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资委管资本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首席集团咨询专家 华彩国资透视 2022-08-05



引子——作为管资本抓手的国资投运公司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们来梳理下脉络吧。


从改革开放之初期,中国对新加坡式国资管理模式就比较认同。尤其对其淡马锡的运作是比较认可的。有种说法认为淡马锡是公司化的国务院国资委,后者是特设机构化的淡马锡。有种说法,淡马锡卓越的资本回报(去年亏得比较厉害)背后,是淡马锡注重管资本,国务院国资委注重管改革重组和能力。


前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对淡马锡式管理很欣赏,所以他在有意无意推动国资委发挥类似作为一个母公司的作用,管人管事管资产,推五年规划、集团管控、风险管理体系、主业战略、平衡记分卡与EVA、推全面预算管理。其实这种类似母公司式角色已经在探讨以制度安排和能力促进,评比等多种手段促进央企改革,以管理手段间接促进资本收益的意图很明显。


但是到十八大时,国企与民企的关系,国资委的作用的讨论已经公开化了。主要的一个焦点话题就是国资委没法直接行使出资人职能,对国资委之间以管理手段促进资本收益很是有意见,认为那是隔靴搔痒,之前国企层面大搞改革的确需要一个统筹部门,现在改革任务完成了,主要任务是发展,需要一个更直接的抓手了,去掉国资委,使之成为淡马锡的说法又甚嚣尘上。甚至有另起炉灶打造金资委,文资委的创举。


所以当时有种说法——让整个国企发展之路从国进民退走到国让民进的路子上来。其原因大抵还是因为国企对民企造成了挤压,民企也开始了脱实向虚。这些其实都是社会对国资委资本布局与结构调整的焦虑。


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指出要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到22号文时,就已经明确的提出改革的四大共识,企业分类,打造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其实这时,已经清楚了,国务院国资委要从管人管事管资产走向管资本,不是国资资本高不高的问题,而是有些地方国有资本该去的没去,该走的没走,该多的没多,该少的没少,该服务的在当主角,该当主角的在当配角,国有资本没布局好,国有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没融合好,这是管资本一事提出的根源。


当时“1+N”改革文件有个蓝图的大致勾勒,大致规划了要出具哪些改革的细化制度,其中界定了国资投运公司的相关制度是由财政部来出具,其实这也是考虑到财政部的客观性,数据齐全,以及对中国整体国情的了解,想从国家高度来考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问题,后来,各种意见纷纷,此事至今迟迟没下文。


媒体说中国将采用新加坡式国企管理手法——学习淡马锡,用一个公司化的管理机构来部分代替国资委职能,使之运作更市场化。其实只是对管资本一事的肤浅理解。


其实22号文出台之前,很多部委就曾公开讨论国资委是否还需要存续,至少在这种观点看来国资委和国资投运公司是存在相互替代关系的。他们认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管资本基本上就够了。


有很多地方国资委在解读国资投运公司的时候,干脆就说要打造小国资委。


有人解读为简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做资本运作,给政府挣钱,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就是把产业竞争力给做出了。


有人为了让人听得懂就说国有资本运营就是养猪,国有资本投资就是养儿子。


各种探讨一直在做,而实践在发足狂奔,上海先设立了两家叫做清壳平台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各地陆陆续续跟进,到现在各省设立的国资投运公司试点已经有一百多家了。其中光是山东一省就设立了十三家。


国务院国资委对这个问题其实思考的非常久,早在2005年,诚通集团就承担了类似淡马锡的一些工作。


到此次国改,就把国新和诚通设做了国资投运公司试点,同时把国投、中粮、宝钢、武钢、五矿、神华、保利、中交等几家设做了第一批试点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是时候来探讨一下,到底什么是管资本,其中国资投运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国资投运公司能代替国资委的工作吗,如果代替不了,国资委管资本到底该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为什么在相当长时间里国资委还会在中国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什么区域财政创新缺不了国资委?


