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江明:零跑要在一百亿以内实现造血功能

马文 42号车库 2019-08-12



4 月 19 日,零跑汽车在一场封闭的小型媒体交流会上,宣布了几个消息:


1、携手安防行业巨头大华股份,联合研发 AI 自动驾驶芯片,并计划于 2019 年第二季度进行实车测试。


2、从 2015 年 7 月起的 34 个月内,零跑汽车自主研发了 3 个整车平台及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三个核心技术,获得了 92 项专利技术。


3、零跑已经与江森、海拉、英飞凌、凯毅德、福耀、凌云和索密克等全球及国内一线供应商展开合作。整车工厂位于浙江金华,首款量产车 S01 今年 3 季度即将竣工下线。


4、S 平台量产车全年销量目标 10000 + 。



一家无论是团队还是企业品牌,都不足够具备公众认知度的情况下,表达出他们有能力做到新造车里大家都不敢涉足的领域,自然会引起公众的疑问。


在 4 月 19 日组织的创始团队交流会上,零跑汽车创始人及董事长朱江明和零跑汽车副总裁赵刚接受采访,坦诚地表达了他们对于造车的诸多看法。



以下是访问内容。




大华加上华为的基因,零跑是 IT 人造车


记者:零跑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朱江明:零跑的基因既有浙江的民营企业的作风,也有很多大公司的基因。


1993年,我和现任大华股份董事长傅利泉,凑了5000元钱,在杭州的一所小学内,创办了大华股份,到2018年正好25年。我担任的角色主要是CTO以及供应链体系的负责人。大华是作为一个安防企业,它是一个类IT的企业,所以零跑也就会有很多IT的基因。


前华为营销副总裁李柯是现在大华股份的CEO。在李柯的帮助下,我们搭建了以华为荣耀为基础的营销及产品经理团队,赵刚总在华为工作18年,加盟零跑前,是华为荣耀国际业务的负责人。


华为团队为零跑补充了狼性文化以及对产品敏捷创新、极致体验的产品文化。我们零跑的营销副总裁、研发副总裁、运营副总裁以及公共事务副总裁,全部都是来自于 IT 产业。而我们的汽车工程师团队、供应链团队、制造团队均来自于汽车行业。


记者:怎么看互联网造车和 IT 人造车?


朱江明:大家现在划分新型造车公司,大致分了两拨人,一拨是互联网创业者,一拨是传统汽车创业者。


很多人说,互联网创业者的优势是,软件层面更懂。其实互联网人的这个软件层面和我们所从事的嵌入式软件还是两回事。举个例子,互联网人从事的是外科整容手术,关注的更多是外观的应用层面,而我的强项是神经内科,能在底层嵌入式软件及算法层面 know how 的新造车团队,零跑基本上是独一家了。


所以我说,我们是真正的 IT 人创业,IT 人造车。


赵刚:我们 IT 人造车和传统造车的事,其实这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我们在这个团队里面有大量的传统汽车过来的工程师,15 年甚至是 18 年之上的这些实际做过车的总工级别的人,大量的人在。我们的 S 平台是从长安出来的总师。


我们 T 平台和 C 平台都是整车公司出来的。我们充分尊重这个过程,这里面很多的艰辛我们都知道。我们朱总带的研发团队觉得好学生做好事是应该的,这里面有很多的困难他不愿意讲。


记者:IT 企业如何取得成功?


朱江明:我们两次创业的过程,都是从门外汉走到行业的专家,走到行业最顶端第一、第二名。在视频监控行业,我们从 02 年进去,15 年做到全球第二,40% 以上的出口。我们这些经验充分证明,我们对待一个新事物能够非常快地学习,进入角色,利用创新的思路去超越,去领先,这是我们原来成功的经验。


赵刚:是技术一直在迭代产业,不是 IT 人要颠覆汽车这个行业,我们也不是挑战传统行业,是因为技术,这个时期要电气化、智能化,这些都是 IT 人的强项。


传统汽车这么多年,百年了,它已经很成熟了,我们充分尊重传统的那一部分。但是电气化、智能化的东西是我们的强项。




芯片产业最终将被中国人占领


记者:为什么考虑做芯片?


