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报道,见证!

长江健康新媒体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2022-07-22



今年4月是第34个爱国卫生月,同时也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记者查阅《长江日报》历年报道发现,除四害、门前三包、种牛痘、“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爱国卫生运动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期盼已从“讲卫生”发展为追求“更健康”,新时代的爱国卫生运动,已从抓好环境卫生升级到注重全民健康。


01
开创城乡卫生环境新局面
 

“给患者一个干净卫生的就医环境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带动患者一起传播社会文明新风。”


上周末,武汉市第七医院的百余名党员志愿者早早来到医院集合,戴上“小红帽”,对医院的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同一天,长江委卫健办在办公楼周边布设灭鼠安全除品,提前对蚊蝇虫卵进行消杀。

 


“‘周末大扫除’、‘除四害’都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部分,不仅是我儿时的记忆,也内化成了我的一种卫生习惯。”武汉市第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严佑琴说,在她读书时,每周末学校都会开展“大扫除”活动,同学们自己动手、分工合作打扫卫生,维护学校的环境。

 

始于1952年的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在公共卫生事业方面的一项创举。新中国诞生之初,为改变卫生状况差和传染病严重流行的现实,在全国普遍开展了群众性卫生运动。记者查阅《长江日报》1952年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报道发现,当年每天清晨的解放大道,是清洁队员们最忙的时候,他们很早就开始清理街道上的垃圾,为了使道路终日保持清洁,有的还在当日午间和傍晚进行扫除和清理。

 


作为武汉主城区最长的一条主干道,解放大道横跨硚口、江汉与江岸。如今的解放大道,武汉剧院、中山公园、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商集团等分布两侧,是武汉最繁华,也最干净的街道之一。中山公园门口的花坛上,“保护生态,绿色家园”宣传标语引人注目。

 

“通过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垃圾,清除四害孳生地,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武汉市爱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1953年1月23日,武汉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在国民经济恢复期,武汉以除四害运动为代表的群众运动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收效之显著,名列全国前茅。



改革开放后以“五讲四美”为核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在武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卫生是突破口,1990年、1992年、1995年武汉连续三次被全国爱卫会评为“卫生城市”,2014年、2017年、2021年三度获评“国家卫生城市”。

 

“爱国卫生运动已成为我市常态,对于预防和减少疾病、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全民文明卫生素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汉市爱卫办相关负责人说。

 


02

筑牢城市公共卫生健康防线 

从2020年起,汉南区就持续在辖区内的长江江滩段开展钉螺孳生环境的工程治理。“将江滩综合整治与钉螺的环境治理相结合,全力确保钉螺不复发、不向外扩散。”汉南区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负责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消灭血吸虫是新中国的第一场公共卫生战役。”武汉市疾控中心血吸虫与地方病防制所所长徐明星说,1951年的全国血吸虫病调查显示,血吸虫病分布在长江以南12个省,以江苏、浙江、湖北三个省最为严重,三地病人占全国病人的58%。全国有1亿人直接或间接生活在血吸虫病的风险中。

 


“1989年,武昌杨园地区出现血吸虫疫情就是由于当地居民在长江中游泳、接触疫水所导致的。”徐明星告诉记者,为彻底消灭江滩钉螺,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江滩综合建设指挥部。调集机械填埋,挖泥船吹沙,发动群众铲草伐树,将江滩抬高到26米。不仅消灭了钉螺,而且在荒废的江滩上建起美丽的江滩公园、体育场,成为市民的休憩场所。

 

徐明星透露,经过近七十年的持续努力,2018年武汉市已提前一年全部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已连续九年没有本地感染血吸虫病的病例。

 

消灭血吸虫只是武汉爱国卫生运动筑牢城市公共卫生健康防线的一道缩影。70年来,随着爱国卫生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加强,媒介传染病、肠道感染病、寄生虫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丝虫病、疟疾、血吸虫病等急感病基本被消除。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和以往相比,“健康中国行动”是新时代的爱国卫生运动,已从一般意义上的抓好环境卫生升级到注重全民健康,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4月21日上午8时,青山区新沟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每年一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包括体检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正在这里开展。记者在现场看到,体检项目包含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常规、心电图、体格检查等多项内容,今年还增加了心脑血管防治专项检查。

 

“以前很多老百姓特别是老人没有定期体检的意识,现在国家对65岁及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每年更换、增加项目,提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对自身健康的认知。”该中心公共卫生科刘志毅医生说。

 

2022年4月24日,中山大道路面宽阔整洁。记者胡冬冬摄


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提升了武汉全民健康水平新高度。武汉市人均期望寿命由1952年的56.42岁上升至2021年的82.15岁,居民健康素养达到29.6%。

 


03
疫情催生全民健康生活新生态

2022年4月24日,唐家墩街区路面宽阔整洁。记者胡冬冬 摄


“终于吃上火锅了!”上周五,家住金银潭的小秦解封后,和家人一起到永旺“下馆子”。刚坐下来,他就掏出随身携带的免洗消毒洗手液,给家人轮流喷了一遍手。

 

小秦看到,服务员上菜时都戴着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每桌还配有公筷和公勺,收拾前桌客人走后的桌椅时,服务员还进行了消毒。“这些消毒措施让我们吃得很安心。”

 

“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的提高,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难题。”武汉市爱卫办相关负责人分析,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也对老百姓的卫生健康意识产生深远影响,防疫经验成了爱国卫生运动的新抓手,催生了全民健康生活新生态。

 

2022年4月24日,硚口区荣西生鲜市场。记者胡冬冬 摄


在菱角湖万达广场的某写字楼,保洁员每天上、下午都会在自己负责的楼层电梯间消毒,及时更换电梯间的纸巾盒。在这栋楼里办公的小刘每天上下班都要乘地铁。


“不仅在地铁,就连在街上走路我都要戴着口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去洗手,工作餐都是各吃各的,不像以前大家坐在一起。疫情之下,我们的很多生活习惯都变了。”

 

2022年4月24日,江汉路步行街干净整洁。记者胡冬冬 摄


如今,武汉各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更加积极,疾病防控科普讲座、义诊服务、趣味健教知识竞赛、集中社会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坚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勤洗手、多通风、遵守“一米线”、公共场所配备洗手液、接种流感疫苗等健康新风尚越来越流行。

 

“只有每一个个体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能促进全民健康的实现。”武汉市爱卫办相关负责人说。

 




长江健康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恺凝 江梦晴 编辑:费吟梅




最新最全的
武汉免费核酸检测点汇总
一键查询

↓↓↓

一键查询免费核酸采样点


第一步

点击关注【武汉晚报】微信公众号


第二步

点击菜单栏【测核酸】

可查询免费核酸采样点



扫/码/加/入

  “健康生活交流群” 


往期推荐


小龙虾有农药残留?专家实测→


刘畊宏毽子操火遍全网!有人却因它进了医院……


62年相濡以沫,病房里手牵手庆生,90岁爷爷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