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驻留 | 短评 Elpida Hadzi-Vasileva:遇见不可见
“My work is questioning similar and looking similar matters and similar way of working,I always trying to make it better, (you have to edit this, laugh) I try to grow the ideas through that space of,”
——Elpida Hadzi-Vasileva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可视中遇见不可见。对Elpida Hadzi-Vasileva而言,《风味》是一把记忆的钥匙,里面藏着成都的味道和颜色。艺术家的成都见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就像是调味品之于菜肴。油盐酱醋,烹饪出异彩纷呈的美味;成都的所见所感,也融入进她的艺术创作;它们都被整体所隐匿,但它们仍然是重要的存在。当观众沉浸在她所构建的富含隐喻的独特空间,他们遇见不可见之物,从而反观自身与世界。
艺术家在成都附近走访
感谢艺术家供图
艺术家在成都附近走访
摄影:周宇捷
再生,在创造中
对生命意蕴的追问,就像是人们生命的调味品,Elpida常站在广阔的新视角思考这个命题。《请喂养我》是一个树根镀金的装置,镀金图案覆盖在树根的表面,延展出美丽的线条,像分布在我们身体内部的血管和筋脉。枯死的树根被绘上不可见 “血脉”,正所谓“枯木逢春”——树木死去又以艺术品的身份新生,镀金血脉实际上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
Elpida Hadzi-Vasileva,请喂养我,树菊木、金箔(23.5克拉),45x25x65cm,2019
2019 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展览,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A4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
行道树是脆弱的,但生命又如此顽强;出生、死亡和再生,有着紧张又平衡的微妙关系。观众遇见枯树的隐藏血脉,反思我们自身的生命内涵,重新审视人类与生存环境的相对关系。
艺术家创作中
摄影:李鹏芝
除了枯树根,《测试实验V》的兔颌骨也来自街头餐厅。“老妈兔头”是成都知名美食,美食的狂欢产生了大量食品垃圾,然而人们却很难意识到。堆积的兔骨给观众带来视觉刺激,提醒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些被忽视的生活现象与观众相遇,推动人们从生活点滴中关注环境问题。
作品实验
感谢艺术家供图
“镀金”的方式让兔颌骨变“废”为“宝”;创造,让兔颌骨以另一种生命形态再生。生活垃圾和艺术品的身份转换、金饰和劳动的加持,“镀金”的枯树与兔骨是对我们的价值标准的追问。价值标准隐藏在我们的观念中,不可见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贵重金属与食物残渣形成微妙的对立,提醒人们重新打量现有的社会意义和判断标准。
艺术家采集的树根
感谢艺术家供图
枯树根和兔颌骨都是Elpida在路边捡来的。她深得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贫穷艺术”的创作要旨,例如雅尼斯·库奈里斯的作品《Untitled》就是由废弃的羊毛拼贴而成。“贫穷艺术”关注到生产过剩、生活中大量浪费等现象,将日常事物和废弃物品引入创作,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促进艺术与生活、自然与文化的对话。一次次“点石成金”的过程,是颠覆和重建的过程——新的身份、新的生命和新的价值生成,材料的生命在创造中再生。
重塑,在表达中
Elpida不仅擅长在创造中让废弃生物材料再生,还善于重塑身体空间。回顾她的创作经历,可以说这是艺术家有意识的连续表达。当地的食物,是Elpida感受城市内在肌理的独特方式。在她看来,身体与自然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它们的美是从内而外的。
胃,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容器,亦是她经常使用的创作元素。大排档的兔头、路边的烤串、冬天冒着热气的羊肉汤……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最后都来到了胃,被它容纳、吸收。通过化学处理和手工改造,她把羊胃从一个空心体变形出多个空心空间。本来只是用于定型的气球,最终被她保留下来,装着彩色气球的羊胃,像一个美丽的星体,有迷人的色彩和光泽。
Elpida Hadzi-Vasileva,甜与酸II,羊胃、气球、木头,67x35x20cm,2019
2019 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展览,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A4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
《甜和酸》,蕴含着食物的气味,瑰丽的颜色,就像四川的美食多姿多彩;身体、自然与容器形成独特的隐喻关系,人们在这里体验到被遗忘的自然力量——万物皆是自然的脉络。
重塑身体的内部空间,是当代艺术的一股潮流。20世纪90年代,原有艺术体系遭到摄影技术发展的巨大冲击,此时声音艺术、气味艺术突起,视觉、听觉、嗅觉乃至触觉,人的感官被越来越多的打开,先进的技术手段也让人们探索身体的内部空间成为可能。人们利用技术充分调动感观能力,向身体空间的内部回溯,形成一种崭新的审美维度。
Elpida Hadzi-Vasileva,测试实验III,艺术微喷,50x44.5cm,2019
2019 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展览,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A4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
