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 | 沉默的叙述 古今丝绸之路在银川的当代对话

张桂森 雅昌艺术网 2021-09-26

扩展阅读:雅昌艺术网关于“以冒用'雅昌'名义骗取艺术品等犯罪行为”的声明

2019年6月1日,银川当代美术馆迎来一场打破时间、空间、地域设限的展览“沉默的叙述”,策展人黄梅协同银川当代美术馆,邀请了当今丝绸之路诸国如中国、伊拉克、以色列、伊朗和土耳其的24位(组)位艺术家们,将他们的当代艺术作品与丝绸之路的古文献在同一空间展示。

古代史料文献和当代艺术作品相结合的展呈方式,构建了一个无视时间、空间、文化和地域的抽象历史空间。使文化和历史在古今作品之间静默的循环交流。

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吕澎

宁夏是丝路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之地。此次银川当代美术馆举办的展览“沉默的叙述”以文物相结合的展览助推城市品牌打造,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与当代产生对话。

策展人黄梅致辞

通过展览,感受沉默的力量和叙述的魅力,雕塑、影像、装置、绘画等当代艺术作品与其相关的背景文献与古物一同展出将是一次珍贵的观展体验,有利于公众对于历史、生活的重新认识和探索发现,提高公众审美。

1号展厅现场

舞者张娅姝在2号展厅郑路作品前互动表演

5号展厅现场

6号展厅现场

展览共分为三个主题:中国(东亚)、中东(中亚诸国:古波斯帝国和巴比伦帝国、现今的伊朗、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等国);西欧(原古罗马帝国、希腊,今日的欧洲诸国)。展览如古丝绸之路的地图布局,即始于东亚而终于西欧。在展览的中国展厅部分主要探讨了“中国丝绸之路的传统艺术文化”以及“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联系影响”两个板块。中东部分叙述了“辉煌过往”和“排斥与分化”两个主要的议题。而西欧板块则针对“欧洲中心论”、“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与“欧洲极右化”展开了讨论。

李琳琳作品现场

“沉默的叙述”展览不仅仅与过去有关,与现在也有关系。展览以古丝绸之路作为一剂引子,它使我们站在全球化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论是古代文献也好,还是当今视觉艺术,都是艺术家们以他们自身的角度作出的或微观或宏观的叙述。这也为观者提供了以多元视角解读这段历史的可能性。

“沉默的叙述”展览由银川当代美术馆主办,北控宁生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宁夏民生文化艺术教育基金会特别支持。伴随展览的开幕,相继有两场专题讲座会与大家见面,策展人黄梅此次将走进宁夏本地高校进行专题讲座,谈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创作及机遇挑战,分享展览“沉默的叙述”的背景及艺术家们的作品。6月2日,银川当代美术馆邀请常设展“疆域的轮廓——历史典藏地图展”的策展人郭亮教授,带来“看得见风景的世界——藏于银川的欧洲古典地图及其历史和艺术”的专题讲座,与宁夏市民相约银川当代美术馆,一起探寻地图的深邃世界,进行一场富于挑战和充满智慧的思维与心灵之旅。


1号展厅


吴观真作品

丁世伟作品展览现场

丁世伟的《浮》是对海平面边际的立体想象,在对其进行凝视的过程中,生成了人对于地球方体化的初始想象。对月亮阴晴圆缺的视觉经验,同样应用到对其凝视的过程中,生成了人对于月亮球体化的初步认知。

这组装置中,一件方形的海面漩涡图形作为绘画的部分,中心漂浮着一个正方体。一件圆形的天空漩涡图形作为绘画的部分,中心漂浮着一个圆球体。这是由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反向促成了人类对于这两个形体认知的完美化、经典化塑造。如果海平线是曲线,月亮是菱形,人类还会把方与圆看成完美形体吗?

