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暑假档最高口碑电影——《隐入尘世》导演李睿珺专访

影视制作杂志 影视制作 2023-08-29

整理自 | 后浪电影、羊城晚报、幻想家
订阅 | 010-86092062

2022年1月19日,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公布了18部主竞赛入围影片,作为唯一一部华语电影,李睿珺执导的《隐入尘烟》引来诸多关注,并终于在7月8日与全国观众见面。

从《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老驴头》《路过未来》……到这部新作,李睿珺对乡土的情感和依恋深邃内敛,戏内戏外对于生命和死亡也有着更直接的表达与思考。“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动人的情感表达,贯穿了整部影片。

本文将带来导演李睿珺的采访,为我们分享电影的创作历程。


1

让不被看见的人

在电影里被看见


Q1


《隐入尘烟》说的是两个不被他人尊重甚至不被看见的人,他们构成了彼此生活的支撑和希望。当初为什么决定将主线放在这两个人身上?


李睿珺:每个村子都会有老四和贵英这样的人,而且他们在周边的群体里不太受关注。在任何一个集体,比如公司、小团队里总有人特别热情,但也有一些人在很沉默地做事,容易被大家忽略掉。 除了那些特别出位的人,我很容易把目光落在角落里的那个人,他是怎么生活的,他在想什么?


他们就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但在周边人的眼中好像又不存在。但在我看来,是生命,它就有价值;是生命,它就值得被记录、被讲述。

在世俗的眼光里,我们常常用一些标准来区分生命,但这种区分是不应该存在的。所有生命都是金子般的存在,都有它的闪光点。我希望他们能被更多的人看见,不要像在生活中那样被漠视。

人类的命运大致都是相似的。比如情感的困境,比如有的人在单位受到排挤,比如我们在面临变化的时候如何去适应……这些都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可能在经历的事。

因此,虽然电影讲述的是两个农民遇到的事,但他们的遭遇却是都市人和乡村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


Q2


在你的电影里的人物就像尘埃一样,飘起又落下。你怎么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呢?


李睿珺是自然依托起了人,人离开自然是没法存在的。自然界不需要人类的存在,而人需要自然的存在,就像《隐入尘烟》电影里的那头驴子一样,驴子从来不需要人类的存在,只是人类需要它的存在。


当一个生命出生了,滋养它的就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土地。土地是比人性更洁净的存在,它没有分别的接纳一切事物。它不会因为你的长相、职位高低、能力去分别对待你,土地是博大和干净的存在,它一直是在无私地给予任何动植物。所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土地的孩子,人类也是土地的孩子之一。

如果说山是土地的脊梁和骨头的话,我们抽取的金属就是它骨头里的骨髓。如果说石油,那就是大地的血液。我们是用大地的血液和骨髓,造就了汽车,驱动它在这片土地上奔走。所以不管怎么说,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其实都是来自于自然。


Q3


在《隐入尘烟》和你之前的电影里,经常会出现一个孤独、即将老去的成熟男人,老人总是跟死亡有点关联,与之相匹配和平衡的是一个刚成长的坚毅、勇敢、天真好奇的小男孩。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李睿珺:它基于现实,也基于思考。这是生命最重要的两端。我们记不得我们怎么出生的,也看不见我们死去之后的样子。所以它有哲学意味上的探究。而且现实世界里,中间的那部分人是缺失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孩子好像是未来,老人代表了过去的历史和经验。但是老人离开了,带着生活的经验。


2

邀请村民、使用方言

再现真实农村生活


Q1

在开机前,包括剧本和演员的准备,总共花了多久时间?


李睿珺剧本我已经在脑子里想了好几年了,坐下来写完大概又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演员是从2020年1月21日开始体验生活,3月5日正式开机。我习惯把所有问题都在开机前解决,把工作都做在前头。

Q2


您的剧本几乎都是一手操刀,在剧作方面,有没有离开家乡很多年的疏离感?如果有,这方面是怎么克服的? 