《测试实验III》也来自一个重塑身体空间的作品。这一镀金图样将被扩大50倍展示在一个地下空间。墙体的另一边是活的植物,交织的镀金图纹是植物根脉的隐喻,观众参观镀金墙面就在象征意义上进入植物身体的空间。艺术作品作为表达与交流的媒介,将创作者的个人体验延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也是重塑的过程。
不过对作品可能涉及的种种议题,Elpida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她选择用作品呈现疑问,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重塑空间,把思考和表达放进人们的生活。人们观看她的作品,与不可见的未知世界相遇,创作者与观众的叙事汇集在一起,延展出新的叙事线索,生成新的语境。
扩容,在体验中
Elpida的生物艺术,没有只满足现代科技的引入,《测试实验III》中Elpida采用古老的传统镀金工艺,用小片金箔纸在墙上反复粘贴,细碎金粉最终在墙面形成一个有着独特纹理的大尺寸图样。精美的镀金纹样,像交织的丝绸,泛着美丽的光泽——这样的纹样,让人联想到成都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蜀绣文化的中心。
作品实验
感谢艺术家供图
传统技艺介入Elpida的创作,是传统与现代的呼应,是历时和共时的结合。通过观看这样的作品,人们与不可直观的城市气质相遇,在审美体验中与城市建立深刻的联系。这是一场个体记忆的再体验与再书写,这是个体生命的扩容。
Elpida Hadzi-Vasileva,测试实验VII,猪网油,273x100cm,2019
2019 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展览,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A4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
在《痕迹》的系列创作中,Elpida用腐烂的蘑菇在猪肚的脂肪膜上进行绘画。未来,这些较小尺寸的猪油网(约85×65cm)将通过艺术家的有机排列,拼贴成一张更大“挂毯”。蘑菇与猪油网的结合新建出一个广阔、多主体的网络结构。它们看似毫无关联,又隐藏着微妙而紧密的“共生”关系;这是历时与共时的交错,是对人与人关系的探索,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
作品实验
感谢艺术家供图
庞大的体量、作为原料的猪油网膜……恐怖与心动同时呈现在观众眼前,当代的生物艺术,常常伴随着不安、抵触和怀疑的审美感受,一次次试探、打破美的界限,给人们带来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粗糙的猪油网膜呈现出半透明的美丽质地,蘑菇在猪油网膜表面留下美丽的花纹。重复拼贴的猪油网,貌似随机的组合,却达到高度的平衡。不安和迷茫的情绪藏匿其后隐隐躁动,但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痕迹》独特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搭上视觉神经的列车,直达观众心底,产生美的体验,引人深思。
Elpida Hadzi-Vasileva,痕迹,蘑菇、猪网油,尺寸可变,2019
2019 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展览,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A4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
Elpida坦言,她的创作受到了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约瑟夫·博耶斯、詹姆斯·特瑞尔等影响。博耶夫的创作也多用现成的材料,并力求增强人们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在博耶斯的作品里,油脂和毛毡常常是具有生命意识的符号,这些材料营造出一个个体验空间,不断触及那些压迫、神秘的生存状态,在边缘体验中开放人的感官。Elpida继承了这样的传统,奇妙的韵律和节奏,让观众的身体感官向猪油网膜挂毯自然开放,丑陋原材料和美丽的外在形式发生裂痕,带来熟悉又陌生的体验,产生强大的艺术张力。
Making Beauty, Elpida Hadzi-Vasileva, Djanogly Gallery, Nottingham University, UK. Installation view first room, pigs caul fat, lamb intestines, cows stomachs (omasum), plastic & metal. 16.4m x 7.4m x 4.5m, 2016
感谢艺术家供图
康德说,“数”和“力”的任一维度,实现“量”的异常扩大,是对人内在尺度的超越。《痕迹》有着庞大的体量和巨大的张力,创造出一种复杂、紧张、广阔的美。欣赏它就是与不可见自由的化身相遇,当代人遗忘的身体经验和直接感受被唤醒,捕捉到那些不可见的真实,增加了生命的涵量。
Elpida的作品总是关注那些被隐藏的空间,这是一场隐藏与显现的游戏,可见性与不可见性的微妙互动。欣赏《风味》,是生命在材料寿命的延长、创作理念的延展和个体生命的丰富等环节的多方位延伸;再生、重塑和扩容都是生命的延伸,展示出艺术家对生命观念的理解和表达。生物艺术展示出无限的可能,象征着自由的无限可能。
艺术,是存在世界的扩容;真实,是体感的真实。通过《风味》观众与不可见的世界相遇,人们能重新审视工业化、数字化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影响,促使我们思考和交流,在公共领域的碰撞与对话中达成更多的共识,书写新的故事。
本文作者
赖 妍 君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
ARIE拓展项目系由麓湖·A4美术馆及四川大学相关院系师生所承担的研究型综合艺术项目,旨在为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提供学术研究、访谈、评论、整理及规划建议等方面的支持。
内容排版 | 叶鋆乐
视觉设计 | 葛婷婷、王娜娜
校 对 | 蔡丽媛
自2011年项目正式启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麓湖·A4美术馆不仅提供高效与专业的学术支持,还将带来驻留同期丰富的活动体验与对话,为参与者带来广阔、多元、深度的创作空间与可能性。
