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重演《一个公正的价格》
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until you show it to them. 乔布斯曾用这句简洁的话阐述了最深刻的产品哲学。但对于国内很多汽车消费者而言,情况其实没这么复杂。
大家心里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车,向往什么车。现实世界里,阻碍大家圆梦的重重关卡中最难的那一关,是价格。
在中国汽车市场,当「进口」、「豪华品牌 」和「3.0 L 及以上排量」这三个词同时出现在一台车上的时候,通常意味着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相比全球汽车价格最便宜的美国,同样一台车我们可能需要多花将近一倍甚至更多的价格。
于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不少消费者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要是没有关税、排量税和高昂的品牌溢价,大家能以「美国价」去买自己心动的车,那么很多的「Dream Car」其实也并非那么遥不可及。
2020 年,国产后的特斯拉实现了中美同价,其中国产版 Model 3 Performance 以 33.99 万这样一个 BBA 入门 B 级轿车的价格让国内不少消费者圆了对于性能车的梦想。
而今天,伴随 L9 的发布,理想用自己的方式在家用车市场实现了类似的事情。
01全尺寸 SUV,有必要吗?
在进入发布会的内容之前,我想先与各位分享一段我初次了解 L9 的经历。
2020 年的时候,我与几位朋友在聊天时讨论了一个话题:理想的第二款车会是什么车型?当时大家的意见出奇地一致,认为理想的第二款车应该是一款比理想 ONE 小一号的中型增程 SUV,这样的一款车理论上会有更低的价格和更广的受众群体,而且市面上也并没有相应的横向竞品,销量肯定不错。
所以后来当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张骁告诉我,理想的第二款车会是一台全尺寸 SUV 的时候,我颇为诧异,当时我的逻辑很简单:在中国汽车市场全尺寸 SUV 是一个小众车型,总量很少,并且全尺寸 SUV 巨大的身型也会给通勤和停车带来很多的不便,受众应该不多。做更高级别的车型有助于品牌上探很好理解,但这台车除了作为品牌的门面似乎并不会有多少销量。
而张骁接下来的回答让我记忆犹新:「国内全尺寸 SUV 销量少是因为大家不喜欢,不需要吗?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买得起的话谁不想家里有一台 X7 或者 GLS 这样的车?理想的目标用户是家庭用户,大空间是他们的刚需,而且国内很多大城市因为政策原因,用户的购车指标其实是极其有限的,在有限的购车指标下如果只能选择一台车,那么买一台大尺寸 SUV 就是最好的选择。而市场规模很大程度上是由价格区间来决定的,从这个角度去看,全尺寸 SUV 的市场其实很大。」
听完这番话的我犹如醍醐灌顶,随着沟通的逐渐深入,我不禁意识到此前思路的局限性,同时也意识到理想的第二款产品并非我起初个人理解中为了拉品牌形象而做的面子工程,而是一款为中国主流豪华市场区间缜密筹备的强力产品,一款有可机会改写市场格局的里程碑车型。
发布会上 L9 价格公布的那一刻,这种感受得到了印证。
02有一种标配比顶配还顶
理想 L9 的实车长这样:
售价 45.98 万起,尺寸 5,218 × 1,998 × 1,800 mm,轴距 3,105 mm,随着理想 L9 的上市,当今中国汽车市场最便宜的全尺寸 SUV 诞生了。
与此同时,L9 的便宜并不代表低配,在这个价格下,你买到的是一台在任何价格区间配置都罕有对手的车:
全车 3 排 6 个座位全部具备电动调节和电动加热,前 2 排有通风和十点式座椅按摩; 电吸门、前两排为双层玻璃,后两排为隐私玻璃;
