弱管控,管好自己,又要通过党建、呼唤制度、选拔好的企业家,通过侧面影响,使得国有企业质量更高、风险更低。尤其是国有企业要为社会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负责任,按照国家领导人的判断,只要中国不出现颠覆性错误就可远胜美国,颠覆性错误前线需要有人守住,第一道防线企业,第二道防线国资委、第三道防线金融办,第四防线审计,层层守住,注重问责。


第六,国有企业的控制力、活力、抗风险能力怎么建设。国企有一个新责任,国有企业主要管布局,真正市场化的需要全部混掉。国企把布局管到位,该干什么。比如核武器不能交给企业来做,这就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边界建设。国有企业不讲活力和竞争力,讲布局。我们所谓活力、竞争力所讲的是混合制企业,才讲活力、竞争力。国企本身从体制机制上就不是市场化,负最大责任,同时还要为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负责任,怎么可能回报最大,怎么可能老是围绕着市场决策呢?过去我们把国有企业搞得非常紧张,又要百分之百国资,又要负社会责任,还要社会回报最大化,这不可能的。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的子公司孙公司的市场化运作,子公司孙公司下一步理论上全要混掉。非国计民生的、非国家安全的、非政府非公不可的,理论上全部可以混掉。这样一来,就是控制了一个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所直接出资的国有企业的母公司,这个就构成一个骨架子。骨架子最基本的核心结构是国家控制,为区域战略服务,是国有经济必不可少、缺了以后就会出问题的点的布局。


这些工作做完,国有企业还可以做什么?这个道理就简单了,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它所控制的各个产业类的母公司和其他国有企业母公司,包括基金,就是服务于政府职能。剩下的所有混掉的公司和即将混掉的公司又分为上市和非上市,按市场化规则来把它做好。组织架构做好、流程简化、人员配置做好、绩效薪酬上去、文化正确、风险管理、内控到位、审计有利、绩效管理到位,国有企业市场化问题就较好地解决了。


最后,在国企和民营里都强化党建,让党组织广泛存在。让党组织的声音、建设强大社会的声音在各类经济体中有表达,形成国企党员做好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民企党员代表正义的声音,党建与建设强大社会、经济建设结合在一起。


大体上这一轮的国资国企改革就这么一个方向。在这样的大格局下,国有企业越发达,民营企业越有希望,国有企业越创新,民营企业发展越好,社会越强大。做到既有城市经济还有乡村经济;既有从资源中变钱,也有把治理好污染的土地和水来赚钱的;既有做成商品卖给人民群众的,还有做好服务卖给政府;既有文化、生态带动消费,也有文化、教育、养老等公共产品促进社会信赖,长期以来,这样中共就能找到一条路,促进社会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去除社会板结化,去除一家独大发展,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三、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指引升华总结




最后,中共从政治经济学入手,到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打了转,最后围绕着解决历史上的自然错配,通过人为的方法解决战略性错配,掀起经济建设新浪潮,既追求“五位一体”,又通过“天人合一”,把社会建设打通、贯穿,形成一个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微观上注重分类、错配(一司一策、微观主体化),这样一个新型方法论。国有企业不为资本活着,这其实否掉了国资委管资本的说法,国资委只对五分之一管资本,剩下的五分之四负责“五位一体”。平行来讲,一个省三分之一市场化,剩下的三分之二商业二类,围绕着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五位一体来服务,公益类责任更大,商业二类责任稍微小一点,但是要比纯粹商业类大得多;纵向来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为“四个全面”、“五位一体”负责,其控股的国有企业基本差不多,混合所有制公司大头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此,需要掌握横纵两轴的变化。 

 



——华彩为您倾情推荐——


(欢迎报名与交流)




白万纲老师重磅力作,即将问世~~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华彩咨询微信公众号(*^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