李睿珺:当然会有,每次写完剧本后,在勘景的过程中都要不断调整。 从《白鹤》开始,你要写小孩的台词。原来觉得不管多大,我都还是个孩子,离童年没多远。但写出来之后觉得不对,记忆出现了偏差,离那个年龄段已经很远了。 

如何回到孩子的状态挺难,就花时间回去再观察,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如何跟小朋友开玩笑,如何跟家长开玩笑,再重新进入一次。


有时候我认为写的是地道方言,结果跟演员对台词的时候,觉得不对、错乱了,有更地道的语言表达,我说的已经是被进化过的方言了。 更地道的、大家脱口而出的是什么样的语言?是最本真自然的东西。有时候写完了,我反复读那些台词,让自己听对不对,反复校对。

Q3

之前您电影里的角色素人偏多,这次选择海清和武仁林,专业演员和素人演员一起来搭戏,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李睿珺:一开始也想过要不要找专业的男演员跟海清老师搭戏,两个人沟通起来可能更容易,但实际上比较难,因为要花一年时间,你认为适合的演员可能没档期,有档期你又觉得不适合。 而且男主有大量的体力劳作,没有长时间的体验生活是做不到的。

各种考量下来,最后还是让姨夫来。 把他们各自的表演方式调一下,让他往专业方向去一点,学会塑造角色,在他自己原来自然的基础上去转变性格,言谈举止放慢,因为他生活中完全不是这样子的。 让海清老师把她系统的专业表演经验都削弱掉,变成更自然生活化的呈现,两个人做反向的改造和训练,相互走进对方,最后交叉在一起,不然的话总会隔着一层


Q4


剧本中的方言对于演员表演而言是否有难度?他们消化台词花了多长时间?


李睿珺:像海清老师,我们提前在原始剧本的基础下,重新把每句台词用拼音,按照方言的方式写一遍,包括断句,每种方言的断句都不一样。但在生活中我们断句是很随意的,主谓宾的顺序可能都是乱的。 所有断句、抑扬顿挫的音调,不同地区口音的尾音都有差异,全部在前期规划得很清楚,这样演员进入得会比较快。前期的案头做得越细,演员就更清晰,表演起来就会很清楚,没有疑问。

一开始我们分5个阶段拍,他们能听懂、能说一些,先把第一个阶段搞定,剩下的我们再步步攻克。 前些天海清老师还去棚里配音,她说她已经忘了怎么说。我说有些东西是你记忆里的,不可能忘。我简单的带她说两遍,她马上就想起来了,说得很好。 


Q5

《隐入尘烟》在展现真实的层面上,追求的度在哪里?


李睿珺:跟现实生活相比,电影永远达不到绝对的真实。所以我只能在相对真实的基础上,去最大程度地体现真实感。这就需要从剧本的铺陈、演员的状态、拍摄的角度、剪辑的方式,甚至声音、颜色、配乐种种方面去综合地达成。甚至怎么做字幕都跟这个有关系,比如你到底要全部用普通话,还是保留一点方言的语气?

每个人生活的环境、接触的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对外界的理解和对真实的看法自然会有不同。特别是人们拿自己的生活或想象去做参考的时候,电影就会有一些无法抵达的部分。

举个例子,有的甘肃观众会说,海清老师的语言好像不是很地道。事实上,这个观众的方言跟我们老家的方言本身就是不太相同的,甚至我们村跟隔壁村的语言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很多时候你认为的真实,只是想象中的真实。其实凡是人为地选择过的,它就只能是相对的真实。

3

导演参与美术创作

带着回忆拍电影


Q1

我们了解到您之前学过国画,这样的美术基础对于您电影的美术工作是否有帮助?