配备 21 喇叭,第 2 排带 4D 座椅震动,支持杜比音效的 7.3.4 声道的立体声音响;
1.5 T 四缸增程器,42.6 kWh 宁德 622 三元锂电池;
100%-20% 电量 WLTC 纯电续航 175 km,最低电荷下亏电油耗 7.8 L/100 km;
前 130 kW 后 200 kW 组成的双电机四驱动力系统,零百加速 5.3 秒;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配备高度可调的空气悬架和自适应 CDC 减震;
配备 21 寸轮毂和米其林 PS EV 低滚阻静音胎;
由 2 枚 8155 车机芯片驱动的 3 块分辨率为 2,880 × 1,620 的 3K OLED 显示屏,一块 WHUD 抬头显示;
搭载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6 颗 800 万加 1 颗 200 万像素摄像头的环视 ADAS 感知系统,2 块 Orin-X 智能驾驶芯片;
具备按导航辅助驾驶等功能在内的高阶智能驾驶能力。
在车型的配置策略上,L9 延续了理想 ONE 的「标配即顶配」,以上所有配置均为标配。实际上理想 L9 全车的所有配置里需要额外掏钱的只有两项,特殊车漆和电动踏板。无论是对比同价位或是同级车型,理想 L9 都是一台配置碾压、性价比极高的产品。
在理想 ONE 上我们已经有过类似的感受,但是 L9 把这个事情又再往上做了一个维度。
03高配之下
早在今年 2 月份理想的 2021Q1 财报的 QA 环节里,理想官方就透露了一些关于公司第二款新车的信息,当时大家还在用「X01」代号来称呼这台车,李想本人对这台车有一句非常总结性的描述:「在 X01 上我们会满足很多理想 ONE 用户没被满足的需求,并且还会打造出很多用户还没有意识到的前瞻性需求。」
在这次发布会之前我有幸提前静态体验了 L9 的实车,接下来就结合发布会上说的几个要点分享一些相关的感受。
理想 ONE 上未曾被满足的需求
这个环节我们由浅入深,先从「有」和「无」的角度来看看 L9 上多了什么,即 L9 上的查缺补漏。
首先是理想 ONE 上被吐槽很多的没有电子儿童锁。其实早在理想 ONE 交付时理想内部已经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并开始想办法补足,但加入电子儿童锁几乎需要重做门锁,工程的开发周期接近一年半,所以没赶上 2021 款理想 ONE 上市。L9 上吃一堑长一智在车型开发阶段就做了这个配置。
另一个理想 ONE 用户呼声很高的配置电吸门在 L9 上也是标配,小孩在车内睡着的情况下可以做到轻声关门。
在理想 ONE 上缺失的哨兵模式在 L9 上不仅做了,而且还是做的车外 + 车内双哨兵,车内的哨兵模式将结合 TOF 传感器对车内进行活体检测,防止出现家长无意中把小孩关在车内的情况。
空气悬架这次也如期出现在理想 L9 上,车身高度在越野脱困模式下可以抬升 40 mm,高速行驶中可以降低 20 mm,装载模式下后桥可以下降 50 mm,舒适进入状态下整车的高度可以降低 40 mm。实际体验中比较惊喜的一点是装载模式下车辆空悬降低和抬升的速度,大约 6 秒即可完成。比较遗憾的是这次静态体验还不能试驾,关于空悬对行驶质感的提升目前还不清楚。
舒适配置上 L9 还加入了电动方向盘调节,多人用车的情况下配合记忆功能上车体验进一步提升。
说完从无到有的项目,接下来是相比理想 ONE 更进一步的内容。
改进部分最受关注的一点是更长的纯电续航,理想 L9 这次的电池容量来到了 42.6 kWh,工信部上的 100% 到 20% 电量下的 WLTC 纯电续航为 175 km。在此基础之上 L9 现在还允许用户在纯电模式下将电池电量用到低至 5%,可用纯电续航进一步增加,对日常长距离通勤用户又是一大福音。
全新的增程动力系统能效提升,电池最低电荷下的 WLTC 亏电油耗为 7.8 升每百公里,这个数据甚至低于尺寸和功率都更小的理想 ONE。
音响也是 L9 对比理想 ONE 的重大升级项,新车 21 喇叭 7.3.4 声道的音响基础素质有明显提升,整车的立体声表现相当出彩,可以说音响从原来理想 ONE 上的短板变为了 L9 的长板。