《悖》呈现了方体与球体相撞的过程与结果。两种完美形体的相撞,实则是指向最古老悖论的相遇、观念的集合、碰撞与毁灭。两者相撞中生成的碎片,则意指文化进程中的迸发与衍生、文明的片段与分支。另一层面,这件作品也呼应着此次项目中所有的作品,皆是两者碰撞的产物。

刘建华 《容器》系列

在充满对现实的介入性和符号化语言的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刘建华正沿着一条相反的道路渐行渐远。他通过非叙事、去符号化的作品,从种种流行的“当代”趣味中撤身而出,转而回到中国文化传统的距离里实践一种新的当代可能。《容器》作品即为艺术家在这种探索中产生的重要成果。作品用隐蔽与超然的方式抵制观念与符号,我们无法将这些作品与各种熟稔的当代语言联系起来,反而却会回想起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气韵”和“意在言外”的追求,就像古人在画具体的梅兰竹菊时,细微的气韵区别可以引发无限的精神遐想,而这种具体性与抽象性的关联却完全不同于西方的观念艺术。

沈瑞筠《困》

动画表现一个人在午间小憩所进入的梦魇——一段半梦半醒的体验。在一个漆黑的空间中,动画像人的思绪在空间各处涌现并四散。身边自然的声响,城市的景象,昆虫的活动,心中的思虑,身体的动作相互交错;现实的人和事,身体的感受及心中的诉求,以碎片的方式此起彼落,散落在黑暗的展厅各处。梦中的人向往平静的生活,但现实的压迫感时不时侵蚀梦境。作品用一个多维交错的空间包裹观众,展厅变成人在半梦半醒中的视网膜。你睁眼看到的东西仿佛很虚幻,但却实实在在呈现在眼前。越想看清楚,越显得虚假;想挣脱生活的重担,却确显得无能为力。眼前的一切如梦如泡影,触手可及的美丽也许也是囚牢。

王思顺 《启示系列》 

宗宁作品

杨淞《木艮土》 

艺术家作品自述:凝固的时间只是雕塑的表象,存在与变化才是雕塑的核心。 不是坚固代表永恒,而脆弱与稍纵即逝才更能体现永恒。古代雕那些残破的雕塑更能打动我们,觉知永恒感。不是因为我们惊叹于它们历经千年还依然存在,赞誉它永恒的象征。 而恰相反,我们从更高的纬度去看这些雕像,终归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灭亡是永恒的。我们看到凝固的空间不是永恒,而我们看到消亡的瞬间才是永恒。木 艮 土,泥土塑之,未经烧制,遇水而化。他凝视着自己的消亡,脆弱使其永恒。

祝铮鸣作品


2号展厅


郑路作品《淋漓》系列

郑路的“淋漓”系列始于2008年。这些反重力的雕塑作品以不锈钢文字为元素构成了运动之中静止的水之姿态。《淋漓》系列作品是在雕塑与文字之间的互动与冲突中索取支撑。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玩止水》的文字融入作品中,作为这个《淋漓》系列的文字来源。雕塑把文字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但又超越了文字本身的所指与内涵。此诗立意源自《庄子》中的“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5号展厅


5号展厅展览现场

阿尔万家·科斯拉维 《合奏》

78.84×154.94cm 

丙烯酸漆的金属喷漆,玻璃珠

绘制于未上漆的亚麻布在木板上

2018

阿尔万家·科斯拉维 《每天早上来自家乡的消息》

78.84×154.94cm 

丙烯脂酸绘于木板上

2018

阿尔万家·科斯拉维 《凝视》 60.96×76.2cm 

丙烯脂酸绘于木板上

2018

阿德尔-阿比丁《记忆》 2009

艺术家作品自述:1991年美国轰炸巴格达的第三天,特别是位于巴格达市中心连接底格里斯河两岸的共和国大桥遭到轰炸。带着浩劫和震惊,我第二天骑自行车去了那里。当我走近那座桥时,我看到了一幅奇怪的景象:一头死牛在倒塌的桥的一块上,这座桥在两个地方完全被打破了。我放下了对这座桥的悲伤,因为意想不到的景象占据了我的脑海,因为在巴格达市中心看到一头牛是不寻常的。我开始想象关于这头可怜的母牛死亡的不同场景。她一开始为什么在那里?她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她一个人?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人类需要聚集在一起,感受彼此的联系,并确信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我记得那头牛,一只群居动物,独自一人摔死的。在将近20年后,我想象了可怕的结局,当她徒劳地跳到另一边的时候。

