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驻留 | 短评 Krišs Salmanis:美惟自张力生长
“《图兰朵》和《茉莉花》的关系如同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张力暗藏在两者相通之处的不同意蕴之中,我们也只能依赖这种张力去创造美。”
“Like the two pieces of music,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have as much in common as they have differences. One can only hope for this tension to create beauty. ”
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ARIE)的开幕展中,拉脱维亚艺术家萨尔马尼斯(Krišs Salmanis)展出了他在驻留项目中的作品。作为ARIE拓展项目的一员,在整理了艺术家的访谈资料后,我尤其关注他对“美”——一个复杂抽象名词的相关描述。但在展开他对“美”的分析前,须先了解艺术家本人。
萨尔马尼斯是一位来自于拉脱维亚的艺术家,他拥有丰富的驻地经验,曾在德国、美国、日本、芬兰等多个国家开展过在地艺术实践工作,并且2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他的作品极具观念性,擅长运用图像与声音来表现日常的生活感受,在他的工作中,线条、图案、肌理、材质都是情绪、属性或者判断。此次,他在成都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驻地艺术实践,制作了两件影像作品《所有的,都在闪光》与《建构》,并完成了一件作品的现场拍摄工作。
《所有的,都在闪光》创作现场
摄影:沈劲风
在我看来,萨尔马尼斯是一位具有强烈现代性意识的艺术家。在他的系列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察觉到被他轻轻修改了的时间流速和空间感知。他试图通过他构建的秩序,以另一种方式描述日常的产物。通过他的涂改,你会惊讶于那些日常不起眼的缝隙中,隐藏着看似日常者的合理反常性。当你察觉到这点时,同一件事物,已经拥有两股虽然对立但又互相兼容的力量。这两股力量间,绷着一根无形的弦,张力就是对这抽象无形物的描述。
为了深入分析此种张力在艺术家在ARIE作品中的呈现,对比此作品(《所有的,都在闪光》)与他在芬兰驻留项目中完成的短视频作品《Long Day》是有益的。这段影像与ARIE作品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同样来源于驻留项目,同样是短视频的体量,同样囊括了对张力的描述,甚至在结构上也有较为明显的相似性,但它们却彼此构成了有张力的一对。
Long day, Krišs Salmanis, animation, 4:00, 2012
在《Long Day》中,萨尔马尼斯运用了改变时间流速的手法(time lapse)和计算机建模的技术,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荒野上,一座木屋被建起,随即又风化殆尽(木屋由建模软件呈现)。虽然作品只有短短四分钟,但它却由三个部分组成:木屋的搭建过程、完工后的短暂平静和风化的过程。同时在作品中,可以清晰地察觉到的两种外部力量——象征搭建行为的人为创造力和代表风化过程的自然毁灭力。萨尔马尼斯运用时间加速的手法,把整个过程——三个部分都装进了一个白天。呈现房屋搭建的部分中,房屋受到两种力量的拉扯,创造和毁灭的力量都作用在它身上,创造的力量远远大于毁灭的力量。得益于此,木屋的搭建过程十分顺利。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微妙平衡的瞬间出现了——木屋恰好完成了搭建过程,创造力也无法再对木屋造成物质上的改变,而建造过程中被压制的毁灭力也因此露出了爪牙。但同样,毁灭的力量也不足以对木屋造成物质上的改变,它需要一个契机——爆炸的转折。短暂的平衡后,创造力并没有应验观众预期,逐渐减弱,而是极端地消失了。张力的平衡在短暂平静后就被瞬间打破,甚至张力本身也直接消失了。代表毁灭力量的自然风化作用终于得以解放,它肆虐在观众被推动到危险境地的情绪之中,迫使观众注视木屋殆尽。
相比之下,《所有的,都在闪光》是萨尔马尼斯在行程结束前的一周内完成的作品,结果令人满意。出生歌剧世家的他,在到达成都前便对川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天然的敏锐或者感触。在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茹以及川剧研究院演员李玲琳的合作中,传统戏剧与西方戏剧的特殊结合,也展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与质感。
整个作品仅由一个比例夸张的人物面部特写镜头和配乐组成。作品的影像部分是在跳楼机上完成拍摄的,摄影机固定在跳楼机的座位前,完整地记录下训练有素的川剧表演者随着跳楼机上下位移的情态。音乐配置方面,萨尔马尼斯巧妙地选用了川剧中《茉莉花》的唱段和《图兰朵》选段《在东边山冈上》。这两段音乐,韵律相似,且后者有受前者启发的渊源。
所有的,都在闪光,视频,2’30‘’,2019
2019 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展览,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A4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
特别鸣谢:成都欢乐谷主题公园、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李玲琳(演员)、陈兰馨(化妆)