朱江明:在汽车的芯片领域,因为汽车需要安全,所以大家对这个东西是比较敬畏的,汽车里面的芯片目前确确实实还都是进口占主体。但是芯片另外一个现象,就是一些简单的芯片慢慢已经变成中国公司,都是在张江、杭州这样的地方落脚。


所以做芯片这块,我觉得中国实际上占的份额已经不小,缺什么?一个是给韩国人控制的内存,还有一块给美国人控制的 CPU,就这两个东西,除此之外我们都可以没有任何的问题,这两个是我们的软肋。第三个是制造业,我们的制造除了中兴国际一家以外,还是在台湾的代工厂,哪天不让干了,这也是一个威胁。中国还是有很多很强的技术。


毛利不高的芯片都到了中国,我们车上用的很多的控制器,就是你车门的控制器、整车的控制器,比如说家电、玩具,一些不重要的控制器都是中国公司生产的,越便宜越好,慢慢国外做什么呢,都是只做高端这块,这是他们的生命力。中国是逐步替代的过程,有朝一日芯片就是中国的天下,这是一定的。现在已经快赶上三菱,芯片的产业最终是被中国人占领,我认为时间不会太长。


记者:零跑做芯片有什么优势?


朱江明:大华芯片有十年的历史,去年大华发布了第一颗带有人工智能加速单元,CMI ,就是神经网络加速的引擎单元,能够对深度学习的网络可以进行快速的计算,有超强的运算能力。这颗芯片去年第三、第四季度量产,8 月份发布,它里面包括人脸识别,每秒钟可以 100 个人脸识别的性能。


对零跑来说,更多是提供需求,跟大华合作。目前进度争取明年一季度能够制造生产,二季度我们争取可以进行量产。




不需要 Mobileye 这样的集成供应商


记者:零跑能做好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


朱江明:大家可能不知道,大华在 2010—2011 年左右开始人脸检测和识别技术研究,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远早于行业里绝大部分人脸识别公司。


大华股份人脸识别率 2016 年在国际权威人脸识别公开测试机构 LFW 上取得了 99.78% 的准确率,领先 Google、Facebook、百度、腾讯、face++ 等企业,排名 LFW 测试结果第一,并且刷新了其测试结果记录。


目前全国 30% 以上的所有的这种卡口,电子警察,他的摄像机是来自于大华。大华业务范畴从摄像机、储存、云服务到视频会议产品、工业无人机产品都有涉猎。所有这些技术我们可以应用到零跑汽车上来。


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 Mobileye 这样的供应商,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做这个起家的,对于所有的底层玩法非常清楚。


记者:零跑不需要 Mobileye?


朱江明:其实 Mobileye 的算法是自己做的,它的芯片是委托 ST 意法半导体帮它做后端设计,相当于把算法转成芯片的架构做后端,封装好,然后打上了 Mobileye 的 Logo,作为产品解决方案出售。


而大华本身就是做这个的,我们自己就能完成从嵌入式算法到芯片的全过程。当别的厂家做 ADAS,考虑选择 Mobileye 还是地平线的集成方案的时候,我们工程师考虑的是用德州仪器的哪款平台更加顺手。


记者:自动驾驶定在哪个级别?


朱江明:我们第一款车在 L2 和 L3 之间,也就是我们明年一季度量产的车。至少我们在硬件上已经充分保证了这款车可以达到 L3 的级别,我们可以升级我们的软件,可以不断地升级,让它的功能继续往前走。因为我们配备了所有的执行部件和运算传感部件。


我们就是要打造两个长板,一个是动力系统,一个是自动驾驶,这两个是我们要去强调的,要争取作为我们整个零跑的核心竞争力。




一百亿实现造血功能


记者:你觉得零跑需要多少钱来完成现在的目标?


朱江明:首先钱的问题上,做汽车产业确实需要很多的钱,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说要 100 亿,有些人说 200 亿。我前几天看文章,从工厂建设的投入,以及每款车平台和每款车的研发投入,我觉得那个说法相对比较靠谱,它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整个投入,首先就是我们整体控制能力比较强。我们没有说很高大上地去硅谷建一个中心,要去意大利建一个中心,要去德国建一个中心,我们不去烧那个钱,我们觉得中国的工程是足够优秀的,足够得好,足够好的性价比,足够的能力和经营技术,这是前提。


所以我们充分地尊重,去节约投资的每一分钱。希望我一分钱能干两分钱的事,这是一方面。另外,你一定要自信这个产品是有附加值的,你自身必须要有造血功能,到一定阶段要有造血的功能才可以。


目前我们以红杉为主的融资,我们选投资人也是选有附加值的,未来我们也希望有产业协同的资本,更加起到杠杆的作用,能够少投入多产出,尽快地自己具备造血的能力。这是我们要打造的。所以在投资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在 100 亿以内自己实现造血功能,这是我们的目标,我相信也是一定能够达到的,利用我们的一些资源,尽量少融资多办事。


记者:零跑怎么做成本控制?