为什么国资委要从管人管事管资产跃升到管资本


1、央企到底缺什么——答案无疑是投资布局能力


比如世界级投行,比如高控制力的大宗商品贸易平台,比如高端军工防务系统,比如半导体和芯片,比如生物制药,比如航空发动机,比如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商品交易所,而现在连PX及液晶都被日韩卡脖子,跟不要说高科技产业了。


一句话,央企能否拥有,或打造,或培育,或至少投资持股于红色华尔街,红色DARPA,红色IBM ,红色FACEBOOK,红色GOOGLE,红色苹果,红色高盛,红色好莱坞,这是检验央企实践四个自信之路,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所指出的六种力量的脊梁的试金石。


2、国资委最大的作为是什么——应该是管资本


要问国资委到底该管什么,因为管这么庞大个体而主体众多的资产,很容易被导到沟里去的一个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其实是谬误答案:就是做好制度安排。


但显然,这回国资委选了一个看似不那么正确的方向——管资本。为什么是管资本,那是因为是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中国的顶层设计+基层首创+渐进式改革+阶段性改革攻坚四维度式改革模式都还将持续,市场化运作将处在逐步完善的进程中,所以最大的问题就会变成资源流动和配置的障碍,而在所有的手段中,唯有资本是最具有流动性,介质性,波粒二象性的(即是媒体,也是参与反应的主体),所以管资本这一举措一下子就是国资委站到制高点上,不是跟各个央企的强话语权,比拼谁对制度的认识更到位,而是国资委功能在凸战略,通任督,做结构,显逻辑的一大飞跃。


中国未来最大的问题仍然是资源的流动和配置,那么国资委把握住这个问题不就是把握住了未来的命脉吗?


 3、到底怎么管资本——核心还是管资本的结构设计


1)管资本的结构顶层设计


第一层次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设立及国有股权经营,第二层次是资产负债总表管理,第三层次是基金系高空制空,第四层次证券化与投行服务生态,第五层次是国企的资本结构管理,第六层次是大量国企的产融结合运作,第七层次是资本收益评价。


第一层次是国资投运公司的设立,以及在此基础上将部分国有企业(含产业集团)的股权置入到两类公司之下。把原先的国资委-众多央企这样一个扁平结构变成多层次金字塔结构——现实中是否能这么做,完全取决于国资委的改革认识和勇气。


第二层次是资产负债表综合管理,央企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资源集中度,低效率)近些年已有大幅度改革,目前央企的负债率平均是60%左右,但总净资产收益率仍然有改善空间(更不要说EVA了),随着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融资渠道日益多元,资本占用和资源消耗逐步扩大,规模增长对应的边际利润增速持续下降。尤其是央企下一步普遍在一带一路,国家资源保障,国际市场开拓上负有特殊责任,所以还会发生大量的长期投资,而其短期收益是无法覆盖其财务成本的,尤其要注意在这种大背景下,央企的大量创新投资和股权投资布局短时间内也无法形成合理的回报,怎么去平衡这个期限错配是个大问题。同时优质资产并购通道受阻,市值扭曲,外汇风险,境外资产风险等四大风险也亟待得到解决。


第三层次基金系在下节中有专门论述。


第四层次是证券化与投行服务生态,简单的说,要构筑一个服务于企业的服务生态,宣传和引导其研究央企,正确评级,充分理解,有效服务,制衡做空与投机,引导价值投资,维系市值与长期价值增长。


第五层次是国企的资本结构管理:静态结构是已经形成一定结构和比例的国企母公司的资本构成——社保股,国资股,财政股,战投股,人力资本股,其他股。动态结构是正在推进的混合所有制(资产证券化)过程。


第六层次是大量国企的产融结合运作,这是目前在大量央企中正在发生的现实,也是央企由此对冲期限错配的一个手段之一,但一定要注意如何使之不令企业文化中出现金融至上主义和脱实向虚思维,恐怕说说容易其实做起来就难。


