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顾:全球设计师创意荟萃的舞台——记第九届园博会的大师园和设计师广场
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是由住建部和地方政府共同举办的国内最高水平的国际性园林盛会,到2013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第九届园博会特设大师园和设计师广场作为创意园区。2011年12月,第九届园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就设计师创意园区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中国风景园林网在众多投标单位中脱颖而出,最终接受组委会办公室的委托,负责大师园和设计师广场项目的策划、组织邀请和咨询工作。
在大师园建设方面,2012年1月初,中国风景园林网面向国内外拟邀皮特・沃克等5位不同地域和风格的世界级大师来京建园,最终确定了极简主义代表人物、美国风景园林大师皮特・沃克,欧洲著名工业遗产景观大师彼得・拉茨,日本风景园林代表人物三谷徹参加大师园三个地块的创作,三个展园分别以大师的名字命名,这在全球首开先河。
从2012年2月开始,三位大师相继来京勘察现场,深入了解情况,并向组委会汇报了初步的概念设计方案。3月底大师深化设计完成,通过组委会的审核确认。随后,东方园林、天开园林分别出资捐建了皮特・沃克花园和彼得・拉茨花园。
△皮特・沃克花园
△彼得・拉茨花园
△三谷徹花园
在设计师广场的建设方面,2012年2-4月,园博会组委会通过中国风景园林网面向全球知名中青年设计师征集设计方案,经过资格审查,有27名国内外设计师入围参与方案评选,经过国际专家评审会的三轮论证,最后优选出6名设计师的作品实施建园,分别是朱育帆的《流水印》、章俊华的《明园》、安娜・巴莫瑞(美)《声波园》、伊娃・卡斯特罗(英)《凹陷花园》、克里斯托弗・康茨(美)《小径花园》、张新宇的《印象四合院》。2012年8月,各展园陆续完成施工图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网组织多场专家评审会对每个展园的施工图进行审查,全力做好技术对接服务工作。
△流水印
△明园
△声波园
△凹陷花园
△小径花园
△印象四合院
大师园和设计师广场的施工,自2012年“十一"节日期间陆续进场,2012年底大部分展园基本完成了土建部分和部分乔木种植。由于北京气候条件限制冬季暂停施工,待2013年2月下旬再度开工时,距离开园只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各展园争分夺秒抢工期,很多设计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现场监督质量,和施工单位密切配合,确保了4月底如期竣工。
在设计创作和现场施工的技术指导期间,中国风景园林网在三位世界级大师和知名设计师来京之际组织了多场学术报告会和风景园林师沙龙,在行业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大提高了本届园博会的国际影响力。
△学术报告会和风景园林师沙龙活动
在技术对接和服务方面,中国风景园林网努力推进总体进度,把控各个节点。从项目启动之初,世界级风景园林大师的调研、筛选和邀请、园博会基础资料的整理和翻译、设计师勘察现场的接待、多场大师报告会的筹办,到中后期多次专家评审会的组织、技术对接会和协调会的举办。
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协调主体层次多、涉及面广、利益交织复杂。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时效性强,有的宏观,有的具体而微,难度非常大。最终能够顺利完工,有赖于各方的通力合作和组委会办公室领导的大力支持。
5月18日开园后,国内外游客和各路媒体纷至沓来,对设计师创创意园区投注了极大的关注。毫无疑问,设计师创意园区成就了本届园博会最大的看点和亮点。
作为项目的策划组织方,在欣喜之余也看到很多缺憾和不足。大师和设计师在创意上虽然不受限制,但在资金、技术对接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制约,尤其跨国沟通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国外设计师通过Email和电话远程沟通很难把控现场,必然影响展园最终的品质和呈现的效果。
在施工单位选择和配合方面,也有很多无奈,有的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确实很难满足设计师的要求。还有,展园后期的养护同样非常重要,如何保证长期的效果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END——
淡马锡理工大学Ronnie Tan:新规划范例的自治城市主义
1、高级美编
2、短视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