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咬定青山不放松

央视三农 2022-07-31


视频: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清•金缨《格言联璧》


2013年6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

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强调理想、信念重要性的时候,

引用了这段格言。


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节目中,

经典释义人——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

解释说:

志向到底能够远到什么程度?

远到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

即使是山和海的尽头也不能限制;

志向能够强到什么程度?

强到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

即使是锐兵精甲

也不能抵御志向的力量。


经典释义人——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


蒙曼教授讲述了大将军耿弇的故事。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

当时21岁的耿弇投奔了刘秀,

并且口气不小地向刘秀建议,

先收复河北,再平定山东,

最后一定能安定天下。

那时候刘秀的势力还很弱,

耿弇更是名不见经传,

所以谁都觉得他这个说法太夸张了,

不可能实现。

可是,耿弇因为有了这样的志向,

他就产生了“拼命三郎”的勇气,

作战身先士卒,不惧生死。


有一次打山东的时候,

他的腿被敌人的箭射中了,

他抽出佩剑来,

把箭砍断,接着战斗。

正是因为有这样舍生忘死的勇气,

耿弇真的成了

大名鼎鼎的常胜将军,

而他原来预设的目标,

也都实现了。

刘秀因此对他刮目相看,

很感慨地说了一句话:

“有志者事竟成也。”

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由来。



为什么志向具有如此伟大的力量?

蒙曼教授说,

志向,

往大里说叫理想,

往小里说叫目标。

一个人有了理想、

有了目标,

才会有决心、有勇气,

才会去做常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段典故,

是强调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性。

无论革命战争年代,

还是改革建设年代,

都需要有理想、有信念,

只有用理想和信念武装自己、激发斗志,

我们的人生才能无远勿届、无坚不入。


经典释义人——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


视频:专家学者解读释义


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

志向的远度可以穷山距海,

志向的强度可以无坚不摧,

那为什么成功者却凤毛麟角?

因为立志容易,

但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时候,我们需要七个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经典释义人——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习近平总书记很喜欢这首诗,

当年在梁家河插队的时候,

对这首诗就有深刻的体会。

后来他在一篇文章中,

把这首诗的前两句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动,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

借此来表达扎根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和信念。


蒙曼教授说,

郑板桥的这首诗,

写的不仅仅是竹子,

更是竹子背后的精神。

竹子不是生活在肥沃的泥土上,

而是从石头缝里钻出来,

紧紧咬住青山,

挺立起来,

这是何等的坚韧而顽强!

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

依然挺立不动,

而这也是中国人的气派,

独立而坚强!



思想解读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老师


思想解读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老师解读说,

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

我们才能够在革命年代,

前赴后继、百折无悔;

才能够在建设年代,

艰苦奋斗、激情燃烧;

才能够在改革开放年代,

敢为人先、勇立潮头。

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

我们才能够

“从胜利走向胜利”,

才能够得到亿万人民的支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10月8日—19日

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首播



为你推荐



本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转载编辑:白晨 //责编:李沛 // 监制:曹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