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届毕业典礼 | 6668名西大学子,我们顶峰再见!

祝你毕业快乐的 西北大学 2024-04-25



6月28日下午,西北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在长安校区体育馆举行。全体在校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共同见证6668名毕业生开启人生新征程。

校党委书记王亚杰为毕业生送上临别寄语,校长郭立宏作毕业致辞。


王亚杰、郭立宏

为西北大学2023年优秀学生紫藤奖获奖者颁奖

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吕建荣主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奚家米宣读表彰决定。

国家级教学名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耿国华,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张清、常江、奚家米、张远军、陈富林、吴振磊、田明纲及校友支振锋等共同为2023届西北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奖。




2023届本科生代表化工学院张雨柔、研究生代表历史学院中东研究所母仕洪、留学生代表文学院周鹏在发言中讲述了自己在西大的成长与收获,表达了对母校深深的感恩。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栾新军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希望学生牢牢把握人生方向,主动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并为之不懈奋斗,他祝福同学们“踏征程,氧化青涩,携手前行;归来时,还原纯真,初心依旧!”

校友代表、法学院1997级本科校友,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支振锋先生在发言中深情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并勉励学弟学妹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不忘初心,大胆探索世界,敢于反求诸己。


校党委书记王亚杰为2023届毕业生送上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始终在一起,心心相印、携手并进,共同见证了一个伟大时代许多重大的事件和变化。三年世纪疫情,我们一起坚持坚守,生动展现了广大青年学子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党的百年华诞,我们一起感悟“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我们一起展望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迈向新的历史征程;母校120岁生日,我们一起满怀希望,奏响全体西大人胸怀家国、砥砺奋进的豪迈壮歌。这些经历丰富而精彩,是人生难得的际遇,是一笔永生难忘、弥足珍贵的财富。

过去的岁月中,同学们以青春的力量汇聚起昂扬向上、不断向前的奋进之力,用智慧与汗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青春答卷,也赋予了西大这所百年高校更多的光荣与力量。前天,与毕业生代表座谈时,听到大家说选择西北大学不后悔,我由衷地感动和欣慰,也为大家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同学们,在逐梦扬帆的时刻,我们需要记住,使人站立起来的不是双脚,而是理想、智慧、意志和创造力;在奔赴远方的时刻,我们需要懂得,拥有不可替代的能力,才是一生最大的底气。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强者乘势而进。当今的中国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伟大时代昂扬向前的轨迹,正是青年人生发展的航标。同学们处于最好的年华,又处在最好的时代。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我们提供了深沉丰厚的文化养分,波澜壮阔、活力迸发的伟大时代为我们创造了人人都能出彩的广阔舞台。选择就业的同学应当铭记,如果把工作只是当成工作,往往一事无成,而把工作当成事业,往往成就非凡;选择创业的同学应当铭记,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的多,别因为别人说的话而放弃,而要把那些话当做加倍努力的动力;选择升学的同学应当铭记,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坚持,认真的人改变自己,坚持的人改变命运。面对未来,希望同学们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保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锐气朝气,磨砺“花繁柳密拨得开,风狂雨急立得定”的从容自信,在风云激荡、汹涌澎湃的世界变革中迎接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在大气磅礴、催人奋进的时代浪潮中成就无悔的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

“千般万分意难忘,长安最忆是西大。”个人发展的每一个印记,都或深或浅地留有母校的烙印,“公诚勤朴”的校训将是我们永远的精神标识。同学们,你们是母校最牵挂、最依恋、最依赖的孩子,母校会永远关注、关心、支持大家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进步。让我们一起,成就更美好的彼此。

同学们,珍重!同学们,再见!


