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省及浙江省城投面面观

顾春霞范俊根毕柳 中证鹏元评级 2022-05-22

"主要内容


浙江省经济财政实力较强,债务负担偏重,人口吸附能力较强。浙江省民营经济活跃,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全省GDP总量达7.35万亿元,人均GDP 11.3万元,是同期全国人均GDP的13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262.57亿元,排全国第3位,政府性基金收入11,647.28亿元,排全国第2位;财政自给率为75.0%,排全国第4位;广义债务率(2020年)排名全国(从高到低)第6位;常住人口较2010年增加超1,000万人。


省内各地级市经济、财政以及人口流动梯队分化明显,杭州、宁波优势显著,衢州、丽水整体相对较弱。经济方面,杭州、宁波经济体量大、活力强,上市公司多,人均GDP高,而衢州、丽水、舟山经济体量相对较小,工业发展相对薄弱。财政方面,杭州、宁波财政实力远超其他城市,温州、嘉兴、绍兴、金华、台州财政实力较强,衢州、丽水、舟山财政实力相对较弱,且丽水、衢州财政自给率处于较低水平。此外,杭州、金华、温州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人口方面,杭州、宁波两大省内中心城市人口集聚效应最为显著。


湖州、绍兴、舟山债务负担较重,且非标债务融资占比靠前。从广义债务率来看,2020年湖州、绍兴、舟山广义债务率较高,在450%-600%之间;此外,截至2020年末,浙江省城投公司非标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为9.50%,其中湖州、温州、舟山、杭州、绍兴城投公司非标债务占比靠前,均在10%以上,湖州达16.07%。


浙江省金融资源丰富,城农商行资源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温州、台州。杭州、宁波在城农商行资源方面优势明显,分别拥有资产超万亿的上市城商行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其余城市中温州、台州在城农商行数量和规模方面较为领先,有利于特殊情况下地方政府协调金融资源。各地级市政府均拥有一定可控金融资源,在城投公司风险事件发生时可起到重要托底作用。


各地级市城投债融资表现良好,市场资金愈发向浙江聚集。近年浙江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及净融资额呈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杭州、绍兴、湖州城投债净融资额及增速均靠前,金华、舟山、衢州、丽水城投债净融资额及增速靠后,各市城投债融资表现良好,市场资金愈发向浙江区域聚集,2021年全国AA级城投主体净融资额同比下降7.35%,浙江省AA级城投主体净融资额同比增速为9.11%,AA级城投债净融资表现相对全国也更好。


浙江省城投债存续余额居全国第二位,20222023年到期的城投债占存续余额的比重总体不高。截至2022年2月底,浙江省城投债存续余额为17,502.55亿元(含省级平台),仅次于江苏省;其中杭州市城投债存续余额最高,达3,481.43亿元,绍兴、湖州、宁波、嘉兴城投债存续余额均超2,000亿元,大部分地级市的城投债集中在区县平台,而发展靠后的衢州、丽水城投债存量余额则集中在市级平台。2022及2023年浙江省到期城投债规模(未考虑回售的部分)分别为2,675.50亿元、2,384.53亿元,占存续余额的比重分别为15.29%和13.62%,占比总体不高。


浙江省城投债整体利差水平较低,但不同地级市间信用利差存在分化,2021年以来浙江省各市城投债利差有所收窄,市场认可度总体较高。2021年浙江省城投债二级市场信用利差主要位于100-150BP区间内,处于较低水平,按照城投债信用利差从低到高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衢州市,发行及二级市场信用利差处于较低水平;第二梯队为台州市、绍兴市、温州市,利差中等;第三梯队为湖州市、舟山市、丽水市、金华市,利差偏高。2020年11月以来受永煤违约事件影响,各市城投信用利差出现短暂走阔,但2021年以来影响逐步消除,在其他区域城投信用风险冲击下,投资者偏好进一步向优质地区转移,浙江省各市信用利差有所收窄,市场认可度总体较高。

"





一、浙江省经济财政概况



                                

  


1、区位与人口


浙江省人口吸附能力较强,近年省内各市常住人口均有增长,杭州、宁波人口聚集效应显著


浙江省区域位置优越,人口吸附能力较强。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下辖11个地级市(其中杭州、宁波为副省级城市),省会为杭州。浙江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00万平方公里,拥有“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以山地居多,平原主要分布于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540万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相比共增加1,014.07万人,增长18.63%;人口净流入(常住人口数量-户籍人口数量)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达1,387.76万人。