第七层次是资本收益评价。即是老生常谈,也是新话题,在产融结合,市值管理,宽口径融资,基金化运作的大背景下如何管好资本收益,如何防范基金的风险内化,风险串联化放大可能性发生,仍然是横亘在外面面前的大问题。


2)管资本的组织,制度。大抵上就是国务院国资委统筹推进,资本运作与收益局牵头所在做的事儿。


3)管资本的抓手。核心还在于国资投运公司的运作,因为国资委不是一个企业而是特设机构,所以其很多意图可以更好的贯彻在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中,作为管资本的发力点,同时,考虑到央企的特殊性,央企往往有多重属性,一个简单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分类不能把多重属性界定出来,国务院国资委还会借助大量具有创新,产融,金控,产业链主,大平台等特征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及产业,也作为其管资本的发力点,比如航天科技,招商局集团,下一步国投集团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管资本的工作面。省部合作界面,合作走出去服务界面,一带一路融入服务,投资数据库,市值管理研究,组织大量中介与现代服务业者进入的服务生态,专注研究与发现的智库,风险警示,最佳管理实践研究,投资监管与绩效评价,不良资产处置服务促进,并购整合服务促进。


  5)国资委,国资投运公司,产业集团及其他国企在管资本这件事中各自的角色,功能和价值。国资委是牵头和管理结构的,是国资监管+管资本+管风险+管调整资本布局的结构设计及运作,国资投运公司是股权运作+资本运作+资产运作+产业整合与竞争力打造。产业集团是资本运作+资产运作+产业整合与竞争力打造。其他国有企业主要是资本运作+资产运作+产品与服务运作。


6)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打造主要聚焦与六大平台。国有资本母基金平台,创新平台(科技金融与创新服务),国有资本证券化推动平台,合作联盟平台(国际化平台),资产管理平台,国企改革重组平台。


7)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打造层面,国务院国资委是动了脑筋的。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旗下也主要聚焦与六大平台,有国企改革与重组平台,资产管理平台,重大项目平台,海外并购平台,国有资本流动平台,金控与产融平台。其中金控与产融平台主要有金控公司、产业基金平台、金控公司+产业基金、分散型金融板块等模式。所谓的金控公司+产业基金模式,即成立专门的金控公司,同时成立相关产业基金,这类企业的产融结合业务能力很强;例如:国投集团、招商局集团;而金控公司模式,是成立专门的金控公司,在此公司下进行相关的投融资业务,这类企业的产融结合能力较强,例如:中交集团、宝武钢;分散型金融板块模式,则是基于原有的金融业务进行平台搭建,这类企业具有一定的产融结合能力,例如:中粮集团、五矿集团、保利集团。


一叶知秋,从一个侧面解读国务院国资委如何跃升到管资本层面


国资委目前打造了三大基金,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以及中央企业创新发展基金系。


1、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


诚通集团之前就作为国有资产改革处置平台持续参与改革与重组,1992年成立以来,诚通就逐步成为了一个企业清道夫---处置了近千家企业的重组整合,由此形成了产权管理、资产运营、人力资源管理三维度运作模式。


1)产权管理平台。负责集中管理资产经营类企业的产权管理与财务,以形成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资产运营平台。负责具体实施资产整合、退出、产业孵化等业务的操作,实现资产集中化处置,资产价值最大化。


3)人力资源平台。成立第三方专门机构,负责做好“三类人员”(离休、退休、内退)的管理服务,保障人员安置过程平稳。


今天诚通围绕着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形成了新的运作格局,按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定位,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资产证券化,增强资产流动性,强化资本运作,加强市值管理。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非上市资产、股权实现证券化;对难以实现资产证券化的资产,通过产权交易等资本市场,以市场公允价格实现资本形态转换。


发起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诚通集团携手多家央企国企共同发起设立了3500亿规模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该基金要完成四大任务:一是通过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二是参与产业链高价值点。三是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四是探索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去产能”及“僵尸企业”清理退出。


当然,未来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的很多工作就有可能由诚通来牵头,这也会成为其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核心职能之一。


