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U秀 | 那些在媒体圈不断突破的UIC人

新闻公关处 北师港浸大UIC 2024-04-27

自创校15年来,北师港浸大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有的选择继续于境内外深造,有的选择创业,有的则选择加入各行各业。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行业的中坚力量。让我们一同走进媒体圈中的UIC人的故事。



2015届国际新闻专业的翁静莹毕业后即在阳光媒体集团 《杨澜访谈录》节目组担任导演。


2018年,翁静莹作为《杨澜访谈录》节目组特别制作的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第二季的总统筹,开启了长达15个月的采访、摄制之旅。


翁静莹和杨澜在做采访准备


《探寻人工智能》从生活、教育、医疗、出行等角度,聚焦国内外人工智能重应用、重场景的成果,节目组走访了5个国家25座城市,采访了88位专家。翁静莹负责把控和统筹拍摄内容、联络采访嘉宾、确认播出细节、统筹节目宣发等工作。


翁静莹说,这个项目是他们和央视的导演组合作的。对于她来说,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巨大的工作量和到处奔波的辛苦,而是作为一名90后,在许多人眼里,自己还是一个“小朋友”。“很多的问题或许我能处理,但是别人不一定会相信你,沟通上容易出现偏差,于是,刚解决完一件事情,下一个问题马上就来了。”


出于责任感,翁静莹坚持了下来。但是“进入磨合作品质量的阶段,矛盾更大,因为导演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和风格,我需要统一导演组的风格。”她说。


临定稿时,拉着导演说要重写台本;播出日期将至,熬夜重剪片子……为了《杨澜访谈录》的一贯调性和品质要求,翁静莹不断地“磨”自己和他人,不断“抠”内容和节奏。


“还好顶住了、还好没放弃、还好相信自己可以。” 《探寻人工智能》第二季于2019年11月顺利收官,翁静莹也给自己的2019年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翁静莹(二排左二)与同事一起拍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ANYmal机器狗


大学四年,翁静莹认为,她最大的改变就是开始相信自己,思维也更加灵活。在她看来,国际新闻是一个挺“磨人”的专业,要学会观察、善于沟通,还要求快速的判断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


面对“浮躁”的媒体时代,翁静莹说:“在各种眼花缭乱的APP、媒体号、电影、节目过后,人们还是会去寻找那些沉淀下来的东西。把握住自己原有的特性远比随风逐浪更重要。”这也是她热衷做纪录片的热情所在。


对于过去的成绩,她认为这只能算是一个良好的起点。进入“归零”年(2020年),她对未来充满期待。




2016届国际新闻专业毕业生王源,毕业后在英国华威大学数字媒体与文化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8年1月入职人民网,成为人民日报社海外社交媒体的英文编辑。



人民日报社海外社交媒体每半个小时发一条推送,王源所在的北京办公室有十位同事,美国的纽约办公室里有四五位同事,他们一起覆盖了两个时区,24小时无间断运营。王源的手机里装了许多社交媒体软件和新闻资讯软件,她会随时随地浏览各大媒体的中英文新闻,找到优质的报道素材。


王源与同事每两周会轮替岗位,工作内容包括视频拍摄、深度报道等。她总是争取在轮岗的时间里将工作做到最好,并有所突破。


2018年底,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将目光投向两极旅游,但其脆弱的生态却为开展旅游项目增添了挑战。王源提出了这个新颖的选题,采访了游客、旅游从业者、环保人士和专家学者,结合各方观点,展示出中国在极地旅游方面的贡献与责任感,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2019年3月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王源作为人民网的出镜记者,对话美国纽约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畅谈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挑战。迈克尔·斯宾塞谈到中国是助力世界经济发展的务实行动者,成为当时的热门财经新闻。



与王源一同在人民日报社大楼里工作的崔越是北师港浸大2016届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崔越先后在英国的纽卡斯尔大学媒体和新闻学专业以及艺术、商业与创意专业获得两个硕士学位。她于2019年1月份入职人民网,成为国际频道的编辑。


崔越于2019年1月份入职人民网,成为国际频道的编辑


入职不久,崔越便参与了人民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使说”系列报道的创作,采访了周刚、姚培生、江康等外交官,撰写多篇稿件,展现了中国外交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故事。


2019年10月下旬,崔越跟着《看见中国》栏目,一起前往湖南十八洞村,花了一周的时间,报道了十八洞村这个苗族聚居村的脱贫历程。她参与采、拍、编、写,和团队一起出品了制作精良的英语视频新闻,讲述了这个村子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报道时事新闻,团队中年纪最小的她不断开发新的点子,得到同事和上司的夸赞。2019年6月,在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前,崔越和同事创作了一个新颖的H5作品,叫《莫斯科请注意,熊猫来了》,给活动预热。她还与同事共同完成了给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预热的动画片。


90后的她们见证着新时代的发展,也在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



【推荐阅读】

U秀 | 记者安英昭: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U秀 | 萧深:从美国“超级碗”解说专业户到体育文化传播者

U秀 | 黎昭权:深研法学 我的北师大硕博之旅

U秀 | 朱雨南:从北师港浸大到清华大学,做跨界研究


更多校友故事看这里


文字 | 陈晓虹 王嘉祺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余媛滢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