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唐作品 |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张唐景观 Author 张唐景观



宕( dàng)口,出自《说文》,意为洞穴、洞屋。现在主要是指露天矿山开采形成的采石场。

场地原始风貌


01

矿坑公园是张唐景观目前完成(部分建成)的尺度最大的一个项目,总设计范围有20公顷,由南京汤山温泉旅游管委会主导开发建设。刚接触到这个项目时心里非常忐忑。过去的一些年,我们服务的主要客户是地产或私营投资方,极少参与政府公共项目,由于对其中的操作方法与流程不熟悉,让我们对最终的完成度没有把握。



场地距离南京约一小时车程,位于汤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汤山山体南侧。在东南大学对汤山温泉小镇的新规划中,这里将成为吸引未来旅游度假人群的目的地之一。


从几公里外的道路上清晰可见的几个废弃的采石宕口,曾是汤山最大的废弃矿坑龙泉采石场。项目的初衷是如何让这几个赫赫然的宕口复绿,并为未来的旅游休闲活动提供场所。宕口远看伤痕累累,走进却气势恢宏——植物已经悄然的从破碎的石缝中慢慢长出,与冷峻的石壁搭配成漂亮的肌理;巨大的采石场的尺度让人觉得不可触、不可及,但是热血沸腾。



工业废弃地改造项目在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案例,从西雅图的煤气站公园,到德国的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从中山的造船厂公园到上海的辰山矿坑花园,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场地条件及挖掘潜力,提供了可充分利用的特殊资源。张唐景观与南京同道建筑和东南大学的老师,以及同项目甲方多次对项目现场踏勘,共同协商设计,探讨未来管理运营策略等。虽然项目还没有完全呈现,但使用者对目前开放部分的热情,让我们对未建成部分充满期待。


02

景观设计通过梳理现场地形和水文,在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碎片基础上形成丰富的体验场所,包括四个不同景观功能的宕口(温泉酒店、攒子瀑、天空走廊、伴山营地),阡陌花涧、矿野拾趣与三叠湖,以及服务配套的餐厅茶室等。



原有山体上的多个采石坑,互相独立并不相通。这个独特的条件允许各个采石坑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定位:最东侧的宕口深而隐蔽被定位成静谧休闲的温泉酒店附属设施;最西侧的开阔宽广,被用于音乐节露营房车等热闹的公共开放场所;中间的两个宕口成为公园游览的体验区。经过地质专家综合评估,采石破坏的山体岩壁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特征,即使经过加固,也不能完全排除未来崩塌和落石等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对景观游览路线和方式进行了多种可能性研究,综合安全、造价、体验、生态等多个因素做出选择。



游人进入公园后先到自然汇水而成的湿地湖泊区,然后沿坡道到达湿地草甸及阡陌花涧。通过一个“时光隧道”进入第一个宕口的底部,然后拾阶而上逐渐体验曾经的采石场粗犷陡峭的岩壁,几经转折到达一个可以远眺公园全景的平台。这里是旧有采石场堆放废弃石渣形成的一个相对平坦的场地。之后,通过栈道进入相邻的另一个宕口,沿侧壁逐渐下到坑底,从坑里出来到达矿野拾趣乐园。




矿野拾趣乐园原为采石场堆放废料的地方,原有植被和水文已被完全破坏。根据现场条件,在恢复水文生态加固山坡基础上,我们将攀爬、滑梯、秋千滑索、蹦床等等活动设施组合在一起,形成矿坑特色的游憩场所。这是该项目目前最先完成的部分。


周末排队进场的游客


03

参与设计建造南京城市双修示范项目的矿坑公园,对我们来说有很多启发意义,比如:各地的城市(郊野)公园在过去很多年都扮演着提升土地价值、促进房地产开发的作用,其短期目的性使用及后期运营维护令人担忧。南京汤山矿坑公园引入适当的经营项目,包括矿坑温泉中心、音乐节、房车营地、儿童乐园、餐厅茶室、博物馆等等,既能服务游客,又为未来公园管理提供了经费,保证了公园有质量的维护。这为未来城市(郊野)公园提供了一个长期的良性发展范式。


自然山水一旦伤筋动骨再自我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为介入简单地覆盖上一层土壤将其变绿可能是容易的,其生态意义却非常让人质疑。让采石破坏的崖壁人工变绿需要花费的代价非常大,其效果却难以预估。那么如果掩盖错误并不能让人类未来少犯类似的错误,不如让人看到这些破坏,从而更加敬畏和珍视自然。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环境教育。


项目名称:南京-汤山矿坑公园

景观设计:上海张唐景观设计事务所

设计团队:张东、唐子颖、张卿、徐敏、陈逸帆、袁帅、杨玉鹏、刘昕、卞少豪

装置设计:张唐艺术工作室

设计团队:刘洪超、郑佳林、范炎杰、孙川

生态设计:张唐自然工作室

设计团队:王墨、徐敏

甲方: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城市规划:东南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同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摄影:张海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美泉路与泉都大街交界处往西200米


——END——


再创辉煌 第九届园冶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第九届园冶高峰论坛北京城市学院分论坛召开

玛莎·舒瓦茨事务所张易文:可持续生态城市景观设计

淡马锡理工大学Ronnie Tan:新规划范例的自治城市主义

清华大学教授张敏:从景点到观景点——香港西九龙车站

上海交大设计院孙洪刚:设计让生活更美好

赛肯思杨茜:跨界融合——以景造梦

邓国辉:一个好作品——潜意识的审评

IAPA彭勃:再现“故乡”情景的设计最能打动人心

陈其兵:对四川省公园城市建设的思考

李敏:公园城市的规划理念研究

朱玲:乡村设计之生命力——设计与产业协同

梁达民:城市里的乡村,乡村里的城市




园冶 · 竞赛

见证设计力量




园冶 · 论坛

传播行业声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