2、风险投资基金


去年八月,被界定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的国新控股联合多家央企,地方国企设立总规模200亿的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立足于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国家战略实施,主要投资于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项目。设立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对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国企国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模最大的“国家级”风险投资基金,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要坚持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央企发展的基本定位,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支持企业创新,以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行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为重点,大力开发和投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项目,充分发挥国家级基金的资本优势、机制优势、人才优势,促进国家战略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当然,这样一来将来央企层面风险投资方面的很多工作就有可能由国新来牵头,这也会成为其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核心职能之一。


通过这两只基金,很好的为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导入了经营注重,值得关注。


3、中央企业创新发展基金


考虑国资委必须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实施资本运作,采取市场化方式设立投资基金的做法,推动基金运作和结构调整融合联动。所以中央企业创新发展基金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基金,而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的基金系。


最上层次是投资引导基金,是由国资委批复设立的母基金,主要投资参股产业发展基金,择优投资企业创新基金。为力推央企践行创新驱动战略,设立国协、国同、国创、国新4支引导基金,分别由航天科技、招商局集团、中国国新和国家开发银行所属的国开金融牵头设立,基金总规模达4300亿元,首期规模超过1500亿元。国资委将推动基金运作和结构调整融合联动。通过加大国有资本投入,力挺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中央企业发展。


第二层次是产业发展基金,它是央企在行业层面共同设立的,主要是为了突破产业科技短板问题,促进央企协同创新。去年8月同样由航天投资发起创立的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同时国创基金还正在与陕西、四川等地方政府研究论证在节能环保、卫星应用、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的基金合作。


最基层次是企业创新基金,它们由单个央企主导设立或参与设立,主要是突破企业内部重大科技创新问题。据统计,目前,共有54家央企开展了股权投资基金相关工作,牵头发起和参与的基金数量达206支,募集资金总规模达6200亿。


三个层次有机结合,为中央企业打造了一个完整的创新发展支持系统。意在培育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不断加强技术与资本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创新速度和效率。


同时,具有规模、联动优势的基金系思路也被用于其他领域,如于2016年底成立的国新国同投资基金,就是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基金系中投资引导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步来看,国务院国资委层面可能还需打造三大基金(系)。一是并购基金(系),除了大量通过并购与民企构筑共生系统外,一带一路沿线并购,战兴产业并购,关键技术攻关点并购,重大追赶超越技术并购也是应有之意,同时因为普遍被妖魔化的国企威胁论一段时间内还继续有市场,未来由中国基金,国企与海外财团先组成特殊目的公司,再去海外并购恐怕会成为一个普遍路径,这是并购基金的存在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布局了。二是海外(国际化)基金系、ppp基金、外汇基金、债权基金、股市投资基金、不动产及资源投资基金应是其基本构成。


作为管资本的抓手,国务院国资委打造的国资投运公司和各省所打造国资投运公司究竟有何不同


1、定位与功能不同


央企打造国资投运公司是为了更好的管资本,除少数外大多数央企目前的实力,产业优势,产融结合优势都是比较突出的,所需要的是更高端的,具有局部前瞻、指挥、协调、塑造未来特征的资本运作平台,所以国务院国资委推动的国资运营公司其作用是通过资本运作来配合、协调、引领各央企(含地市国企与民企)构建未来投资,全球布局,高端卡位,补足空白,链条打通的资本布局和产业结构,国务院国资委推动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同样是资本运作为抓手,只不过其落脚点是在产业上,通过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资本运作,打通产融结合,作用于自身直属的相关产业类子公司,也引领和带动相关产业的社会资本和企业进行该产业范畴的创新、升级、并购、整合与国际化。