车型更大之后,L9 的车内空间也有相应改善,如果一句话总结就是 L9 车内的三排空间都得到提升。其中:
前排的腿部纵深更深,高个驾驶员的座椅位置可以不用再像理想 ONE 调得那么靠后,握持方向盘的时候两个手肘可以更舒服地搭在门板和中央扶手上; 第二排座椅的坐高增加了,如今大腿接近膝部的区域承托更好,坐姿的舒适度提升明显;
第三排座椅坐高同样有所提升,头部空间和纵向腿部空间也有改善,靠背角度支持电动调节,增加座椅加热,座椅调至最大后躺角堪比部分 SUV 的第二排;
尾箱空间可以放下一个 28 寸和一个 20 寸的行李箱。
我个人身高 180 cm,在 L9 上我以较为舒适的坐姿从前到后依次调好前两排座椅后再坐进第三排依然有三指左右的腿部空间,我的右脚可以伸入第二排座椅下方,而左脚可以放在过道上。
空间增加是 L9 乘坐舒适度提升的一方面,另一个我实际体验中感受深刻的进步是 L9 座椅舒适度,这种进步主要得益于座椅填充物恰到好处的柔软度,坐上去有几分像乳胶,即便是第三排的坐垫和靠背依然有出色的缓冲感。在以上几方面的改善后,这次 L9 的第三排是我坐过的所有 SUV 中最舒适的第三排,体感上接近 GL8,但坐垫高度依然不如后者。
第三排体验的升级还包括语音控制,原来理想 ONE 的 4 音区在 L9 上变成了 6 音区,除去第三排的语音体验更好,如今站在尾门处用语音关闭电尾门的嗓门也可以降低很多。
关于 L9 智能驾驶的内容也在我看来属于一项「理想 ONE 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激光雷达的加入让 L9 在主动安全上进了一大步,解决了一个痛点安全场景:高速行驶下可以识别静止侧翻车辆并主动刹停。
一些细节方面的改进,比如更快的二排 60 W 有线充电、前排双 15 W 无线充电、后排双 15 W 有线充电、氛围灯变为 256 色、方向盘加入震动提示等等文章里就不一一列举,实际体验下来的感受确实如李想所说「满足了很多理想 ONE 车主没被满足的需求」。
没意识到的前瞻性需求
说到前瞻性需求,理想 L9 上就有一些呼应全文第一句话的内容了,这个环节我们从灯开始说,因为理想 L9 上加入了一类全新的车灯:ADAS 状态提示灯。
在开启辅助驾驶的状态下,L9 前方在星环灯两侧、转向灯两侧、尾灯中央下方共 5 处位置会亮起指示灯,指示灯颜色是和车库 logo 色十分接近的浅蓝色,亮起时很漂亮。
在我看来这一设计不仅能向周围交通参与者传递车辆状态信息,提升安全,同时也能增加车辆辨识度,成为一种比较隐性的 show off,对于那些乐于享受人群关注的用户这会非常棒。
来到车内,一个很有价值的创新是后舱娱乐屏的加入。
理想 ONE 之前,副驾屏这个需求是被人们所忽略的,同样被忽略的还有副驾的单独蓝牙音频输出,后排分区语音。
用李想的话说,家庭用车这个市场一直以来就是被人们所忽略的,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汽车只服务于两类人,一类是前排的驾驶员,另一类是后排的老板。7 座车的第三排小孩坐进去像关禁闭,6 座车的第二排很多是手动座椅调节,老人小孩在那掰半天非常费劲。
而一台真正的家庭用车应该要在各个环节照顾车内的每一位乘员,这是理想在产品理念上有别于其他品牌的地方。
而这一次,理想 L9 为二三排乘客带来一个娱乐空间。之所以说二三排,因为新增的后舱娱乐屏和二三排座椅的布置在人机工程学上做了很多的系统化考虑,实际体验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于不论是第二排还是第三排都可能以一个仰角自然、视野毫无遮挡的状态观看这块屏幕上的内容,相比飞机或者大巴上屏幕,不论是分辨率、距离还是仰角都要好太多。结合 21 喇叭的杜比音效音响,和 4D 震动座椅,L9 的车内观影体验堪称一绝。而且较神奇的地方是这块屏幕即便在打开的状态下对于车内后视镜的遮挡也很小,不影响正常开车。
交互方面,二排乘客可以通过触控来操作屏幕,二三排乘客可以通过语音系统的「可见即可说」以及通过 TOF 传感器实现的手势交互来操作屏幕内容。
我相信有人这时候会问了:「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在车里看电影啊?」
