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个项目、17个城市,在西大的7年,他在文物保护中感受历史催生出的不朽魅力

自豪的 西北大学 2024-04-25

发表SCI英文论文1篇

其他署名SCI/核心/公开论文5篇

国家奖学金1次、连续5次获校级一等奖学金

2022届陕西省优秀毕业生

他就是文化遗产学院2019级文物保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贺源。今年4月,贺源已经通过考古学(文物保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选拔,未来,他将继续作为西北大学文物保护大军中的一员砥砺前行,探索历史沉淀催生出的不朽魅力。

回顾长达七年的西北大学之行,贺源感慨万千:“西北大学开阔了我的视野,塑造了我成年之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很幸运能够加入西北大学的文保大家庭,感谢一路上相逢和陪伴的所有人。

于遗址深处梳理中华文脉

他是文保人、摄影师、射艺手、收藏家……



热爱启航:从家乡到西大

谈及与文化遗产的初次结缘,贺源的记忆回溯到儿时的家乡——河南濮阳。宋辽“澶渊之盟”的订立,使濮阳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贺源的童年浸润在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中。闲暇时光,一人一车相伴出发,在大学之前,贺源便把家乡周边的文物点跑了个遍,这也是贺源对于“文化遗产”最早的启蒙。

而作为古钱币“发烧友”的爸爸,也是促使他迈进文保世界的引路人之一;与藏友圈前辈们的时时交流,也让贺源深感受益良多。圆形方孔上,古朴的钱币倒映历史的缩影,勾勒文保赤子初心轮廓。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贺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希望在这里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学习。




贺源收藏的部分古钱币

随着专业学习的加深和课程实践的展开,贺源更加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也笃定了在西北大学文保专业继续深造的决心。“心仪的专业和自由的大学生活使我放下一切顾虑,全身心投入到所热爱的事情中去。”脚踏实地,上好每一节专业课,徐徐图之,在奔赴目标的过程中随时调整状态。最终,贺源以综合考评第3名的成绩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

与本科阶段大量吸收基础理论知识不同,硕士学习更加注重个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转变也让贺源有过不适应。但是,正像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硬着头皮去做”一样,贺源开始着重培养自学能力,利用知乎、B站等互联网平台自主凝练科研成果,并与同学、老师相交流分享。“自学不是局限于个人的单打独斗”,贺源强调说。

研究生阶段考核形式的自由多样,也使贺源感到更加自如,没有固定答案的限制,尽情释放创新思维进行科学研究,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规划路线,向前挖掘,解决目标,努力做出“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东西”,这是贺源进行专业学习的信条,也是闪光一面背后的耕耘付出。


步履不停:点亮研究之树

校园之外,贺源的足迹跟随团队的步伐,穿梭于各个文化遗产保护地。辽宁义县奉国寺壁画保护方案研究编制项目”是他接触的第一个课题,从书本到实践,从课堂到现场,和大多数人一样,起初贺源也是茫然的。“但是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认识到这一点,贺源从基础点滴做起,现场勘察、试验、绘图、写报告......别人眼中的琐碎工作,他做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打下了坚实的文保基础。


2020年,贺源又随团队来到新疆阿勒泰,并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中承担科学保护、档案整理、报告编写、结项汇报等工作。在这里,贺源不仅将所学的科学保护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还从专业的文物修复师傅身上,学到了有关金属器矫形、焊接、补配、协色等方面的实践技巧,前期踏实的经验积累,使他在项目研究中逐渐得心应手,工作成果验收时,得到了行业专家的高度肯定。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考察岩画

同年,作为西北大学研究团队的一员,贺源又投身到科技部“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发项目中去,负责子课题一中脆弱青铜器劣化程度量化表征的相关研究。与之前接触的横向项目不同,这一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的纵向课题所涉及的创新性、深入性,大大增加了科研难度;和其他单位的配合、分工,更给他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自我提升机会。对此,贺源既紧张又兴奋,正是文保路上的未知魅力,不断吸引着他摸索前进。

图片名称


去辽宁丹东勘察大孤山古建筑群壁画,去重庆合川保护研究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辗转于广州、佛山、虎门、新会、湛江、南宁、梧州等地调查研究露天明清铁炮现状,回到陕西后,他又马不停蹄前往甘泉、富县、宝鸡,协助当地博物馆编制青铜器保护修复方案......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实践也使贺源意识到,如果不将工作实践整理成科学性的研究成果,无异于闭门造车。深思熟虑后,贺源决定发表SCI英文论文,将专业所学的科学保护理论与实践转化为研究成果。