而省属企业打造国资投运公司首先是本省的全口径资产经营创新,经济社会转型与升级,城镇化,产业打造,国改,过剩产能处置,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管资本是其中一个功能,不是全部,把很多本省的战略与追求融合在省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打造中,是省级两类公司打造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所以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一般由如下平台构成(比央企的看着豪华多了):国有资本流动平台、金控平台、国有资本母基金平台、综合性投资平台、国有资本证券化推动平台、重大关切管理平台(重大任务、项目、工程推进平台)、PPP管理中心、合作联盟平台、国际化平台、资产管理平台、 僵尸公司处置平台、创新平台(科技金融与创新服务,土地储备平台,无效低效资产,产权交易中心)。相比之下央企层面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只有六个平台:国有资本母基金平台,创新平台(科技金融与创新服务),国有资本证券化推动平台,合作联盟平台(国际化平台),资产管理平台,国企改革重组平台。


通观各省情况,发展情况不大好的省份一般是设立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一家主要从事过剩产能去化及僵尸企业处置,改革遗留及维稳问题。一家则从事创新,投资布局,证券化推进之类事宜,发达省份一般都比较傲娇,一般只设一家国有资本运营,因为过剩及僵尸问题不突出,所以这样做也好理解。


其中山东的做法比较特殊,值得关注山东改革中形成一加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结构——山东国投 +四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财金投资、土储集团、齐鲁交通、发展投控) ,这四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都是具有小+大特征——小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专业化,类型或领域型国有资本运营)+大国有资本投资(产业化、领域化、专属范围化),所以有了一加四五个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一下子,山东进行全省国有资本,资源,资产,资金配置的平台就又有高度,又有结构了。


各省常见的省级国有资本投资平台有交投类、能投类、建投类、商贸投类、工投(装备投)、金控类(产业基金类)、城投类、旅投类、文投类、国际(海外)投类、资源(矿业)投类、港投类、海投类、航投(机场)类、化医投类、水利水务类、农业类(粮油、农资)、交易所类、创新(科技创新)投类、生态环保类、互联网(大数据)类。


2、 资源集中度不同


时至今日,国务院国资委手上并没有很多民营企业家所想象的资源,没有土地,没有金融牌照,没有上市通道,没有央企外整合特权。所以今天的国务院国资委在管资本上,紧紧抓住顶层设计不放,做结构设立,做好央企作战的智库和参谋部,也是其阶段性资源特点决定的。


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层面,省里面可以动用的资源太多了,所以你看各省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就很清楚了:安徽投资是省级金控平台,产业投资平台,资产管理平台,产业整合平台。(其他还有很多平台,只不过这几个是最突出的功能,下同)。四川发展是省级金控平台,国企改革重组平台,产业投资引领平台。浙江国资运营公司是省级国有存量资产整合重组平台,国有股权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国有增量资本投融资平台,产业投资发展基金。


3、 服务聚集点不同


国务院国资委层面的国资投运公司相当于博士生导师,央企普遍水平的竞争力不弱(以前弱的也慢慢被整合到国新和诚通去了,现在弱的也慢慢要被并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及产业集团去),所以央企所需的管资本层面的服务不是可以从外面得到的普遍需求,也不是可以从自身产融结合可得到的资金,业务流,供应链需求,而是央企自身很想做,必须做,很紧迫,看不到,做不到,不会做,做不了,被约束这类的服务,所以其服务聚焦于做到其他央企所不能。


而省级层面国资投运公司服务于本省广地域多情形大差异多目标宽关注的格局,其服务功能就要广谱的多,有很强的省级产业集团与之跳双人舞,也会有较弱的省级国企需要保姆式服务,有需要国际化的,也有去化产能的,有境外投资高风险的,也有跨省并购整合不利的等等。所以省级国资投运公司平台多,功能复合也很容易理解。


4、龙头带动作用不同


央企层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主要是鼓吹者,柔性服务者,衔接推动者,利益引导者,未来塑造者,不是用硬权力,而是用软服务推进,吸引央企的大课题、大创新、大战略、大攻坚,以及进行润物细无声式融入式服务。


