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行开始前夕,我们安排了挺丰富的传播内容想给屏幕对面的你看,然而正式开始之后,作为第一次参加科考行的美境小编(我)才发现,当初可太 天 真 了。每晚平均睡眠时间3~5小时,睡也睡不醒,大脑带不动,说都不会话(梦马领队:“等下给电话打个司机师傅!”),结果美境推文里关于科考行的信息接连空白了好几天。可是,身体的疲惫在北部湾的美丽面前不值一提,每天下了滩,我们又变成一个个精神饱满的好汉。(等上岸再瘫)手指比划“81”,是B组当天一条样线上发现的鲎的数量(领队带头炫耀),这个记录第二天被91打破。发现多少只鲎,就意味队员们做了多少次深蹲。王珊/摄11天时间里,3支科考队伍行走在北部湾滨海湿地。每日清晨出发,赶着海水上涨之前来到滩涂,走过一条条样线,完成幼鲎种群调查、底栖生物调查和非法渔业调查。迎接朝阳、霞光与晚风,也迎接海水、酷暑和淤泥。这片全长超过1800公里的海岸线上,我们不断发现潮间带千姿百态的痕迹,也在自己身心之内,铭记下它们的痕迹。
每位参与者都收获了不同的见闻和感受,汇而为一,形成关于科考行的共同记忆。以下29张照片,谨以我的视角,与你分享2020年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考行的数种片段。
为了潮水上涨之前能够完成当日任务,我们往往天微亮的时候出发。阳光荡漾海面的时刻,是6点16分,此时的清凉舒爽,将在1~2小时之后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将是北部湾日光浴(不晒黑不可能)的本色。
22°日晕、幻日、鞋底摘下来的浅缝骨螺。潮间带许多生物都有坚硬的壳或刺,滩涂行走,我们一定会穿上潜水鞋或雨鞋,以防扎伤,柔软的鞋底也可减少对生物的伤害。众所周知,浅缝骨螺又名扎脚螺。
橙红与豆绿色的海绵装点滩涂,也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无数生物为北部湾海域染上缤纷色彩,泥沙看起来不再阴郁单调。它们,是海洋的灵与肉。
海滩上,常能见到一簇簇小小沙团,那很可能是各类蟹的创作。它们挖沙钻洞的同时,也为沙滩注入了新鲜空气。“沙蟹”。 弯曲盘桓的不规则沟壑,是鲎爬出来的“鲎道”。头胸甲分拨两边,尾剑从中划开,调查者们在样线上寻找、测量、记录的,正是这样的“川”字型痕迹。鲎爬行慢慢悠悠的,动图是加速版。海葵能敏锐地感知到潮水的流动。被水没过,它伸出柔软的触手获取食物;暴露空气中,它藏起触手,缩成一团小球。图中的海葵已紧缩起来,细沙表面印上了触手的纹路,目光偶然拂过,以为“葵花”还开着。
阳光普照的时候,泷岩两栖螺、纵带滩栖螺等腹足纲小螺钻出沙面,在海滩爬出一连串文字,状如大脑波纹,或者丝线缠绕,这是属于它们的秘符。
潮水将沙滩推出一条条波浪,波浪间隙的趾印告诉路人,白鹭刚才来过。除了白鹭,鸻鹬类的鸟更是滩涂常客。“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初造书契。”(《说文解字序》)生物的痕迹,或许给予了先民造字最初的灵感。
有些地段的滩涂泥泞不堪,稍不留神就会陷脚。我们踩着渔民围起来的沙包,相互扶持前行。
上午9点33分,队伍结束调查。这天主要任务是踩点,没有预设的样线要完成,所以结束得早。即便离正午还有段时间,我们也早就“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在高潮区的光滩步行,仿佛来到茫茫沙漠。
负责渔业调查、底栖生物调查*的队员们通常要跨越低潮、中潮、高潮三个潮区,为了涨潮前抵达海线,下了滩得先狂奔1~2公里。* 队员们会对潮间带栖息在滩涂表面或底内,或不能长距离游泳的底栖生物(贝、螺、蟹、沙蚕等)进行调查,以了解一片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潮沟有时拦住去路,如果水较浅,可以涉水穿过;如果水较深或看不清深浅,我们会绕过潮沟,安全第一。
发现样线内的鲎道,仅是第一步。调查员要找到鲎道的主人,把它轻轻挖出来,进行观察和测量,将数据(种类、大小、颜色、行为等)记录到电子表单(Biotracks)里。图中圆形浅坑,是调查员寻找鲎的痕迹。
鲎道好寻,鲎难找,调查员有时候干脆跪在沙和水之中。鲎爬行全看心情,路线没什么规律可循,调查员不得不判断鲎道的起终点,推测鲎的位置。如果过了上午,阳光灼烧沙滩和海水,鲎就会向着滩涂深处潜伏,找起来难度更大。
这是一只头胸甲宽度只有1.2cm左右的幼年中国鲎,从孵化到现在,它大约蜕过2次壳。生活着幼鲎的海滩,很可能是一片鲎的繁殖场和育幼场,这里需有适宜的沙质、丰富的底栖生物,幼鲎才能更好地生存。
清洗筛网。科考队伍里面,有2个小分队,每日工作是底栖生物调查:高、中、低潮区各选好3个25×25cm的样方,向下挖掘20cm,将泥沙中活的生物挑出来(定量用);同时收集样线内不同种类的底栖生物(定性用)。最后将样品和照片交给专家进行数量和种类的鉴定。
挖掘过的样方。选定样方并拍照——挖沙——用筛网在附近海水中洗沙——挑出生物——余沙回填入坑——清洗筛网。搜寻底栖生物需要埋头苦干,对颈椎不太友好但能遇见许多神奇生物,是项考验眼力和体力的好差事。
我们在海滩走过的轨迹,变成了手机软件内的电子数据。
每天下午,是室内整理数据的时间。导出轨迹、电子表单、照片,汇总在一起,便于以后分析使用。当我们把一切字符拾掇妥当后,就开一个简易的复盘会,大家围坐一起,讲讲这天的疑惑、新知和感想。
好几位队友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晒伤。事实证明,防晒袖不足以遮盖不断抬起的上臂。拍下这张照片时的我并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红色的晒伤部分会逐渐深化成古铜色,并伴随着脱皮和痛痒。双臂各烙下了半环月形纹印,是北部湾阳光赠予的臂章。
「合影」
路过一团透明物,恍然以为是只逐渐融化的水母,停下来细看,原是包着海水的塑料袋。人犹如此,难怪海龟误食。行程中几乎每片海滩都可见生活垃圾,它们能否/如何降解?会造成什么影响?最终去向何方?
中国鲎的蜕壳,休渔期停泊在近岸的渔船。北部湾是无数生物的家园,同样是无数人的家园。当我们谈论保护中国鲎的时候,也是在谈论维护整片海滩的可持续发展。
渔民刨开泥沙,寻找车螺(丽文蛤),调查员拎着一袋子海滩上捡的废电池,起重机伫立在远方港口。看到的越多,越发现“保护”并非一道单选题,它是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等体系的合集。我们一面关注这片海域生物的状态,一面也和当地渔民站在一起,努力探索人与自然生存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