朱江明:我们这一款车和 OTS 的工程样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首先我要成本的控制,我要做得很好,很接近也可以,我就找日本的车,最好的可能需要 3000 万,我找韩国的可能就是 2000 万,我找国内的可能就是 1500 万。


我们底板零部件选择国内的供应商,覆盖件选择日本的,我们更多的内饰的样件,我们选择国内很多的供应商,来综合看我整个开发的成本是不是最低,这是一些很细的。


记者:那如何保证质量?


朱江明:我们在工厂建设的时候,我们设备的投入,如果要求精的,我们毫不吝啬。我们现在看到这款动力总成,我们一致性要求非常高,我们定子和转子之间只有 0.7 毫米的间隙,15000 到 20000 / 分钟的高速旋转,你还不能有噪音。这些都需要定制的一致性,我们就选择一流的合作伙伴,目的就是保证一致性。


我们所用的硅钢片冲压的模具我们选用世界上最牛的供应商做的,来保证一致性,我们动力的流水线,我们选用目前中国做发动机自动化生产线最好的大连豪森,来帮我们做动力总程一体化的流水线。


首先我要充分保证我们动力总成的可靠性、一致性,我们从零部件到总装,所有都需要是最高的质量,来达成我们的动力总成是最优秀的。动力,无论是可靠性、稳定性,同样是 125 千瓦的动力总成,我的重量是不是比别人轻 10 公斤。它的一致性、稳定性,是不是能够达到最好,这些指标我们是要追求的,一定要做到业界最好。




先做小车再做大车


记者:零跑目前的产品是怎么规划的?


朱江明:除了三套整车系统,我们研发了 T、 S、 C 三个平台。S01 就是 Small 平台上的第一款车。从技术路径上,我们认为电动汽车应该做小车,不应该做大车,我们的整个节奏也是从 A0 到 A00 再到 A 级、再到 B 级。


因为电池是一个逐步价格下降的过程,前期电池太贵的话,因为你车越重,电池用的越多,你的成本就越高,我们总觉得首先还是需要这个过程。


记者:价格方面如何定位?


朱江明:我们零跑作为汽车产业,就老老实实从低端开始,也不叫低端,从下面开始做起,首先建立中端的人群,然后再往高上走,我先把品牌建立起来。你只有锻炼你的能力,才能享受越来越高端,这是我们大华整个的发展历程经验的积累,也是目前看到车企里面,长城、五菱、吉利的教训,我们也要这样走。


你要先把自己真正的内功练好,真正让用户接受你,你的产品是真正过关的,你给到客户是有高附加值的,大家买你的东西是物有所值,甚至是超预期的,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得到客户的信赖,慢慢建立起信任才可以。


记者:为什么没有一开始选择做 SUV ?


朱江明:首先一个逻辑,我们从产品的规划我们先做小车再做大车,这是一个总的规划方向。


我们认为至少 2021 年以后,汽油车和电动车基本总体用车成本上可以达到持平。前面我们还是先推出小的汽车,第一它是续航里程,作为年轻人可能是第一辆车,家庭的第二辆车,这样一个规划去做。


第一续航里程会比较长的时间,不是谁没有这个能力,很多人第一件事情,你这个车续航里程多少?300 公里,太少了,不是因为续航里程高就代表了你技术能力强。


我们觉得 SUV 首先重量很重,比轿车要重很多,百公里续航轿车 10 度电,SUV 怎么也得 35 度电,毕竟它重。车大的话,同样它更重。所以我们先开发小一点的车,这个更符合电动车的使用场景。哪怕续航长的,你去跑一个高速,你也要担心它的续航到底有没有那么远?随着风阻的增加也会减少。


再一个 SUV 现在已经是红海,到处都是 SUV。它的价格如果跟电动车比的话,最起码也得贵 5、6 万块钱,这个你是没有可比性的,你花 15 万买电动车,普通汽车比这个要强,你就没有什么竞争力。我们认为电动汽车还是应该共享出行、租赁以及短途代步,年轻人第一辆车,家庭第二辆车,这样的定位目前更加靠谱一点。


记者:明年一季度就能交车了?


朱江明:我们最早一批样车 40 多辆,我们在去年的 4 月份出来的,我们目前最长的已经跑了几十万公里,第一批就是样车的验证,就是把很多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


我们的 OTS 样车,我们预期会在 7 到 8 月份再进行下一轮的验车,验证周期从 7、8 月份,相当于有三个季度左右来满足整个系统验证。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