校长郭立宏在202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唱响青春之歌  坚定向未来

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校友们:大家下午好。在热切期盼、依依不舍和壮志豪情中,毕业季如约而至,青春再次蓄势待发!在这个特别值得铭记的日子,我代表学校,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全体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向为你们成长付出辛劳的老师们、家长们、亲友们、辅导员、教辅人员、后勤人员、医疗卫生人员、保卫人员、管理干部,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届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青春记忆,2023届更为特别,更显特殊。这几年里,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走过了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大家身在其中,融入奔涌向前的时代大潮中,投入学校发展的火热建设中,悦动在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上。全校师生扛住了世纪疫情的持续冲击,抓住了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成功举办了建校120周年庆典和系列文化活动,圆满完成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相关赛事承办任务。这几年里,我校“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增至2个,ESI全球前1%学科增至10个,两院院士增至4位。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条件不断得到夯实,在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学生获得了“互联网+”大赛国家级金奖、“挑战杯”竞赛国家级金奖、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金奖等诸多重要荣誉。华大基因创新班、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开源证券班、多个“学霸宿舍”继续创造着新的惊喜。以张雨柔、杨榕、何思远、苗新宇、李博阳、韩晓宇、马小净为代表的毕业生,在道德品行、基层就业、创新创业、学术科研、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优异,彰显了西大学子踔厉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广大毕业生通过勤奋学习和深入实践,涵养了道德情操,提升了综合素质,实现了全面发展。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一起创造了历史,我们一同站在了新的历史交汇点上。

特别要指出的是,你们是很不容易的一届毕业生,也是很了不起的一届毕业生。面对反复的疫情、凌乱的节奏,面对最难就业季和最难考研季的压力与挑战,大家坚定地走了过来,成长、成熟了起来。我要特别向每一位同学致敬和点赞!

最近一段时间,我走在校园里,充分感受到了各位同学久违的放松与舒展,也有眷恋与不舍。宿舍楼下跳蚤市场又热闹了起来,校园里祝福的鲜花比以往多了好多,双甲子校庆落成的文化景观和人物塑像也成了大家的热门打卡留念地。一次次别出心裁的拍照,一句句真诚质朴的感言,一张张灿烂率真的笑脸,洋溢在校园的角角落落。这情这景,都将成为我们最难忘最珍贵的回忆,永远铭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人生际遇千百种,但有知心长相重。大学的生命力是持久的,我们都是西大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我不曾想自己竟也“延期毕业”,又一次以校长身份送别毕业生,这是组织安排,更是一段奇妙的、不解的机缘。担任校长八年多来,我始终遵循和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致力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与师生一起深度融入、推动和见证西北大学点点滴滴的进步!你们是我担任校长以来送别的第九届毕业生了,我和在校师生一道,已经见证了60000余名西大学子开启人生新征程的高光时刻,我为西大毕业生拨穗正冠的人数累计将达到50000余名。这是何等幸福、何等难忘的时光,我将终生珍藏!

当前,世界正处于秩序大调整和技术大变革的时代,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的技术突破正在重塑各行各业,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范式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如何更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保持青春激情,笃定青春梦想,唱响青春之歌?对于刚刚走向社会或者迈上更高学习阶段的毕业生来讲,这是一项重要的人生课题。借此机会,我讲四句话,与大家共勉。



守得住本分


本分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法律法规、行为规范和基本常识。一段时期以来,在现实和网络社会中,总是可以看到戾气、抱怨和偏激,总有一些人热衷于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极端的个人主义者,等等。对于大家来讲,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无可厚非,但首先要做本分的人、做本分的事。全国道德模范、我校杰出校友龚全珍老人,一生中无论是身为军人、教师还是农民,始终对生活温和以待,对工作满腔热忱,对他人真诚关爱,平凡的老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情,感动了全中国。希望大家像龚全珍校友一样,始终保持一颗求真向善尚美之心,在崇尚本分、回归本分、坚守本分中立得住、行得稳、走得远。



耐得住性子


人生不是在分秒必争中决出胜负的百米赛跑,而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漫长的赛程磨砺着每一个人的耐力、韧劲、毅力和品性。西北大学有一大批心无旁骛、甘于寂寞、耐得住性子的老师,他们在某一个领域一做就是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张国伟院士南北横穿、东西纵贯秦岭山脉,行程累计达10万余公里,不但产出了高水平的创新理论成果,而且以高尚人格魅力留住和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舒德干院士踏着达尔文的足迹前行,仅在澄江化石库野外工作就累计达6千余天,获得化石标本10万余件,并累计进行了数万次的测试与分析,不断拓展新的认知疆域,站在了国际古生物学领域前沿。希望大家深切体悟他们身上蕴藏的不急不躁的耐心、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奋斗以及善始善终的坚定,学会从历史维度和长度衡量人生价值,认准了的事情,就勇敢地走下去、坚定地做下去,自然就会有收获和惊喜。