感谢艺术家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拍摄手法,他将人物面部以极为夸张的尺寸放大,而环境空间的感知以虚化远景的手法被极大程度地削弱,这种错位的叠加使得张力呈现得更为显著。观众会讶异于《所有的,都在闪光》夸张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发起对来自两种文化背景下相似旋律之间的追溯。就作品本身的结构而言,作品同样能够分为三个部分:上升阶段、顶空停留阶段和下降阶段。而处在微观的角度,也有两种力量在川剧表演者的内部角逐:生理机制因环境剧变应激反应——失控的力量和意识控制下的身体——克制的力量。
在跳楼机的上升期,表演者和唱着配乐《茉莉花》选段,表面上来看,一切与她出演戏剧时别无二致:华丽的头饰、精细的妆容以及严格的表情控制,看起来是无懈可击的。而在内部却悄然上演着两股力量的拉扯角逐。上升是缓慢的,均匀的,也是平静的。音乐汇合着微小的变化,也是音乐中的抒情与情感。但随着时间的流动,突然而来的失重试图打破这种平衡,身体备受拉扯。这种拉扯会使人的血液压力急速上升,埋下危险的种子。而在此时,表演者并未出现明显的反常之处,克制的力量依旧将失控死死压制住。
所有的,都在闪光,视频,2’30‘’,2019
特别鸣谢:成都欢乐谷主题公园、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李玲琳(演员)、陈兰馨(化妆)
感谢艺术家提供作品
与《Long Day》中描述的两股势均力敌力量的角逐不同的是,在《所有的,都在闪光》中,人意识的控制力量自始至终都占据了绝对的主导权,而应激反应带来的失控力量仅仅存在于特殊的情景下,并且情景的不寻常也是组成这种力量的重要部分。但即便两种力量如此之悬殊,张力却依旧出现了。在到达顶空的瞬间,跳楼机的速度归零,但向下的加速度却并没有消失。因此惯性的力量到达高峰,应激反应水平抵达新的高度。失控的力量蠢蠢欲动,意识企图掌控身体的力量也同时迸发。两种剧增的力量作用于完全相反的方向,人内部的张力因此受到了两个相反方向的拉扯。在这种情况下,意识控制力不仅需要压制应激反应的作用,还需要平复内部张力拉扯的悸动。因此,川剧表演艺术家在多方且关系复杂的力的纠缠下,哽咽般的失态了。面部轻微的抽动宣告着意识控制力量的绝对话语权失效了。得益于此,人内部力量的纠缠范围进一步扩大,直到传播到外部,传布到面容。所以,在跳楼机下降的过程中,人的内部如同受到一股接着一股大浪的冲击,即使控制力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逸散的失控力量不断冲击着内部边界的壁垒,张力终于得以显现于川剧表演艺术家的面部。轻微抽动的面部肌肉和眼神的改变正是张力作用于人身上的痕迹。
《Long Day》中张力的表现是极端的,它足以崩断连接创造力和毁灭力的那根弦。而《所有的,都在闪光》中张力的表现是温和的,即使走向纠缠拉扯的混乱局面,但依旧不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这种明显的差异产生于张力产生的不同机制:前者是表现两种外部力量——创造力和自然力量的互相角逐。承担后果的是被建造的木屋。显然,这两种外部力量遵循自然的秩序。维持木屋的形态对于这两种力量而言无关紧要,所以木屋随即风化殆尽。后者形成失控张力的两种力量均来自于人体内部,是由一个自成秩序的体系中萌发出的两种力量的拉扯,它产生于人,遵守人内部的秩序。所以虽然失控力夺得了一瞬的掌控权,但也仅此而已,它无法再进一步,走向毁灭的境地。
《所有的,都在闪光》创作现场
摄影:李玥琪
“张力”显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在地化”作品的内涵。作品是否与成都本土发生了深层次的关系,是尤其重要的一个标准。而看似生搬硬套川剧元素的《所有的,都在闪光》,实际上是有深层次的关联企图。在ARIE拓展项目的访谈中,我们尤其追问了萨尔马尼斯关于川剧的看法。在他看来,了解川剧的内容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而自己去感受川剧中强烈的感官刺激,并且转译,才能同时完整地保留成都和他自己的色彩。并且从与《Long Day》的比较中,我们也看到了《所有的,都在闪光》中与之截然不同的热烈色彩和克制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萨尔马尼斯在驻留的开幕展中,还展出了另一段影像作品《建构》。这个作品的灵感,产自他抵达成都之前。最终以定格动画的方式,符号化地展示了他眼中的成都人群——这个更为复杂的有机体,他们是张力活动更为频繁的有机体。
建构——Metrosurfer 地下冲浪人,动画,2'15’‘,2019
感谢艺术家提供作品
这些作品恰巧印证了他访谈中提到的:美惟自张力生长。
本文作者
王 朔 艺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会展系
ARIE拓展项目系由麓湖·A4美术馆及四川大学相关院系师生所承担的研究型综合艺术项目,旨在为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提供学术研究、访谈、评论、整理及规划建议等方面的支持。
内容排版 | 叶鋆乐
视觉设计 | 葛婷婷、王娜娜
校 对 | 蔡丽媛
自2011年项目正式启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麓湖·A4美术馆不仅提供高效与专业的学术支持,还将带来驻留同期丰富的活动体验与对话,为参与者带来广阔、多元、深度的创作空间与可能性。
从2019年起,麓湖·A4美术馆迎来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的落成以及周边更多公共空间与户外区域的使用,拓展基于驻留基地而展开的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实验性与专业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项目。
