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零成本”| 辩了三百回合,最后辩明了什么?
这是个特别老生常谈的话题,业内的态度大多是“待遇应该涨,管理费应该扣,只是公众和政府都不太理解”。但细想想,这个简单说法下省略了很多环节。
此处不讨论“公益行业高不高尚、有没有道德优越、从业者水平高低”这些主观的问题。因为带有强烈个人感情色彩的论断容易失之偏颇、成为漏洞。比如你看,冯永锋说“公益是一群不确定的人,以不确定的方法,用不确定的状态,对着不确定的目标,试图解决一个不确定的问题”,蔡建旺说这是“妖魔化公益”,会带坏小孩子。
成本,有就是有
公益没有零成本,这点笔者支持冯永锋的说法。正如走路需要消耗能量,做任何公益当然都需要成本,只是承担人不同。即便如蔡建旺所说“公益无非就是社交平台、价值平台和创业平台。”志愿者愿意投入自己的时间、物质去参与,以获得精神收获,但如果是有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依然要有机构承担志愿者组织、培训、补助等成本。另外,那些从其他途径获得或者老板自己掏钱做行政支出的机构,与其标榜纯公益,不如直接说自己学雷锋了更光荣正大些,也免得拉同行下水。
至于“低成本”还是“高成本”,笔者认为其实没有争论的必要,尽量追求低成本高效率是所有工作应有的职业道德,但首先,公益行业得先达到正常的待遇水平,再谈节能。至于昨天在公益慈善学园讨论会上听到的,一位USDO自律吧同仁所说“商业的低成本是以剥削和污染为代价的,公益就应该用高成本把这些弥补回来”,这个理论实在清新脱俗,笔者理解不能。
要涨工资,先问老板能化到缘吗?
争论虽激烈,但有一点是共识:专职公益人需要体面的工资收入。那么工资怎么涨?先不高谈阔论,理论上来说,机构员工要加工资,当然是找机构负责人要啊。如果你自己都觉得做公益怎么好意思要求涨工资,那就没有下文了,“全剧终”;负责人哭穷发不起,你也能理解,就凑合吧,那还是愿打愿挨,全剧终;负责人哭穷涨不了,你不干了,机构重新找实习生,循环往复,全剧终。
包括冯永锋在内的很多业内人士,都有一个态度:理想不能当饭吃,老板的理想大饼更不能喂饱自己,让员工低工资、没社保、多干活,这样的机构难发展。如果机构负责人真心想给员工吃点好的,那么,钱从哪儿来呢?
对草根机构来说,可以来自基金会、政府购买、企业/个人捐赠、自我造血、自掏腰包。那机构负责人会不会向这些对象提条件呢?不一定。今年7月份益宝计划发布《中国公益从业者保障状况专题调研报告》时提到:在申请项目的时候,自己主动提出要人员经费的只有一半。另一半不主动的,就要等资助方的意见。可见,这样一个合理的要求,也不是谁都敢提。“想要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
不管提没提,最后拿到没有?数据显示,仅有15.1%的资助项目和12.7%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人员经费,68.9%的资助项目及55.6%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中提供的人员经费不足或严重不足,还有16.0%的资助项目以及31.8%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中没有获得任何人员经费支持。同时,仅有1.7%的机构获得了较为充足的人员保障支出方面的定向资助,67.2%的机构没有获得过定向用于机构人员保障支出的外部资助。这个调查采集样本有限,但数据仍有一定代表性。
另外,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但草根机构去争取企业支持的并不多,故作清高、妄自菲薄的都有,企业拿不到捐赠发票也是重要原因。这就是蔡建旺所说“清贫是件多么矫情的事!”其实扎根社区的小草根与很多企业有着相同的服务对象,有天然的合作基础,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谈不成。
但朋友圈里各种公益人给自己众筹的,笔者跟蔡建旺一样不喜欢。当你说:“我有公益理想,但这个理想养不活自己,请你们支持。”这和“我有一个环游中国的理想,你们能帮我实现吗”,不是异曲同工。
“客户要求”大过天
虽然公益机构的服务对象是受助人,但一般说到客户,还是指捐赠方。那么捐赠方的意见和要求对基金会来说当然是要尊重的,有时候甚至是害怕的。
比较特殊的例子就是天津爆炸事件捐款,许多机构声称此次捐款不扣除任何管理费用。设身处地的想,换我我也不敢,怕被唾沫淹死,一不小心就被“美美”了,多吓人。这就是蔡建旺所说“零成本是客户需求”,我们要改变的是客户认知。
这也是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公益人、媒体人一直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尤其是跟出租司机师傅聊天时,反复向公众传达的:公益活动需要人力物力成本,公益从业者也得吃饭,适当收点管理费很正常。
政府需要从认可到行动
业内经常提到的还有“公益项目难以评估,隐性价值无法体现。”但说老实话,即便是纯服务性质的项目,即便没有第三方评估,项目做了两三年,效果好不好,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举个栗子。今夏笔者随地球村到重庆山区走访服务留守儿童的乐和家园项目,部分村落的留守儿童情况是非常严重的,有的村落儿童几乎100%留守,严重个案也不少见。毕节留守儿童自杀后,当地官员重视的同时,其实也庆幸驻村社工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这个项目是非常认可的。但提到项目到期后怎么办,能不能政府购买、形成常态化时,便没有具体细节了。政府支持的意向,还望化为行动。
10%管理费少了。这个应该无需再辩。
最后,别嫌第三方评估麻烦,别嫌项目报告要求太高,别嫌企业捐赠要求多,别觉得别人抢了自己项目,别不好意思跟老板提工资。当这些都成为常态,大家不再大惊小怪,这个行业就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