受益于经济、产业和政策等方面的吸引力,近年浙江省各市常住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杭州、宁波两大中心城市人口集聚效应最为显著。而浙西(衢州、丽水)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吸附能力不强,呈人口持续净流出态势。



2、经济与产业


浙江省民营经济活跃,整体经济实力较强,近年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各市经济发展梯队分化明显,浙西南地区相对落后;全省上市公司数量及总市值均位于全国前列,主要集中于浙北、浙东地区


浙江省作为长三角经济圈重要省份之一,民营经济活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021年浙江省GDP为73,515.76亿元,排名全国第4。从经济增速看,按可比价格计算,2021年浙江省GDP增速为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疫情后经济恢复相对较快。从人均GDP来看,按常住人口计算,2021年浙江省人均GDP达11.3万元,较上年增长7.1%,是同期全国人均GDP的139.6%。



浙江省内各市经济发展梯队分化明显,浙西南地区相对落后。从GDP规模看,11个地级市经济分化格局明显,杭州(1.81万亿元)和宁波(1.46万亿元)的GDP总量占全省GDP的43%;温州、绍兴、嘉兴、台州、金华GDP规模在5,000-8,000亿元区间;湖州GDP规模在3,500亿元左右;衢州、丽水和舟山GDP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从经济增速看,金华、湖州2021年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温州GDP增速有所落后,其余各市基本持平。从人均GDP来看,按2021年各市常住人口计算,杭州、宁波、舟山2021年人均GDP水平较高,均在15万元左右,温州、台州、金华、衢州、丽水人均GDP相对较低,均不足9万元,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近年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推动浙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贡献较大。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4.23:44.14:51.63调整为2021年的3.00:42.42:54.57,三产占比持续提升。近年浙江省注重工业结构内部的转型升级,以先进制造业为抓手,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2021年浙江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48亿元,较上年增长12.9%,增速领跑长三角经济圈,通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化工、汽车、电气、纺织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六大工业品类,占比合计为44.44%,其中电气、计算机通信电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增速较快;数字化持续赋能经济增长,2021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8,34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4%,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为3,095亿元,较上年增长20.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7.1个百分点。杭州、宁波两地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合计为48.48%,服务业发展向中心城市集聚。浙江民营经济活跃,2021年民营经济创造增加值预计为49,200亿元,占GDP比重为67%,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现价增速为15.4%,民营经济份额大。



浙江省上市公司数量及总市值均位于全国前列,主要集中于浙北、浙东地区。截至2022年3月9日,浙江省A股上市公司达610家,居全国第二,总市值规模超过7.4万亿元,居全国第三,其中杭州、宁波上市公司数量均在百家以上,数量和市值规模明显超过其他城市。杭州整体以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为主导,并积极发展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宁波利用港口及区位优势,在汽车、化工、航运、纺织服装等领域具有传统优势,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嘉兴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绍兴市产业以化工、纺织和设备制造为主。台州、湖州、温州、金华上市公司数量及市值规模处于第二梯队,工业实力较强,但大型上市公司较少。衢州、丽水、舟山三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薄弱。



3、财政与债务


浙江省财政实力强,财政自给水平较高;地级市方面,杭州、宁波财政实力强,舟山、丽水、衢州财政实力相对较弱,且丽水、衢州财政自给率处于较低水平。浙江省广义债务率处于全国偏高水平,其中湖州、绍兴、舟山广义债务率较高,债务负担较重


浙江省财政实力强,财政自给水平较高。2020年,浙江省综合财政实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19,990.63亿元,同比增长7.4%,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2.57亿元,同比增长14.0%,居全国第三;其中税收收入7,171.91亿元,占比86.8%,财政收入质量较好;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11,647.2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土地出让收入10,372.30亿元,同比增长1.0%,在全年房地产调控趋严的情况下,浙江省土地市场行情整体仍然较好,土地财政依赖度(土地出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亦处于较高水平。同期,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016.87亿元,同比增长9.3%;财政自给率为75.0%,财政自给水平较高。



地级市方面,杭州、宁波财政实力强,舟山、丽水、衢州财政实力相对较弱,且丽水、衢州财政自给率处于较低水平。浙江省内各市财政实力序列与经济体量基本保持一致,得益于发达的经济水平、较强的税收产出能力和大规模的土地出让,杭州综合财力远超其他城市,在浙江省内处于绝对领先位置,宁波位居第二;而湖州、舟山、丽水、衢州综合财力相对较低,但湖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明显高于其他三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2021年杭州、宁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突破1,700亿元,增速在14%左右;嘉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8亿元,排名较上年提升1位至第3位;温州收入增速(9.2%)全省最低,使得收入规模较上年下降1位;湖州增速全省最快,达到22.9%;舟山、丽水、衢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位于150-200亿元之间,整体相对较弱。从收入质量来看,除舟山外,各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80%以上,其中杭州、嘉兴、湖州、金华税收占比高于9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较高。财政自给率方面,杭州财政自给率将近100%,宁波、嘉兴、绍兴均在80%以上,财政自给率较高,而丽水、衢州财政自给率仅30%左右,处于较低水平。此外,各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比较高,需关注房地产下行对其财政实力的影响。