目前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主要分为四个不同部分,分别是邀请制驻留,城市间双向交换驻留,国际国内公开招募申请以及公共艺术项目专项驻留。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5月至次年1月,可同时接待10-11位艺术家开展工作。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2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2个公共活动区域,1个1230平米的驻留展厅,同时在市区还有11间驻留艺术家公寓供驻留艺术家使用。
Since the project was formally initiated in April 2011, the LUXELAKES·A4 Art Museum’s Artist in Residenc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ARIE) has given many artists, curators, and designers from China and abroad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It has also encouraged innovative artists and artist groups engaging with fresh ideas and unique artistic research to carry out participatory projects that intervene in the community or city. The residency’s focus on local production, exchange, and exhibition strengthen cultural exchange and academic dialogue between the artists and their surroundings. Based in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the city, the LUXELAKES·A4 Art Museum provides effective and professional scholarly support and coordinates a rich array of events and experiences during the residency, making it possible for participants to expand, diversify, and deepen their artistic practices.
In 2019, the LUXELAKES·A4 Art Museum welcom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e base and the ability to use more of the surrounding public spaces and outdoor areas. The program has expanded from the base into artist exhibitions, public art programs, cultural events, regional interactions, and sites of coexistence, thereby establishing broad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surrounding neighborhoods and businesses and connecting different groups and institutions. In this way, the LUXELAKES·A4 Art Museum has created a culture and art program focused o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public, set against the cultural forms and structures of a new city area, and working in experimental and specialized ways.
At present, the ARIE Program is divided into four distinct sections: invitational residencies, two-way city residency exchanges, open ap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rtists, and residencies specifically for public art projects. The ARIE residencies are concentrated between May and the following January, and the program can accommodate 10-11 artists at a time. The ARIE Program space is located in the LUXELAKES Eco-City, which is home to twelve independent artist studios, two public event areas, and one 1230-square-meter exhibition space. There are also eleven apartments in the city for resident artists to use.
正 在 展 出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门票
60元/张(80元/张)
加入会员
即可全年免费观展
更多会员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