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房行走 | 第十六期 : 走进吴小山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 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吴小山教授的书房名为 “思书斋”
学者介绍
吴小山,1964年生于江苏如东,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主要从事X射线结构表征、人工微结构材料性能研究,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获第八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担任中国物理学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IEEE磁学会南京分会主席等学术兼职。
书的故事 | 吴小山
我现在有很多书,很多很少看的书,甚至还没问津的书。
书房一角
在我的记忆里,我渴望有书,有可以读的书。70年代开始上学时,条件很差,没有教室,没有课桌、没有座椅,也没有书,没有书包,更没有书房。教室是一个很大、很空的房间,是草棚的那种,散发着霉味、桑叶味和蚕屎味。课桌是一块木板,很大的大木板,架在两个长条树干上,也散发着各种味道。座椅是从家里带来的四条短腿的小板凳,参差不齐,也不稳定。书倒是有,散发着油墨的味道,几页纸装订而成,印象中是线装的,就像妈妈缝鞋底一个边,可以打开的那种,长方形的,尺寸大概是10cm × 15cm。书上印的字很大,一页纸只有几个字,记得通常是5个字,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是“万岁”。书包也有的,妈妈找了一块不规整的布条(有时用毛巾,那就算是很高的待遇了),用剪刀修剪一下,折叠后,两侧缝上,留一个可以放书、放笔进去的口。至于书房,就谈不上了,只能说,书在哪里,哪里就是书房,通常书会扔在床(用我们的方言说,也许应该叫铺)上。这大概就是我印象中读书的家底。
书房一角
我上的小学,记得名字叫新民民办小学,用的是村上(那个时候叫大队)公用的房子,养蚕的季节是蚕房,不养蚕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学堂,我们的教室。学堂里有5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我是二班,应该算是差班,当时我们都很羡慕能进一班的同学。上课是分批分时进行的,1、2年级一个课堂,3、4年级一个课堂,5年级单独一个课堂。
我第一所小学(一二年级)原址现在已是盖起小楼的农家
还是说说书的故事吧。一班同学的书比我们书大,那是长方形32开本的,有漂亮的封面,上面有两个大字:“语文”、“算术”。我的书也是长方形,相比而言,是横着的,而且小很多,没有封面。每页只有5个大字。我一直想不起来,一班同学的书里面写的是什么,也许我就没有看到过,反正没有印象了。
到了3年级,我也终于有书了,因为我换了学校,新的学校名叫西陵小学。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心里羡慕一个三年级的班级,我看到班上的同学都有我想要的书,我很想进这个班,但老师不同意,我站在门口哭着不肯走,老师叫来我妈妈,我妈妈也劝不动我,老师只好让我考试,说只要考及格就可以进去上课,我不记得考什么了,好像得了60分,我就进这个教室读书了。
在我的第二所小学(三四五年级)原址
建设为当地一个肉类加工冷冻厂
除了课本,那时几乎找不到课外书。偶尔听说有什么有趣的书,同学之间都是花大力气传阅,有书就昼夜不停地看。记得上初中时,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有一天神秘的拿来一叠手抄本,对我说我一定喜欢看,我起初以为是什么作文或作业,包好了放进书包里,结果回家一个整夜没有睡觉,一直看到天亮后父亲喊我去上学。不过,手抄本不完整,后面的内容也没有再弄到,一直是遗憾,直到进大学了,终于找到这本书:《青春之歌》。《啼笑姻缘》也是不完整的手抄本,不过后来也没有再去找出来看,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个残缺不全的故事,觉得也是挺不错的感觉。
那时为了给别人分享,我也会把手抄本再抄一遍,分享给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袁老师(语文老师)竟然在班上表扬我说写字进步很快!通过这样方式,我也读了一些课外书,尽管不多,回想起来也很有意义。其实,还有一类抄本就是试卷,当时没有课外参考书,只有从不同地方弄来的模拟题,练习题,我们也经常用笔抄下来分享给别人,或者自己留着慢慢消化。有时是几个同学分工,事后再拼凑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试卷或课外参考书。那时家里或手边除了课本,就是写的很不工整的抄本,是没有多余书籍的,也根本不知道书房是啥样子的。所幸我算术(数学)比较突出,不需要那么多书来支撑,只要有考卷就满足了,用成绩来证明就行了。
吴小山教授的老家
因为书少,读书就比较专注,对书上内容就比较用心去体会,理解就比较透彻,这对于学习理科可能特别重要。理科的公式比较多,越是高深的理论,公式越是简单。我们现在知道很多公式只有三个变量:F=ma; E=Mc2; U=IR; 甚至只是一个恒等式(守恒定律)。但理科不仅仅是公式,更重要的是对公式中每个字母的认识,公式背后的物理规律、物理图像、公式成立的边界条件的理解,什么场合怎么使用公式,我们记住的不是字母等式,是物理图像的理解、是自然规律的理解。没有参考书,你就可以在脑海中做各种假设去理解公式,以及公式使用的情景。所以要么你读很多参考书,读专家们从不同视角做出的理解,当然也要思考;要么你多思考,多假设,多体会。参考书少对理科也不一定是坏事,可以让我养成举一反三、精读审读、勤思冥思的习惯。我读书速度慢,理解也慢,语言表达直率;所以我很敬佩很多文科的同学,他们读书速度很快,对内容的掌握也很快,而且出口成章、应对自如,语言能力超强。相比而言,我有点木讷。