浙江省广义债务率处于全国偏高水平。截至2020年末,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4,641.63亿元,城投有息债务规模46,191.31亿元,两者合计60,832.94亿元,同比增长18.45%,广义债务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江苏省。广义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城投有息债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为304.31%,排名全国(从高到低)第6位,处于偏高水平。



湖州、绍兴、舟山广义债务率较高,债务负担较重。从广义债务规模(政府直接债务+城投有息债务)来看,2020年末杭州广义债务规模超过万亿,达12,865.42亿元,但债务增速全省最小,为8.03%;其次分别为宁波、绍兴、湖州,广义债务规模在6,000-7,000亿元之间,增速在20%左右;然后依次为嘉兴、温州、台州、金华,广义债务规模在3,500-5,000亿元之间,增速均高于20%;其余依次为舟山、衢州、丽水,广义债务规模在1,000-2,000亿元之间,其中衢州债务增速全省最高,达41.87%。从广义债务率来看,丽水、衢州广义债务率较低,在200%以内;湖州、绍兴、舟山广义债务率较高,在450%-600%之间,债务负担较重。从广义债务率变动情况看,得益于综合财政实力的较快增强,杭州为2020年全省唯一广义债务率下降的城市,舟山、台州、温州、湖州广义债务率增长相对较快,其中舟山、台州在广义债务增长的情况下,综合财政实力分别受政府性基金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有所减弱,使得广义债务率较上年增加超过100个百分点,债务负担明显加重。



4、区域金融资源


浙江省金融资源丰富,城农商行资源主要集中在宁波、杭州、台州、温州;各地级市政府均拥有一定可控金融资源,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起到重要托底作用


浙江省金融资源丰富,城农商行数量众多,总资产规模合计超80,000亿元,能为地方城投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和再融资支持,且与地方政府、城投关系较为密切,特殊情况下便于政府协调金融资源。地级市方面,宁波、杭州城农商行资源优势明显,台州、温州相对领先。具体来看,城商行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浙江省内共有13家城商行。其中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已上市,资产均超万亿元,其余城商行资产规模更多聚集在1,000-3,000亿元区间,其中台州拥有3家城商行,资产规模合计超7,000亿元。农商行方面,浙江省内共有81家农商行。杭州8家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合计超8,000亿元,其次是温州,12家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合计超5,000亿元,宁波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月24日,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钱塘江金融港湾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推动将省农信联社改制为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成为一家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的成立或将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



当城投公司发生风险事件时,外部金融资源趋利避害属性强,稳定性较弱,地方政府可控金融资源可起到重要托底作用。截至2020年末,浙江省各地级市政府可控金融资源合计近6,000亿元,其中杭州、温州、金华地方政府可控金融资源相对较多,规模分别为2,683亿元、898亿元和566亿元,其余各地级市政府可控金融资源多处于100-300亿元之间,衢州、舟山规模相对较小,但考虑到其广义债务规模相对较小,地方政府可控金融资源亦可为地区城投风险事件提供有力支持。


金融机构存贷款方面,近年浙江省各地级市存贷款余额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末,杭州存贷款余额规模最大,是第2名宁波的两倍多,领跑优势明显,温州、金华、绍兴、嘉兴和台州存贷款余额均超万亿,衢州、丽水和舟山存贷款余额在4,000亿元以下,规模相对较小。从增速来看,近三年各市存贷款余额复合增长率均超过10%,其中杭州存款增速最高,为16.1%,嘉兴贷款增速最高,为23.0%。






二、域城投及融资情况



                                

  



1、区域城投盘点


浙江省城投数量居全国第二,以区县平台为主,杭州、宁波高级别城投数量占比较高,近年新增发债城投居全国首位,市场对浙江省城投总体有所下沉


本报告统计范围内的浙江省城投平台共441家(其中省级平台5家,下文图表中未包含省级平台),仅次于江苏省,其中宁波城投平台数量最多,达78家,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城投平台数量均超50家,丽水城投平台最少,仅7家,浙江省城投平台以区县级为主,区县平台数量占比达到74.60%。主体级别方面,浙江省共7个地级市有AAA级城投平台,共26家AAA平台,其中杭州、宁波的AAA城投平台数量分别为12家和5家,且各地级市均有AA+平台,浙江省AAA及AA+高级别城投平台数量占比达38.32%,其中杭州、宁波高级别城投平台占比分别为57.97%和46.15%。