“写作问题是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难关。”他坦言。深知“万事开头难”,贺源先撰写了中文初稿,又逐字译成英文。交稿后,面对大段修改意见,他也并未沮丧,而是一个个对照专业术语,在无数个夜晚苦心打磨。科研路上无坦途,一路走来总有磕磕绊绊,但最重要的是不惧不馁,收拾好自己迈向下一个路口。

从本科初涉科研实践,到研二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再到如今初步具备独立科研能力......12个项目,17个城市,七年来,贺源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科研之路也深耕厚植,走得行稳致远。


多彩生活: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科指导解惑,硕士一路相伴,七年时光,贺源对导师刘成充满感激。在他心中,老师不仅在教导专业知识,更是传授着人生智慧。“快乐文保”是刘成老师所倡导的专业理念,也是贺源一直践行着的不二法门。

传承,并不忘初心”,这是贺源在西北大学的文保团队中最鲜明的感受。认为,西大文保就像一棵树,根深叶茂,一代又一代前辈既能坐得住冷板凳,也能坦然面对高光时刻。此时此刻,自己更要不忘使命,努力在文物保护战线上发光发热。

如今,作为高年级学长的他,也像当初照顾自己的学长学姐一样,在实验室、文物点、课堂上,面对学弟学妹们的疑问,贺源都耐心答疑、悉心指点、细心帮助。一言一行,皆是不灭薪火。

左一为贺源,左二为导师刘成

无数次的出差调研,也使贺源与团队的感情日益加深。每当遇到工作瓶颈,团队轻松活泼的气氛总能帮助他整理好心情。平时,大家还会一起外出旅行,用镜头记录下美好记忆。


部分摄影作品

秉持着“想要为我们学院出一份力”的初衷,贺源从研一开始担任学生干部:协助辅导员组织迎新晚会,调度文保30周年活动志愿者,作为党支部书记发展支部党员......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整理不完的资料、与学业冲突的困难选择,也让贺源倍感压力。但他仍然选择了责任与坚持,合理调整计划,抓住每一个碎片时间,遵循着初心不断前行。

除了在学院举办的会议活动上担任志愿者,贺源还加入了文化遗产民间保护志愿者组织(CCHC),利用专业知识推动民间文保事业发展。


朝九晚十的实验生活中,与他作陪的还有克拉克、阿西莫夫、特德姜、刘慈欣等科幻小说家。对贺源来说,科幻小说不仅是娱乐消遣,书中蕴含的逻辑思维和丰富想象力,总能给他的科研工作带来启发。

贺源阅读软件书架上的部分小说

阅读之余,贺源也是一位运动达人。本科期间,他还选修了学校的特色射艺课,加入西北大学弹弓队,代表学校参加了首届陕西省大学生射艺锦标赛,获得弹弓个人及团体多个项目第一、第二、第八名的好成绩。


部分荣誉证书

对贺源来说,在西北大学,不设限的大学生活使他的人生有了更多、更丰富的可能性,也得以遇见更好的自己。躬耕不辍,能文能武,砥志研思,探索未来,贺源在热爱中诠释生活的每一种可能。

一路走来,无论成功与挫折,贺源都视之为科研路上的宝贵财富。未来,他希望继续深入文物保护一线。他感慨:“世界很大,吾生有涯,能以一只蝼蚁之躯探索自然造化之神秘本就是一件浪漫而又壮丽的事业,更何况这只蝼蚁的身后还有庞大的同类大军呢?


8月7日

——2008年——

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张志飞的学位论文《早寒武纪澄江化石库腕足动物研究》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120周年校庆倒计时70天|深化合作、主题骑行,西大人用这些行动来迎接百廿校庆
当西大遇上文创雪糕 | 七夕新品速来,手慢无!
重磅 | 西北大学陈峰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专题论文
祝贺 | 西北大学青年教师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佳绩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道路、广场叫什么?征求您的意见!
120周年校庆倒计时80天 | 西北大学启动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科学考察
校史回眸 | 西北大学的陕源——陕西大学堂


部分图源受访者

文&编/ 张学冰 李羽   图片/ 邓寒城  张馨尹

编校/ 朱悦   责编/ 魏梦鸽

为优秀的西大学子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