李睿珺最大的影响是画面思维。 我想到一个剧情时,首先在脑子里闪现这个画面,你看到一张照片,觉得它就是一部电影,背后故事是什么?为什么人的表情是这样的?会马上发散联想人物的家庭背景,她跟丈夫吵架了?还是生存、情感原因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我的空间思维和图片思维比较强,可能跟绘画有关系。

我在写剧本时都是语言细节的描述,很具体的画面。让你清晰的看到剧本和人物的形象感,然后让美术工作孵化,他一看写得很清楚。 

黑色的皮鞋旁边有没有沾泥?裤子是什么颜色质感?新旧的程度?有没有油污?这都是人物性格的一部分。 你要让每个人清楚地看到相关工作的台本,既然是一个图纸,画得越清楚,沟通起来就越没问题,不需要坐下来老开会讨论,按照这个做就好了。 


Q2


在《隐入尘烟》的拍摄中,您也有参与到美术制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怎样的心得?


李睿珺电影是由无数个细节促成的,我们抠细节会很严苛,包括房子建起来之后需要做旧,我觉得道具做得不好,带着我表弟买砂纸,每天把所有的棱角全部磨掉,久了势必会有墙皮脱落,然后用高锰酸钾去烹,让它形成一个老化的颜色,再用不同的色调去喷。


电影里有个重要的细节,就是门上的喜字。第一次房子被拆之后,喜字的颜色很鲜艳,过了一段时间他们要修房子了,喜字的颜色已经脱落,而且被风吹得卷起来了,到最后房子要拆的时候,喜字已经发白。这些细节必须做到,要做得很自然观众才容易流畅地进入剧情。

观众无意察觉到细节的变化,就是最好的变化,当观众有意察觉细节的变化,那就失败了。 不同的阶段在剧本上规划得很清楚,比如墙上的日历,要准确的翻到跟季节更替相对应的那一页。


虽然我们不会拍特写,但必须让演员在现场看到这些,他们认为是真的,才能进入到情境里去。 如果演员觉得这很假,那表演也是假的。你只有把他放在一个真实的环境里,他才能流露出更真实的情感,所有的陈设和道具也是辅助表演的一部分。


4

走出乡村的青年

坚持土地里的故事


Q1

《隐入尘烟》上映后,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的讨论和好评很多。观众的热烈反馈里,有没有超乎你预料的?


李睿珺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很浪漫的故事,这点是超出我预期的。还有很多人说他们会静静看完所有字幕才走,这也让我很意外。

我原先觉得,这是关于两个普通人的故事,是普通人中那种平淡如水的寡淡的爱情故事。两人生活境遇和情感境遇的变化都是在一个相对缓慢的情况下推进的,里面还加入了大量的劳作画面,比如种地和修房子。

我想过,会不会有人看到中途就觉得很无聊、很枯燥,甚至想要提前离场。但最后观众的整体反馈是,大家都能接受这个片子,这点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


Q2

跟“土地三部曲”相比,你有没有在《隐入尘烟》里加入商业化的努力?


李睿珺:其实没有,我不是一个对商业性特别敏感的人。而且我觉得,你不可能在一个汉堡店里卖馒头,是吧。我只是按照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去拍一个我认为值得被讲述的故事。可能凑巧,大家从这个故事里找到了跟自己生命连接的某个通道,不管是情感上的,还是生活经历上的。而且老四和贵英内心那种孤独、纯粹、善良、生命力,大家都能感受到。


Q3


从“土地三部曲”到《隐入尘烟》,你都写自己熟悉的土地上的故事。很多导演会在处女作写自己的真实人生体验,但很快就会转入其他题材的创作。你为什么一直坚持写自己熟悉的那块土地?


李睿珺:因为这就是我感兴趣的。每个人对电影的志向和趣味都不一样,这就是我的志向所在。这里可以拍的故事太多了,如果资金允许的话,我可能会在这拍一辈子吧。


推荐阅读



细节满满!从道具到人物,美术指导郑辰揭晓《断·桥》“求真”之旅
12小时、不到6㎡的LED屏, 如何完成9个不同场景的虚拟拍摄?
虚拟制片+全电影制作流程!《这!就是街舞5》开幕微电影创作笔记
《新神榜:杨戬》幕后概念、杨戬角色及神界场景概念设计曝出!
8期热点&导读|《外太空的莫扎特》强化视听体验的制作分享、LED墙的拍摄应用研究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