新增城投公司方面,2019-2021年浙江省合计新增发债平台173家,居全国首位,其中区县平台达141家,占比达81.50%, AA级平台共124家,占比达71.68%,区县城投发债较为活跃,且反映了市场对于浙江省区县城投公司认可度较高,对主体资质总体有所下沉;宁波、杭州、湖州新增平台数量位居前三,且AAA及AA+的高级别新增平台占比较高。



2、城投债发行及净融资


近年浙江省各市城投债发行规模及净融资额总体增长较快,城投债融资表现良好,2021年浙江省城投债净融资额同比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资金愈发向浙江区域聚集,杭州、绍兴、湖州城投债净融资及增速均靠前,金华、舟山、衢州、丽水城投债净融资额及增速靠后


近年浙江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呈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2020年及2021年浙江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分别为5,042.34亿元和7,534.1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47%和49.42%,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35.23%和25.50%,此外,2019-2021年浙江省城投债发行期限在5年及以上(不考虑提前回售)的金额占比分别达到69.80%、60.49%和54.83%,高于同期全国的49.58%、47.46%和39.03%。净融资额方面,得益于发行规模快速增长及发行期限相对较长,近年浙江省城投债净融资规模也呈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在2021年以来城投融资监管趋严的背景下,2021年浙江省城投债净融资额达4,986.19亿元,同比增速达47.46%,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5%,市场资金愈发向浙江区域聚集。


地级市层面,近年除衢州市2020年城投债发行规模较2019年有所下降外,各地级市城投债发行规模基本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杭州、绍兴、湖州城投债发行规模及增速均靠前,舟山、衢州、丽水城投债发行规模及增速靠后,金华城投债发行规模处于中游水平,但增速较低。此外,各地级市城投债净融资也呈现出与发行端相似的趋势,金华城投债净融资额规模及增速均较靠后,除衢州、丽水2020年城投债净融资额有所下降外,各地级市近年城投债净融资额基本保持较快增长。




分级别来看,在2021年以来对弱资质城投公司过度融资进行限制的背景下,2021年全国AA级城投主体净融资额同比下降7.35%,浙江省AA级城投主体净融资额同比增速也大幅低于全省城投债净融资增速,仅为9.11%,但相比全国来看,浙江省AA级城投主体净融资表现相对更好。此外,近年浙江省各地级市各级别城投债净融资额为正且保持增长。分层级来看,2019-2021年地级市平台净融资额分别为501.59亿元、798.74亿元和1,272.02亿元,区县平台净融资额分别为1,433.90亿元、2,725.05亿元和3,756.67亿元,区县平台净融资额占比较高。



3、存量债券及到期偿还


浙江省城投债存续余额居全国第二位,杭州、绍兴、湖州、宁波、嘉兴城投债存续规模靠前,2024年为浙江省城投债偿债高峰期,但到期分布总体较为均匀,湖州、绍兴2022年到期城投债偿还压力靠前


截至2022年2月底,浙江省城投债存续余额为17,502.55亿元(含省级平台),仅次于江苏省,其中杭州市城投债存续余额最高,达3,481.43亿元,绍兴、湖州、宁波、嘉兴城投债存续余额均超2,000亿元。此外,大部分地级市的城投债集中在区县平台,而在浙江省内发展靠后的衢州、丽水城投债存量余额则集中在市级平台。



从浙江省城投债到期分布情况来看,2022-2023年浙江省到期城投债规模(未考虑回售的部分)分别为2,675.50亿元(3-12月为2,376.78亿元)、2,384.53亿元,占存续余额的比重分别为15.29%和13.62%,占比总体不高。地级市层面,除衢州及宁波2022年到期的城投债占比达到20.13%和19.60%,其他地级市占比均低于15%,从2022年到期的城投债规模与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值来看,湖州、绍兴位居前2,分别为89.24%和55.32%,偿债压力靠前,其次为嘉兴的43.15%,其他地级市均低于40%,其中台州、温州、丽水均低于20%,分别为18.71%、15.74%和13.39%,2022年城投债到期偿还压力较小。