经得起挫折

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不可能总有鲜花和掌声。大家也能体会到,从走进大学到学有所成、圆满毕业,这一过程中,有过彷徨、有过碰壁、有过失利,有时甚至全力付出却徒劳无获,这其实是再平常不过的人生境况,今后的人生道路亦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勇敢地直面挫折,从挫折中不断奋起,那么挫折就不再是前进路上的拦路虎,而会成为通往人生更高阶段的垫脚石。不久前,我校金丝猴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在Science上发表,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灵长类社会演化之谜。这一高水平的突破性成果,不是一年两年轻轻松松就能取得的。金丝猴栖息于秦岭深处,有时花七八个小时只能看到几分钟的猴子,仅仅为“引猴下树”,就费尽了周折,用了三、四年时间。以李保国教授、齐晓光教授领衔的团队深耕几十年,从“找猴”到“认猴”再到“深入研究猴”,在相关研究上一遍遍试错,一次次推翻重组,不断尝试突破,把中国灵长类行为和社会研究推向了世界前沿水平。希望大家摒弃遇到问题就“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逃避思想,敢于在挫折中打磨自己,从走的每一段路、吃的每一段苦中,积累经验、激发潜能、增长智慧、锤炼意志,为人生创造更多机会、拓展更大空间。




成得了事情


“成事”体现的是一种责任、能力、奉献和担当。一旦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就要专注于事情本身,做就做到最好。继续攻读学位,就要勤奋刻苦,创新创造,将学术做到极致,不断追求代表学术行当的荣誉和成功;走上工作岗位,就要肩负起岗位职责,成为行业精英,成就一番事业。同时,要有在广袤祖国大地建功立业的精气神,将个人成长和价值融入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当中,敢于超越前人、敢于引领时代、敢于创造奇迹,充分展现西大人的担当和作为。全国敬业奉献好人、我校陈伟星老师,坚持驻村扶贫20余年,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农村扶贫事业,帮助上千名贫困群众脱贫受益。刚刚获得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奖”的2007届毕业生付巧妹,矢志不渝地围绕古DNA探索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科学问题,原创性地通过古基因组构建欧亚大陆早期人群遗传历史,成为国际古遗传学领域的领军科学家。希望大家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保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态度,保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保持把所有可能做到极致的追求,努力实现个人事业的进步,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国家区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今天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我听说,世界上第二浪漫的事情是分别,而第一浪漫的事情是重逢。西北大学永远是你们的家,欢迎常回家看看。

最后,借用作家路遥在小说《人生》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我愿你是生着翅膀的大雁,自由地去爱每一片蓝天;哪一块土地更适合你生存,你就应该把那里当作你的家园。”

谢谢大家!再见!

感谢师恩

求学数载,师恩难忘临别之际毕业生代表为辛勤付出的老师们献上鲜花

感谢老师的一路相伴,默默耕耘,陪伴成长!




以印为信 以玉传情

温润晶莹的玉石

是西大的特别赠礼

寄托着对学子们的殷切期盼与嘱托

毕业生们手持蓝田玉印章

青春记忆在此刻定格

典礼在嘹亮的校歌声中圆满闭幕。


院长寄语



彩蛋TIME!

四季轮回,风车流转

毕业典礼开始时刻辅导员们现场演唱为毕业生们送上祝福~

愿毕业学子们一切皆如所愿,未来可期!


西北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在央视频、央广网、西部网、微博校园、西北大学官方视频号、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播出,观看量逾20万。



西北大学2023年学位授予仪式
时间:2023年6月29日-30日
地点:长安校区体育馆


直播二维码



铭记“公诚勤朴”校训

在实践中淬炼青春在拼搏中磨砺青春争做“强国有我”的践行者山水一程,风雨相伴,勇敢地出发吧!母校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西大学子,我们顶峰再见!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直播地址&活动预告 | 西北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音乐会就要来啦!

省委书记赵一德来西北大学调研
多少分可以上西北大学?
报志愿?选西北大学!
送!蓝田玉印章!
一年一度 | NWU限定绿豆糕等你来品尝!
四校联合 宠爱翻倍 | 在西安地标点亮毕业季限定祝福!
西北大学2023年招生计划发布:新增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3400人

融媒体学生记者团出品

为西大毕业生们点亮祝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