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拯救老屋!再不行动就真的晚了

2016-04-23 皮磊 公益时报

男主:又到周末,是不是很想逃离钢筋水泥的城市,到乡间过两天世外桃源的生活?


女主:是啊是啊,我特别想住那种有历史感的传统民居,鸡鸣狗叫、炊烟袅袅……


男主:嗯,在农村确实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和传统民居,住在那里犹如穿越到几百年前,和城市完全不一样。


女主:对对对,就是想去那种地方。

……




不过,不是小编故意泼冷水,现实中的情况可能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部分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民居因为年久失修,破损十分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有些已经不适合居住。虽然那些老房子属于不可移动文物,但很多房屋产权归私人所有,而因为负担不起修缮老屋的高额费用,房屋主人也只能“望房兴叹”;另外,当地政府财力有限,也不能全盘兼顾……



破败的老屋


所以,你看到的古村落和传统民居很可能是一副破败的景象。


好可惜!怎样才能留住这些老房子呢?


4月中旬,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启动了“拯救老屋行动”公益项目,在浙江省松阳县进行试点。得益于这个项目,很多传统民居将得到修缮。


基金会要做什么



松阳县古村落


简单点说,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村落,保护产权属于私人的不可移动文物建筑。


先来看一组数据。在第五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透露,2000年中国古村落数量为360万个,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270万个,10年内消失了90万个,相当于每天消失300个。照此速度,如不加以保护,在不远的将来古村落将消失殆尽。


在古村落保护中,私人产权文物建筑存量大、分布广,修缮资金严重短缺,这一直是一个无法突破的瓶颈。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私人产权的不可移动文物,谁所有谁维修”,即文物建筑的产权人应履行产权人的保护责任,承担文物建筑维修的资金投入。这也是现实中无法回避的矛盾:没有资金,修缮工程寸步难行。


幸好,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文物保护补偿、公益性基金等,加强私人产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维修”。不久前,习大大对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家七部委局也对保护传统村落做了工作部署。在此大背景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启动了“拯救老屋行动”资助项目。


该项目将对中国传统村落中私人产权文物建筑修缮进行资助,目的是通过基金会的有限投入,带动更多民间资金投入古村落保护。同时,基金会也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探索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私人产权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新路子,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缮和利用积累经验。


为什么选择松阳县



松阳县山下阳村


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山区,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该县境内有100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是华东地区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近年来,松阳县十分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路径,被住建部列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


据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松阳县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单的村落已达50个。在这些村落中,有超过60%的老屋归私人所有。就现状而言,文物建筑亟待修缮的需求十分迫切,尤其是私人产权的文物建筑情况十分复杂。很多村民都明白老屋的历史价值,但由于经济原因,对于修缮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于项目要达到的效果,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官网给出了详细说明:“在项目的整体效果上,要达到亟需修缮的文物建筑得到维修和加固,重点村落整体面貌效果显现,旅游产业和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特色产业得以发展并相互融合,被资助修缮的传统民居的使用功能得到提高,居住质量普遍改善。”


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看来,“拯救老屋行动”除了保护文物外,也是一项惠民行动。也就是说,农民将成为这一公益项目最直接的受益者


项目怎么操作



修缮老屋(图片来自新华社)


据了解,该项目的资助范围为中国传统村落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中的私人产权民居,实施期限暂定两年(2016年—2017年)。两年内,基金会将投入4000万元,对试点地区古老村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保护和开发。


在资金投入上,基金会将采取分类分档的方式予以补助,资助比例为产权人修缮工程总费用的50%。也就是说,今后农民修缮自家的老屋,基金会将资助一半的钱。对于剩下的部分,基金会希望充分发挥公益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产权人(或受产权人委托的执行人)采取个人自筹、亲友拆借、银行贷款、村集体垫付、社会资本参与“五管齐下”的方式,从而破解修缮资金短缺的难题。


对于低保户、贫困户等有实际困难的产权所有人,基金会还将给予特殊补助政策。项目的实施将突出基金会公益资金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示范性、探索性和带动性,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另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提供的资料显示,修缮项目将采取产权人自愿申报的方式,对提出申请的项目由当地组织专家按照价值优先、整体优先、利用优先的原则进行评审,由基金会、产权人双方签定合同。评审确定的修缮名单、补助金额将以村为单位进行公示,所有申请项目的受助户将在村委会组织下对公示内容和施工质量进行监督。


此外,为了顺利推进“拯救老屋行动”项目,松阳县专门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并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拟定了《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等具体实施文件,松阳县负责的施工队摸底以及入户宣传已在2月底完成,而项目申报、评审划级、签订合同、施工队伍选择与培训等准备工作将在4月底完成。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每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丝田园生活的情怀。然而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很多传统村落都已消失,如何科学保护、有效利用,拯救残留的历史遗迹,成为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也许用不了多久,“拯救老屋行动”公益项目就可以推广到其他地区,更多的传统民居能得到及时修缮。


我们也希望这样的公益项目再多一些,实施再快一些,不要等到老屋都消失了,再对着废墟感叹: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保护……



感谢您对公益时报的关注,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取得授权。

作者:皮磊


《公益时报》

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 于俊如

微信编辑| 吴丽萍


【作者文章推荐】


汽车维修工摇身一变成酋长 构建了一个超大的公益版图

崔永元发动大学生做口述历史 高晓攀等有话说

为秘书长众筹百万奖金 改善公益生态环境

人物 | 韩红:人生是希望“唱死在舞台”、“死在公益的路上”

人不可貌相!其实他们粗犷的外表下满满都是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