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西安共识”发布!

西大宣传部 西北大学 2024-04-25

7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在陕西西安举办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活动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郭芳,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钟洪江出席活动并致辞。

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负责同志,生态环境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相关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负责同志,高校科研院所等代表参加活动。相关科研机构、企业、个人代表分享了绿色低碳的实践与感悟,并发布了一系列低碳活动的倡议。


活动上,由西北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发布了“肩负责任、共同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西安共识”,联盟轮值主席高校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宣读共识要点。



共识指出,大学是人才培养、思想引领和科技创新的源泉,在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以本次低碳日活动为契机,聚焦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发挥联盟高校各自优势,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形成建设合力



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郑州大学副校长屈凌波,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建荣,浙江农林大学校长沈希,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庆华,西安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木,临沂大学副校长郑秀文,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共同签署共识。



2022年9月,西北大学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联盟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浙江农林大学、临沂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郑州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6所高校相继加入。

联盟高校将以西安共识为基础,以“自愿平等、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为原则,致力于充分发挥相关高校基础研究积淀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通过加强资源统筹,开展实质性合作,加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开放共享力度,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协同构建碳中和领域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西安共识

──秉承服务大局理念。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鲜明底色,主动增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与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深度融合,为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坚持开放共享,汇聚科教资源,发挥各自学科优势,进一步推动多技术跨界融合、促进多学科协同攻关,合力推进交叉育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加快科教协同育人。着眼“双碳”科技创新对人才的紧迫需求,坚持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和造就“双碳”人才,通过联合组建科研和教学团队,将创新资源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资源,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本科生和研究生多层次培养。

──深化产教融合育人。积极探索碳中和人才校企联合培养路径,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努力实现校企人才培养有效链接,构建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的培养模式。

──促进校地融合发展。形成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碳中和关键技术合作集成平台,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对接地方低碳发展与企业转型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合作共建绿色低碳示范企业,支撑示范城市(群)建设。

──共同深化国际合作。开展面向碳中和的国家气候治理体系、国际气候合作研究,培养积极投身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专门人才,逐步形成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共性的“双碳”专业人才培养资源综合平台。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建设绿色低碳校园,传播低碳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让践行低碳理念成为自觉行为,积极引导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滑动可查看更多)


“地方绿色低碳发展”主题宣传活动

当天下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与西北大学在西安市联合主办全国低碳日“地方绿色低碳发展”主题宣传活动。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郝彦伟、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祁锁锋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中建三局集团西北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军,顾祥林、陈庆华、张木等高校领导,以及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低碳城市、高校、企事业单位代表300余人出席活动,常江主持开幕式。

本次宣传活动采用“市长+校长”的模式,目的在于交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地方绿色低碳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探索构建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

交流发言


围绕“地方实践”主题,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政策法规部副主任、研究员曹颖介绍了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赣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杜飞轮,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肖红,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张敏,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曹秀娟分享了所在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做法和先进经验。

围绕“探索创新”主题,张昕作了题为“碳排放交易对地方低碳发展的影响分析”报告,顾祥林介绍了同济大学“面向高层次碳中和人才培养的‘三融合 双驱动’协同提质模式”,常江系统介绍了通过科教融合‘双轮驱动’,助力榆林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思路和进展,陈庆华作了题为“关于构建生态环境项目工作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的报告,张钦介绍了碳中和背景下郑州大学人才培养机制的举措和思考。


本次会议由西安中碳生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提供大型活动碳中和支持,会议所产生的碳排放已通过注销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形式进行中和。

大学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历史使命。西北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学术积淀的高水平综合型大学,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服务“双碳”目标方面作出了特有贡献。学校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深入践行西安共识,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进,从绿色低碳中发现新机遇、汲取新力量、创造新动能,做绿色低碳的支持者、践行者、倡导者!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西北大学赴商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研学活动
新华社聚焦西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另一个“联大”
不说再见 | 留下属于NWUers的限定毕业纪念册🤗
“向下扎根,向上开花”,西大学子淬炼最刚毅的青春!
谁拥有西北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原来是我!
拨穗正冠 毕业礼成!
西北大学师生主创电影《美术老师的放羊班》全国首映!
2023届毕业典礼 | 6668名西大学子,我们顶峰再见!
素材来源/ 碳中和学院图/  塔力哈尔·叶尔江 编辑/ 魏梦鸽

为西北大学点个赞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