4、债务结构及非标融资


浙江省各市城投公司短期债务占比总体不高,湖州、温州、舟山、杭州、绍兴城投公司非标债务占比靠前,且湖州融资成本居浙江省各市首位


从各市城投公司2020年末的债务结构来看,台州、绍兴、宁波、湖州、金华的城投公司短期有息债务占比靠前,均在25%以上,衢州、杭州、丽水占比较低,总体来看,浙江省各地级市城投公司短期债务占比不高。非标融资方面,截至2020年末,浙江省城投公司非标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仅考虑已发债且有公开数据的平台)为9.50%,其中湖州、温州、舟山、杭州、绍兴城投公司非标债务占比靠前,均在10%以上,湖州达16.07%,同时,我们测算的湖州市2020年平均融资成本达6.77%,也居浙江省各市首位,其他城市城投公司2020年平均融资成本绝大部分在4.5%-5.5%之间,相对较高的债务水平和偿债压力推高了湖州市城投公司的融资成本。







区域城投利差分析



                                

  


浙江省城投债整体利差水平较低,但不同地级市间信用利差存在分化,湖州、舟山、丽水、金华利差偏高,2021年以来浙江省各市城投债利差有所收窄,市场认可度总体较高


浙江省经济财政实力雄厚,城投债市场规模庞大,2021年浙江省无担保城投债平均发行利差为110BP,根据DM数据,2021年浙江省城投债二级市场信用利差主要位于100-150BP区间内,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近年浙江省内城投发行利差情况,可将省内各地级市划分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杭州、宁波、嘉兴、衢州,各地级市的2019-2021年发行利差加权平均值在100-130BP;第二梯队包括台州、绍兴和温州,各地级市的近年发行利差加权平均值在145-150BP;第三梯队包括金华、丽水、舟山和湖州,各地级市的近年发行利差加权平均值在160BP以上,其中湖州受债务率高等因素影响,发行利差显著高于其他地级市,2019-2021年湖州城投平均发行利差为225BP。


从发行利差的时间迁移来看,与全国城投债发行利差变化趋势相似,近年各地级市发行利差基本呈现下行态势,唯一例外的是2020年舟山市发行利差较2019年出现了上行,主要系2019年舟山市以地级市平台发债为主,2020年市辖区定海区、普陀区平台发债规模明显上升,拉高整体利差走势。从利差下降幅度来看,衢州市、丽水市发行利差降幅较高,主要系区域内地级市平台发债占比持续提高所致,2021年衢州市、丽水市多由市级主要平台发债,故现两地发行利差表现与其主要发债平台资质密切相关。



浙江省城投债二级市场信用利差分化情况与发行利差相近,自2021年9月以来,浙江省内各地级市二级市场信用利差处于区间震荡状态,第一梯队中嘉兴市、杭州市、衢州市二级市场信用利差基本位于90BP以下,宁波市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稍高,但仍在90BP左右波动;第二梯队中各地级市的二级市场信用利差基本在90-120BP的区间内波动;第三梯队中的金华市、丽水市、舟山市二级市场信用利差位于100-150BP区间内,湖州市二级市场信用利差则显著高于省内其他地级市,处于200-250BP区间。


从二级市场信用利差走势来看,2020年城投债整体融资环境宽松,浙江省内各地级市城投债二级市场信用利差呈下降态势,2020年11月以来受永煤违约事件影响,各市城投信用利差出现短暂走阔,但2021年以来影响逐步消除,在其他区域城投信用风险冲击下,投资者偏好进一步向优质地区转移,浙江省各市信用利差有所收窄,市场认可度总体较高。未来随着外部风险事件冲击,浙江省城投信用利差预计将维持低位,且有望进一步收窄。





作者 I 顾春霞 范俊根 毕 柳
部门 I 中证鹏元  工商企业评级部
关注公众号向后台留言可获得更多报告
转载请标明出处


欢迎关注#中证鹏元评级#视频号


 

   ●城投资产整合--现状与方向探讨(下篇)

   ●城投供应链资产证券化信用特征及发展趋势

   ●如何理解此次降准

   ●城投行业2022年一季度报告——融资环境延续收紧,多省份融资增速转负

   ●疫情对汽车供应链短期冲击明显

   ●重庆能投破产:城投转型的隐忧

   ●以小撬大,助力地方发展——基金债的发展历程、现状与信用风险分析

   ●区域研究 | 陕西省及陕西省城投面面观

   ●区域研究 | 四川省及四川省城投面面观

   ●2021年四川省城投债发行特点研究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中证鹏元评级)为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鹏元)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中证鹏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发布的原创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通过合理分析得出结论,结论不受其它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报告中观点仅是相关研究人员根据相关公开资料作出的分析和判断,并不代表公司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