从2019年起,麓湖·A4美术馆迎来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的落成以及周边更多公共空间与户外区域的使用,拓展基于驻留基地而展开的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实验性与专业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项目。
目前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主要分为四个不同部分,分别是邀请制驻留,城市间双向交换驻留,国际国内公开招募申请以及公共艺术项目专项驻留。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5月至次年1月,可同时接待10-11位艺术家开展工作。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2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2个公共活动区域,1个1230平米的驻留展厅,同时在市区还有11间驻留艺术家公寓供驻留艺术家使用。
Since the project was formally initiated in April 2011, the LUXELAKES·A4 Art Museum’s Artist in Residenc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ARIE) has given many artists, curators, and designers from China and abroad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It has also encouraged innovative artists and artist groups engaging with fresh ideas and unique artistic research to carry out participatory projects that intervene in the community or city. The residency’s focus on local production, exchange, and exhibition strengthen cultural exchange and academic dialogue between the artists and their surroundings. Based in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the city, the LUXELAKES·A4 Art Museum provides effective and professional scholarly support and coordinates a rich array of events and experiences during the residency, making it possible for participants to expand, diversify, and deepen their artistic practices.
In 2019, the LUXELAKES·A4 Art Museum welcom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e base and the ability to use more of the surrounding public spaces and outdoor areas. The program has expanded from the base into artist exhibitions, public art programs, cultural events, regional interactions, and sites of coexistence, thereby establishing broad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surrounding neighborhoods and businesses and connecting different groups and institutions. In this way, the LUXELAKES·A4 Art Museum has created a culture and art program focused o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public, set against the cultural forms and structures of a new city area, and working in experimental and specialized ways.
At present, the ARIE Program is divided into four distinct sections: invitational residencies, two-way city residency exchanges, open ap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rtists, and residencies specifically for public art projects. The ARIE residencies are concentrated between May and the following January, and the program can accommodate 10-11 artists at a time. The ARIE Program space is located in the LUXELAKES Eco-City, which is home to twelve independent artist studios, two public event areas, and one 1230-square-meter exhibition space. There are also eleven apartments in the city for resident artists to use.
正 在 展 出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门票
60元/张(80元/张)
加入会员
即可全年免费观展
更多会员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