书房查阅资料
初高中以后,我成绩突然变好了,尤其是理科,也成了当时两个小学中最出色的校友之一:幸运考取大学。在大学里有很多书,很多想读一直没能读到的书:从文学名著,诸如《红楼梦》、《水浒传》、《围城》等,到历史演义,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明史演义》等;从革命小说,如《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铁道游击队》等,到言情小说、武侠小说,诸如琼瑶系列、金庸系列、梁羽生系列等,什么书都读,而且熬夜读,曾经一天一本小说,24小时不离手。记得当时金庸的小说、琼瑶的小说,都是整本日夜兼程完成阅读的。首先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其次是语言优美,读起来舒畅,有如身临其境。第一次看《围城》,也是连续30小时读完的,后来有机会又读了两次,因为太喜欢了。
读研究生期间,我更多关注课题相关文献资料,经常蹲在图书馆查找各种相关文献,从主题词查找,到索引,再到杂志文章,到全文,然后复印了带回宿舍读。我读文献很认真,也很仔细,经常在复印的文献上做各种记号,并把重要的内容摘录到笔记本上,分门别类,便于分析和思考,过一段时间我还会把笔记内容整理一次,形成读书记录。
读书记录
当时经济拮据,一个偶然的机会,竟然用6元人民币特价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买到一部《英汉技术词典》,如获至宝。那时我刚读研,英语又不好,专业英语更是牛头马面,不知所云,这本词典对我太重要了:首先是查索引,刚开始,几乎每个词都去查,到后来,经常随手一翻就能翻到我要查的词汇位置。其次,查文献中的单词,一开始的单词,感觉都认识,但意思总是别扭,把握不准,这个词典帮了大忙,让我进入了文献中的科技世界。我刚开始查所有单词,再翻印成中文,甚至还请导师看一遍,这样的好处是很快就可以了解这个专业领域。
1988年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以6元特价
购买的《英汉科技词典》
记得在《应用物理杂志》(美国)投稿,审稿人很认真,几乎对我每句话、每个单词都修改,可是,我看不懂审稿人的修改,多亏这本词典让我弄懂审稿人的意思,顺利投稿。这本词典陪伴我多年,从北京到南京,对我起初的科研成果取得起到很大作用,成为我多年的老朋友,从硕士、博士、博士后,到在南大成为讲师、副教授、教授,一直跟随我。虽然现在封面已经破损严重,也尽管现在都用电子词典,或者百度翻译,不再使用纸质词典,但这本词典对我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至今仍存放在家里,留作永久纪念。
参加第六届国际铁电畴会议
与会议主席冯端先生在会议海报前合影
1998年在香港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
与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的部分师长合影
右二为吴小山教授(2000年实验室评估)
2003年向东方之子、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教授汇报实验室工作
给学生介绍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原理与研制技术
2018年在江苏省青少年活动中心
给江苏省英才计划中学生一起讨论创新课题
随着我们国家的富强,我现在不愁没有书了,几乎见到喜欢的书就买,买了不少书,有些都没有来得及看。我现在有两个书房(办公室、家里的),有很多书,有的在书架上,也有的装在纸箱里,有些是新书,有些是以前想买没有买的书,有些是以前读过的书、教材。装在纸箱里是早年的课本、教辅书之类的,那是尘封的记忆,虽用不上了,也舍不得丢弃。
我最早上的那两个小学的学堂都不在了,蚕房也大变样。去年春节前回家,专程到老地方看了一下。新民小学所在地变成了当地居民房子和农田,望中小苗青青一片;西陵小学现在成了当地发家致富用地,原地盖起了肉类加工厂的冷库,据说这个冷库的肉发往附近好几个省,效益不错。一切都和记忆中不一样了,只有梦里依旧。
吴小山教授推荐书单
1.《红楼梦》,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3
2.《曾国藩家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3.《胡雪岩全传》,现代出版社 2011
4.《四世同堂》,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5.《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6.《我的精神家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7.《老人与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8.《物种起源》,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9
9.《全球通史》,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6
10.《红与黑》,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2
往期回顾
策 划 | 程章灿
统 筹 | 史梅
执 行 | 翟晓娟
编 辑 | 张宇
欢迎南大师生报名参加此栏目
晒自己的私家书房
或者你想看谁的书房也可后台留言给我们
我们会尽力满足的哦
联系我们:zhangyu@nju.edu.cn
“4.23”
世界读书日
系列活动
策划 | 程章灿
统筹 | 史梅
执行 | 翟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