这么说吧,当你亲身体验一次身处 L9 隔音良好、有空调的封闭环境,坐在舒适度上佳、角度可调、带按摩、加热和通风的椅子上,然后看着 3K 分辨率的 OLED 屏幕,听着震撼的杜比全景声音效看一段电影之后,你就不会再有这个疑问了。
如果你把 Switch、PS5、XBOX 等游戏机连上第二排的 DP 视频接口进行投屏,那么这里就又变成了一个游戏厅。对了,你不用担心游戏机的电源问题,因为 L9 的第三排座椅下方还有一个功率 1,100 W 的 220 V 电源接口。
以前,静态场景下我偶尔会在回家停好车以后在车上用小憩模式听会儿歌,或者充电的时候在 Model 3 车内看看视频,以及偶尔去车内开空调睡个午觉。其他的场景我不在车里去进行很大原因还是车里的体验不够好。
在 L9 上,智能汽车的静态场景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用户的用车,可以不再是因为用「车」。
如果你觉得娱乐功能太过花哨和跑偏,那我们再看下一个实用性的内容:车内冷暖箱。
在 L9 中央扶手的后方,理想团队除了别出心裁地为第二排开了两个杯架孔之外,还在下方集成了一个制冷可调范围在 0℃—7℃,制热可调范围在 35℃—50℃ 的压缩机冷暖箱。
相比奔驰 S 上那个造型奢华但是要占据不少后备箱空间的后排冰箱,L9 的布置要更加实用。更让人惊喜的是作为一台大电池增程车,L9 的冷暖箱可在车辆下电后继续工作 24 小时。
形如冷暖箱下电可继续工作这样的细节在 L9 上有很多处,除了李想口中的前瞻性需求,还有一些也是用户没意识到的需求,但这些都是产品团队对于场景细节的极致挖掘。
比如在充电口盖上你可以看到一个用来挂橡胶塞的挂钩,第二三排座椅的调节中靠背会自动调整不会相互干涉,第二排座椅在车机内有一键复原,主驾左侧也有小储物箱,开门时自动调低音响音量。
都是车机屏幕,理想 L9 上三块屏幕外边框只有 1 cm 左右,并且边框的反光率很低,多数情况下和纯黑的 OLED 内屏几乎融为一体,很难察觉。高配置无疑是理想 L9 的特性,但真正让这台车出彩的地方在于它方方面面从大到小的地方展现出的对于用户需求的理解和用心。不仅做到人无我有,而且做到了人有我优。
04写在最后
介绍完理想 L9 众多的信息之后,结尾就让我们回到关于价格的讨论,聊一聊我对于国内豪华汽车价格的看法。
在中国,拥有众多配置仅售 45.98 万的理想 L9 是一台相当便宜的全尺寸 SUV,毕竟来自传统豪华品牌的 X7、GLS 入门车型价格都在 7 位数。
不过如果把 L9 的价格兑换成美元,它其实是一台售价超过 7 万美金的 SUV。这和 X7 入门车型在美国市场的 MSRP 售价是接近的,实际上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昂贵的价格。
之所以 L9 在国内会显得便宜,是因为在中国市场的政策以及各种特殊环境下传统豪华品牌有着远高于其本身价值的溢价,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后这种价值观已经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的心中,大家已经把这种溢价视作理所当然,以至于人们会反过来质疑那些「便宜」的产品。
即便如此,产品自身的价值并不会随溢价而增加。
8 年前的 2014 年,特斯拉 Model S 上线中国官网,国内入门车型 73.4 万人民币的价格远低于其在美国市场的同价车型,在当天特斯拉发布了一则足以被载入汽车史册的官方公告《一个公正的价格》。
8 年后,理想汽车基于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打造了一台产品力足以抗衡乃至超越传统豪华品的旗舰 SUV,基于自身产品力和成本理想为这台车打出了 45.98 万的价格。
不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理想汽车,都是一个公正的价格。
撰文:莱因哈特
编辑:莱因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