阿德尔-阿比丁《建筑工地》 2006

《建筑工地》呈现了一个陌生的特写场景,一个小女孩的手拿着两个白色的一次性塑料勺子。我们不知道她是在玩还是在收集爆炸后的小鹅卵石,同时唱着一首关于和平的儿童歌曲。

阿齐塔•莫拉德卡尼  《循环》

混合媒体

35.56×33.02×10.16cm

2017

阿齐塔•莫拉德卡尼  《蛋》

混合媒体

33.02×30.48×10.16cm

2017

女性的身体及其接触不同的社会道德规范,是莫拉德哈尼工作的核心。通过她的绘画和身体雕塑,莫迪卡尼实践了当我们身体中的不安感袭来时如何寻找非自然经验的代替品的。她用彩色铅笔画的内衣系列通过重复和抽象的手法探索了的痛苦和快乐的叙述的链接。莫迪卡尼所选用的图像为基础多为摄影新闻、艺术摄影与肖像。她用一种愉悦的美感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是当观者更仔细地观察的时候,会通过层层的彩色铅笔,经过花边和丝线的细节,挖掘逐渐变得明显破损的肖像符号。这些作品讲述了国家和信仰的继承历史。

曾纳•贝拉肯 《蓝色碰撞》

动画,时长7分10秒  尺寸可变

2018

《蓝色碰撞》(2018)是贝拉肯早期创作的动画的延续。故事情节从马对潜意识恐惧和梦想的巨大表现中展开,这些恐惧和梦想被半人马所造成的战争创伤记忆所淹没。在历史时钟的注视下,马从山洞里出来,从半人马身上夺回了属于他们的土地,动画以一种令人入迷晕眩的意识波动结尾。

拉瑞萨•撒索尔 《国家房产》

视频 9分钟  2012

《国家房产》项目由一部9分钟的科幻短片。这是一部反乌托邦式的电影,以幽默的方式来讨论中东的政治僵局。这部《国家房产》电影融合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现场演员和阿拉贝斯式的电子配乐,探索了巴勒斯坦建国以来遇到的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案。巴勒斯坦人所驻的国家是以一座摩天大楼的形式存在的:国家房产。一座巨大的高层建筑容纳了所有巴勒斯坦人,现在他们终于过上了高尚的生活。


6号展厅


6号展厅展览现场

蒲英玮作品展览现场

穆尼尔•法特米《风从哪里来?》

影像,轮胎,衣服,蓝色皮垫

尺寸可变  2017

《 风从哪里来?》是一件2002年的作品,并于2017年在日本吉福博物馆展出。它包括一个视频、一个音频片段和在地板上延展的雕塑。视频将各种类型的轮船投射在展览空间的墙壁上:豪华的旅游游轮和商业船只,它们接纳刚从船上下来或者沉船的非法移民。在反光地板上,黑色的自行车内胎和鲜艳的衣服到处都是。

 这件装置讲述了每年千上万的移民在地中海的死亡死亡的故事。他们试图到达欧洲大陆,希望有更好的生活。近年来,这些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已成为国际政治的一个重大问题,并经常被媒体报道。对于世界各地的许多艺术家而言,他们也是一个当务之急,他们在人性而非统计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将移民问题扩展到流亡的普遍话题。流放、旅行、分离和遭遇,这是穆尼尔•法特米极其重视的问题。自他开始职业生涯以来,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与之相连,因为他自己认为自己是一名“移民工人”。由穆尼尔法特米于2016年发起的“流亡双年展”巡回项目旨在将不同民族的艺术家聚集在一起围绕这些问题尔寻求答案。

李琳琳作品现场

马文婷 《断层》之二  200x280cm

布面油画 2017

《一切》系列  仿真乌鸦 建筑砖头

尺寸可变 2017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马文婷是一个极其有力量的青年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在关注社会现实层面的基础上,充满着沉重的生存体验和精神表达。马文婷用诗意化的语言来呈现了时代背景下人类的情感缺失和精神痛感,在她富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的画面中,充满着对生存的焦灼和无望的失落,她将现实景物从混沌的世界中提取、分离出来,通过艺术的手法截取并切断它们与本来周遭环境的联系,将现实碎片重新组织并赋予了新的意义,围困、封闭、隔离和控制,向我们编织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反乌托邦世界。