而省级国有本资运营公司更像本省的投行与资本服务部。与其他省属国企之间的交融,渗透的多样、多层、多维就可想而知了。省级国有资本投资作为一个(或少数几个)产业的整合者、产业组织者、带头大哥和产业公共服务者,整合者的角色昭然若揭。


5、错位经营空间不同


央企层面的经营空间足够其打造多个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之间的错误经营,以及可以赋予众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足够大的错位经营的空间。央企层面有若干工程总承包商如中建、中交、中铁工、中铁建、中电建、中能建、中核建、中冶科工(冶建现已并入五矿),中国化学工程等都是做工程承包,但其错位经营是很开阔的。


到省级层面,其实错位经营空间已经较小了(到地市那就不要再说了)。考虑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往往只设一两家,省投往往是有力的候选人,如果有金控及产融做的比较好的其他省属投融资集团,更是胜券在握。所以真正的作为本省国资布局调整抓手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选择,往往就在多个投融资平台和实业型集团之间展开,在某一个较多省属集团涉足的产业领域设一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往往意味着未来此类产业今后要向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集聚了,所以各大省属集团对此非常紧张。各省在是否把同质化产业进行整合上顾虑很多,尤其在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及ppp、工程总承包及房地产、康养医疗、旅游、农业、金融、科创、股权投资等方面,多个省的省属集团中交叉同质化现象值得关注。这是设立一个此类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即可以说很惹人,把本来已经存在的某种均衡打破了,也可以说不破不立。


国务院国资委的管资本之路将往何处去


这个话题太大,就说几个猜想吧。


1.   一带一路基金,亚投行,国开行的运作如何与国务院国务院有具体的资本合作通道和实施抓手。


2.   若干全球前瞻科技的投资与布局中,国务院国资委及其资本功能扮演何种角色。


3.   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央企层面基金,金控与产融之间的协同关系的建立。


4.   中管和教育部管校办企业迟早需要进入的国务院国资委序列(此次巡视组巡视31家中管高校后对其校办企业的评价我就不多转述了),其中以紫光集团目前作为箭头的大芯片产业有可能带动央企芯片及半导体大产业链重组及整合,京东方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大芯片基金是否会和国务院国资委的现有的基金结构融合。


5.   海外已经高达12万亿的国有资产,如何实现有效监管与运作。


6.   在中国争取资源国际定价权之路上,各类评级机构,交易所,投行,金融机构及金融衍生品,创新金融,金融科技布局上,管资本的布局如何发挥。


7.   央企在各省未来的发展中起到何种新功能,管资本的功能如何指挥和协调这些功能。


8.   央企在贸易平衡上面可以做些什么,管资本的功能如何更好的发挥?


各地国资委在管资本上还会有哪些创新


1、国资负责创新开拓,定义,推进经营区域全域国资,促进地方财政创新


国资系统可以把本地资源(矿藏、森林、山川、河流、绿地、湿地、岛屿、荒地、滩涂),区位(交通干线、能源网、港口、机场、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自贸区),资产(市政设施、体育场馆、公园绿地、道路桥梁、政府及事业机构资产、农村土地入市),壳资源(特许、牌照、上市资格、资质),市政公用设施,无形资产等对象进行市场化,企业化开发和经营,使之产生政府的全域资产经营及收益,这是地方国资委管资本的重大领域。


2、形成地区证券化推进管理一盘棋,形成地区资产负债表管理挂图作战


地方融资的规模与利率,及债务组合结构严重依赖资产组合与未来现金流,所以全域国资经营及收益是宽度,核心企业及项目打造是深度,创新投资是长度,金融资产集中优化是高度,通过这四个度来服务于区域资产负债表优化是此轮城镇化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与国改的一个迭加的重点。


区域如何打造上市公司,如何借壳,如何把低质量上市公司腾壳后配置给其他国企,缩短优质资产证券化之路,如何透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把国企的问题与包袱资产进行剥离后,推进这些改造后的国企引入战投,推进证券化,都是区域证券化之路。




——华彩为您倾情推荐——


(欢迎报名与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华彩咨询微信公众号(*^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