在本次展览中,她的作品通过对荒野美学意象的描绘,隐喻着二十世纪人类社会遭遇现代性危机以来,我们所普遍面临着的生存焦虑和精神困境,对我们每个当代人而言,无力面对的死亡与救赎、矛盾与纠结、绝望与空虚,它是和我们今天时代情境下意义的缺失、精神的焦虑和生活的无力感所直接相关的。

于霏霏《精炼的愚蠢》 铝 尺寸可变 2016(前)

 《I want tO. But I shouldn’t.》

拷贝纸,石膏头,墨,石墨

尺寸可变  2015(后)

《I want to. But I shouldn’t.》局部

艺术家作品自述:我过去一直用文字工作,这件作品是我刚开始用文字工作的一个例子。引用一直是一种将文字植入作品的形式。这一次我引用的是自己说的话。2015年,我当时的爱人从中国去法国短期出差,但是当时我们情感状态是我们已经分开半年了,我们也看不到任何能继续这段关系的希望。 我非常想去看看他(也让他看看我),但是我跟朋友说:“I really want to, but I really shouldn't." 我想要,但是我真的不能。 出于工作习惯,我把这句听起来很能做作品的句子记录了下来,但是其实我当时并不知道该怎么用。

2016年初, 几个月后我就要毕业了,我面临的是毕业后回国还是继续深造的选择。当时有一个机会,白教堂(Whitechapel Gallery)有一个演讲稿的召集活动可供艺术家投稿。白教堂要的内容是关于文革期间的视觉研究。因为有一个朋友对我的日常研究的工作内容比较熟悉,知道我的研究工作与这个召集活动非常相关,鼓励我参与。但在是否回国的节骨眼上,我考虑再三,决定主动放弃这个机会。正当时,我在测试自己对大空间的驾驭能力,以及用最低成本做作品的能力。重复一个句子,让人联想到惩罚,也有自我否定的意味。用一句话占据空间,是我的主旨,所以我将这个句子用在作品里。

艺术家作品自述:是我从卢梭的前言中摘过来的一个短语,卢梭当时在自我追问哲学存在与否的问题,商务出版社的翻译特别妙——“到底有没有智慧这种东西,还是只是一种精炼的愚蠢。“我过去有一些作品是关于自我凝视(self suveillance)的。这组作品是第一组与这个命题直接相关的创作。版画里两个颜色不一的是同一尊凯撒小胸像的正面与侧面,因为胸像残破缺损,所以从某一个角度巧合地看似是生殖器的外轮廓。在作品中植入男性生殖器的符号借以讽刺男权不是我的本意,但是我也并不排斥这个解读。

于霏霏 《情人的眼》 手工平版印刷,手工装帧 

尺寸可变  2017

艺术家作品自述:情人的眼是一件手工印刷手工装订的风琴折页。左边的图像全都是大英博物馆的希腊雕塑,右边的图像全是我拍摄的我的身边人。我让我的模特给我一个最冷漠,最敌对的目光,并将他们图像的形制全部统一,让左边的雕塑凝视着右边的男人,右边的男人凝视着观众。折页的展示方式让这个纸上作品有了雕塑的性质——观众必须在展区逡巡才能得到作品的全貌,同时不同的角度能带来不同的解读。

程然  《入睡之前(第一部分):河与岸》

影像  尺寸可变  2013

程然的作品取材于儿童睡前故事书中的寓言故事,分别以人扮演自然之物的手法通过鸽子,树林和火,池塘和河流之间的交谈讲述关于前进和停滞,信赖和欺骗,远离和故乡,选择和错失的哲理。在儿童入睡之前,家长常常要讲故事给孩子听,艺术家感兴趣的是一个哲理和儿童入睡前的恍惚状态的重合。


“沉默的叙述”展相关信息:

展览时间:2019-06-02 - 2019-08-08

展览机构:银川当代美术馆

开放时间:10:00-18:00 17:30停止售票入场 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禾乐路12号(华夏河图银川艺术小镇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本展更多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